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有些孩子,下棋的时候一点看不出笨来,但是,学习的时候却笨得一塌糊涂。
如果下棋也笨,学习也笨,不妨称之为真笨,
如果下棋不笨,学习笨,不妨称为之假笨。
我们看下棋与学习有何不同?
下棋(电游)是一种游戏,会调动孩子的好胜心,胜负的刺激会激发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会让孩子乐此不疲。
学习很枯燥,枯燥的学习会抑制多巴胺的分泌。同时,也许会促进一种让人产生痛苦,烦躁的化学物质的分泌。
用我的电池理论来分析一下这件事。
有的孩子,对于痛苦的耐受力强,感觉不到什么痛苦,所以学习时能够坚持比较长时间。
有的孩子,对于痛苦的耐受力弱,对痛苦敏感,于是,学习如同炼狱,很容易放弃。
因此,一个人的学习天赋,不仅仅是智商这一个参数,还包括对于枯燥事物的耐受性这一点。
有时间我写篇论文,题目就叫耐商。
其实情商某种意义上接近耐商。下面讲一下情商最初的研究理据。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软糖实验”。实验者将一群4岁的孩子留在一个房间里,发给他们每人一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我有事情要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掉软糖,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吃,就能够得到两块软糖。”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吃掉软糖;有的孩子一再犹豫,但还是忍不住塞进了嘴里;另外一部分孩子却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甚至假装睡觉等方法坚持下来。20分钟以后,实验者回到房间,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又得到了一块软糖。
实验之后,研究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他们发现,到中学时,这些孩子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和进取精神,而没有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则比较固执、孤僻,很难承受挫折与压力。这个实验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些更善于调控自己情绪和行为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大的未来成功的希望。
情商这个概念中的自控力方面借用了这个实验。实际上,情商也是一种天赋。有些孩子控制力强,有些孩子控制力弱,控制力强的更成功。
情商讲的是控制,控制也是一种忍,是忍住诱惑。耐商讲的是忍耐,是忍耐枯燥或者痛苦。
从学习的角度,情商可以让学生专注。耐商则可以让学生深入。
一个典型的学习不好的学生,就是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不肯深入钻研。虽然从智力上来说不差,有能力完成,
可就是耐商太差,坐不住。
如果这个学生再是个缺乏自尊心,上进心的主,这几者加起来,基本上可以给这个孩子定性,就是没什么出息。
老易最怕遇到这类学生。但偏偏这类学生的家长喜欢登门造访。也难怪,没问题找我干什么?
怎么办?
有若干思路。
第一个思路是:尽可能让枯燥的学习变得趣味一些。
第二个思路是:尽可能让学习过程程序化,规律化,减少学习的复杂性,从而减少孩子的烦躁。
第三个思路是:提升孩子对于痛苦的耐受性,也就是提高耐商。
前两者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第三条比较复杂,耐商是一种天赋。后天可不可以锻炼?
有些人冬泳,有些人长跑,但,能够坚持下来的我估计都是耐商比较高的,耐商比较低的是很难坚持的,
即使坚持下来了,环境一变又要反复。当初我们在石家庄陆军学院军训长达一年,叠被子都是棱角分明,
可一回到北大,原形毕露。所以这种天生的东西是很难练的。
军队还好,因为比较强调外在的行为,比较容易用制度严格要求。
但是学习这件事,很难用一个制度性的东西来约束。即便能够让学生做到早起晚睡,
可是,学习过程中呢?孩子做了一道题,偷工减料,不求甚解,很难监督。
如果孩子以“我笨”或者“我不感兴趣”来归因,那就更麻烦了。尤其是前者,整个一个我是笨蛋我怕谁的
滚刀肉架势,老师最头疼的就是这种学生。
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强,又非常上进,进取,这种孩子如果耐商低,可以通过自律来自我提升,
同时,这种孩子也可以通过灵活的学习方法调节学习中的枯燥。自主学习是欧美最近比较流行的学习理念。
但是,这种方法的实行必须有个前提,就是这个孩子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自律意识。否则,让那些毫无进取心
的孩子搞自主学习,只能是一塌糊涂。
所以,在加强前两个思路的基础上,对于第三个思路,我打算采用迂回的方式。
就是激发孩子的自尊心,进取心和上进心,靠孩子自身的力量去战胜自我,挖掘自身的潜力。
许多人总把潜能开发挂在嘴边,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真正的潜能藏在哪。这些人一说潜能开发
就说提高智商多少多少,什么过目不忘,照相记忆之类,这都是蒙人的。
其实潜能开发很大程度是针对这种智商不错,耐商低的孩子。因为耐商比较低,压抑了其本来具有的智商的
发挥。潜能开发就是把压抑的生产力解放出来。我们的改革开放其实就是这个思路。
所以千万不要扼杀孩子的自尊心。
有了自尊心,进取心,才有可能提升耐商,开发潜能。如果一个人毫无自尊与进取,可能神仙拿他都没办法。
总结一下:
我们看到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首先要仔细弄清楚他学习不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是智商低吗?基本思维能力差?无论下棋,游戏还是学习都不行?
