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物流客户周刊
北京讯得信息咨询中心 时间:2005/05/10-2005/05/16
x010-838221一八 电邮:infoxsimpleverx
【客户开业和投产】 3
辽宁-美国GE能源集团在沈阳两家合资企业开业 3
辽宁-德国FEV研发中心落户大连 3
辽宁-大连开发区三家外企开工开业 3
江苏-奥地利“钢铁工业巨子”奥钢联太仓基地开业 3
江苏-普美航空苏州工业园区开业 4
浙江-亚洲最大的锯链生产企业在成立 4
浙江-海信变频空调湖州生产基地投产 4
黑龙江-对俄机电产品出口基地落户同江 4
广东-丹麦企业威克(珠海)电子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5
广东-爱立信新研发中心广州揭幕 5
江西-华中华南最大的封装测试生产基地开始投产 5
福建-福州金山浦上台江工业园4家企业投产 5
福建-福州金山工业集中区11家企业动工投产 6
【客户签约和在建】 6
上海-英特尔3亿投资落户 6
辽宁-大连签约6大项目 总投资50亿元 6
陕西-咸阳秦都区14个签约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7
四川-总投资6亿 7大项目落户新津 7
北京-空中客车公司中国研发中心落户顺义天竺 7
北京-安利雅艺术品有限公司入驻昌平区崔村镇 7
北京-清华同方强势杀入中央空调市场 7
天津-丹佛斯决定增资3600万美元扩建天津武清工厂 8
湖北-8个项目落户武汉光谷 8
广西-桂林金伟实业有限公司奠基 8
广西-乳业基地落户百色右江 8
河北-全国最大规模铅酸蓄电池生产基地落户唐山 9
广东-南海汽配再添世界500强 9
广东-投资10亿电子项目落户汕头龙湖 9
广东-柏亚国际投资中国日化 9
江苏-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轮圈厂11月投产 10
湖南-博世汽车公司星沙基地长沙经开区奠基 10
吉林-世界500强德国“博泽”在长春经开区投资建厂 10
新疆-美克集团“化工工业园”开工奠基 10
浙江-德国雄克公司落户杭州 11
山东-日资模具项目落户烟台开发区 11
【深度分析】 11
民族快递隐忧 11
浅谈逆向物流的控制 一三
本土物流企业的突围 20
BLG国际物流的全球化扩张策略 23
【国内物流动态】 25
南京海关搭建全新物流平台 IT企业从要货到生产2小时 25
为加工出口企业“清障” 山东招远建成保税仓库 25
物流银行:融资新军 26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渐入佳境 27
香港上月柜量171万箱 呈负增长 28
香港空运站4月吞吐量升一成 转口及出口货量均升 29
香港国际机场四月份货运量增加14.7% 29
上海港4月集装箱吞吐量一五2.4万标准箱 29
上海出口通关作业新模式:半小时 29
天津国际物流园公共仓库开工 30
辽宁锦州港4个月吞吐量943.5万吨 30
国泰航空公司四月份客货量俱较去年同期上升 30
黑龙江省2005年1-4月进出口简况 30
【国外物流动态】 31
TNT为三星电管提供物流服务 31
【行业竞争】 31
东北最大物流基地-宝供物流中心落户沈阳 31
中国邮政推出至港日韩的“EMS承诺服务” 31
法国邮政进军中国物流业 32
锦江投资携手世界500强做大物流业 32
航运“巨无霸”结亲 马士基收购铁行渣华 33
伯灵顿全球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户福州保税区 34
【交通运输】 35
北京—昆明—达卡航线开通 35
日本邮船、汉堡南方加强亚洲/南非/南美东岸航线 35
成都——青岛天天有直飞 35
呼和浩特至石家庄航班增至每周五班 35
大韩航空公司将开辟首尔——乌鲁木齐航线 35
香港飞九寨沟中途经停重庆 36
东航甘肃分公司将恢复兰州——青岛航班 36
香港港联获准开飞内地五航线 36
商船三井5月开设泰国/越南/香港航线 36
东航明天将开通上海-莫斯科直达航线 36
【物流展览与研讨】 37
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将于5月一八日在上海开幕 37
【客户开业和投产】
辽宁-美国GE能源集团在沈阳两家合资企业开业
5月11日,沈阳通用电气透平机械技术有限公司和沈阳通用电气黎明燃气轮机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在沈阳举行了联合开业典礼。这两家企业是美国GE能源集团分别与沈阳鼓风机集团及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合资兴建的。
沈阳通用电气透平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投资额一三70万美元,该公司将为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带来 GE能源集团广泛系列的油气服务,为GE集团旗下新比隆公司的设备和沈鼓集团的压缩机提供服务,并为其它汽轮机设备制造商的产品提供服务。沈阳通用电气黎明燃气轮机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额一八90万美元,主要产品为火焰筒、过渡段、燃油喷嘴、动静叶片,用于组装9FA/9E燃气轮机。目前,20台 GE的F技术燃气轮机和4台9 E燃气轮机已被中国燃气轮机电站建设项目选中,该电站是中国提高国家发电能力的核心工程。
附:通用中国网站xgexx
