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综合接入网(IPRAN)业务承载及维护指引V296.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949884 上传时间:2025-03-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54.11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接入网(IPRAN)业务承载及维护指引V29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综合接入网(IPRAN)业务承载及维护指引V29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 业务承载与维护指引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二五年三月 目 录 前言 3 一、 名词解释 4 二、 业务承载需求 5 (一) 基站回传等自营业务或者系统的承载需求 5 (二) 政企业务的承载需求 5 三、 总体原则 6 四、 组网要求 7 (一) 依托城域骨干网搭建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 7 (二) A类与B类设备的互连要求 7 (三) B与B设备间的互联方式 8 (四) B设备与城域骨干网的互联方式 8 (五) RAN CE设置以及与城域网骨干网的互联方式 8 五、 业务承载方案 10 (一) 方案一:PW + L3 VPN 10 (二) 方案二:CE+L3 VPN 15 (三) 推荐方案 16 六、 VPN部署要求 17 (一) RAN VPN的部署要求 17 (二) CTVPN193部署要求 18 (三) CTVPN194 VPN部署要求 19 七、 QOS部署要求 21 (一) 基站回传等自营业务的QOS部署策略 21 (二) 政企客户业务的QOS部署策略 23 八、 网络管理 25 (一) 网管组网 25 (二) A类设备的即插即管理 26 (三) 网管系统的部署要求 27 九、 逻辑资源的分配 28 (一) IP地址的规划 28 (二) VLAN 资源的分配 31 十、 网络维护要求 32 前言 为满足大带宽、高品质、多点化的关键业务接入需求,集团公司自2009 年开始组织研究综合业务接入网技术标准和建设方案,在部分区域组织开展试点工作,采用IP RAN 和PTN 两种技术方案实现对移动基站回传、政企客户专线等多业务的融合承载。目前,集团公司确定依托IP城域骨干网一平面搭建基于IP RAN技术的综合业务接入网,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公司多个城域网进行扩大试点,为在业务承载方案、组网要求、VPN部署要求、QOS部署要求、网管系统部署要求、逻辑资源分配等方面规范并指导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扩大试点项目的实施部署,明确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的维护分工与职责,集团公司特制定本业务承载及维护指引。在本指引中,综合业务接入网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特指基于IP RAN技术的综合业务接入网。 本指引针对集团公司前期下发的建设指引中确定的业务承载方案,从路由组织和VPN组网方面进行了细化。根据试点情况和经验,集团公司会以本指引为基础,后续编制下发配套的组网和配置规范。 本实施与维护指引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进行解释说明。 一、 名词解释 1. 综合业务接入网:指用分组设备在城域内组网主要实现基站业务回传和政企业务综合接入的网络。 2. 基于IP RAN技术的综合业务接入网:指用优化过的IP/MPLS路由设备依托城域骨干网搭建的主要实现基站业务回传和政企业务二、三层接入的综合业务接入网,简称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在指引中,对于没有特别说明的综合业务接入网名称,特指基于IP RAN技术的综合业务接入网。 