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投机取巧案例.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950732 上传时间:2025-03-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投机取巧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投机取巧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 如何抓住课堂生成中的“投机取巧” 一、 教学分析: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又能得到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   爱跑爱跳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往往会通过这些活动来表现自己。所以在各种跳跃练习的初期不太要为学生的兴趣担忧。但水平一的孩子对一项活动的兴趣是比较短暂的,我们必须通过多样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定跳远是低年级跳跃动作的重点教材,一年级小学生协调性较差,注意力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记忆力也不够完全,立定跳远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于一年级小同学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要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练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设计理念: 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是本课重要的指导思想.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使教学富有创造性。 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像在家中玩耍一样,设置一个亲切和谐、灵活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本课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与认知能力均较差,但是低年级小朋友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等特点。抓住这一特点,在立定跳远教学时,综合运用练习、思考、探索、讨论等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完成探疑过程。这样不但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要使游戏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体育教学的进行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始终沉浸在良性的学习氛围中自觉、自主、能动地学习。 三 、课的过程: 这一课围绕“美丽的荷塘”这一主题,设置了不同的教学情境,放射性地引出了几个教学环节,形成紧密相关、层层递进的教学流程,每个流程都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动手、动脑的乐趣和克服困难成功后的喜悦。学生将在“荷叶嬉戏”“青蛙过河”“追捕害虫”等教学情景中完成跑、跳等身体练习,增进学生健康水平,提高合作交往能力。 (1)教学主题:《美丽的荷塘》 (2)教学目标: 1.创设美丽的荷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掌握立定跳远用力蹬地、落地轻巧的动作,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跳跃练习,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 (3)教学内容:立定跳远 (4)教学重难点:有力起跳,轻巧落地 四、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阶段: (用“跳绳”围成“荷叶”大大小小,散散叠叠的布置在场地上) 1、“欢乐的池塘” 该部分的情境创设目的是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课堂,又拉近陌生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课的导入部分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活动,在事先布置好的“池塘”边进行活动。 设计情境:同学们,你们看池塘边多热闹啊。小动物们一大清早就聚在池塘边,看,对面又来了哪些朋友啊?(音乐响起,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操练习。) A.带领学生进行动物模仿操 B.师生期跳起快乐的韵律操 在此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互动活跃,很快师生之间就变地默契了很多。教师边带领学生一起活动,一边表扬鼓励学生,学生积极性也都激起来了。 