2005-05-12 返回目录
辽宁-德国FEV研发中心落户大连
近日,德国FEV(中国)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在大连高新园区成立。这是继德国亚琛、美国底特律之后,德国FEV在全球设立的第三个研发中心。
德国FEV是世界知名的内燃机研发领域的领头者,主要从事发动机技术研究开发、生产与发动机相关的检测设备等。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该公司已经与一汽、上汽、华晨等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据介绍,德国FEV(中国)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在大连成立后,将建立一个新的研发中心、发动机测试间以及测试系统设备的生产基地,并逐步拓展成一个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的车辆匹配技术中心。
附:德国FEV网站xfevx
2005-05-一三返回目录
辽宁-大连开发区三家外企开工开业
5月12日,3家外资企业同时在大连开发区开工建设或开业投产。
日本独资仓敷化工(大连)有限公司的开业为大连市新增了一个汽车零部件企业。该公司总投资10亿日元,生产汽车用减震橡胶用品,主要为马自达、福特等系列车种配套。
首批进驻大连模具工业园的企业——大连銮艺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新工厂开工。该公司是一家集模具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注塑成型加工、组装于一体的中日合资企业。主要从事精冲模、精密型腔模、模具标准件生产和冲压产品加工。昨天开工的新工厂占地2万平方米,预计今年10月投入使用,投产后将使企业年产值增长50%。
总投资1000万人民币的韩国独资大连金福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开发区得胜镇西沟村,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韩国辣白菜、萝卜,产品将全部出口韩国和日本。该公司年产量近万吨,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辣白菜生产基地。目前,这家公司已经与本地及大连周边农户签订了一五00亩蔬菜生产订单,千余户农民将从中受益。
2005-05-一三 返回目录
江苏-奥地利“钢铁工业巨子”奥钢联太仓基地开业
在苏州新区二期工程地块上,又一家著名跨国集团的生产基地——奥钢联制造(太仓)有限公司日前顺利开业。奥地利奥钢联集团是国际领先的钢铁工业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公司之一,其业务范围涵盖了整个钢铁生产工业的流程。迄今为止,该公司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成功设计和实施了1400多个重要的工业项目。此前,该公司已在上海浦东软件园成立了奥钢联自动化(上海)公司,为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去年2月,奥钢联集团把目光投在了太仓,成立了独资的奥钢联制造(太仓)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60万欧元,投资总额约100万欧元,其生产的产品除了满足中国市场外,还担负着整个中东、印度、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地区和国家的市场需求。
附:奥钢联集团网站xvai.at
2005-05-10返回目录
江苏-普美航空苏州工业园区开业
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的普美航空制造(苏州)有限公司5月一三日正式开业,该公司是世界知名的航空部件制造商普美国际在中国的首家全资子公司。
普美国际集团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从事航空制造业已有50多年,是世界领先的民用航空工业精密飞机零件、组件、装配件的制造商,向波音、赛斯纳、古德里奇和其他干线飞机、支线飞机、公务机以及国防工业的OEM厂商提供飞机结构控制、起落架、客货舱门及发动机盖等零件、组件和装配件。
附:普美国际集团网站xprimusintx
2005-05-14 返回目录
浙江-亚洲最大的锯链生产企业在成立
近日,亚洲最大、世界第四的锯链生产企业——中美合资金华辉煌三联工具实业有限公司在浙江省金华市开发区成立。该公司是由金华辉煌工具有限公司与美国专业进口商——美国三联采购集团合资成立的。金华辉煌工具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林业工具及相关配件的生产企业,先后引进了日本、德国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冲压、铆接和热处理生产线,并配有专门生产加工精密级进模具的高等数控机床。公司现已形成年产一五00万英尺锯链的生产能力,产品销往亚洲、美洲、欧洲等26个国家和地区。金华辉煌三联工具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后,年产值将超过1亿元。
2005-05-16 返回目录
浙江-海信变频空调湖州生产基地投产
