1、相对于汉语而言,日语的主要特点有:文字方面,日语同时使用汉字、平假名、片假名和罗马字;词汇方面,日语当中的外来语范围很广、数量也非常大;语法方面,日语的修饰语前置性、过去时词素后置性与汉语相似,置词后置性、否定词素后置性等与汉语相反,动词、形容词等词尾变化丰富;语言变体方面,日语由于区域因素而产生的方言差异不如汉语那么严重,但是因为性别和社会心理因素而形成的男性用语、女性用语以及敬语等表现活跃。第一节 文字的多元性* 本节要回答的问题有3个: * 1) 什么是文字的多元性? * 2) 什么是五十音图? * 3) 如何在假名与罗马字之间相互转换? *多元性(Pluralism)是指来自不同种族的
2、有着不同宗教和政治信仰的人们在同一社会和平共处的原则。在这里,日语文字的多元性是指日语中有着不同起源的、在文字的划分上分属表意文字、音节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汉字、假名(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以及罗马字在日语这一语言中和平共处,共同服务于日语这一语言的状态。古代日本人民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公元3世纪前后,中国的汉字(Chinese character)传入日本,日本人民开始利用汉字来记载本民族的语言。汉字的传入对于日本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字刚刚传入日本的时候,所有的日语均用汉字来书写,当时的日语文字系统和今天的汉语文字系统一样是单一的。不过,日语的文字系统并没有停留在这
3、一状态。大约在公元5世纪,日本人民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一种崭新的音节文字假名(Kana)。假名到了日本的平安时代(公元10世纪)已基本定型。从那以后,日语中同时采用汉字和假名两种文字的书写方式便固定下来,直到日本近代的明治维新时期。罗马字(Roman letters)首先由葡萄牙的传教士带进日本。明治维新之后,随着日本对外交往的加强,尤其是日本对当时欧美先进科学技术的大量引进,罗马字对日语汉字和假名的冲击力逐渐增加。表现为罗马字使用场合的逐步扩大甚至泛滥。日语中出现了汉字、假名和罗马字共存的多元化格局。以下是对这三种文字的进一步讲解。11汉字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拉丁化浪潮,汉字已经从许多亚
4、洲国家的文字系统中销声匿迹了。与此不同的是,日语中目前仍然保留了大约1945个的常用汉字。日本人所使用的汉字的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两种。前者是指模仿汉语的读音来读汉字的方式,后者是指按日本固有语音来读汉字的方式。受到汉字传入日本的时间和地点影响,一个汉字有时有好几种读法。现代日语中的汉字读音大致可以分成吴音、汉音和唐音三种。吴音是最早传入日本的,模仿中国南方地区的发音。汉音大约在中国的隋唐时期传入日本,所模仿的是中国北方长安(今西安)一带的发音。唐音是中国宋代以后传入的,模仿中国南方地区的发音,又被称为宋音。汉字的字形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在中国如此,在日本也一样。现代日语中的汉字字形与中国现在
5、所通用的汉字字形有相同的,如:“兄弟”、“教室”、“先生”等等;也有不完全相同的,如汉语汉字中的“盐”、“地图”、“共产党员”在日语中分别写成“塩”、“地図”、“共産党員”;另外,日语中还有一些模仿汉字字体创造出来的日语特有汉字,如:“峠”、“畑”、“鱈”、“辻”等等。日语汉字有的和汉语汉字形同义也同,如“人民”、“政治”等等;有的则形同义不同,如日语中的“机”、“靴下”、“切手”、“娘”在汉语中分别是“书桌”、“袜子”、“邮票”和“女儿”的意思。历史上,日本人把引进的汉字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了大量的“日本製”新词,以便在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把西方语言译成日语。以明治时代为例,出现了大量的如“
