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EOPLES TRANSPORTATION|292023 年 第 19 期 八桂交通 科技人最美 文图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科教处日前,卢尚华、陈正、杨有贵、张仰鹏、罗小斌5人获评2023年度广西交通运输行业最美科技工作者。他们之中既有将时间精力奉献给科学建造的一线工作者,也有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研中坚力量,还有在高水平自立自强道路上勇当先锋的交通青年。卢尚华:“城市地下长城”科技卫士作为“城市地下长城”的科技卫士,卢尚华用匠人精神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进步,解决了南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十多年用心钻研,十多年静心沉淀,他在地铁建造上勇攀高峰,用技术创新探索出一整
2、套节能体系,用智慧建造守护百姓出行安全。地铁工程复杂庞大,涉及面广,随着南宁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地铁设计建造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问题。对此,卢尚华深知唯有科技创新才能把工程建设得更好。2010年,卢尚华来到南宁轨道交通集团工作,全程参与南宁轨道交通地铁1至5号线建设。为了全面、真实获取地铁建设第一手资料,他前后花费数月深入现场调研,大到土建结构、材料模数、漏水原因查找,小到铝板拼接工艺、打胶工艺,他总是力求摸透解决技术问题的每个细节。卢尚华组织设计单位优化施工图,确定装配化施工模块、构件、节点等,再进行力学计算,确卢尚华现任南宁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设备工程部部长,南宁轨
3、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事业部副总经理。保装配化出来的雨篷安全,并通过BIM技术进行虚拟建造,论证方案可行性。卢尚华带领研究小组以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开展技术攻关和工艺细化,成功解决了装配化、标准化、信息化、绿色施工的难题,提高南宁轨道交通出入口雨篷设计施工质量。在质量保障的同时还做到每个出入口模块、模数一致,极大方便日后运营维护,该成果在4号线、5号线等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成果转化的典范项目。陈正:与混凝土“死磕”当事业与混凝土“死磕”是陈正乐此不疲的事业,从昼夜温差超过25摄氏度的川藏铁路,到夏季高温炎热的天峨龙滩特大桥,他上下
4、求索,反复实验,只为保障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在川藏铁路建设中,因混凝土泵送灌注极易离析堵管。为保障混凝土的灌注质量,陈正爬上30|PEOPLES TRANSPORTATION地方|Local news几十米高的拱肋勘察检测。在艰苦的施工条件下,带领团队在施工现场反复讨论、不断试验,成功研发了混凝土原材料均化关键技术、外加剂复合调配关键技术、混凝土和易性精准调控关键技术;成功制备出满足高原施工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最终攻克了高原条件下世界上最大管径、单管最大方量混凝土的顶升难题,顺利完成全部弦管的混凝土灌注。结束了青藏高原的挑战,陈正回到广西,又投身于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平南三桥的建设。他攻克了
5、C70高强混凝土超高超长距离泵送难题,保障了平南三桥8根弦管管内混凝土灌注质量全部优良。2020年,作为郑皆连院士领衔的“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核心成员,陈正获得了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和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近日,新的世界纪录天峨龙滩特大桥(主跨600米)外包混凝土施工顺利完成。作为混凝土方面的技术负责人,陈正带领团队克服夏季高温炎热、场地协调空间小、原材料要求高等困难,研发了混凝土泵送过程全时域监测系统,并全程坚守施工现场,保障大桥管内混凝土的顺利灌注。杨有贵:用热情为港口打造“智慧大脑”1996年,从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毕业来到钦州港工作的杨有贵,见证并引领着北部湾港钦州码头从传统作业走向智慧
6、运作的过程。随着国内港口业务不断发展,自动化、数字化、智慧化成为港口发展的新动能,为建设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打造“四个一流”港口,杨有贵争当表率。企业货物出口时间长、流程复杂,杨有贵就组织大家完成智能卡口系统、车辆预约APP、堆场视频监控系统、智能理货APP等建设,最终实现了北部湾港首个海关与码头卡口“二合一”,生产更加智能化。“区港分离”后大榄坪口岸海关监管难,杨有贵就组织完成监管设备和系统升级改造工作,推进国内创新的海关“慧眼智控”监管系统开发和应用,实现集装箱码头海关监管可视化智能化,提高监管效率。此外,杨有贵还积极参与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建设,积极推进集装箱设备交接系统(EIR)、数据交换
