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思想观念创新方式的几点思考.docx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8976190 上传时间:2025-03-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42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观念创新方式的几点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思想观念创新方式的几点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观念创新方式的几点思考 近一段时间我听了好几个系统的演讲,和我们单位前几次的论坛,有关领导和同事,从反腐倡廉的高度,从纪检监察工作的成功实践,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围绕创新思想观念,阐述了很多、很好的观点,其中,很多观点立意高远,阐述精辟,形式新颖,我本人从中受益良多,我很难从这方面再有新的见解,因此,尝试从思想观念创新的方式方法上谈几点思考,也是我参加工作几十年以来,在思维方式方法上的总结,在工作创新道路上的一些探索,这些探索大概有以下几点,但不一定准确,只是与同志们交流: 一是要善于观察,二是要勤于思考,三是要精于总结,四是要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升华。下面我围绕这四个观点逐一与同志们探讨: 一、关于善于观察 观察是创新的基础。不论是深奥的自然界,还是复杂的社会事物,唯有善于观察,才能发现或感知一些新的东西。从哲学的角度上讲,观察也就是客体在你主观世界上的第一映像。比如:雪,在自然界中是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但在不同人的眼里它有不同的存在。在一般人的眼里,雪只是冬季里的一种自然客体,乃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凝结而成,飘然而下,覆于大地,其色为白,其型六角,是为雪。而这么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善于观察事物的人的眼里,它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兴趣和情感。大家都知道,打油诗的鼻祖是唐朝落魄书生张打油。他是如何形容雪的呢。他说:“天地一笼统,井上大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他对雪的描述,诙谐,淳朴,富有平民百姓的生活情趣。但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却不着一个“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眼前。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格调诙谐幽默,用语通俗风趣,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从此张打油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张打油还有一首写雪的诗也挺有意思: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在毛泽东主席的眼中,雪则是另外一种景象。他在《沁园春·雪》里这样描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主席的这首词,通过对北国雪的描写,彰显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豪情壮志、恢弘博大的崇高情怀、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以及革命的浪漫主义气质,感情奔放,胸襟阔大,风格豪迈。所以,同样是雪,在张打油和毛主席的眼里,在主观世界上却反映出了不同的感知、情趣和层次。现在时值春天,春天,在我们的眼里,天气暖和了,棉衣脱掉了,树叶变绿了,身体舒展了,这是春天回归以后我们的一般感觉。但是,在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眼里,春天则有一种凄冷失落的感觉,他吟诵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呀)。这首诗是白居易公元816年游览庐山时所作,他在这首诗里借咏桃花之际抒发了郁郁不得志的惆怅。当时白居易刚刚被贬为江州司马,在那种状况下的心情,春天在他的眼里当然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了。可是,在另一位当代人的眼里,春天则充满了蓬勃生机和对人生积极探索追求的欲望。他说: 、、、、、、、 春天是是什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嫩芽破土而出, 染绿了大地; 绽放的鲜花和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缀满了枝头; 鱼儿跃出水面, 亲吻着沿河看柳踏青的人们。 春天是什么。春天是奋发向上的季节。 一年之季在于春, 经过冬的积累,春的孕育,百业蓄势, 朝着五彩缤纷的明天进军。 春天是什么。春天是探索的季节。 尽管还有着些许迷惘,些许庸懒,些许等待,些许躁动, 但我们心中更多的情愫, 是对人生的探索、渴望、搏击和奉献。 春天是什么。春天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驿站。 挥手辞去冬的严谨, 迎来春的含蓄、夏的热烈、秋的收获。 噢,春天,好美好惬意好撩人的季节。 这首诗,作者通过设问的形式,刻画了对春归大地、万物复苏的细腻观察、诠释和美的感知,热情讴歌了春天的美好,春天带给人们的期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憧憬,充分展示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渴望探索奉献的高尚情操。这就是在不同人的眼里,自然界、社会和其他一切事物,由于视角的不同,层次的区别,更是因了观察者的胸怀、阅历和学识,以及观察的过程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还是细致入微,反复品味,所感知的大为不同,得到的映像也千差万别,大相径庭。所以,要了解事物的本质,真正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或利用,或变革,或创新,必须首先要善于观察。 二、关于勤于思考 思考是创新的必由之路。