是情商低吗?抵御不了游戏的诱惑,学习时三心二意?
是耐商低吗?对于枯燥的学习没法深入,浅尝辄止,得过且过?
如果智商比较低,那是真笨,许多特殊教育,
如果后两者,尤其是耐商比较低,那是假笨,当然,也需要特殊教育。
我们现在一般只对智商比较低的开办特殊教育课程,
但对于耐商低的却放在普通班里混着学,
实际上,耐商低的也需要特殊教育,如果仅仅是普通的教育,
是没法让耐商得到提升,改善学习效果的。
“望子成龙”、“赢在起跑线上”,这些话几乎成了所有中国父母们的共同期盼,于是许多父母都在自己的孩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筹划着如何教宝宝识字了。然而,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关键是你要能够让宝宝轻轻松松地识字,否则教宝宝识字就得不偿失了,甚至还免不了有副作用。那么,正确的方法应该怎样做呢? “望子成龙”、“赢在起跑线上”“科学智力开”,这些早教言论几乎成了所有中国父母们的共同期盼,于是许多父母都在自己的孩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筹划着如何教宝宝识字了。然而,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关键是你要能够让宝宝轻轻松松地识字,否则教宝宝识字就得不偿失了,甚至还免不了有副作用。那么,正确的方法应该怎样做呢? 莉莉(北京)
举一反三学汉字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利用这个特点,可以举一反三去学习汉字。例如教宝宝认识“休”这个字。首先在一张纸上画一棵树,树下一个人在睡觉。然后指着图画问:“瞧,图画上有什么?”“图画上有一个人和一棵树。”“对,‘人’字怎么写?”“一撇,一捺。”“对,再看这棵树,树也叫做‘木’,你会写‘木’字吗?”“不会。”“让我来教给你。”教完“木”字的写法后,再问:“这个人在树下干什么啊?”“他在睡觉。”“对,睡觉又叫做‘休息’。你瞧,人在木旁就是休。”然后把整个“休”字写出来。这样,宝宝就能够牢牢地把这个字记住了,甚至还能当故事讲给别人听呢。
琛琛妈(上海)
利用广告和商品包装识字
我带琛琛出门,见到广告就给她读;买任何东西也先让她自己看包装上的字,买回来后便把包装上有字的部分剪下来,作为孩子认字和了解各种事物的素材。广告、包装标志都设计巧妙且色彩鲜艳,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何况还有许多奇妙的想像和独到的审美在其中呢。
水木之子(日本)
教汉字要有趣味性
世界上只有汉语和其他很少几种象形文字能促进右脑发展。所以,教宝宝识字不光可以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对于他们大脑总能力和效率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宝宝识字,如果不注意宝宝的年龄特征,会挫伤宝宝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带来许多后遗症,使宝宝不再愿意学习了。如果我们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宝宝识字的兴趣,就能够使他们很快学会许多汉字。
朵朵妈(南昌)
“找朋友”,教识字
“找朋友”是个利用已经认识的字来认识新字的办法,适合于已经认识一些汉字的孩子。如果孩子认识了“青草”的“青”,再遇到“清水”的“清”,也许就能很容易读出来了。在此基础上,父母接着让他理解“清”是什么意思,是用在哪里的等等,就比较容易了。
尚春(黑龙江)
识字不能离开阅读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阅读。马上用自己学到的字阅读诗歌、童话故事和有关儿童的书籍,宝宝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就会促进宝宝识字的兴趣。爸妈们常常苦恼于教给宝宝生字,没多久就被宝宝遗忘了。其原因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章”这个道理。当一个孤立的汉字不和其他汉字相联系时,很容易就被遗忘掉。因此,让宝宝尽可能地阅读各种适宜于他们读的书籍十分重要,这可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汉字。
李红(山东)
要“趁机而教”
孩子是好奇的,他看见了环境中的字,想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时,他需要认识这些字。在孩子有自己的需要时,他心情舒畅,学习效果也比较好。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想要识字的时机,“趁机而教”。
青青草(澳大利亚)
模拟声音来认字
我们让孩子模仿风的声音(呜――)、下雨的声音(哗――)、打雷的声音(轰隆――)。父母做示范,让孩子来模仿,在模仿的时候反复强调是什么在响。然后您拿出三张图片,写上相关汉字,教孩子认识“风”、“雨”、“雷”这三个字,并考查孩子是否记住了它们的声音。也可以由您发出声音,让宝宝把相应的汉字找出来。模仿发音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音模仿能力,更容易记住相关的汉字。