7、中心(EDI)、公司核心网络、北港网和数字化转型建设,加速传统港口向智慧港口转型升级。27年,杨有贵将青春奉献给了钦州港的建设和发展,奉献给了港口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他真诚地希望北部湾港的未来愈发灿烂。张仰鹏:锻造青年文明号创新团队自参加工作以来,张仰鹏一直从事新型道路材料、结构研发及推广、道路路基病害处治及现代化高速公路建设咨询规划等工作,为公路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工作以来,张仰鹏始终奋斗在科研一线,组建陈正现任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有贵现任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7年来,杨有贵将青春献给科技创新,用热情为港口打造“智慧大脑”。如今的北部湾港灯火通明,岸桥
8、、门机“长臂挥舞”,而这些都是他实践探索的结晶。PEOPLES TRANSPORTATION|312023 年 第 19 期 张仰鹏现任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他坚守岗位,勇做科技创新先锋;他勇于争先,开拓科技咨询业务;他以身作则,引领团队发展建设。罗小斌现任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天峨龙滩特大桥项目总工程师。了企业技术中心现代公路建设管理及新型胶凝材料研发团队。近三年来,团队承担多项科技研发项目,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3篇。团队近年来获得省部级、协会级科技进步奖4项,全国微创新成果及目录3项,累计推广新技术5项,完成示范点及相关工程10项以上。张仰鹏带领团队开展科技咨询创新服务业
9、务,以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升项目品质策划、提高工程技术科技水平为出发点,进行科技创新咨询业务拓展,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及参与人,协助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钦州至北海改扩建工程、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等项目开展全过程科技创新策划及提升工作,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案例与实践。张仰鹏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秉承“汇聚培养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共同发展、共同成才”的培育理念,积极带领团队开展人才培育和团队建设。2022年,团队获得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领军型人才团队的支持,以张仰鹏为号长的创新团队也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行业青年文明号的认定,团队建设成果卓越。罗小斌:技术攻坚从不止步2023年,是
10、罗小斌在路桥施工战场上奋斗的第13个年头。13年来,他在施工生产一线见证了钢管混凝土拱桥首次突破500米大关,又以技术骨干的身份将拱桥跨径首次提升到575米。此后,他还作为团队技术负责人将拱桥跨径突破600米大关,开创新纪元,引领拱桥发展趋势。罗小斌先后参与了合江长江一桥、平南三桥、天峨龙滩特大桥建设。2010年,刚参加工作的罗小斌在合江长江一桥(主跨530米)的建设中,与项目技术团队先后攻克了超大钢拱肋制造、超高塔架设计、大吨位拱肋吊装等技术难题,顺利完成大桥建设任务。2017年,罗小斌担任当时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平南三桥(575米)进场项目常务副总工程师。在遇到桥梁领域前所未有的难题时,罗小斌大胆假设,科学求证,提出“地连墙+卵石层注浆工艺”,既提高土壤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又缩短了工期。2020年,罗小斌参与新的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天峨龙滩特大桥(600米)建设,全面负责大桥的技术工作。面对桥位区域存在大量顺层坡、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组织难度极大等难题,罗小斌研发了基于PLC控制的缆索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和“桩基承台+超长锚索”的扣地锚组合体系等一系列微创新工艺。在技术攻坚的道路上,罗小斌从未止步。作为交通运输领域优秀技术人才,他一直坚守在大型拱桥施工一线,以矢志不渝的态度深入开展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研究,为广西交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