观察,要细微,要深入,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虚与应付。未经深入细致的思考,人的思想也就不可能产生新的观念。而且,对现象到本质的深入思考是一个非常漫长、甚至痛苦的历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年少时我们就从书本上学到了,我们也知道,这个定律是牛顿从苹果降落到地面上发现的。但是,苹果落地,落叶归根,这是自然现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经常看到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对于我们来说,苹果掉就是掉了。那它究竟为什么会掉。为什么它们总是朝下掉,而不朝天上的方向去掉呢。我们可能都没有去思考过这个问题,至少没有去深入地思考,或者也仅仅是大脑里的一个普通的疑问。但牛顿却对这一自然现象进行了长久的深深思考、探究:苹果从树上掉到地球的表面,一定有它内在的原因和规律,因而联系到其他一切物体都是自上而下坠落的现象,并对此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刨根问底穷追不舍孜孜以求的探索研究,甚至进入痴迷和癫狂的状态,最终,诞生出“万有引力”这一物理科学史上的伟大定律。 从历史回到现实。同志们,大家都已经深切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旱象是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村头地边的池塘绝迹,大河小汊断流干涸,湖波水库亮底朝天,地下水位越来越深,而且,它正朝着愈来愈烈的趋势发展。特别是去冬今春,在长江黄河流域以北,几乎大半个中国,一百多天滴雨未下,旱象使很多国人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存危机。那么,这种旱象因何而生呢。大家可以找出很多因素:人口爆炸式地增多,需水量骤然提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速公路和高铁在平原、在山区、在西北不断的延伸,水源补充的渠道不断断裂等等。那么,如何遏制并最终解决解决这一问题呢。怎样才能重新回归自然界的平衡呢。我不知道大家思考没思考过这个问题。也许会认为,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纪检监察干部,是一个经济工作者,是某一方面的科学家,是一个商人,是一平凡的市民,水多水少与我们的本职无关,水利专家会思考,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会思考。也的确如此:国家在水利建设上的投入逐年加大,在政策导向上越来越重视。但从实践层面上看,在北方,除了井口越来越多,水井越打越深,我所感受到或听到的,就是地下水位越来越深,恶性循环的趋势越来越重。从中央重视程度上看,这么多年来,每年年初出台的 三、关于精于总结 如果说,善于观察是基础,勤于思考是必由之路,而且这条路有时是非常艰辛、痛苦和漫长的,但是,精于概括和总结则使我们有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就是对我们看到的现象、思考的过程和结果用最简捷的语言,进行概括和总结提炼出来的思考精华,是我们创新的成果,一种与初始的观察、感受、冲动完全不同的已经升华了的思想和观点。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主席他老人家在建国之后最著名的一篇经典文章,在当时和其后乃至目前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认为,这篇论著是最为经典的总结和概括。《论十大关系》写于1956年。建国初期,从政治制度的模式,军队的体制,特别是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模式,几乎全是照抄照搬前苏联老大哥的经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改变,完全照搬苏联的发展模式在某些方面已经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然而,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当时党所面临的全新课题。为此,党中央主要负责同志于1956年3、4月间,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听取了中央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在中央政治局反复多次讨论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报告。报告论述了十个观点即著名的十大关系。这十个观点,就是毛主席一方面从总结我国经验、研究我国建设发展的问题中提炼出来的;另一方面是以前苏联经验教训为借鉴概括出来的。在论述这些关系时,毛主席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我想把镜头再从历史拉回现实。我市纠风室和其他室的工作在市纪委监察局的领导下,每年都在创新的路子上进行有益的探索。其中,去年我们对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进行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即我们都熟知的“面对面评议”。所谓“面对面”评议,就是把服务对象、群众代表和民评代表组织起来,就社会各界所关心关注的经济、服务、执法以及民生等诸多问题,对一切有关部门和行业面对面地提出问题和质询,并要求其现场解答或解决的民主形式。这种形式是2009年末,申书记和市纪委监察局在对濮阳干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对以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进行认真思考后,给予高度概括和总结后提出并全力推行的民主评议政风行的新模式。这种形式在有些省市有过实践,但鲜有坚持下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对这种曾经的民主形式赋予新的内涵,没有洞察这种形式的强大而深远的生命力。“面对面”,通俗而又深刻,尖锐而又和谐,在濮阳乃至全省,已经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即便如此,我认为,不能期望单纯地依靠和希望这种形式,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一切问题,满足群众的一切愿望。但至少它已经成为在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政体下,人民群众与政府进行有效沟通、表达意愿、提出诉求、质疑问责、参政议政的良好平台和最佳途径。 