据悉,海信在浙江湖州设立的变频空调生产基地,近日开始正式批量生产。据介绍,这个基地全称为海信(浙江)空调有限公司,一期年产能100万套,二期年产能200万套。
原浙江先科空调公司位于浙江北端的湖州,与上海、杭州互为犄角,又和苏锡常毗邻,交通便利,在长三角地区位置十分重要。同时它有占地200多亩、拥有6万多平米的厂房和库房,生产条件较好,周边配套资源也很丰富。此次海信入主,投资5600万元,控股组建合资公司,生产全套的变频空调系列产品。
附:海信网站xhisensex
2005-05-10 返回目录
黑龙江-对俄机电产品出口基地落户同江
日前,黑龙江越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同江市投资2000万元建设对俄罗斯机电产品出口基地。据悉,这个年组装机电产品50万套的出口基地建成后将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对俄机电产品出口基地,5月末开始向俄出口产品。
2005-05-12 返回目录
广东-丹麦企业威克(珠海)电子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5月11日上午,丹麦独资企业威克(珠海)电子有限公司正式开业,“UIveco a/s”董事长白仕德及夫人等参加了开业仪式。
威克(珠海)电子有限公司为丹麦企业“UIveco a/s”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2004年5月15日成立,投资总额100万美元,注册资本90万美元,落户珠海科技创新海岸。该公司专业制造高质量、适用于医疗行业的环形变压器和电源,范围从10VA至10KVA。产品为标准型或根据客户要求的规格专门制造,均符合UL、CSA及VDE等的安全标准。2004年9月正式投产并有第一批产品出口。目前全部产品出口欧洲和北美地区,计划近两年内开拓中国市场。丹麦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资金会已于2004年底与威克总部达成投资意向,准备增加威克(珠海)电子有限公司的投资额。
2005-05-12返回目录
广东-爱立信新研发中心广州揭幕
5月9日,爱立信移动数据应用技术研发(广州)有限公司在广州市正式成立。据了解,该中心首期投资达到一五00万美元,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拥有超过30名研发人员,并已启动了爱立信面向中国市场的第一个业务层平台的开发工作。
附:爱立信中国网站xericssonxx
2005-05-11返回目录
江西-华中华南最大的封装测试生产基地开始投产
5月14日,由晶湛科技(南昌)有限公司投资的首座8寸晶圆工厂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落成投产。随着两期工程的全部完工,晶湛科技将建成我国华中、华南地区最大的封装测试生产基地。
据了解,晶湛科技在江西省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一年时间,已建成首座1.5万平方米的工厂,首期芯片封装测试生产线已投入生产运营,同时4万平方米的晶圆制造一厂也正式启动建设,工厂采用0.18um制程技术,生产8寸晶圆芯片产品。
由晶湛科技(南昌)有限公司兴建的晶湛科技工业园,总投资8.5亿美元,建设分两期进行。目前正在的实施的一期工程总投资2亿美元,建设面积1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8寸晶圆封装检测中心,年产36万片8寸晶圆生产线,并组建3条以上相关消费性电子产品生产线。二期工程完成后,晶湛科技工业园将形成年产8寸晶圆70万片的能力。
据介绍,一期工程完成后,晶湛科技工业园将形成我国华中、华南地区最大的8寸晶圆封装测试生产基地,以及首个从IC制造到电子产品上下游完整结合的科学工业园区。
2005-05-一五返回目录
福建-福州金山浦上台江工业园4家企业投产
5月16日上午,福州金山浦上台江工业园企业投产仪式举行。福州盛世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福州冠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福州卓异电子有限公司、安波电器(福州)有限公司4家企业正式投产。
盛世公司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仅有的集首饰和工艺品为一体专业制造企业之一。卓异公司是一家集技、工、贸为一体民营企业,主要从事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开发、研制。冠华公司系台商独资企业,主要经营生产精密(激光)雕刻、切割、造型等金属制品。安波电器是集生产、科研、开发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生产系列电动机,投产当年的销售额可达3000万元。
2005-05-16 返回目录
福建-福州金山工业集中区11家企业动工投产
5月一五日,福州金山工业集中区11家企业分别举行动工、竣工和投产仪式。11个项目总投资4.11亿元,投产后总产值预计达12.72亿元。