2、“荷叶嬉戏” 该部分目的是让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学习立定跳远。 设置“青蛙戏荷叶”的情境: A.“谜语” :河边有个歌唱家,每天唱歌呱呱呱。 身穿一件绿衣裳,伸出舌头把虫抓。 (小朋友很新奇,一听到老师要给他们出谜语,兴致勃勃,还没等我把谜语说完,小朋友都猜出来是青蛙,同样他们也很奇怪,体育课上还能猜谜语,估计该班级在之前没接触过这种情景式的教学,所以学生始终保持这一种激动的状态所以很容易入课,我又立即引导学生: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让我们和青蛙一起交个朋友吧,可想而知学生又被“骗”了。) B.引导学生用绳子进行活动(用绳子围圈代替荷叶进行活动。) 模仿青蛙律动:跳绳变变变(教师边口述动作律动边带领学生模仿) 跳绳长长小兔跳 (双脚沿绳跳左跳右,单脚沿绳跳左跳右) 跳绳变变变荷叶 (在摆放荷叶时,提醒学生怎么的荷叶最漂亮?学生在摆放时,给予适当指正,强调荷叶的大小,荷叶的大小关系学生在后面活动中的活动范围) 小小青蛙学本领 (练习单双脚跳,一为单,二为双) 青蛙长大跳荷叶 (立定跳远,体验用力蹬的动作) C.在刚才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创跳跃练习 (单脚跳,单脚换脚跳,双脚跳等) ★按照课前设计该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尝试立定跳远,让学生离摆好的“荷叶”保持一定的距离,体验用力蹬的动作,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有些同学跳的动作很好,我对其进行了表扬,对其他同学说:“这个同学跳过去的时候能轻轻的落地,这样荷叶就不会沉下去了。所以同学们现在在跳荷叶的时候想想青蛙为什么能在荷叶上轻巧的来回跳动呢,而且荷叶又不会沉下去?”学生边练习边说要轻轻的跳,然而我一味地按照事先教案的步骤走,并没有顺势跟着学生的思路。我和学生强调要轻轻地落地,若此时能把“轻巧落地”的要领深入进去把“双脚用力蹬地,落地时下蹲屈膝,脚跟滚动到前脚掌”的一串动作强化进去,那么会在后面的环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去强调这个动作,只需要提醒就行,这样更显的在自然过程中把动作要领深入进去。既然点到了要“轻轻的跳”却不能深入进去。这是本课第一个课堂完成时不能及时把握的地方。 D.合作中的跳跃练习。 (学生可以两人一组把绳子围成两个圈进行连续跳跃等练习) (二)情境运用阶段: 3、小青蛙过荷塘——“学本领”: 按照课前设计我在课的第二部分特意安排了学习立定跳远的环节,当学生练习完上面各项练习后,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小青蛙在踩荷叶的时候,只是轻轻的一跃就过去了,荷叶一点动静也没有,也不会把害虫吓跑,而我们的小朋友在学习小青蛙过荷叶的时候把整片荷叶都踩下去了,害虫也不见了,那怎么办呢?现在就请大家自己来想想办法,想到了你再试下,看能不能不把害虫吓跑。” 学生再次练习,请动作到位的同学示范,通过学生概括要轻轻的跳,教师再强调“立定跳远”的动作,让学生跟着教师体验轻巧落地,脚跟着地,膝盖缓冲的动作。 (三)兴趣升华阶段: 4.小青蛙过河赛———“捉害虫” ★第三部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刚才的动作技能在比赛中加以运用,这个比赛一是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自主创编的能力,二是巩固动作技能,但是由于学生在“摆圈”过程中用时过多,所以在这项任务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赛效果等都达不到预定的效果。这是课的第二个不能及时把握掌控的地方。 设置情境:同学们,你学会了青蛙捉害虫的本领吗?那么让我们和青蛙比比,谁最棒好不好?——————好! A.引导学生用绳子围成各种荷叶,如何那“荷叶”铺到对岸的害虫区,小组设计如何踩荷叶过池塘捉害虫 B.跳单圈过河练习、比赛 C.跳双圈过河练习、比赛 ○ ○ ○ ○ ○ ○ ○ ○ 害虫区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图解:学生四路众队,对面●为标志桶; ○ 河 ○ ○为课“菏塘荷叶”; ※为学 ○ 摆“圈”区 生站位;摆“圈”区为学生动 ○ ○ 手活动区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课前预计在该部分先让学生摆单圈,在规定的距离内,合理安排手中的“荷叶”,到达对岸,然而出现了以下几个情况: 1.学生不能理解“怎样摆圈”,第一项摆圈任务花费时间比较长。 2.第一次摆圈任务完成后,让各组调整距离,有些小组又摆出了奇怪的队形,教师只能又帮忙调整。 3.终于摆圈成功后,让学生进行比赛,由于要求学生到达最后一个“圈”后,从“标志桶”下拿一贴纸,结果学生兴奋之余,为讲求速度,很多同学只跑过去,跳的动作出现了变形等情况 4.其实内容安排到单圈比赛完成即可,然为了加深点难度我又让学生摆双圈进行练习,结果又花了很多时间,导致课的第四部分“放松活动”不能完成。 所以课到这时铃声就响了,学生任务刚完成到摆完双圈练习,正忙着抢“标志桶下面的害虫”,一节不成功的课却给我感想很多,其实这节课的安排可以做很简单的调整,不至于到最后环节内容拖迟,时间不够,课的第一阶段导入部分比较顺利,如果在课的第二部分能因势利导,在“青蛙长大跳荷叶”这个环节能深入进去,那么可以直接把“小青蛙学本领”的环节提到前面,节省了时间,也减少了环节,然后把“青蛙过河赛——捉害虫”提到合作跳跃练习中,那么课的流程会更清晰更有连贯性: 流程如下: ★一、激发兴趣阶段 1、“欢乐的池塘” 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动物活动 A.