3. 基于PTN技术的综合业务接入网:指用PTN分组设备搭建的主要实现基站业务回传和政企业务二层接入的综合业务接入网。 4. 综合业务接入网接入层设备:指用于业务接入并且是网络边缘的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设备,简称A类设备。 5. 综合业务接入网汇聚层设备:指用于A类接入设备流量汇聚的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设备,简称B类设备。 6. 综合业务接入子网:由一对B类设备以及汇聚到这对B类设备的多个A类设备构成,在一个综合业务接入网内会由多个物理上不直接互连的接入子网组成,接入子网运行在不同的IGP域内。 7. 接入环:在综合业务接入子网环形组网的情况下,通过串接与一对B类设备互连的多个A类设备构成接入环,一个综合业务接入子网由多个接入环组成。 8. RAN CE:用于BSC流量汇聚的CE设备。 二、 业务承载需求 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主要有两大类业务承载需求: (一) 基站回传等自营业务或者系统的承载需求 1. 具备IP化、以太化基站的接入能力,提供高可靠、大容量的基站回传流量的承载; 2. 满足LTE网络的承载需求,实现基站间灵活互访、基站多归属、基站组播等承载能力; 3. 能够满足动力监控、综合业务接入网网管等各类系统的承载需求。 (二) 政企业务的承载需求 1. 提供高可靠、大容量的二、三层VPN接入能力,能够满足点到点、点到多点、多点到多点等二、三层VPN的组网需求; 2. 具备大带宽互联网专线的接入能力; 3. 具备电路仿真能力,提供ATM/FR/DDN等电路的接入能力。 三、 总体原则 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在组网与部署实施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综合业务接入网定位于城域内基站回传等自营业务及政企客户业务的高质量接入和承载,依托现有的城域骨干网一平面的无缝衔接,逐步实现广覆盖,并有效与光纤接入网发展相衔接。 2. 对于新建基站,应支持以太接口,优先采用综合业务接入网进行承载;对于已有基站,逐步推进IP化改造,在MSTP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优先采用综合业务接入网进行承载。 3. 为简化综合业务接入网的技术实现方式,方便实现多厂家设备混合组网的网络管理,A类设备原则上只提供L2 VPN的接入,三层业务统一在B类设备上进行二层终结。 4. 综合业务接入网应具备基站三层网关快速倒换的能力,全网路由收敛速度满足基站及政企业务的承载需求。 5. 综合业务接入网以轻载为主,满足可实施的综合业务差异化承载的需要。 6. 综合业务接入网应满足目前基站及未来LTE阶段各类移动业务的综合承载需求,满足基站灵活互联、基站多归属及组播通信需求。 7. 综合业务接入子网与城域骨干网间实现逻辑及策略的隔离,有效防止互相的干扰与影响,同时接入环间实现路由的隔离,保证综合业务接入网路由层面的安全性。 8. 为提高可维护性,综合业务接入网A类设备应具备即插即管理的能力。同时,为实现跨厂商设备间的混合组网,应逐步实现城域网网管系统对综合业务接入网设备以及承载的基站和政企业务的管理。 四、 组网要求 (一) 依托城域骨干网搭建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 图4-1 组网示意图 综合业务接入网以地市为单位依托城域骨干网进行搭建,网络纵向可以分成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等三个层面,接入层由A类设备组成,用于政企业务以及基站等自营业务或者系统的接入;汇聚层由B类设备组成,用来汇聚接入层设备的流量,同时用来接入政企和基站等自营业务;核心层依托城域骨干网的SR进行搭建,实现汇聚设备间的互访。网络横向上可以分成许多物理上不直接互连的接入子网,接入子网由多个A类设备和一对B类设备组成。在环形组网情况下,接入子网同时会有多个接入环,接入环上接入多台A类设备;在树形组网情况下,A类设备直接与B类设备进行互联。 (二) A类与B类设备的互连要求 图4-1 A与B互连方式示意图 A与B类设备间有三种互连方式,第一种是环形互连方式,第二种是树形互连方式,第三种是PON互连方式。可根据光纤组网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环形互连和树形互连方式,PON互连方式作为环形互连和树形互连方式的补充。 (三) B与B设备间的互联方式 B设备应成对进行组网,为实现远端故障保障,一对B设备间物理上需要直接进行互联。对于机房只设置一台B设备的情况,需要就近选择附近机房的一台B设备,组成一对B设备。同时,为防止不同B设备对间的策略影响,不建议B设备对间直接进行互联,应通过城域骨干网的SR间接实现互通。 (四) B设备与城域骨干网的互联方式 B类设备可以根据城域网内的光纤或者传输情况,成对设备“口”字形与一平面的SR就近进行双点互联。考虑到综合业务接入网的扩展性,充分利用城域网现有的资源,不建议B类设备直接与RAN CE进行互联。 (五) RAN CE设置以及与城域网骨干网的互联方式 1) RAN CE的设置原则 如果无线系统中已经部署了专门用来汇聚BSC流量的RAN CE设备,可以考虑利旧。对于没有RAN CE设备的城域网,需要新增一对设备专门用来BSC流量的汇聚,作为城域网的RAN CE。 2) 与城域骨干网的互联方式 为方便RAN CE与B类设备的互通,RAN CE需要比照B类设备,纳入城域骨干网的MPLS域内。对于无线系统中已经部署的RAN CE,需要通过改造接入到城域网。 五、 业务承载方案 业务承载方案从基站业务承载角度,可以分成两个主流方案,分别是PW+L3 VPN和CE +L3 VPN。 (一) 方案一:PW + L3 VPN 方案的特点是基站单播业务在综合业务接入网接入层采用PW承载,在汇聚层采用L3 VPN进行承载,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5-1 PW+L3VPN方案示意图 1. 业务实现方式 设置RAN VPN,用来承载基站单播业务的流量;设置CTVPN193 VPN,用来承载综合业务接入网的网管流量;设置CTVPN194 VPN,用来承载基站环境监控等自营业务或者系统的流量。 基站单播业务通过FE/GE接入A类设备,A类设备分别建立到两台B类设备的冗余PW,B类设备终结PW并进入 RAN VPN。两台B类设备分别作为三层网关,提供基站业务的双网关保护。 BSC经过RAN CE汇聚后,接入到城域骨干网,通过RAN VPN实现与基站的互通。为方便实现BSC到基站间的端到端保障,同时保证整体策略的一致性,RAN CE推荐使用B类设备。对于阿朗无线区域已经部署了RAN CE,可进行利旧,为方便实现域内互通,应与城域网CR进行直接互联,同时比照B类设备就近加入城域骨干网的MPLS域。 2. 路由设计 1) IGP路由设计 为保证路由层面的安全性,综合业务接入子网与城域骨干网采用不同的IGP路由进程,并启用MPLS,B类设备同时属于多个IGP域,骨干与接入的IGP路由相对隔离,不进行路由的相互注入,B设备同属于综合接入子网MPLS域和城域网骨干MPLS域。综合业务接入网IGP推荐采用OSPF协议,如果城域骨干网也使用OSPF进程,需与综合业务接入子网使用不同的OSPF进程,同时业务转发与网管也需要设置不同的OSPF进程。 对于业务转发OSPF进程,以接入环为单位设置Area为Stub Area,产生缺省路由;对于有部署RSVP FRR或 RSVP TE的场景,允许在B-B之间为每个接入环增加子接口互联,实现 Stub Area闭环。对网管OSPF进程,以接入环为单位设置Area为普通Area,普通Area为开环 ,Area编号建议采用业务OSPF 一致的编号。 图5-2 综合业务接入子网IGP示意图 2) BGP路由设计 B设备启用MP-BGP,与城域网的SR在同一个MP-BGP域内,比照PE进行部署,提供L3 VPN业务的接入。 n 对于CTVPN193,由B设备按需把网管OSPF进程产生的网管互联地址和网管管理地址明细路由发布到VPN中;同时,把网管平台及管理终端的VPNv4路由重分发到网管OSPF进程。 n 对于CDMA-RAN:由B设备把基站回传的业务路由重发布到 VPN中,同时发布B设备所覆盖片区的网络互联地址和网络管理地址的汇总路由。为提高业务路由收敛速度,引入双RD设计。 3. L3VPN网关的保护方式 1) 保护方式 n 非联动方式:A类设备配置双PW分别终结到B1和B2设备的RAN VPN,B1和B2 同时向RAN VPN发布基站明细及汇总路由。