11家企业均位于金山工业集中区金山片。其中投产项目有8个,分别为福州弘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福建海欣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福州富德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福州瑞邦实业有限公司、福州维温服装有限公司、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福州昌辉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福建中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动工项目有福州德艺贸易有限公司、福建联合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竣工项目为福建奋安建材仓储有限公司。
金山工业集中区经过4年多的努力,已经开发土地8000亩,投入资金12亿元。至2004年底,已有472家以“科技和环保”定位的企业入驻,其中市本级工业园有292家入区企业,“飞地工业园”一八0家,合计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2005-05-一五返回目录
【客户签约和在建】
上海-英特尔3亿投资落户
英特尔公司5月12日宣布,英特尔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总投资超过3亿元人民币(3900万美元),是英特尔继芯片测试和封装工厂后在浦东的第三期投资。
这家被英特尔命名为“PD3”的新公司位于英特尔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园区内,在外高桥保税区的这片厂区里,新公司的两兄弟“PD1”、“PD2”在1998年之后陆续出生,分别从事着芯片测试和封装业务。
英特尔透露,新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将包括快闪存储器、封装技术研发、用户平台研发等。
在上海,英特尔的投资总额从最初的1.98亿美元上升到约5.4亿美元,这些工厂已成为英特尔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上海市政府统计,截至2004年,英特尔公司在浦东外高桥保税区的累计出口总额已超过50亿美元,成为上海价值最高的出口基地之一。
附:英特尔网站xintelx
2005-05-一三返回目录
辽宁-大连签约6大项目 总投资50亿元
5月12日获悉,近千名国内外经济界人士到大连瓦房店工业园区等6个重点工业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进行了深入的合作洽谈。据悉,招商洽谈会首日就有6个大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近50亿元。
据介绍,这6个签约的项目都属“含金量”高投资额大的“巨无霸”项目: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在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投资12亿元建设园区中心商务区工程项目;首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大连海湾工业区投资20亿元建设首钢控股科技园项目;大连悦鑫钢结构工业有限公司和美国玛克斯股份有限公司在大连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共同投资7.3亿元建设年产42万吨高频焊接建筑用钢项目;香港美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大连市营城子工业园区发展中心合作投资5亿元建设大连赢城(日本)电子产业园;美国Wcenter公司在大连瓦房店工业区投资一八00万美元建设花边纺织品项目;北京东方亿鹏传热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旅顺经济开发区投资9000万元建设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生产项目。
2005-05-14返回目录
陕西-咸阳秦都区14个签约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近日,陕西咸阳秦都区双照镇中国重汽集团咸阳华星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咸阳如意现代物流中心、苏秦塑制品3个项目工地机器轰鸣,咸阳秦都区从西洽会上引进的14个重点项目已全部从纸上搬到了地上。截至目前,30个签约项目28个已进入实施阶段,引进到位资金38476万元,项目履约率超过90%。
2005-05-一三 返回目录
四川-总投资6亿 7大项目落户新津
5月10日,四川省新津县川浙合作工业园内是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总投资6亿元的7大高科技项目同时在园区内挥铲奠基,新津项目年建设再接硕果。
这7大项目分别是成都爱迪空调中央净化空调机组项目、四川时代生物神经酰胺项目、成都天然制品项目、成都伍田牦牛肉加工项目、伍田生物科技项目、怡风行饲料生产线项目、和昌化工高品质元明粉技改项目,7大项目总占地600多亩,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以实现税收上亿元。
2005-05-12返回目录
北京-空中客车公司中国研发中心落户顺义天竺
空中客车公司日前宣布,与中航二集团在顺义天竺建立合资研发中心。这将是空客在全球设立的八大研发中心之一,也是空客首次在欧美之外的地区设立研发中心。