谈到民主,我想和大家共同回顾一段历史。大家是否想起一百年前,历史上有两个“名人”曾经风行几十年,并成为几代青年人和革命者的一生追求。他们两个就是著名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所谓“德先生和赛先生”,是从英语音译过来的舶来词,即“民主与科学”。是革命先驱陈独秀在一九一二年《新青年》杂志创刊号上提出来,并在黑暗中国以毕生精力追求的人生奋斗目标。历史上还有一个名人叫黄炎培,他是民建的创始人之一。1945年,黄炎培先生到延安访问时,向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怎样找出一条新路子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乎焉”这个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同志充满信心地回答说:“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一条新的路子,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路就是民主。”所以,民主的内涵和民主的形式, 四、关于勇于实践 经过认真细致地观察,深入地思考,精心概括出来的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念,不能束之高阁,像花瓶一样只是装点门面,或者像雕像一样供奉起来,逢人就说我有了新的想法、新的观点,但是,却始终不敢用于实践,不敢在实践中去验证一下。那么再好的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念也都是海市蜃楼,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创新的一切的思想和观点,都必须放在实践中去验证,并推动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促进社会的、经济的巨大进步。这才是我们创新思想观念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这一观点的论述,我想先把镜头聚焦于当前的濮阳,聚焦于濮阳正在发生的每个人都置身其中的前所未有的探索实践——“一创双优”活动。“一创双优”活动,是段喜中同志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经历,经过深入思考,提炼总结出来的、推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卓有成效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式,并在XX县区取得了成功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段喜中同志到濮阳任书记后,把这种工作方式发展模式又坚定地运用于濮阳,用以尝试指导推动我们濮阳各方面工作,以期其迅猛发展。“一创双优”概念的提出,具有科学的方法论和严谨的辩证法,自不待言,在济源的实践也是行之有效的。但在濮阳行吗。因为,从济源搬到濮阳,不是简单的重复,从山区到平原,从人少到人多,从思想观念到精神状态,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都有着巨大的区别和反差。段书记在濮阳强力推进“一创双优”的实践,以印证“一创双优”发展精髓的普遍真理性,而濮阳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活动的成效如何,又何尝不是在观察着、检验着、考量着、见证着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倡导者的实践。所以“一创双优”这一理论成果必须与濮阳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修正、补充和完善。三个月的集中活动,影响之深,震动之大,成效之著,人所共睹,也因此而有了现在“一创双优”常态化中持续推进的新的探索和实践。 我们把镜头再切换到1980年。当时在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设立经济特区。所谓经济特区是在国内划定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它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从特征上讲,也就是用减免税收等优惠办法和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出口的特殊经济区域;从功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这既是对经济特区特殊政策、特殊体制、特殊发展道路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经济特区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实际作用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其产生的背景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来自于当时理论界思想界的一场大讨论,即改革开放是“姓资还是姓社”,这个问题历史悠久,几乎贯穿于建国后历次大小政治风波。但在1980年,不解决这个问题,经济改革便裹足不前。对此邓小平一句“不争论”,用事实说话,一对“白猫黑猫”让问题不解而解。为什么不争论。“白猫黑猫”是怎么回事。要看什么事实。就是看实践,就是用实践的成果说话。80、90年代之交,“姓资姓社”又被一些人捧出来质疑改革开放的总体思路。直到邓小平南巡,以“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将经济改革从“姓资姓社”争论中解脱出来。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对特区的伟大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后,他说,3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以蓬勃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实践,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成果。同时指出,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在胡锦涛同志的这篇讲话中多次鲜明地提到一个词——“实践”,足以证明,实践对于创新何等的重要。 