A类设备与B类设备间的双PW保持单发双收状态,利用主用PW发送基站上传数据,通过冗余PW同时接收回程数据,A类与B类设备间实现松耦合互联。 n 联动方式:A类设备配置双PW分别终结到B1和B2设备的RAN VPN,A类设备把携带PW Active/Standby等状态位的信息发送到B类设备,B类设备识别PW Active/Standby状态位,终结Active PW的三层子接口将处于UP状态,并发布相关路由;终结standby PW的三层子接口将处于Down状态,不发布相关路由。联动方式要求A类设备和B类设备同时支持PW- Redundancy机制,A和B耦合性强,目前存在跨厂家互通问题。 2) 部署建议:考虑技术复杂度、跨厂家支持能力等因素,L3 VPN网关保护建议优先采用非联动方式,在不支持非联动方式情况下,可以暂时选用联动方式。 4. 故障检测与路由快速收敛 1) A-A/A-B间故障检测与路由快速收敛 n PW级的快速收敛 Ø 建议采用PW+BFD进行故障的检测和路由的快速收敛; Ø PW回切进行延时。 n LSP级的快速收敛 Ø 方式1:使用LDP+BFD进行LSP层面的故障检测和路由快速收敛。。 Ø 方式2:使用RSVP TE+BFD进行LSP层面的故障检测和路由快速收敛。CSPF选路采用松散模式,通过部署BFD进行故障检测触发LSP切换。 Ø 方式3:使用RSVP TE+FRR进行LSP层面的故障检测和路由快速收敛。启用RSVP+TE FRR ByPass保护模式, CSPF选路选用松散模式,采用最短路径作为主路径,次优路径作为备份路径。 n 部署建议:推荐使用PW级的快速收敛,在这种情况下,LSP级的快速收敛不做要求,可考虑使用LDP进行LSP层面的路由切换。在设备不支持PW+BFD的情况下,可选择LSP级快速收敛的方式三。 2) B-B/B-SR间故障检测和路由快速收敛 参照城域网组网规范,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路由的快速收敛和业务保护: n 在LSP层面,采用BFD for IGP/LDP实现域内亚秒级收敛;可选择部署FRR实现关键链路保护,实现骨干MPLS区域50ms故障快速倒换。 n 在MP-BGP层面,针对RAN VPN,部署双RD保护实现MP-BGP的快速收敛。 3) 收敛时间要求 在B设备掉电、B设备重启、接入环互联链路中断等典型故障场景下,综合业务接入网端到端收敛时间应控制在300ms以内。 5. 基站组播业务的承载方式 对于LTE基站组播业务,在城域骨干网与综合接入网端到端采用Global IP方式进行组播业务流量的承载: 图5-3 基站组播承载方式 如上图所示,组播源为MBMS-GW,基站侧采用独立的业务接口(独立VLAN)接入,组播业务通过端到端Global IP方式进行承载。为保证组播分发树正确建立,需要城域骨干网和综合接入网网络侧接口开启PIM SM协议,基站组播接口启用IGMP 协议。 6. 政企业务的承载方式 图5-4 政企业务专线承载与接入 A和B类设备同时提供政企L2和L3综合业务接入。对于A类设备,可以直接提供L2 VPN专线及电路仿真的接入;对于L3专线业务(含L3 VPN),为简化A类设备的策略,统一通过PW延伸的方式三层终结到B类设备。对于B类设备,可直接提供L2和L3的政企专线的接入。 (二) 方案二:CE+L3 VPN CE+L3 VPN组网方案仅用于A类设备非级联方式组网;A类设备不提供多业务综合接入,B类设备启用PE功能并提供多业务综合接入,组网如下图所示: 图5-5 CE+L3 VPN部署模式 1. 业务实现方式 针对基站业务承载,为基站单播业务设置IP RAN VPN,由A类设备作为业务网络CE接入,在B类设备上进入IP RAN VPN;CTVPN194VPN提供基站环境监控系统互联,CTVPN193 VPN提供A 和B类设备的网管通道;IP RAN VPN采用双RD设计,实现MP-BGP的快速收敛。允许A类设备启用多实例或是以VPN为单位启用OSPF多进程方式实现与相应VPN的互联。 BSC的接入方式与PW+L3VPN方案保持一致。 2. 故障检测与路由快速收敛 1) A-B间的故障检测与路由快速收敛 n 考虑到A-B间的拓扑结构相对简单,为简化路由策略,建议优先使用IGP进行路由收敛。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引入IGP+BFD,对故障进行快速检测。 