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作业专用纸
课程
公共营养学
学院
药科学院
专业
(班级)
药物制剂09(1)班
姓名
魏丽红
学号
0903502109
序号
62
1、 三大营养素均可以产热供能,能否互相替代?为什么?
解:可以相互转化,但是有条件的。脂肪——糖类是比较难转化的,这也是变胖容易减肥难的道理。
三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1、构成人体的组织和器官;2、构成人体内的重要物质,如酶、激素、抗体等;3、供给热能。成人每日需要量为1.0~1.2 g/kg。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之中。动物性蛋白质质量好,但富含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植物性蛋白质则利用率较低。
脂类包括:
1、甘油三酯(脂肪)作用包括(1)作为体内能量的贮存形式;(2)维持正常体
(3)保护体内器官;(4)帮助机体更有效地利用碳水化物,节约蛋白质;(5)构成细胞膜;(6)合成人体重要物质;(7)参与胆固醇的代谢;(8)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如A、D、K、E等,同时还可促进它们在肠道的吸收。主要来源是:(1)动物脂肪相对含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多,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2)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
2、磷脂作用包括:(1)提供热能;(2)构成细胞膜;(3)帮助脂类或脂溶性物质顺利通过细胞膜;(4)作为乳化剂,有利于脂肪的吸收、转运和代谢。主要来自于蛋黄、动物肝脏、大豆、麦胚、花生等。
3、固醇类作用包括:(1)构成细胞膜;(2)合成人体重要的活性物质。主要来自于动物脑、肝、肾、蛋类、肉类、奶类等。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作用是:1、贮存和提供能量;2、是机体的构成成分;3、节约蛋白质;4、抗生酮作用;5、提供膳食纤维,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胃肠蠕动。提供热量占总热能的60%~65%。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不同:果糖来自水果、蜂蜜等;蔗糖来自甘蔗、甜类、蜂蜜等;乳糖来自奶及奶制品等;海藻糖来自食用蘑菇等;淀粉来自薯类、豆类、谷类;纤维素包含在所有植物(如小麦制品等)中;半纤维素来自小麦、黑麦、大米、蔬菜等。
三者各有个的功能。在产热上,脂肪效率最高,糖次之,蛋白质基本上不会被用来产热(效率又低又不能储备,身体才不会傻到拿它来烧火呢~~)。所以,三者之间完全代替是不可以的,不过特定情况下还是可以进行应急代替的。
2、 我国居民铁的营养状况如何?如何改进?
解:我国居民钙的摄入量普遍偏低,仅达推荐摄入量的50%左右,每天约为400~500mg。而中国营养协会规定每天需摄入800mg的钙。
改进措施:
.多吃牛奶--最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吃奶
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是钙和磷的最佳来源,不仅含钙量高(通常每100毫升牛奶提供的钙超过110毫克),并且吸收利用好,还含有促进人类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所需的几乎一切必需营养成分,比如高质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大量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2和B12等。在其它的食物中添加了牛奶后可明显提高其蛋白质营养价值。人们食用的牛奶几乎全部能被消化吸收。
一些成年人对牛奶不适应,喝了牛奶后肚子胀气、腹泻、甚至腹痛等,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人的肠道内缺少消化牛奶中乳糖的酶。在这种情况下,可用酸奶代替鲜牛奶。酸奶是以鲜牛奶或奶粉为原料,经过预处理,接种保加利亚乳杆菌(或其它乳酸菌)和嗜热链球菌,然后保温一定时间,通过产生乳酸使奶中酪蛋白发生凝结的产品。在生产酸牛奶的过程中,已经把部分乳糖转变成有机酸了。酸奶有利于一 些维生素的保存,酸奶中含有多种营养素,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完全食品。酸奶中的乳酸菌进入肠道可抑制一些腐败菌的生长,调整肠道菌群,防止腐败物对人体的不良作用,因为绝大多数有害菌只能在中性环境中生存。特别是添加有双歧杆菌(典型的肠道有益菌,其代谢产物是醋酸)的酸奶,更能降低肠道中的PH值,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酸奶还能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治小儿腹泻,对于癌症手术后因放疗导致胃肠道生物群落的紊乱,饮用含有双歧杆菌或嗜酸性乳酸杆菌的酸奶可加快恢复正常。
虾皮、虾米和鸡蛋也是钙的良好来源,蛋中的钙主要存在于蛋黄中。
在医生的指导下摄取适量的强化钙剂食品及钙制剂。
晒太阳有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帮助牛奶吸收。
3、 从膳食的角度考虑,预防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有那些方法?