合资研发中心拟建于天竺空港工业区,与空中客车中国公司办公楼毗邻。到2008年之前,空客中国研发中心将招收约200名工程师,首批工程师已开始接受培训。这家合资企业首先将承担空客新机型A350部分大型部件的具体研发工作,这些部件即将在华生产。
附:空中客车中国网站xairbuschinaxx
2005-05-一三 返回目录
北京-安利雅艺术品有限公司入驻昌平区崔村镇
该公司是一家美国独资、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事玩具等产品生产和销售,主要销往美国及欧洲地区。预计投资4000万元,可创产值6000万元,解决本地500名劳动力就业。
2005-05-11 返回目录
北京-清华同方强势杀入中央空调市场
清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5月12日与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所属川重冷热工业株式会社共同投资2亿元成立合资公司——同方川崎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联手开发制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效节能燃气中央空调机组。
据悉,新公司总部设在北京,生产基地在河北廊坊,预计年产中央空调机组1000台,销售收入达到7亿元,约占目前国内燃气空调市场70%的份额。
日本川崎重工是日本三大重工之一,以年销售额一五600亿日元位列世界500强。据同方川崎空调公司总经理王飚介绍,他们将利用川崎重工的技术、产品与制造优势,结合清华同方在市场、经营与人才优势,使新公司迅速成为世界领先的燃气空调产品制造商。
附:清华同方网站xthtfxx
2005-05-一三返回目录
天津-丹佛斯决定增资3600万美元扩建天津武清工厂
据悉,总部设在丹麦的全球性跨国公司丹佛斯决定增资3600万美元,用于天津市武清工厂的扩建,使之成为生产技术、制造技术和库房能力装备达到世界一流的制造实体。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为丹麦独资公司,在制冷、制热、水处理和移动控制制造业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02年,该公司投资2200万美元在武清建立起新工厂。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该公司决定增产扩产。在已完成的项目申请报告编制中明确,该项目本次增资3600万美元,新建6条生产线,产品为工业制冷阀、冰箱控制阀、热力膨胀阀、电磁阀、涡旋压缩机、区域供热站等,年产529.6万套/台,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年新增销售收入12亿元人民币。
附:丹佛斯网站xdanfossx
2005-05-10返回目录
湖北-8个项目落户武汉光谷
5月9日,在“香港湖北周”举行的签约仪式上,两大移动通讯项目落户“武汉·中国光谷”。
这两大项目分别是,NEC公司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共同建设3G移动通讯系统项目,总投资4500万美元;香港中华光电公司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兴建OLED手机彩屏项目,首期投资5000万美元。
5月11日下午在香港举行的光电子项目专场推介会上,美国OPSTRONIX公司的光收发系统、创维集团的数字电视机顶盒、香港健隆公司的LED芯片等6大项目也签约落户光谷。
2005-05-14 返回目录
广西-桂林金伟实业有限公司奠基
5月10日,广西桂林最大的投资项目--广西桂林金伟实业有限公司举行奠基仪式。
广西桂林金伟实业有限公司是在桂林临桂秧塘山水科技园投资兴建的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4.33亿元,主要经营二氯联苯胺盐酸盐(简称DCB)、纯锡、硫酸亚锡、无铅焊铅锡等系列产品。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生产精细化工DCB系列产品10000吨,销售收入5.225亿元,年生产纯锡、硫酸亚锡和无锡铅焊等系列产品6000吨,销售收入5.76亿元,年上缴税金14367万元。
2005-05-12返回目录
广西-乳业基地落户百色右江
广西投资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乳业基地在百色市右江区落户。
5月10日,百色市政府与广西皇氏生物工程乳业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皇氏”公司将投资3亿元在百色右江区实施种植、养殖、加工基地开发项目。
据悉,项目首期投资5000万元,占地面积667公顷,建设内容包括国家级牧草种植示范基地,果树种植基地,奶牛养殖基地和奶制品、果汁制品、茶饮品加工基地,年产值可达5亿多元。该项目建成后,可直接提供约2000人的就业岗位,还将带动周边1万多户农民脱贫致富等经济效益。
2005-05-11 返回目录
河北-全国最大规模铅酸蓄电池生产基地落户唐山
近日,占地600亩、总投资10亿元的风帆宏文蓄电池项目在唐山古冶签约奠基,这标志着全国最大规模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基地落户唐山。
