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企业加强客户信用管理的重要性.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989422 上传时间:2025-03-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加强客户信用管理的重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加强客户信用管理的重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加强客户信用管理的重要性 [文章摘要] 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供电企业客户的信用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如何科学 、客观、公正地对供电企业客户的信用及其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供电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供电企业客户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对客户信用风险进行管理的措施,以达到使供电企业规避信用风险、保证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 [关 键 词] 电力客户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 1 引言     客户信用管理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并不长,因为银行信贷的重要性,首先是在银行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后电信、信托、证券行业也相继开始进行企业客户信用管理。 随着电力市场化的推进,电力客户成为供电企业的战略中心,供电企业必须以电力客户为中心推动企业发展。电力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不可储存性,其生产、输送与消费同时在瞬间完成。这决定了电力产品的销售以"先用电,后付费"的赊销方式为主。 供电企业将电售给有电力需求的客户,希望客户能按时缴纳电费以保障供电企业的持续经营。但事实却非如此,用电后逃避交费或无力交费的现象大量存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现象在电费回收上得到了反映。电费欠费问题困扰着供电企业的发展,给供电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信用风险。据资料统计,截至2003年,湖南省电力公司累计欠费33亿元、湖北省电力公司累计欠费8.68亿元、河南省电力公司累计欠费4.36亿元、江西省电力公司累计欠费3.6亿元......,欠电费数目巨大,严重影响了供电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发展,使供电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目前存在的电力客户信用问题,有效降低电力公司的客户信用风险,保护企业合法利益,为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供电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供电企业客户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供电行业中的客户信用风险是指由于电力客户不能及时缴纳电费而给供电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供电企业的客户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客户欠费而给供电企业带来的损失。   导致客户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较多,总起来说,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客户拖欠电费造成的,另一类是供电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 2.1 客户拖欠电费的原因   客户拖欠电费,可能是电力客户客观上存在困难,无力支付电费,也可能是电力客户主观上不讲信用,不意愿交费。总体上看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电是商品"的意识较为淡薄。电力属于商品范畴,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一直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电力的生产、供应、使用受到政府的直接干预,电价由政府直接制定,使电力企业市场地位弱化,加之其本身作为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的行业特点,电力企业承担了较多的政府职能和社会义务,导致人们将电能当作了一种公共产品,对其商品属性认识淡化,对其市场概念模糊,人们对"用电付费"缺乏主动性。   其次,客户法制观念不强,信用等级低下。有些电力客户由于企业内部经营不善,资金流转不畅,甚至亏损,导致实力降低,无力支付电费,产生信用风险。还有个别客户欠费不是不能交,而是不想交,恶意拖欠电费。他们从来没有将电费纳入正常生产成本,而是认为,电力企业是国家的,大家都可以用,电费可交可不交,没有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支付电费就启动生产,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电费支付难。更有甚者,用电不仅不及时交钱,甚至还有谩骂、暴力殴打电费回收人员,强迫供电部门继续送电,打乱了供电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增加了电费回收的难度。   第三,地方行政部门直接干预太多。个别地方政府或财政部门进行干预,增加了供电企业回收电费的难度。一些企业欠费严重,某些地方的行政部门参与干涉、施加压力,使旧欠电费不能上缴,新的欠费不断增加。在发展经济中,不少地方政府制定了扶持地方重点工业的政策,当受扶持的企业遇到经营困难时,电费就成了无偿补贴。在地方工业保护政策下所产生的电费拖欠额,往往是各地电费拖欠中的大头。 随着用电结构的调整和电价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化工、冶金、中小化肥等行业电费催缴难度增加。   第四,电力法规不健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客户欠费可以依法停电追缴电费,但由于停电造成的影响较大,轻则使生活不便、办公瘫痪,重则造成工厂停产、企业财产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对一些工业大户、酒店等单位进行"停电追费"执行难度大。对欠费用户采取停电措施,迫其交纳欠费。停电催费仅对有偿付能力的欠费客户有一定效果,采取该措施时供电企业已处于被动地位。但在电费追缴方面,我国现有法律规定的手段单一,缺乏立法、司法、政府等各方面的支持,除停电追缴外没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最后,法院判决执行难度大。对于部分电力企业的欠费问题,供电企业曾试图采取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尽管官司打赢了,但执行难度很大甚至执行不了。致使供电企业不仅收不回所欠的电费,而且还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费用。  2.2 供电企业内部管理的原因   从供电企业的内部管理上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固守传统观念,不重视客户信息管理。有些供电企业认为,供电企业属于国家垄断行业,客户没有选择的权利与机会,对客户的信息管理不够重视,认为没必要进行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以至不了解客户信息就匆匆作出供电决策;还有些供电企业直接忽视电费的账款回收工作,无视信用风险的存在;个别供电企业虽已初步认识到客户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但往往仅把注意力集中于部分小客户,忽视大客户的信息收集,认为大客户实力雄厚,不会无力偿还电费,而导致大客户违约产生坏账、呆账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的情况。   