解:维生素B1又叫硫胺素,是维生素中最早被发现的一种。它能构成辅酶,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能抑制乙酰胆碱的活性,促进胃肠蠕动,它更作用于神经组织,所以,它又被称为“抗脚气病因子”或“抗神经炎因子”。谷类食物是我国大多数地区居民膳食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而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期食用研磨过分精细的精米精面。市面上的精米精面在加工时都去掉了大量的米皮米胚,而维生素B1恰恰在这些部分含量最多,可以达到80%。该病在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以精米为主食。摄入不足、机体吸收利用障碍,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引起需要量增加(如妊娠)等因素,均能引起机体维生素B1缺乏。另外,米淘洗过多,习惯吃捞饭(不喝米汤),蔬菜切后浸泡过久,在食物中加碱烧煮等,均可造成维生素B1的大量损失,导致缺乏。
谷类食物一般含维生素B1较多,也是我们膳食中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但谷类食物碾磨得越精细,维生素B1的含量就越少。所以,你可以多吃点馒头,小米,黑面馒头等。
在植物性食物中,豆类和花生含维生素B1最多。在蔬菜中,苜蓿、枸杞、毛豆的维生素B1含量较多,每100克分别含0.24毫克、0.23毫克和0.33毫克。所以多吃炒花生,煮花生,大豆腐等也是很好的。
动物性食物中,畜肉及内脏维生素B1很多。而干酵母中含维生素B1最高,每100克为6.53毫克,可以作为治疗维生素B1缺乏的补充来源。所以动物的肝脏,比如:心,肝等也能起到一个很好的食疗效果。
因此,在日常膳食中,只要注意选择食物,不偏食,注意主食中粗细搭配,从一天的食物中完全可以得充足的维生素B1,一般不会发生维生素B1缺乏症 。不用刻意的去吃苦瓜,紫菜等. 还有一点,尽量少喝咖啡,少喝酒,它们对吸收B1有阻碍作用。
4、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包括那些内容?其核心是什么?
解: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饮酒应限量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其核心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应用:一 确定适合自己的能量水平;二 根据自己的能量水平确定食物需要;三 食物同类互换,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四 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五 要养成习惯,长期坚持
5、 为何提倡母乳喂养?
答:现代医学证实:母乳是母亲给予孩子的天然的最理想的食物,它不但维护了食物与营养的均衡,是增强婴儿免疫力及抵抗疾病的最佳方法,更是促进婴儿大脑和智力健康发育的保证。母乳喂养还可以减少女性乳腺、卵巢肿瘤及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的发生率,是女性追求健康权的体现。
母乳喂养的优点:
1、 母乳中营养素齐全,而且既于婴儿消化功能相适应,亦不增加婴儿未成熟肾脏的负担。数量和质量优于任何代乳品,能完全满足4~6月龄以内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具体体现在:
l 含优质蛋白质,且易于消化吸收利用,含较多的牛磺酸,满足婴儿脑组织发育的需要;
l 含丰富的必需脂肪酸,易于消化。而牛奶大多含饱和脂肪酸。乳母膳食营养合理时,则含有一定量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l 含丰富的乳糖,既可促进钙的吸收,又可有效地抑制致病病菌或病毒在肠道上生长繁殖,有利于婴儿肠道的健康;
l 钙磷比例适宜,加上乳糖的作用,钙的吸收利用率高;
l 乳母膳食营养充足时,婴儿前6个月所需要的维生素基本上可从母乳中得到满足。母乳中维生素C、B族维生素,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常随乳母膳食中的含量而该改变。维生素D难以通过乳腺进入乳汁,母乳喂养儿应在出生2~4周后补充维生素D和多晒太阳。
2、 母乳含丰富的抗感染物质(特异性免疫物质和非特异性免疫物质)能提高婴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3、 母乳既卫生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而且新鲜不变质;
4、 哺乳行为可增进母子间情感的交流,促进婴儿的智能发育。
实践证明,母乳喂养的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发生率较人工哺乳婴幼儿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母乳不仅仅能供给婴幼儿丰富的营养,更重要的是,它还向婴幼儿提供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侵袭的能力,这是人工喂养无法相比的。另外,还因为在人工哺乳中缺少上述免疫因素,加上人工喂养时需加热,这样一些活性物质会遭受破坏。因此,要广泛宣传,提倡母乳喂养!
教师签名:
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