风帆宏文蓄电池项目是由保定市风帆集团与唐山宏文集团强强联合,在唐山市古冶区投资兴建的全国规模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预计投资10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其中风帆集团将出资51%,宏文集团出资49%。年可生产铅酸蓄电池400万只,处理废旧蓄电池23.4万吨,生产再生铅8万吨。
风帆宏文蓄电池项目主要以生产汽车启动电池为主,包括全国最大的再生铅冶炼等子项目。据悉,该项目将引进国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国内领先的管理软件。项目共分三期施工建设,当天奠基开工的为一期工程,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预计明年5月份正式投产后,将具备年产铅酸蓄电池200万只的生产能力。
附:保定市风帆集团网站xsailxx
2005-05-10返回目录
广东-南海汽配再添世界500强
5月14日上午,同为世界500强企业的日本丰田纺织株式会社与日本电装株式会社组建的佛山丰田纺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户南海科技工业园。据悉,该公司由以上两家株式会社共同投资2400万美元组建,主要面向以广州为基地的华南汽车产业提供配套服务。
按照制定的发展计划,佛山丰田纺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将于2006年7月正式投产,主要面向华南地区的汽车产业生产汽车五金件、电子元件等,预计年生产规模为高档五金件1600万套、汽车电子装置23万套,至2010年销售额将达到1.8亿元。
据了解,目前,南海已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日本本田株式会社、日本爱信精机株式会社等一大批优质汽配项目进驻,实现了本田、丰田、日产三大日本汽车制造商的汽配供应商齐聚南海的格局,汽车生产及汽车配件行业的年产值达到60亿元。
2005-05-一五返回目录
广东-投资10亿电子项目落户汕头龙湖
5月12日,总投资额10亿元的电子工业原材料及元件生产项目举行签约仪式,正式落户汕头市龙湖区民营科技园万吉片区。
由香港骏码科技集团和凯撒(中国)股份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电子工业原材料及元件生产项目,占地面积43亩,总投资额10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达24亿元,可安置就业人数3000人。产品有30%供内销,70%用于出口外销。该项目拥有多项世界先进水平的自有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主要生产微电子工业原材料和电子工业消耗材料等。
香港骏码科技集团是香港振基电子集团旗下一家专业从事高科技电子工业原材料生产和研发的企业。振基电子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振基博士和凯撒(中国)股份公司董事长郑合明先生出席签约仪式。
附:振基电子集团网站xchowsx.hk;
凯撒(中国)股份公司网站xkaiserxx
2005-05-12返回目录
广东-柏亚国际投资中国日化
5月11日,总部设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柏亚国际集团宣布:将斥资8亿元人民币,在广东汕头市金平区建设占地200亩、年产值达20亿元的柏亚工业广场。该工业广场将打造成中国最专业的日化产品OEM基地,预计2006年底全面竣工投产。
柏亚国际透露,中国本土强势日化品牌“飘影”集团已加盟柏亚工业广场,并指定柏亚工业广场成为其专业美发护肤类产品的加工生产基地。
2005-05-12返回目录
江苏-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轮圈厂11月投产
于上月12日完成奠基动土仪式的出口加工区企业苏州源成铝制品制造有限公司,目前相关厂房、生产设备规划设计均已完成,后续工程发包及兴建工程即将全面展开,可望于今年底完成建厂工作,并且第一期于11月就可投产,每月将产出8万件铝合金轮圈,年产100万件,预计至2007年第三期建成后,产量可达200万件。
苏州源成铝制品制造有限公司是由台湾最大汽车钢铝圈制造公司——源恒工业股份
有限公司投资设立,总投资9000万美元,分三期建设,主要研发和生产汽车、摩托车用铝合金轮圈,将以外销北美、日本及澳洲等国际汽车大厂OEM为主,包括通用汽车、富特、铃木等厂商,预计外销营业额约占80%,其余20%供应国内日系车厂,包括广州本田、东风日产、广州丰田等。源成铝制品全部建成后,源恒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厂可达到每年1200万件钢铝圈的供应量,预计占到世界汽车轮圈OEM市场每年需求量的5%左右。
2005-05-16返回目录
湖南-博世汽车公司星沙基地长沙经开区奠基
5月10日下午,占地400亩的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星沙基地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奠基,预计2006年初竣工。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和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总投资9750万美元,是博世公司在中国中部地区最
