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要的是葫芦
学前准备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识字、生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一、图画导入,课前质疑。(用时:8分钟)
1.出示葫芦图片,认识葫芦。
2.课件出示生字:葫芦。指导读准字音,引导观察、认读。
3.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引导学生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解除疑惑。(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交流课前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读通课文。(用时:12分钟)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圈画的生字,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导学生认读。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观察字形,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八个生字,指导学生读准。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交流怎样写好生字。你觉得哪些字可以归为一类?
3.老师范写生字“谢、盯、言、邻”,引导学生发现: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4.指导学生练习写字,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引导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学习重点
品读课文,深入地体会课文要表达的内涵。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一、 对照插图,感悟发现。(用时:3分钟)
1.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找不同。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相机归纳。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用时:25分钟)
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什么两幅图前后会有这样大的差别?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理解这个人为什么没得到葫芦。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用时:14分钟)
1.引导学生找出感叹句和问句,读一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人物的感情或心理。
3.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朗读。
四、拓展延伸。(用时:8分钟)
1.出示课件:
(1)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2)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让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2.续编故事:第二年,种葫芦的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