2) B-B/B-SR间故障检测和路由快速收敛 参照城域网组网规范,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路由的快速收敛和业务保护: n 在LSP层面,采用BFD for IGP/LDP实现域内亚秒级收敛;可选择部署FRR实现关键链路保护,实现骨干MPLS区域50ms故障快速倒换。 n 在MP-BGP层面,针对RAN VPN,部署双RD保护实现MP-BGP的快速收敛。 (三) 推荐方案 综合考虑方案的可靠性、扩展性、可运维能力、多业务承载能力及安全性方面的优缺点,推荐优先采用PW+L3 VPN作为试点方案。在树型组网,A类设备未进行级联且没有电路仿真及综合业务承载需求的场景下,可选择CE+L3 VPN模式作为试点方案。 六、 VPN部署要求 (一) RAN VPN的部署要求 1. RAN VPN的RD/RT RAN VPN在城域网采用Full-Mesh方式进行组网,RD/RT定义如下: VPN RD1 RD2 export1 import1 CDMA-RAN 4134:3050 4134:3150 4134:305000 4134:305000 CN2 网与MCE的RAN VPN各省 RD/RT的定义参见CDMA网IP综合承载与分组域组网规范。 2. RAN VPN跨域互通方式 1) 互通需求 n 城域网RAN VPN间实现互通 n 城域网RAN VPN与省会RAN VPN实现互通 2) 互通方式: n 方式一: RAN CE对直接与MCE就近“口”字形互联,通过互为Multi-vrf的方式实现与MCE的RAN VPN的本地互通,然后通过MCE与CN2间的RAN VPN对接实现RAN VPN的跨域互通需求,具体参见CDMA网IP综合承载与分组域组网规范; n 方式二:通过城域网ASBR采用Option A方式实现城域网与CN2 间 RAN VPN的对接,然后通过CN2与MCE间RAN VPN的对接实现RAN VPN的跨域互通需求。 3) 部署建议: 为保证故障的收敛速度,推荐使用方式一。如果条件不具备,可暂时使用方式二。 3. 跨域的路由广播 为有效控制 CN2及MCE的RAN VPN的路由规模,要求城域网RAN VPN向CN2及MCE 的RAN VPN只宣告RAN的汇总路由,颗粒度不低于4C,同时不宣告明细路由。 (二) CTVPN193部署要求 CTVPN193 VPN提供A 和B类设备的网管通道,以省为单位进行组网,VPN城域内和长途均采用星型组网,网管中心所在节点为Hup节点,其它节点为Spoke节点。RD/RT定义如下: 以河北本地网为例,CTVPN193在城域网RD/RT定义如下: VPN RD1(PE1本地网) HUP节点 import HUP节点 export SPOKE import SPOKE节点 export CTVPN193-HE 4134:1603 4134:160300 4134:160301 4134:160300 4134:160300 4134:160301 长途CTVPN193 VPN以省为单位规划,各省RD/RT规划如下: VPN RD1(PE1本地网) HUP节点 import HUP节点 export SPOKE import SPOKE节点 export CTVPN193-BJ(北京) 4134:1601 4134:160100 4134:160101 4134:160100 4134:160100 4134:160101 CTVPN193-TJ(天津) 4134:1602 4134:160200 4134:160201 4134:160200 4134:160200 4134:160201 CTVPN193-HE(河北) 4134:1603 4134:160300 4134:160301 4134:160300 4134:160300 4134:160301 CTVPN193-SX(山西) 4134:1604 VPN网号命名(VRF)规则,CTVPN193-省份简写; RT控制,参考河北定义:HUP路由输出RT依据第一个RD后补00,Spoke路由输出RT为第一个RD后补01 ; CTVPN193-NM(内蒙古) 4134:1605 CTVPN193-LN(辽宁) 4134:1606 CTVPN193-JL(吉林) 4134:1607 CTVPN193-HL(黑龙江) 4134:1608 CTVPN193-HB(湖北) 4134:1609 CTVPN193-HN(湖南) 4134:1610 