6、金属”、“物質”等有关自然科学的译词,“議員”、“裁判所”、“社会主義”、“共産主義”等社会科学方面的译词。由于这些新词,即使没有西方语言的背景知识,一般的日本人也能够理解和使用必要的词语了。当时日本人创造的汉语词汇中,还有很多反传入了中国。12假名假名是日本人民利用汉字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型的音节文字,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最初,假名只是标写汉字发音的符号,它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到了平安时期已基本定形。其中最先进的用法首推万叶假名,经过楷(书)、行(书)、草(书)阶段,摆脱了汉字的形体,成为平假名。平假名的书法称草假名。当时,日本的男子主要使用汉字,假名只是女性使用的文字,所以,平假名
7、亦称“女书”、“女文字”、“女手”。片假名基本上是利用正楷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出来的,供男人们在训读汉文、研究学问时使用。现在,片假名主要用于书写外来语、拟声、拟态语、电文及欧美等国的人名、地名和专业术语等。文章中特别强调、提示的词语也常常用片假名来书写。在20世纪早期之前,日本人一直执著地用片假名将原有的文化与汹涌而至的西方文化区别开来,用汉字来消化和表现那些西洋舶来的新概念。如将“philosophy”表达为“哲学”,将“science” 表达为“科学”,还有“責任”、“医学”、“主義”等。不过,到了20世纪后半叶,日本人转而将许多来自各种西洋语言中的,从生活中的“film”和“toilet
8、等到工业、科技领域中的“computer”和“millimeter”等各种词汇几乎原封不动地直接用片假名拼写并吸收到日语的词库里。这种用片假名的符号直接吸收西方词汇的结果无疑为日本科技现代化提供了便利,使日本在近代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得以一方面保留汉字及其蕴涵的深厚东方理念,另一方面在无需做转化处理前提下就使那些最新的科学概念迅速而广泛地扩散到整个日本社会中去。理论上,日语可以完全由假名书写出来。但是,由于日语中有着很多的同音词,如“”,既表示“化学”又表示“科学”,如果只用平假名或片假名按照发音记述,即使采用分开写或者选用词语的方法,仍很难看懂。因此,在现代日语的文字系统中,假名并没有彻底取代
9、汉字而一统天下。在现代日语中,具有区别性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s)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共有47对。五十音图由这47对假名共同组成,是日语发音的基础。浊化的“”、“”、“”行假名与浊化、半浊化的“”行假名共同组成五十音图第一扩展表。五十音图第二扩展表则由尾音为/i/的假名“”、“”、“”等与假名“”、“”、“”连读生成的复合假名组成。书写时,被连读的三个假名“”、“”、“”要略小于与之连读的“”、“”、“”等。不同日语字典的词条排列方式有所不同。在常见的和汉辞典、和英辞典当中,单词依照其第一个假名在五十音图中的位置先后来排列。例如,单词“”必须排在“”前面,“”必须排在“”前面