第二,缺乏必要的客户信息,客户信用管理技术落后。供电企业对于新客户没有掌握足够的资料,往往会误选了实力较差的客户。而在与老客户合作时,有时认为已掌握了足够信息,而对对方的变化放松警惕发生信用风险。供电企业客户信用管理技术落后,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电费回收期)控制,营销部门和财务部门往往是重权力而不重职能,一旦出现风险问题又相互推诿,造成供电企业债务拖欠和应收电费居高不下。   第三,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信息不能充分利用。某些供电企业没有信息管理部门,有些客户的信息资料只是集中在专业职能部门,各部门仅能掌握与自己业务相关的信息,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相关管理脱节,信息传递渠道不通畅,导致企业信用管理者对客户有关信用信息掌握不全面,不能作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第四,缺少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某些电力企业缺少信用管理制度,无法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不能对客户信用进行监控,以致各部门工作相互脱节,无法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无法采用相应的信用政策,大大影响了企业营运资金的流动性,造成日后的欠账难以收回,从而加大了信用风险的可能性。由于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各部门之间在信用管理职责上分工不清,给企业留下隐患,潜伏信用风险。   3 供电企业进行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供电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市场营销部、财务部、计划部、经营管理部等职能部门和各供电分公司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经营状况调查、电费支付方式的选择、信用限额的确定到电费回收等环节实行监督和控制,重点对经营存在困难又受到政府保护的企业、陈欠电费较多的企业、经营流动性较强的企业进行跟踪监督, 以保障电费的安全及时回收。   供电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最大限度地扩大售电量,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用电需要;二是最大限度地控制欠费风险,将坏账和逾期欠费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供电企业在信用管理工作中仍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供电企业在经营中时刻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不能正常地发挥信用管理能力,获得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供电企业要加强信用管理,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降低信用风险,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供电企业的领导者对信用管理应给予足够重视。   供电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信用管理工作涉及公司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单靠一个部门或几个人不能起多大作用,需要公司领导给予全面支持与协调,将其列为公司日常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其次,建立信用管理"三个机制"。   一是企业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充分利用各供电公司现有客户营销服务信息平台,并与社会信用服务体系资源对接,改变对用电客户的经营状况和资信情况不了解的状况,加强对客户特别是用电大户的资信调查与管理,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用户,制定不同的电力销售策略。   二是企业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对信用较差或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进行企业信用预警,采用预交保证金、装设预付费装置、用企业产品收入做担保,由相关单位提供担保等手段,建立电费回收保障机制,有效规避或转移风险。   三是陈欠电费管理和回收机制。省电力公司要加强对陈欠电费的管理和考核,对确实没有希望收回的坏账呆账及时清理。各供电分公司要对欠费用户的生产经营活动跟踪,加大上门催缴、依法停电追缴力度。对一些赖账者则采取公布"黑名单"等手段,借助社会舆论来督促不讲信用者。   第三,建设客户中心,运用先进的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   信用管理有其特定的规律和内容,需要运用专门的技术知识加以实施。目前,各地的供电公司都在进行客户中心的建设,但对客户支持资料的分析却做得不够。目前电力营销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中,供电企业还没有很好地掌握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根据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经验和做法,供电企业应当在客户信息管理技术、信用分析技术、应收账款管理技术等方面加强学习和开发,并有效地运用到实际信用管理工作中来。   第四,加强对高素质信用管理人才的培养。   供电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对于客户的信用管理需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信用管理工作,这就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信用管理人员,然而,目前供电企业中,符合要求的高素质的信用管理人才少之又少,必须加强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在未来的发展中,信用管理人才势必大有用武之地。   4 结论   总的来说,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信用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当然,供电企业信用管理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外部社会信用环境。尤其是政府要减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行政干预,加强执法力度,扮演好自己作为游戏规则制定者和维护者的角色,切实采取措施提高整个社会信用水平和信用管理水平。相信,随着我国法制环境及体制的改善,我国供电企业终究能够铸造起一套完善有效的信用管理体制,使供电企业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及防范信用风险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杨爱红 供电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硕士学位论文 2005   [2] 曾鸣 供电企业的客户信用管理理论方法研究及实证分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硕士学位论文 2005   [3] 黎晓红 张正扬 供电企业电费风险防范措施[J] 大众用电 2005(06)   [4] 何胜伟 电费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J] 农电管理 2005(08)   [5] 郭凯明 电力客户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J] 广西电业 2003(1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