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实验一 熟悉汇编语言开发环境及顺序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汇编语言的开发环境和过程。
2.掌握顺序程序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设备
1.PC机一台;
2.TDN86/88教学实验系统一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系统认识实验
从3500H内存单元开始建立0-15共16个数据。
实验参考程序如下:
STACK1 SEGMENT STACK ;8088 宏汇编程序
DW 64 DUP(?) ;定义堆栈段
STACK1 ENDS
CODE SEGMENT ;定义代码段
ASSUME CS:CODE
START: MOV DI,3500H ;程序开始设数据区首址
MOV CX,0010H ;字节数送入CX中
MOV AX,0000H
A1: MOV [DI],AL ;写入一字节
INC DI ;修改地址指针
INC AX ;修改数据
LOOP A1 ;未填完转移
A2: JMP A2
CODE ENDS ;代码段结束
END START ;程序结束
实验步骤
(1)启动Wmd86联机软件
Wmd86联机软件的启动方式有两种,可以在【开始】/【程序】/【TangDu】菜单中单击“Wmd86”的程序组启动,也可以直接双击桌面上的“Wmd86”快捷键启动该程序组。启动应用程序进入主界面窗口后,应显示“串口通讯成功”小窗口,若显示“串口通讯不成功”,说明上位机和下位机的连接不正常或下位机死机,请确认下位机电源已经打开,串口线两端接触良好。
(2)输入源程序,检查无误后存盘。
(3)对源程序进行编译、链接和加载,可以使用编译菜单项,也可以使用编译工具栏。
(4)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连续运行程序,在输出区中的调试区用DEBUG命令观察运行结果,即键入D0000:3500 ↙,可查看3500H-350FH单元中的内容是否为0-F共16个数。注意,因本程序的结尾为死循环,应在程序运行后停止运行再观察结果。
(5)熟悉系统提供的单步运行、断点运行等功能,可以使用调试菜单项,也可以使用调试工具栏。
2.二进制双精度加法运算
计算X+Y=Z,实验程序如下:
DATA SEGMENT
XL DW ? ;请在此处给X低位赋值
XH DW ? ;请在此处给X高位赋值
YL DW ? ;请在此处给Y低位赋值
YH DW ? ;请在此处给Y高位赋值
ZL DW ?
ZH DW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AX,XL ;X低位送AX
ADD AX,YL ;X低位加Y低位
MOV ZL,AX ;存低位和
MOV AX,XH ;X高位送AX
ADC AX,YH ;X高位加Y高位
MOV ZH,AX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本实验程序是双精度(2个16位,即32位)运算,利用累加器AX,先求低十六位和,并存入低址存储单元,后求高16位和,再存入高址存储单元。由于低位和可能向高位有进位,因而高位字相加语句需用ADC指令,则低位相加有进位时,CF=1,高位字相加时,同时加上CF中的1。
实验步骤
(1) 输入源程序,进行编译、链接和加载。
(2) 运行程序并检查结果。
(3) 反复试几组数,考察程序的正确性。
3. 数码转换程序设计
编写程序,将一字节压缩BCD码转换为两个ASCII码。比如内存中有一个压缩BCD码96H,转换为两个ASCII码后应为39H和36H。
实验二 分支程序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支程序的结构。
2.掌握分支程序的设计、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1.PC机一台;
2.TDN86/88教学实验系统一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求无符号字节序列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设内存缓冲区BUFF中存有10个字节无符号数,试编程求出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存于MAX和MIN单元中。实验程序如下:
DATA SEGMENT
BUFF DB …… ;此处填写10个具体的数据
MAX DB ?
MIN DB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CX,10
MOV SI,OFFSET BUFF
MOV CX,10
MOV BH,[SI]
MOV BL,BH
A1: MOV AL,[SI]
CMP AL,BH
JBE A2
MOV BH,AL
JMP A3
A2: CMP AL,BL
JAE A3
MOV BL,AL
A3: INC SI
LOOP A1
MOV MAX,BH
MOV MIN,BL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实验步骤
(1) 阅读程序,给程序加上注释。
(2) 输入源程序,进行汇编、连接、调试。
(3) 修改源程序,反复试几组数,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2.设在变量单元A、B和C中存放有三个数,若三个数都不为0,则求出三个数之和存入D单元中;若有一个为0,则将其它两个单元也清0,试编写程序。
3.十个学生的成绩分别为56、69、84、82、73、88、98、63、100和80分,依次存放在字变量GRADE中,试编制程序,统计低于60分、60~69分、70~79分、80~89分、90~99分及100分的人数,并分别存放在S5、S6、S7、S8、S9及S10单元中。
实验三 循环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循环结构的理解。
2.掌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3.熟练掌握调试循环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PC机一台;
2.TDN86/88教学实验系统一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求某数据区内负数的个数
设数据区SHUJU的第一单元存放数据的个数,从第二单元开始存放数据,在区内最后一个单元存放结果。为统计数据区内负数的个数,需要逐个判断区内的每一个数据,然后将所有数据中凡是符号位为1的数据的个数累加起来,即得区内所包含负数的个数。实验程序如下:
DATA SEGMENT
SHUJU DB …… ;此处按要求填写具体的数据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DI,OFFSET SHUJU ;设数据区首址
MOV CL,[DI] ;送数据个数
XOR CH,CH ;CH清0
MOV BL,CH ;BL 清0
INC DI ;指针指向第一个数据
A1: MOV AL,[DI]
TEST AL,80H ;数据首位是否为1
JE A2
INC BL ;负数个数累加
A2: INC DI
LOOP A1
MOV [DI],BL ;存结果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实验步骤
(1) 输入源程序,进行汇编、连接、调试。
(2) 修改源程序,反复试几组数,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2.修改程序2,使其能分别求出数据区中正数、零和负数的个数。
3.设内存缓冲区GRADE中存有20个学生的成绩,编写程序,计算其平均分数,存在单元AVEGR中。
实验四 8255接口应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8255的各种工作方式及其应用。
2.学习在系统接口实验单元上构造实验电路。
二、实验设备
1.PC机一台;
2.TDN86/88教学实验系统一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8255基础实验
8255实验线路图
按实验线路编写程序,使8255端口A工作在方式0并作为输出口,端口B工作在方式0并作为输入口。用一组开关信号接入端口B,端口A输出线接至一组发光二极管上,然后通过对8255芯片编程来实现输入/出功能。实验程序如下:
STACK1 SEGMENT STACK
DW 64 DUP(?)
STACK1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MOV AL,82H ;8255初始化
OUT 63H,AL
A1: IN AL,61H ;从B口输入开关量数据
OUT 60H,AL ;由A口输出
JMP A1
CODE ENDS
END START
实验步骤
(1) 按图接线。
(2) 输入源程序,进行编译、链接和加载。
(3) 运行程序,拨动开关组,观察发光二极管应开关组状态一一对应。
2.提高内容
设计硬件连线,编写程序,实现如下功能:
用开关K7作为输入控制信号,发光二极管作为输出信号。检测K7的状态,当K7为高电平1时,发光二极管亮灭闪烁4次;当K7为低电平0时,发光二极管点亮一个,流水显示1次。
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