10、如果几个单词第一个假名相同,则依照其第二个假名在五十音图中的先后来排列。例如,单词“”必须排在“”前面等,其他依此类推。但是,罗马字日语字典,如字和英辞典等,因为主要是针对不以日语作为母语的学习者而编纂,所以这些字典中收入的词条排列次序取决于单词第一个假名所对应的罗马字在罗马字字母表中的排列先后,与假名在五十音图中的排列次序无关。例如,单词“/fuyu/冬”必须排在“/haru/春”前面。如果几个单词所对应的罗马字拼写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则依照其第二个字母在罗马字母表中的先后来排列,例如,单词“/abura/油”必须排在“/aoi/青()”前面等,其他依此类推。五十音图中有3对假名的发音相同:
11、和“”都读作/o/,“”和“”都读作/ji/,“”和“”都读作/zu/。此外,“”充当后置助词时读作/wa/,和假名“”的发音相同。除了在电脑的一些日文输入法(如南極星NJSTAR Japanese Word Processor)中为避免输入的混淆,规定以上3对假名以及假名“”和“”各自对应不同的罗马字(/o/对应“”,/wo/对应“”, /ji/ 对应“”,/dji/对应“”,/zu/ 对应“”,/du/对应“”, /ha/对应“”,/wa/对应“”)之外,在大多数欧美的日语教材和字典中,发音相同的假名所对应的罗马字也是相同的。读音相同的假名,构词功能、语法意义和用法却未必相同,不可混淆
12、使用。日语音节中有一个书写时相对而言大一点的“”和一个相对而言小一点的“”。前者根据附录表的正常发音用罗马字拼写成“tsu”,也读作/tsu/。后者在日语语音书中被称为“促音”,用罗马字拼写时通过双写紧随其后的音节中的第一个辅音字母来表示,如“”拼写成“gakk”,“”拼写成“issho”等等。促音不读作/tsu/,它只是相当于一拍的停顿,即发完促音前面的假名后,要立即停顿一拍,然后再发出后面的假名。“”叫做“拨音”。日语的“”一定要保持一个拍节。13罗马字使用罗马字拼写日语是为了便于国际交往,其使用场合的扩大和增多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欧美外来词语进入日语,一一翻译往往跟不上引进新思想、新技术的需
13、要。现在的日语应该说是一种极为开放、极为灵活的语言,你可以在一张日文报刊上同时看到老子的箴言和一串串美国最时髦的俚语。日语中表意、表音文字的全方位并用是目前为止世界上仅有的语言现象,是传统和现代的特殊组合。由假名、汉字、罗马字混合书写也使得日语成为世界上文字系统最为复杂的语言之一。下面这个例句是日语文字多元性的充分体现。? ,PR方法 工夫 。Kono depto-wa,iroro-na PR-no hh-o kuf-shi-te i-ru.This department store is thinking of adopting a wide variety ofselling strate
14、gies. 这家超市正在酝酿各种促销战略。在这个句子中,“”为片假名,“PR”为罗马字,“方法”和“工夫”为汉字,其余的则都是平假名。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混合使用的书写方法复杂,但有容易阅读理解的优点。为方便日语初学者拼读日文,本书的日语例句都附加了相应的罗马字拼写。罗马字与假名的拼写对照规则被并入五十音图及其扩展表(见附录中的表、),对照基准为夏威夷大学教授Timothy J. Vance主持编写的字和英辞典。要熟练地拼读假名和罗马字并且在两者之间自由转换就必须熟悉这三张对照表。本书日语例句全部另起一段,前面添加“?”。例句之后首先跟随的是本句的罗马字拼写,其次是本句的英文对照,最后是本句的中
15、文翻译。同时将例句翻译成英语和汉语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学习日语发音的同时,熟悉日语区别于汉语和英语的一些语法特征。为最大可能体现日语语法特色,本书日语句子的罗马字拼写遵循以下规则。1)句节与句节之间用空格断开;2)句节内部的定语部分与中心词之间用空格断开;3)句节内部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词根与词尾之间用连字符号“-”断开;4)句节内部的形容动词、名词/代名词词根等与助词之间用连字符号“-”断开;5)句节内部所有词类的词根与其前缀、后缀之间都用连字符号“-”断开;6)句节内部的动词、形容词或形容动词与助动词之间用连字符号“-”断开;7)长元音只标出一个元音字母,但在该元音字母上方添加“”标记;8