我们再把历史的镜头推向1949年,并由此上溯至1921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句话是我们在谈到中国革命的历史渊源时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凡28载,正是由于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才在中国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其中有很多的革命经验值得总结,但最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这一著名论断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形势提出来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革命先驱们都在思考和总结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与会的不少人对陈独秀、共产国际代表、苏联顾问在处理国民党、农民土地、武装斗争等问题上表现出的右倾倾向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但唯有毛泽东在发言中尖锐地指出,党中央所犯诸多错误中的一个错误,是不认识军队的极端重要性。他强调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是由中国国情特点决定的,即当时的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只能以革命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他清楚地意识到,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没有救世主可以将幸福送给中国人,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治中国的病。不顾中国国情,照搬西方的公式,只能将中国越弄越乱,越搞越坏,结果只有死路一条。无产阶级只有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夺取全国政权。毛泽东的这个意见切中要害地指明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也为中国革命的基本方针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后来就成为党创建、领导和掌握人民武装并进行斗争的行动口号。从南昌打响第一枪开始,到毛主席亲自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根据地,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三大战役,百万雄师下江南……正是毛泽东那一代伟人,按照“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等一系列著名论断、政策方针和策略,并坚定地实践于旧中国,才取得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战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试想,没有如此的气概和胆略,没有这样伟大的实践,新中国将从何而来呢。恐怕现在依然是“长夜难明赤县天”哪。 毛泽东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历史人物,他在人生搏击的一切方面自有许多值得我们后来者研究学习借鉴的闪光点。但我认为他老人家在追求真理时的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观察事物时敏锐的洞察力,独立思考从不迷信的强烈自主意识、以及勇于实践的胆略和魄力,都应该是我们学之不尽取之不竭的丰富宝藏和动力源泉,特别是最后一点。 当然,我们个人的实践活动平凡而简单,不能与伟人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伟大实践相提并论,也不能与段书记和市委领导的“一创双优”持续化推进的实践混为一谈。但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则是一脉相承的。就这一点来说,没有平凡与伟大的区别,只有怯懦和勇气的差异。而恰恰因了前者的平凡,才有了后者的伟大。 占用了大家很多时间,从观察、思考、总结和实践的角度把思想观念创新方式的 结束前的几句话 在结束前还想给大家多说几句:前几天在和孙栋同志探讨“一创双优”工作时,他的几句话使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他说,在和市领导以及几个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到济宁、临沂考察学习后,大家都有一种想哭的悲壮的感受,且有人说,我们的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我们濮阳赶上菏泽和临沂的那一天了。在打这几行字时,我不禁潸然泪下。同是一片蓝天,同是一方热土,同是黄河水哺育的子孙,曾几何时,我们还在为自己身为濮阳人自豪,为我们美丽的家乡骄傲,又何曾想到,我们已经被这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远远地抛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这艘一往无前的巨轮后面。同志们,特别是年轻的同事们,不要再漠然视之,不要再等待观望,不要再患得患失,不要再抱怨,不要再犹豫,我们必须用百分之百的智慧去创新,必须用百分之两百的干劲去奋斗,必须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去拼搏。唯此,才能不让落后的悲剧继续下去,才能建设好我们美丽富裕和谐的新家乡,才能不愧为黄河水养育的子孙。 同志们,这是一个需要创新的时代,是一个鼓励创新的时代,是一个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跨越、腾飞的时代,是一个只要创新,就能人尽其才、大展宏图的时代。年轻的同事们,今又逢时,时不我待,努力于创新吧,致力于实践吧。军号已经吹响,舞台已经搭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骏马,你就纵情地驰骋吧;是雄鹰,你就勇敢地翱翔吧。为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我们富裕和谐美丽的新濮阳,也为了我们所有人美好的远大的前程。 谢谢大家。 第15页 共15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