大的投资项目。公司于2004年11月在长沙注册,同年12月收购中汽长电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资产,主要经营汽车部件、汽车电子设备系统的生产、研发、应用、销售。星沙的新工厂竣工后,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电机产品如:车窗升降电机、发动机冷却电机、刮水电机等将移到博世(长沙)公司,并将增加汽车雨刮系统和汽车电子设备系统的生产。
附:博世中国网站xboschxx
2005-05-11 返回目录
吉林-世界500强德国“博泽”在长春经开区投资建厂
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又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博泽集团落户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为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客户生产电动汽车座椅调节器、手动座椅零部件、汽车门锁以及各种汽车车门系统和车窗玻璃升降器等产品。
据介绍,由德国博泽集团投资的长春博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该集团在中国的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长春博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长春新厂区近日在经开区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在今年12月份竣工。
2005-05-10返回目录
新疆-美克集团“化工工业园”开工奠基
5月10日,新疆美克集团化工工业园奠基暨一期工程6万吨BDO项目开工仪式在库尔勒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美克化工工业园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16.5亿元,建设BDO项目,该项目是以天然气为原料,采用当前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甲醇等精细化工产品,是目前国内同行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联合化工项目。
2005-05-11返回目录
浙江-德国雄克公司落户杭州
全球最大的机械手生产厂最近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据介绍,该项目首期工程总投资1050万美元,注册资金500万美元,用地30亩,成为雄克公司在亚洲的最大生产厂家,预计今年年底开工生产,首期投产后,年产值达亿美元以上。
投资方德国雄克公司是德国最大的精密夹具和机械手生产厂,是集研发、设计、生产于一体的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其生产的五大类产品中,有三大类产品居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大的机械手生产厂。
2005-05-10 返回目录
山东-日资模具项目落户烟台开发区
5月11日,由世界500强三井物产与日本富士工业技术株式会社合资一五00万美元的烟台三井富士汽车模具项目在烟台开发区签约,一个新的汽车模具项目在山东半岛海滨落户,使加入当地汽车产业的世界500强达到6家。
该项目以开发、设计、制造、加工含汽车钢材的汽车主要零部件和汽车模具、夹具、检具以及相关零部件,冲压件和焊接总成件为主。项目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合作双方投
资比例各50%,全部以现汇出资。一期工程主要面向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制造满足12万辆整车需要的汽车冲压、焊接、组装零部件。二期工程主要面向中国国内及国际市场制造汽车模具、夹具等。
三井物产是日本综合性贸易商社,位居世界500强第11位。近年来,每年向全球汽车企业提供230万吨左右的钢材,每年为中国汽车企业提供一五万吨的钢卷。日本富士工业技术株式会社是日本排名第一的汽车模具、高精度车身熔接夹具设计制造商。烟台汽车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目前,东岳汽车产能已超过1万辆,成为上海以外通用汽车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雪佛兰轿车全国供货基地。围绕东岳汽车,新落户配套项目16家,投资总额63.5亿元。
附:三井物产中国网站xmitsuixx
2005-05-11返回目录
【深度分析】
民族快递隐忧
与外资快递巨头合资能让中方企业获得短期利润,但原来畸形的合作关系容易导致国内整个快递市场的丧失。
中国快递业正在为当年的做法付出代价,即便是中国最大的货代企业中外运集团也难逃此劫。这家公司早已成为外资快递巨头在中国探路的拐杖,但随着2005年12月11日快递业正式开放后,外资不受地域和股权限制,中外运的快递合作伙伴们正在寻求单飞。
强势单飞
外资快递巨头正在远离中外运而去,但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离开,而是在独资后反扑中国快递市场。