CTVPN193-HA(河南) 4134:1611 CTVPN193-JS(江苏) 4134:1612 CTVPN193-SD(山东) 4134:1613 CTVPN193-AH(安徽) 4134:1614 CTVPN193-SH(上海) 4134:1615 CTVPN193-ZJ(浙江) 4134:1616 CTVPN193-FJ(福建) 4134:1617 CTVPN193-JX(江西) 4134:1618 CTVPN193-GD(广东) 4134:1619 CTVPN193-HI(海南) 4134:1620 CTVPN193-GX(广西) 4134:1621 CTVPN193-SC(四川) 4134:1622 CTVPN193-CQ(重庆) 4134:1623 CTVPN193-GZ(贵州) 4134:1624 CTVPN193-YN(云南) 4134:1625 CTVPN193-XZ(西藏) 4134:1626 CTVPN193-SN(陕西) 4134:1627 CTVPN193-GS(甘肃) 4134:1628 CTVPN193-QH(青海) 4134:1629 CTVPN193-NX(宁夏) 4134:1630 CTVPN193-XJ(新疆) 4134:1631 (三) CTVPN194 VPN部署要求 CTVPN194 VPN按需设置,提供基站环境监控系统互联,在城域网采用Hub-Spoke方式进行组网,RD/RT定义如下: VPN RD1(PE1本地网) HUP节点 import HUP节点 export SPOKE import SPOKE节点 export CTVPN194 4134:3070 4134:307000 4134:307001 4134:307000 4134:307000 4134:307001 七、 QoS部署要求 为保障多业务的传送质量及QOS策略的可实施性,综合业务接入网总体上采用简化部署及预防性的QOS策略,满足业务 QOS透传和差异化传送的能力。在B类设备的业务侧接口上,根据L2 VPN和L3 VPN的要求,逐步引入H-QOS模型;在A和B的网络侧接口上,采用多业务等级调度。QOS总体调度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七-1 QOS总体调度流程 (一) 基站回传等自营业务的QOS部署策略 1. PW+L3VPN方案的QOS部署策略 基站业务QOS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7-2 PW+L3VPN基站业务标识流程 1) 业务标识 对于基站业务,基于(子)接口对1X、EVDO、网管及环境监控等流量进行标识,重置EXP值,IPP值在基站到BSC之间的承载网络实现透传。基站业务对应的标识如下表: 业务类型 业务等级 IPP EXP/802.1P 队列 1X 语音 关键业务 Any 4 PQ Do数据 关键业务 Any 4 PQ LTE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网管/环境监控 铜 Any 1 轮询队列1 2) 队列调度 n 对于基站业务及其它自营业务,采用独占业务接口接入模式,A或B类设备业务侧采用缺省QOS调度策略。 n SR侧网络接口的队列调度策略按照城域骨干网组网规范的要求进行部署。 n 综合业务接入网网络侧接口调度策略建议如下: IPP/EXP/802.1p 队列调度 带宽分配 A<->A A<->B B<->B/B<->SR 4,6 PQ(优先队列) 限速90% 限速90% 限速90% 75321 轮询队列1 剩余带宽的80% 剩余带宽的80% 剩余带宽的80% 0或其它 轮询队列2 剩余带宽的20% 剩余带宽的20% 剩余带宽的20% 2. CE+L3VPN方案的QOS部署策略 1) 业务标识 在CE+L3 VPN组网模式下,为保证单播流IPP值在基站到BSC之间的承载网络实现透传,应避免在A类业务接口对IP QOS进行改写,需在B类设备的相应VRF重置EXP。承载网络中对应的业务标识如下表: 业务类型 业务等级 EXP 1X 关键业务 4 DO 关键业务 4 网管 铜 1 业务标识的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7-3 CE+L3 VPN模式基站业务标识流程 2) 队列调度 n 对于基站业务及其它自营业务,采用独占业务接口接入模式,A或B类设备业务侧采用缺省QOS调度策略。 