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班级管理中师生互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94277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9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管理中师生互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班级管理中师生互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10A(时政)议题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不愿意与教师分享他们的欢乐和痛苦,不愿意与教师建立真诚的沟通,那么谈论教育的一切都将变得苍白无力,教育的实现将是空中楼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深度交流,已成为教育工作追求的重要目标。只有在师生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班级建设才能显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一、班级管理中师生关系的常见问题(一)纪律松弛有的教师过于信任学生,误以为与学生保持亲近关系就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轻微违规行为宽容以待,担心过度惩罚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和谐氛围。然而,学生可能将这种宽容误解为放任,进而忽视班级纪律。一旦这种局面形成,恢复纪律秩序就会变得愈

2、发困难。这种情况在新教师身上往往更为常见,因为他们可能难以把握宽容和严格的平衡,容易在原则与妥协之间犹豫不决。(二)过于严格部分教师基于“严师出高徒”理念,在班级管理中过于强调严格的重要性,对违纪行为毫不留情,无视成因,立即施以惩戒。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引发大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在表面上不断强调纪律规则,但学生可能在背地里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对教师的要求异常反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互相掩护,教师难以察觉班级内部的问题,师生之间的信任变得脆弱。教师认为自己的严格是为了学生好,但学生未必会感受到这份关心。(三)抓小放大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喜欢亲力亲为,不放过一件小事:每天比学生进教室早,重

3、视清洁卫生,桌椅下方、墙角、窗槽等犄角旮旯一处都不放过;在黑板报上“指点江山”,忽视孩子们的意见创意每天都奔波于班级琐事。反而对班级管理的工作思路、班风建设和学生思想工作等大事忽视不理。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结果却是班级学生性格变得内敛,不主动为班级做事,畏首畏尾,失去了灵性。师生关系的现实情况复杂多样,教师需要在宽松和严格之间、班级事务的主次之间找到平衡,以情感智慧和沟通技巧为基础,确保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谐高效,实现班集体的发展进步和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改进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一)形成民主和谐氛围民主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根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融入民主平等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4、,班级是师生共同的家园。教师应倡导共建共创的理念,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与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认可和尊重,才会真正萌发出班级归属感和责任感。要创建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班规的制定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最好在主题班会上公布给全班学生,最后全班通过并签上自己的名字,显得既民主又庄重严肃。向学生展示出“班级是学生自己的班级,而不是班主任的班级”,让学生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师生劲往一处使,为班级良好发展共同努力。(二)开辟平等沟通途径沟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途径。没有沟班级管理中师

5、生互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张雷162023.10A(时政)议题师生关系通就没有教育。沟通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他们渴望与教师分享内心的想法。学生的琐碎小事最能反映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情感状态,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地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指导。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意味着学生愿意与教师互动,愿意与教师交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群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班级中,教师应构建有效的反馈机制,营造开放的沟通氛围。可以在教室放置交流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将有助于小组发展、班级发展的建议或意见写在纸条上,投入箱中。这一举措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拉近师生距离,做

6、学生的真朋友。(三)提供制度规范保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集体需要强化班纪班规,严格规范管理。在制定班纪班规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初步酝酿并形成草稿,再通过科任教师的共同参与形成定稿。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所有学生和教师都有约束力的规范准则,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才能更好实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三自”管理的前提是有章可依,让学生在规范的约束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制度就没有约束力。班级制度确定下来后,将具有任何人都不可以忽视、践踏的神圣性,这也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奠定基础。教师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可能会产生偏爱,这是人之常

7、情。教师一定要做到不偏不私、公平公正,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信服。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班级制度下,所有的学生既享受权利也要履行义务。一旦触及制度的红线,任何学生都应该得到相应的惩罚,真正实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违章必究。由此,避免个别学生的消极心理,杜绝“老师偏心”的质疑,这样才能有效改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友爱的班集体。(四)丰富师生互动形式师生互动的多样性,能更大程度地拉近师生关系,增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人格魅力,为优化班级管理打下基础。师生的互动可以一对一或一对多,不局限于问题的提出与回答,也可以是一个小游戏,抑或是不经意间的一次友谊“搭肩”,都有可能在某个瞬间打开学生的心扉且在潜移默化中走进

8、学生内心。新时代的班主任要有突破传统管理班级方式的冲劲,打破常规束缚,以多样性的互动方式为良好师生关系奠定情感基础。沟通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必拘泥形式。在教室里,教师可以随机查看,了解学生的课堂活动;在教室外,教师可以创造机会与学生“巧遇”,即兴交流。哪怕是赞美学生的穿着,询问他们的日常生活,都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培养学生亲近教师的美好情感。(五)爱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根本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教师爱学生,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可信赖的朋友,才能实现“师爱生,生尊师”的良性互动。教师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师爱,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管理,才能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9、。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信任老师,尊重老师,进而就会更加自觉自愿遵守班级纪律,班级管理就会更加轻松愉快。有一次,一位女生在上课铃响的刹那间闯进教室,虽然没有迟到,但是非常匆忙。一会儿,家长的微信消息来了,问孩子是否到校,并解释孩子迟到的原因是起床晚了,还透露孩子没吃早饭。于是,我抽空跑出去买了一份早餐。下课后,我把女生叫到办公室,让她把早餐吃了。学生带着疑惑的神情吃了两口。我说:“你只管先吃饭,其他都不要想。饿着肚子,学习没效率。”学生默默吃完后,向我承诺:以后一定准点起床,按时吃饭。从此以后,这名学生在学习中更努力了,各方面都更加自律。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这样学生也会发自内心地喜欢老师、亲近老师、配合老师,立德树人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作者系德阳市第七中学校教师)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