16、所有句子的首字母大写;9)所有人名、地名、国名首字母大写。* 本节要回答的问题有3个: * 1) 日本人把汉语词汇看成外来语吗? * 2) 外来语词汇主要用哪一种假名来书写? * 3) 什么是混合语? * 词汇(Vocabulary)根据起源(Origin)可以分为本土词(Native words)和外来词(Borrowed words)。外来词也称外来语,是指从其他国家或者民族的语言中所借用的词汇。如汉语里从俄语吸收来的“布尔什维克”,从法语吸收来的“沙龙”,从英语吸收来的“马达”、“沙发”等等。通常,一种语言的使用区域越广,与其他语言的接触机会就越大,受外语的影响以及所影响的外语数量就越
17、大,其扩充的词汇中外来语的数量就会越多。以英语为例,现代英语词典中所收录的词条中大约80%为外来词。与此同时,世界上大多数其他的语言中都有来自英语的外来词。 日本的词汇,从其来源讲,本来应该分为两大部分:日本固有词汇和外来语词汇。日本固有词汇指的是日语中原来就有的词汇,称作“和語”或“大和言葉”;外来语指的是从别国语言中借用的词汇,包括英语、汉语等等。但是,由于汉字传入日本的历史悠久,数量也多,同时日本人民还利用汉字创造了不少日语词汇,所以日本人一般不把汉语词汇看成外来语。 通常情况下,日本人把日语词汇分成3种:日本固有词汇、汉语词汇和外来语词汇。 21日本固有词汇 日语中的助词、助动词以及被
18、训读的汉字大都属于这一类。如:“”、“”、“”、“”、“”、“”、“”、“”、“”、“”、“”等等。 22汉语词汇 包括被音读的汉字,如:“中庸”、“君子”、“先生”、“勇敢”、“前進”等等;利用汉字创造的词汇,如:“時計”、“仮名”、“万年筆”、“自転車”、“大根”、“火事”、“返事”、“出張”、“心配”等等。学习日语时要特别注意日语汉字的发音、书写和意思。 23外来语词汇 主要由印欧语音译而成,其中绝大多数来自英语。日语当中的外来语大多用片假名来书写。 1)英语 如“”、“”、“”、“”、“”、“”、“”、“”、“”等等。 2)法语 较多的是外交、艺术、化妆品、装饰品、烹饪等方面的词汇。如
19、等等。 3)荷兰语 荷兰在日本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的时期仍然被允许与日本进行贸易,在日本对洋书实行所谓“开禁”之后还一度兴起了“兰学”,所以来自荷兰语外来语也比较多。如“”、“”、“”、“”、“”、“”、“”、“”、“”、“”等等。 4)葡萄牙语 16世纪中期有葡萄牙人到日本传播基督教和做生意,因此许多来自葡萄牙语的宗教词汇及通商贸易时使用的商品词汇被沿用至今。如“”、“”、“”、“”、“”等等。 5)德语 主要是医学用语,还有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术语。如“”、“”、“”等等。 6)意大利语 音乐方面的词汇较多。如“”、“”、“”、“”等等。 7)俄语 数量不多。如“”
20、等等。 日本固有词汇、汉语词汇和外来语词汇在日语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渗透的结果是“混合语”的出现。比方说,“歯”是“漢語+外来語”的混合模式,“歯”来自汉语的“齿”,“”来自英语的“brush”,合在一起就是“牙刷”的意思;“ ”是“外来語+漢語”的混合模式,“”来自英语的“instant”,“”来自汉语的“拉面”,合在一起是“方便面”的意思等等。*本节要回答的问题有7个: *1)日语句法的规则性包括哪3个方面的内容? *2)什么是句节?*3)日语主要有哪些词类,它们都有词尾特征吗?*4)日语哪些词类有词尾特征?分别是什么?*5)日语单词词尾音变的原因是什么?