n 考虑到拓扑结构相对简单,为简化策略,A与B间暂不部署QOS策略。 n 综合业务接入网网络侧接口调度策略建议如下: IPP/EXP/802.1p 队列调度 带宽分配 A<->B B<->B/B<->SR 4,6 PQ(优先队列) 暂不部署 限速90% 75321 轮询队列1 剩余带宽的80% 0或其它 轮询队列2 剩余带宽的20% (二) 政企客户业务的QOS部署策略 政企客户业务的QOS标识需与CN2骨干网、ChinaNet骨干网和IP城域网衔接,原则与CN2保持一致。 网络侧EXP标识及队列设置如下: 综合业务接入网标记(EXP) 城域网骨干 标记(EXP) CN2标记 EXP) 综合业务接入网队列类型 业务类型 111,101,011,010,001 111,101,011,010,001 111,101,011,010,001 轮询队列1 政企VPN专线,QOS等级是钻石、白金、金、银、铜 000 000 000 轮询队列2 政企互联网专线 八、 网络管理 (一) 网管组网 1. 组网方式 1) 方式一:业务与网管流量在网络侧采用不同的子接口进行承载 为了保证综合业务接入网路由层面的安全性,同时为了简化安全控制策略,综合业务接入子网业务与网管流量在网络侧采用不同的子接口进行承载,并且设置不同的OSPF实例。在B设备上,启用CTVPN193 VRF;A设备上不设置CTVPN193 VRF,网管子接口路由和设备管理路由同属于Global路由表,只是与业务子接口路由归属不同的OSPF实例。为实现A/B设备和网管系统的路由互通,需要把网管系统的汇聚路由,注入到网管OSPF实例,同时把设备网管路由发布到CTVPN193 VRF中。 图8-1 方式一的路由示意图 2) 方式二:接口承载业务子接口与网管流量子接口合并 在B设备上启用CTVPN193 VRF,B设备采用外自环口实现Global路由和CTVPN193 VRF路由的互通,综合业务接入子网设备管理路由按需通过自环口注入到CTVPN193 VRF,并将CTVPN193 VRF获取的网管系统路由通过路由策略重发布到综合业务接入子网的IGP域中。 图8-2 方式二的路由示意图 2. 部署建议 出于安全性考虑,推荐使用方式一进行网管组网。如果设备不支持,可暂时选择方式二,功能具备后,需要尽快按照方式一进行改造。 (二) A类设备的即插即管理 1. 实现方式 1) 方式一 新进网A类设备通过内置接口发送DHCP 请求报文,DHCP 请求报文包括 Option 60、61和125等设备信息,上游设备进行DHCP Relay,同时在报文中插入Option 82属性,Option 82属性包括上游设备名、接口名称以及VLAN等信息,网管系统(DHCP Server)根据DHCP请求报文携带的设备信息对新进网设备进行合法性认证,并为新进网设备分配地址资源。在新进网设备顺利完成地址分配后,网管系统接管新进网设备的管理,通过接口实现配置下发,新进网设备进入被管理状态。 Option option含义及格式 60 设备类型 61 设备特征ID值信息,接口ID(IAID)+设备电子标签ESN号(DUID) 82 设备名称、接口名称、接口VLAN 125 设备软件版本号、设备名称、接口VLAN 2) 方式二 新进网设备通过上联接口,发送DHCP 请求报文,请求报文包括Option 61属性,网管系统(DHCP Server)基于请求报文中的Option 61属性对新进网设备进行简单的合法性认证,在认证通过后,网管系统为新进网地址分配地址资源。在新进网设备顺利完成分配地址后,自动加载FTP URL的配置文件,设备进入被管理状态。 2. 部署建议 为实现新进网设备位置认证和识别,同时考虑到将来的扩展性,推荐使用方式一。 (三) 网管系统的部署要求 1) 综合业务接入网是用IP路由器依托城域骨干网搭建的主要实现基站业务回传和政企业务二、三层接入的网络,作为城域网的一部分,按照集团公司关于网络集约化管理的要求,为实现综合业务接入网的集中监视,要求各省公司在9月底前利用城域网网管系统实现对综合业务接入网的故障告警和网络拓扑管理功能。 2) 考虑到综合业务接入网正处于起步阶段,跨厂商网管的业务管理相对滞后,为尽快实现对基站回传业务的端到端管理,保证基站业务的稳定运行,要求在10月底前以省为单位先利用厂家网管系统实现基站业务视图的集中管理,有条件的省公司可逐步开展城域网网管系统基站业务集中管理的工作。 