动物模仿操 B.韵律操 2、“荷叶嬉戏” 引导学生用绳子进行活动,用绳子围圈代替荷叶 A.模仿青蛙律动练习 B.“小青蛙过河塘——学本领” ★ 二、情境运用阶段 3、“小青蛙过河赛——捉害虫” A. 引导学生用绳子围成荷叶 小组设计如何踩荷叶过荷塘,捉害虫 B.摆单圈,跳单圈过河练习 C.跳单圈“捉害虫”比赛(1—2次) ★ 三、兴趣升华阶段 4、“青蛙戏水”放松活动 A、“太空人”游戏; B、脚踩荷叶做漂水的动作; C、在音乐声中完成放松的练习:如划水,泼水,挥手等动作,达到一定的舒展与放松。 这样安排的话,课的前后就不会出现学生混乱不知所措的情况了,而且加入放松运动的环节让课看上去就很完整了。而且学生在最后比赛“捉害虫”的时候也不会给他们给多的时间去估计标志桶下面的贴纸了。主要是一个自己安排没有到位,二个讲解没有很明确,三个在时间上浪费在指导学生“摆圈”上,而没有估计好后面剩下的环节时间的缺乏,四个没有临时调整好,看时间来不急可以后面的环节省下,觉得学生在巩固上有表现出来以后就不用在去增加“麻烦”导致出现了不必要的效果。 案例反思: 如何抓住课堂生成中的“投机取巧” 这是一堂片级公开课,虽然没有预计的成功,但是一次不成功的机会给我在以后的公开课经历或是平日教学中更加注重细节的变化。太关注教学步骤,却忽视课堂生成中的资源利用,可能出现无意中的“点石成金”,造就了一堂与众不同的课,但更多的还是我们往往只是“点到为止”却抓不住这个“点”的用途。教学中的“投机取巧”意思就是巧抓教学时机,充分利用师生间共同创造的思想火花,变被动为主动,变等待教学效果为利用教学效果,本课若在教学时自己能突破教案框架的束缚,不把自己和学生的思维固定在预设中,那么,整个课的效果 ,相信不管是在教学环节还是师生互动方面都会更加的顺其自然。 二年的教学经验给了我好呢多挑战的机会,这次课在试教过程中,指导老师对我的细节处理也给了很大的意见,始终是自己经验的缺乏,在实际的教学时,总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课后片里的领导了老师在肯定了我的进步之后,也给我指出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改进之处,虽然自己在处理细节问题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越是大众化的问题就越是难以把握。比如说: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比较原则性的问题,教学目标要统领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学时,我们往往就是东拉西扯,主次不分,把什么都拿近来讲,一下子什么问题就想当场解决掉。这样就导致了教学目标不明确的后果。又比如:新教师性子比较急,在课堂上整节课就在那里罗嗦一大堆,一个问题重复好几次,一个要点来回提醒好几遍还不给学生练习等等问题,总是在我们的教学或是训练中出现。所以,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是经验的累积,更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想教学中的“巧”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与学生交流,要“巧” 与学生打交道,途径有很多,但也要有技巧。不管面对熟悉的学生还是初次见面的班级也好,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用一种期盼的,向往的,充满求知欲的眼神,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想进入你的课堂,想获得他所不知道的知识。那么我们的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2、课堂示范讲解,要“巧” 课堂讲解时,由于课程性质的不同,我们的讲解必须配合动作的示范。很多时候我们出现的情况要么是讲解的时机不对,要么是讲解的方式不合理,也可能是示范的对象,讲解是场面控制不好等等,有时教师的讲解能清晰到位,但是学生的示范更能有说服力,所以,有效的讲解师范是技能教学成功于否的关键。 3、环节连接之间,要“巧” 环节之间的过度与递进要给我们的授课对象有明显的身体体验,或换了比赛的形式或是增加了游戏的难度等等,更该让自己有清晰的教学思路,环环紧扣,内容明了。然而我们总是会操之过急,一个环节还没有结束就急着把后面的环节提上来,弄的自己手忙脚乱之余更不能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我们的意图。所以,环节的处理是课堂教学条理脉络清楚的基础。 4、教学“亮点”采用,要“巧” 教学中的“亮点”主要指的就是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合理利用。这种教学手段的处理考验的是一名老师的课堂临场发挥,更是对一名教学教学经验的检验。我们更多的时候或是忽略了或是抓不着边或是没有发现,也或许是更本就不让它发生。但是我们却不知道这种效果的合理运用,不知道它的魅力所在,所以我们的课大多跟着教案走,思路在固定的框架内,思维不能有更多的扩展空间。 除了以上几点,我相信还有很多是我没有概括进去的,更有待自己去体验与完善。不管是自己的素质还是业务能力的提升我相信给我们青年一辈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我们只有自己不断的去挖掘不断的去提高,才能有明天更为成就的我们。“吃一堑长一智”“一份经验一份收获”,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有更多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