21、6)日语主要有哪些后置助词、后置助动词、后缀?*7)日语单词词尾遵循哪些音变规则?*日语句法的规则性包括3个方面,即句节的二元性、内容词词尾的标识性和音变的规则性。31日语句节的二元性日语这一语言系统的句法等级结构分为4个层次:词素(Morpheme)、单词(Word)、句节(Segment)和句子(Sentence)。因此,所谓句节就是日语句法等级结构中介于单词和句子两个层次之间的一个语法单位。换言之,日语的单词首先必须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句节,然后再由句节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句子。句节有以下几个特点:1)句节由词或者词组构成。一个句节可能就是一个词或者词组,也可能由一个以上的词或者词
22、组共同组成;2)词或者词组构成句节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同时伴有可能的形态变化(音变);3)句节与句节之间至少在读音和逻辑关系上有着相对的分离性。日语句节的二元性是指日语的句节分为副词性句节和形容词性句节两种,所有句节都必然归属其一的特性。副词性句节和形容词性句节的最主要区别是:首先,副词性句节不能承载句子时态的指示功能;其次,副词性句节之间的相对位置比较灵活,通常可以自由调换;再者,副词性句节必须位于形容词性句节之前,形容词性句节必须位于句末(主句的形容词性句节位于全句句末,从句的形容词性句节位于从句句末),口语除外。日语的句子结构从句节的角度来考察呈现单一性,可以用下面的数学公式来表示
23、n代表零或正整数):句子副词性句节n形容词性句节具体说来,副词性句节的主要形式包括:1)词尾发生第二音变的动词;2)词尾“”音变成“”的形容词;3)内容词和后置助动词连用;4)形容动词、名词/代名词词根和后置助词连用;5)副词。形容词性句节的主要形式包括:1)动词;2)形容词;3)形容动词;4)名词/代名词;5)副词添加“”或者“”。32内容词词尾的标识性日语词类包括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名词/代名词、副词、后置助词、后置助动词和语气词等。其中,副词、后置助词、后置助动词和语气词属于功能词汇(Function Words),词尾没有统一的标识;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名词/代名词属于内容词
24、汇(Content Words),词尾具有各自统一的标识。动词的词尾特征是词尾音节必然为行假名之一;形容词的词尾特征是词尾音节必然为假名“”;形容动词、名词、代名词词尾音节必然为假名“”。因此,我们说日语内容词词尾具有标识性。标识性的内容词词尾所指示的是语言世界中事物的存在、存在方式(性质)或者存在状态(运动或静止)等。以下是对日语主要词类的逐一介绍。3.2.1日语动词 日语动词的主要特征包括:第一,词尾音节必然为行假名之一;第二,可以直接充当形容词性句节;第三,可以直接充当形容词性修饰语(即传统语法中的定语);第四,必须与后置助动词连用才能构成副词性句节。 日语动词由词根和词尾两部分组成。词
25、尾必然是行假名“”、“”、“”、“”、“”、“”、“”、“”、“”之一,即词尾音节中都包含元音/u/(参见附录表第三音变)。由于音变规则的差异,日语当中以“”为词尾的动词分为两类:一类和其他动词词尾的音变规则类似,传统日语语法中称之为“五段动词”,另一类的音变规则很特殊,传统语法中称之为“一段动词”。本书词汇表中将第一类词尾标识为“1”;第二类标识为“2”。由于“”右下角的1、2标记在正常的文章中不会出现,因此,凡是以“”作为词尾的动词,我们都必须分清楚是“1”类还是“2”类。举例来说,汉语中表示“存在”和“需要”两个不同意思的单词翻译成日语分别是“”和“要”,这两个日语单词不但词尾“长相”一
26、致,而且词根的发音也是一样的,都读作假名“/i/”。但是,这两个单词的词尾“”的归属是不一样的。前者为第二类,遵循特殊音变规则,后者为第一类,遵循与其他词类相类似的音变规则(参见附表、)。 动词去除词尾后的剩余部分称为动词词根。例如:“遊”是个动词,“”是它的词尾,“遊”是它的词根。其他常用动词有:“会()”、“行()”、“泳()”、“出()”、“待()”、“死()”、“読()”、“勉強() ”等等。 日语动词的词尾必然是行假名之一,但是以这些字母作为尾音的单词不一定就是动词。如:名词“銀行”的词根“銀行()”尾音为“”,但它并不是动词。 日语动词可以直接充当定语,例如: 新車買余裕。 Shi
27、sha-o ka-u yoy-wa na-i. I dont have extra money to buy a new car. 我没有多余的钱来买新车。 本読必要。 Kono hon-o yo-mu hitsuy-ga a-ru. It is necessary to read this book. 阅读这本书有必要。 毎日寝前薬飲。 Mainichi ne-ru mae-ni kusuri-o no-mu. I take medicine before I go to bed every day. 每天睡觉前我都服药。 日语动词可以位于句末,直接充当形容词性句节,例如: 父 毎週 車 洗
28、 Chichi-wa maish kuruma-o ara-u. My father washes the car every week. 我爸爸每周都洗车。 私 飛行機 北京 行。 Watashi-wa hikki-de Pekin-e i-ku. I go to Beijing by plane. 我乘坐飞机去北京。 机上。 Tsukue-no ue-ni koppu-ga a-ru. There is a glass on the table. 在桌子的上面有一只玻璃杯。 日语动词在句中、句前必须或是词尾发生第二音变(见附表、)或是与后置助动词连用才能构成副词性句节,例如: 毎日歌歌,
29、踊踊。(动词原形为“歌”) Mainichi uta-o uta-i, odo-ri-o odo-ru. We sing and dance every day. 我们每天唱歌跳舞。 春 花 咲。(动词原形为“”) Haru-ni na-re-ba hana-ga sa-ku. The flowers will blossom as soon as spring comes. 春天一到花儿就会开。 食事 見。 (动词原形为“”) Itsumo shokuji-o shi-nagara terebi-o mi-ru. I always watch TV while having dinner.