3) 为减轻网络操作人员的维护压力,同时降低对现场安装人员的技能要求,要求在2012年底前以省为单位实现A类设备的即插即管理功能,实现A类设备安装现场免配置的要求。对于没有多厂家设备组网的城域网,可以考虑通过厂家网管系统进行实现;对于有多厂家设备组网的城域网,要求使用城域网网管系统进行实现。 4) 为满足综合业务接入网A/B类设备跨厂家组网的要求,集团公司在2012年将会结合综合业务接入网规模部署的情况,选取典型省公司利用城域网网管系统以省为单位开展综合业务接入网设备及业务集中管理的试点。后续集团公司会根据试点结果,部署下一阶段全国综合业务接入网设备及业务集中管理的要求。 九、 逻辑资源的分配 (一) IP地址的规划 1. 地址类别 综合业务接入网的地址可分成四类地址,分别是网络互联地址、设备管理地址、网管互联地址以及网管管理地址。 1) 网络互联地址指的是在A和B类设备上承载业务流量的网络侧接口的互联地址,网络互联地址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A-A、A-B间的互联地址,使用公网私用地址;一类是B-SR、B-B间的互联地址,使用城域骨干网内分配的公网网络互联地址。 2) 设备管理地址指的是A和B类设备上用于业务转发的loopback地址,设备管理地址也可分成两类地址,一类是A类设备上的地址,使用公网私用地址;一类是B类设备上的地址,使用城域骨干网内分配的公网设备loopback地址。 3) 网管互联地址指的是在A和B类设备上承载网管流量的子接口的互联地址,在A类设备上是网管子接口的互联地址,在B类设备上是CTVPN193的接口互联地址,网管互联地址采用公网私用地址。 4) 网管管理地址指的是在A和B类设备上用于网络管理的loopback地址,网管管理地址采用公网私用地址。 2. 规划及分配原则 1) 综合业务接入网由集团公司进行统一规划,各省公司根据规划的地址块进行统一分配和使用。 2) 各省公司在分配时,需要先按照地址类别进行划块,然后再按照城域网进行分配,地址在省内必须唯一,不得复用。 3) 每省按照网络及网管规划两大块地址,如果省公司不够分配,可以向集团公司申请新的地址块。 4) B-SR、B-B间的网络互联地址以及B类设备的设备管理地址使用城域骨干网规划和分配的公网地址。 5) 为减少CTVPN193的路由量,网管管理地址和网管互联地址需要以综合业务接入子网(一对B类设备)为单位进行分配,地址应能够聚合,建议以1个C为单位进行递增。 3. 地址分配表 1) 综合业务接入网网络互联地址及设备管理地址分配表 省市 地址量(B) 地址范围 备注 北京 4 3.0.0.0 - 3.3.255.255 天津 4 3.4.0.0 - 3.7.255.255 河北 4 3.8.0.0 - 3.11.255.255 山西 4 3.12.0.0 - 3.15.255.255 内蒙 4 3.16.0.0 - 3.19.255.255 辽宁 4 3.20.0.0 - 3.23.255.255 吉林 4 3.24.0.0 - 3.27.255.255 黑龙江 4 3.28.0.0 - 3.31.255.255 上海 4 3.32.0.0 - 3.35.255.255 江苏 8 3.36.0.0 - 3.43.255.255 浙江 8 3.44.0.0 - 3.51.255.255 安徽 8 3.52.0.0 - 3.59.255.255 福建 8 3.60.0.0 - 3.67.255.255 江西 8 3.68.0.0 - 3.75.255.255 山东 8 3.76.0.0 - 3.83.255.255 河南 8 3.84.0.0 - 3.91.255.255 湖北 8 3.92.0.0 - 3.99.255.255 湖南 8 3.100.0.0 - 3.107.255.255 广东 8 3.108.0.0 - 3.115.255.255 广西 8 3.116.0.0 - 3.123.255.255 海南 4 3.124.0.0 - 3.127.255.255 重庆 4 3.128.0.0 - 3.131.255.255 四川 8 3.132.0.0 - 3.139.255.255 贵州 4 3.140.0.0 - 143.3.255.255 云南 4 3.144.0.0 - 3.147.255.255 西藏 4 3.148.0.0 - 3.151.255.255 陕西 4 3.152.0.0 - 3.155.255.2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