2004年12月2日,美国UPS(联合包裹)亚太地区总裁肯•托罗先生在北京对外宣布,UPS与其长期合作伙伴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于12月1日达成协议,UPS将向后者支付1亿美金,以获得其在中国23个区域内国际快递业务的直接掌控权。这是继FEDEX(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和英国TNT(天地快运)与中外运分手的第三家外资快递巨头。目前,和中外运维系着合资关系也仅有德国邮政旗下DHL(敦豪公司)一家。而未来它何时将离开中外运,其中有诸多的变数。
有合资的历史并不代表跨国快递巨头们认可这种开拓市场的形式。以DHL为例,除了在俄罗斯,DHL在全世界都没有采用过合资经营的方式。而这段合资的历史也很短,在1990年独资之前,DHL在俄罗斯的合资仅维系了1年,在之前的代理也仅仅有两年。如果在令人心动的利益面前,这种合资关系是十分脆弱的,因为不仅有强大品牌和资金实力的外资可以随时中断双方的关系,违约付出的仅是少量金钱代价。如同UPS和中外运这场中外姻缘的终局一样。
此前,UPS在国内的国际快递业务主要通过与中外运方面的合作展开,外运发展利用中外运集团和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源,为UPS在全国23个主要区域铺设网络。另外双方还曾经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中外运-联合包裹国际快递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北京地区业务。但在2005年年底,这些业务将被UPS独揽。
几乎在同一时段,有关FEDEX收购大田集团旗下的快递业务的传闻也在圈内蔓延。但几乎处处受制于FEDEX的大田集团几乎在这场收购中难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回报。强势的FEDEX可能通过各种方式让大田集团主动降低姿态将快递资产出售。
“在法规允许下,哪种方式最赚钱就选择哪种合作关系”,UPS公司中国董事总经理陈学淳这番话表明“独资没商量”。在独资后的利益驱使面前,拥有强大资金实力的外资快递巨头能轻而易举将内资合作伙伴抛弃。它们抛弃的对象不论是官商中外运还是民营企业大田集团,因为在市场经济日渐推进的中国,市场应该最具有话语权。
合作畸形
从中外运和UPS此次交易的1亿美元真金白银来看,外界普遍认为中外运套现甚巨。而且肯•托罗在媒体见面会上亦说:“这是一笔公平的买卖。”但人们更应该相信来自资本市场上的反应,中外运香港上市公司股票反而应声下挫。因为在丧失原来合资中的23个区域内国际快递业务的掌控权后,中外运可能在财务上伤及筋骨。
对于中外运而言,快递业务已经成为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据有关统计数据,在2002年中外运总利润中,合资公司经营利润占总利润30%;合资公司营业额占中国外运总营业额的74%。2001年仅国际快递业务对中国外运贡献的利润高达3.7亿元人民币。
不仅是收入减少,而且中外运这块业务几乎无法去弥补。造成这种结局的根源在于内外资在合作上地位不平等。
以大通国际和FEDEX的合作为例,1995年底,大通国际和FEDEX签订了三年合作协议,它们之间的合作模式与其他快递巨头在中国的方式如出一辙,即FEDEX提供自己的品牌,大通用自己在国内的网络优势和车辆,共同完成快递业务,国外的业务则交由FEDEX完成,双方在国内的业务利润按一定的比例分成。据称,当年双方开展的快递业务十分红火,营业额几乎与中外运的快递业务追平。
但大通国际很快发现自己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大通国际所有的客户都要进入FEDEX的系统,这些客户是长期采用信用卡来结算,但大通国际却看不到这些内容。而大通只能用这个系统做业务,不断地做,客户便不断地进入联邦快递的系统。
在快递市场,客户成为快递企业的命根子。如果某一天FEDEX突然宣布独资,那大通国际的快递业务几乎变得一无所有,留下的只是配送车辆的日益渐涨的摊消费用。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合作实质上是在掠夺内资企业的客户,非常不平等。
不可否认的是,外资快递巨头的到来,给中国快递市场带来了繁荣的局面。民营企业大田集团在与FEDEX合资之后,便开始起飞。目前,大田集团不仅建立了69家子、分公司,服务于国内192个城市,而且大田集团的总资产也由1992年成立之初的6万元壮大到4亿元人民币,增长了600多倍。
不过,这个表面的繁荣背后存在泡沫。因为一旦FEDEX舍其而去,大田集团的快递业务因此而断臂。也就是说,这块市场拱手易人。
养虎为患
毫无疑问,在内资企业享受合资带来丰厚回报的快感背后,它们正在“制造竞争对手”。
DHL是最早将快递概念引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之一,1980年,DHL正式来到中国。1986年,DHL与中外运正式成立了中外运敦豪公司,从事国际快递业务。根据当时的约定,国外的业务完全由DHL处理,国内的快递主要由中外运负责。此后,FEDEX、UPS等国际巨头相继进入中国,并很快垄断了国际快递市场,直接对邮政特快专递(EMS)服务构成冲击。据相关调查显示,EMS业务已从90%下降到10%左右。
根据中国的入世承诺,到2005年,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