30、我总是边吃饭边看电视。 山上登日本海 見。(动词原形为“登”) Yama-no ue-ni nobo-ru-to Nihon-kai-ga mie-ru. You will be able to see the Sea of Japan as soon as you climb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只要登上山顶就能看见日本海。 3.2.2日语形容词 日语形容词的主要特征包括:第一,词尾音节必然为假名“”;第二,可以直接充当形容词性句节;第三,可以直接充当定语;第四,通过词尾音变成“”或是与后置助动词连用构成副词性句节。 日语形容词由词尾(假名“”)和词根(去
31、除词尾“”后所剩)两部分组成。举例来说,“美”是个形容词,“”是它的词尾,“美”是它的词根。其他常用的形容词有“新()”、“暖()” 、“痛()”“美味()” 、“近()” 、“深()” 、 “早()” 、“多()”等等。 日语的形容词必然以“”作为词尾,但是以“”结尾的单词并不一定都是形容词。例如名词“恋”的词根“恋()”尾音为“”,但是它并不是形容词。 日语形容词可以直接充当定语,例如: 机上新本。 Tsukue-no ue-niwa atarashi-i hon-ga a-ru. There are new books on the desk. 桌子上有新书。 周酷風邪。 Sh-san-
32、wa hido-i kaze-o hi-i-te i-ru. Mr. Zhou has a terrible cold. 小周得了重感冒。 母美味料理作。 Haha-wa oishi-i ryri-o tsuku-t-te kure-ru. My mother cooks delicious food for us. 妈妈为我们做可口的饭菜。 日语形容词可以位于句末,直接充当形容词性句节,例如: 彼女美。 Kanojo-wa utsukushi-i. She is beautiful. 她很美。 本面白。 Kono hon-wa omoshiro-i. This book is interes
33、ting. 这本书有趣。 弘美。 Hiromi-san-wa tenisu-ga uma-i. Ms. Hiromi is good at tennis. 弘美君网球打得好。 日语形容词在句中、句前必须或是将词尾“”音变成“”或是与后置助动词连用才能构成副词性句节,例如: 春暖 。 Haru-ni na-ru-to atataka-ku na-ru. It will be warm as soon as spring comes. 一到春天,天气就会变暖和。 山高険。 Ano yama-wa taka-ku-te kewashi-i. That mountain is high and ste
34、ep. 那座山又高又险。 音, 小。 Oto-ga urusa-ka-t-tara, m sukoshi chsa-ku su-ru-yo. I will turn it down a little if it is too noisy. 如果太吵了的话,我就把音量调小一点儿哦。 暖作物育。 Atataka-kere-ba sakumotsu-wa yoku soda-tsu. The crops will grow well if it is warm. 如果天气暖和,农作物就会生长良好。 3.2.3日语形容动词 日语形容动词的主要特征包括:第一,词尾音节必然为假名“”;第二,可以直接充当形
35、容词性句节;第三,充当定语时词尾音变成“”;第四,直接与后置助动词连用或者词根与后置助词连用构成副词性句节。 日语形容动词由词尾(假名“”)和词根(去除词尾“”后所剩)两部分组成。比方说,“静”是个形容动词,“”是它的词尾,“静”是它的词根。其他常用形容动词有:“大丈夫()”、“上手()”、“勤勉()”、“暇()”、“”、“幸()”、“新鮮()”、“親切()”等等。 日语的形容动词必然以“”作为词尾,但是以“”结尾的单词并不一定就是形容动词。如:日本人常用姓氏之一“本多()”的尾音为“”,但是它并不是形容动词。 形容动词充当定语时,词尾音变成“”,例如: 春,花咲。 Haru-ni na-ru