“望子成龙”、“赢在起跑线上”,这些话几乎成了所有中国父母们的共同期盼,于是许多父母都在自己的孩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筹划着如何教宝宝识字了。然而,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关键是你要能够让宝宝轻轻松松地识字,否则教宝宝识字就得不偿失了,甚至还免不了有副作用。那么,正确的方法应该怎样做呢? “望子成龙”、“赢在起跑线上”“科学智力开”,这些早教言论几乎成了所有中国父母们的共同期盼,于是许多父母都在自己的孩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筹划着如何教宝宝识字了。然而,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关键是你要能够让宝宝轻轻松松地识字,否则教宝宝识字就得不偿失了,甚至还免不了有副作用。那么,正确的方法应该怎样做呢? 莉莉(北京)
举一反三学汉字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利用这个特点,可以举一反三去学习汉字。例如教宝宝认识“休”这个字。首先在一张纸上画一棵树,树下一个人在睡觉。然后指着图画问:“瞧,图画上有什么?”“图画上有一个人和一棵树。”“对,‘人’字怎么写?”“一撇,一捺。”“对,再看这棵树,树也叫做‘木’,你会写‘木’字吗?”“不会。”“让我来教给你。”教完“木”字的写法后,再问:“这个人在树下干什么啊?”“他在睡觉。”“对,睡觉又叫做‘休息’。你瞧,人在木旁就是休。”然后把整个“休”字写出来。这样,宝宝就能够牢牢地把这个字记住了,甚至还能当故事讲给别人听呢。
琛琛妈(上海)
利用广告和商品包装识字
我带琛琛出门,见到广告就给她读;买任何东西也先让她自己看包装上的字,买回来后便把包装上有字的部分剪下来,作为孩子认字和了解各种事物的素材。广告、包装标志都设计巧妙且色彩鲜艳,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何况还有许多奇妙的想像和独到的审美在其中呢。
水木之子(日本)
教汉字要有趣味性
世界上只有汉语和其他很少几种象形文字能促进右脑发展。所以,教宝宝识字不光可以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对于他们大脑总能力和效率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宝宝识字,如果不注意宝宝的年龄特征,会挫伤宝宝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带来许多后遗症,使宝宝不再愿意学习了。如果我们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宝宝识字的兴趣,就能够使他们很快学会许多汉字。
朵朵妈(南昌)
“找朋友”,教识字
“找朋友”是个利用已经认识的字来认识新字的办法,适合于已经认识一些汉字的孩子。如果孩子认识了“青草”的“青”,再遇到“清水”的“清”,也许就能很容易读出来了。在此基础上,父母接着让他理解“清”是什么意思,是用在哪里的等等,就比较容易了。
尚春(黑龙江)
识字不能离开阅读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阅读。马上用自己学到的字阅读诗歌、童话故事和有关儿童的书籍,宝宝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就会促进宝宝识字的兴趣。爸妈们常常苦恼于教给宝宝生字,没多久就被宝宝遗忘了。其原因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章”这个道理。当一个孤立的汉字不和其他汉字相联系时,很容易就被遗忘掉。因此,让宝宝尽可能地阅读各种适宜于他们读的书籍十分重要,这可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汉字。
李红(山东)
要“趁机而教”
孩子是好奇的,他看见了环境中的字,想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时,他需要认识这些字。在孩子有自己的需要时,他心情舒畅,学习效果也比较好。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想要识字的时机,“趁机而教”。
青青草(澳大利亚)
模拟声音来认字
我们让孩子模仿风的声音(呜――)、下雨的声音(哗――)、打雷的声音(轰隆――)。父母做示范,让孩子来模仿,在模仿的时候反复强调是什么在响。然后您拿出三张图片,写上相关汉字,教孩子认识“风”、“雨”、“雷”这三个字,并考查孩子是否记住了它们的声音。也可以由您发出声音,让宝宝把相应的汉字找出来。模仿发音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音模仿能力,更容易记住相关的汉字。
- 10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