36、to, kirei-na hana-ga sa-ku. When spring comes, beautiful flowers will bloom. 春天一到,美丽的花儿就会盛开。 日本有名庭園。 Nihon-niwa ymei-na teien-ga takusan a-ru. There are a lot of famous gardens in Japan. 在日本有很多著名的庭园。 新鮮空気健康。 Shinsen-na kki-wa kenk-ni i-i. Fresh air is good for our health. 新鲜空气有益健康。 形容动词可以位于句末,直接充当形
37、容词性句节,例如: 。 Watashi-wa pinpon-ga suki-da. I like table tennis. 我喜欢乒乓球。 夜 静。 Yoru-no kyanpasu-wa totemo shizuka-da. The campus is very quiet in the evening. 夜晚的校园静悄悄。 電子便利。 Denshi-renji-wa totemo benri-da. A microwave oven is very convenient. 微波炉很方便。 形容动词在句中、句前或是直接和后置助动词连用或是词根和后置助词连用构成副词性句节,例如: 庭園 静
38、 Kono teien-wa shizuka-de kirei-da. This garden is quiet and beautiful. 这个庭园又安静又漂亮。 町夜 静。 Kono machi-wa yoru-ni na-ru-to shizuka-ni na-ru. The street becomes quiet when night falls. 这条街道一到晚上就会安静下来。 元気中国一度行。 Genki-da-t-tara zehi Chgoku-ni ichido i-t-te mi-tai. If I am healthy, I will definitely try
39、to visit China once. 如果身体好的话,我就一定要去中国看看。3.2.4日语名词/代名词 语法意义上完整的日语名词/代名词也是由词根和词尾两部分组成。其主要特征包括:第一,词尾音节必然为假名“”;第二,可以直接充当形容词性句节;第三,充当定语时词尾音变成“”;第四,直接与后置助动词连用或者词根与后置助词连用构成副词性句节。 名词/代名词词尾必然是假名“”。名词去除词尾“”所剩部分称为名词词根。例如:“庭園”是个名词,“”是它的词尾,“庭園”是它的词根。 名词/代名词充当定语时词尾音变成“”,例如: 土曜日午後暇。 Doybi-no gogo-wa hima-da. I wil
40、l be free on Sunday afternoon. 我星期六下午有空。 首都。 Amerika-no shuto-wa doko-ni a-ru-ka. Where is the capital of the US? 美国的首都是哪里? 家猫鼠捕。 Uchi-no neko-wa yo-ku nezumi-o to-ru. My cat often catches mice. 家里的猫常常抓老鼠。 名词/代名词可以位于句末,直接充当形容词性句节,例如: 今日 金曜日。 Ky-wa kiny-bi-da. Today is Friday. 今天是星期五。 彼女父親中国人。 Kanojo
41、no chichi-oya-wa chgoku-jin-da. Her father is Chinese. 她爸爸是中国人。 本。 Kore-wa kimi-no hon-da. This is your book. 这是你的书。 名词/代名词在句中、句前或是直接和后置助动词连用或是词根和后置助词连用构成副词性句节,例如: 私 飛行機 北京 行。 Watashi-wa hikki-de Pekin-e i-ku. I go to Beijing by plane. 我乘坐飞机去北京。 机下猫。 Tsukue-no shita-ni neko-ga i-ru. There is a cat under the table. 在桌子下面有一只猫。 雨野球試合。 Ame-da-t-tara yaky-no shiai-wa aki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