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关于发展辽宁省农业旅游的思考
[摘要]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生产过程、 产品和农村风俗
、 习俗为载体的新兴生态旅游形式。 农业旅游是农业和
旅游业共同 发展的结果, 因其具有社会、 经济、 生态等
多重效益而得到迅速发展。 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及高度的城市
化为辽宁发 展农业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主要分析了
辽宁省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着重探讨了其农业旅游 的
发展方向,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发展; 农业旅游; 省域资源
农 业 旅 游 是 以 农 业 生 产 过 程 、 及 农 村 风 俗 农村产品
、 习俗等为主要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 它在国外往往被
称为"假日农场"、区"或"市民农园"。1865 "耕作社
年, 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 标志着该类旅游的诞生
。 年代初以后, 国的珠海、
上世纪 90 我 广州、 北
京、城市的近郊陆续推出了这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上海等大 经
过一、 二十年的发展, 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 如广东
迄今已有 90 个观光果园,
多 每年接待游客 500万人, 收入超过
多 旅游
10 亿元。
近几年, 辽宁省也加快速度大力发展农业旅游, 取 并
得了较好的社会、 生态和经济效益。 , 但总的说来 辽宁
省农业旅游的发展仍处于方兴未艾阶段。 科学、 合理地
规划和发展这项有着多重效益的朝阳旅游产业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
辽宁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
几年来, 辽宁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产业, 如
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辽宁省的农业旅游初具规模。
最初, 辽宁省的农业旅游
出现在沈阳等大城市的近郊, 当地农民利用自家的房屋、 自产
的绿色蔬菜、 家禽等招待来此放松心情、 体验农家生活
的城里人。 这种旅游即为农家乐旅游。 经过几年的发展,
现在这种接待城里人休闲的农家小院已遍布全省。 如沈阳市新
城子区马刚乡的 "农家乐" 旅游就已发展到了 4 个村, 113
共 户。
此外, 随着农业旅游多重效益的呈现, 全省各地政府均越来越重视这项
朝阳产业, 力把农业旅游做精做大。
努 各地均积极挖掘当地的
旅游资源, 地制宜, 发新的农业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
因 开 发展特色旅
游。 洼县赵圈河乡借助境内远近闻名的红海滩 如盘锦市大
、景观发展起了特色旅游; 连市金州区也发挥依山
芦苇荡等 大
傍水的优势, 出了"山海乐章"的特色旅游。
推 据辽宁省旅游局
统计的数字显示, "五一"黄金周期间,
今年 辽宁省农业旅游又创新高,
其中抚顺各大休闲山庄、共接待游客 10 多人次,
旅游农庄 万 本
溪 8万多人次,
鞍山 6.59 次。 万人
2. 农业旅游模式渐趋多样化。 经过几年的发展, 辽宁省的
农业旅游不仅在旅游区的数量上大幅增加, 而且旅游模式也由最初单
一的农家乐旅游向集观光、 休闲、 度假、 体验等
于一体的综合性方向发展。 现在辽宁省的农业旅游除了最普遍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的农家乐模式外, 农园观光采摘模式也发展迅速。 农园观光采
摘模式就是利用农村的果园、 菜园、 花圃等发展集观光
采摘等于一体的旅游模式。
例如, 丹东凤城大梨树村就是利用
村里的万亩果园和枸杞等药材栽种园的资源, 春季可供赏花观光, 秋季
可供采摘瓜果; 特别是农业科技旅游模式发展更是大有潜力, 即依托现
代农业园区、 农业科技示范园、 生态养殖场等开发的旅
游。
例如, 沈阳新民市的中小学生实践基地、 大连金科
生态园艺场等。
此外, 兴城市菊花岛乡的"当一天渔民", 出海
捕捞、 阜新大青沟观赏大漠风情, 验牧民生活等也丰富了农 体
业旅游的模式。
可见, 旅游的服务、 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
3. 注重品牌建设, 形成了一批农业精品旅游项目。 辽宁的
农业旅游虽起步较晚, 发展迅速,
但 而且注重树立品牌, 几年的时间不
仅开发出了大批旅游景区, 且形成了一批农业精品旅游项目 并
。2004 的沈阳农业博览园、
年 4月, 辽宁省 大连金科生
态园艺场、现代农业园区、 业集团
大连石河 大连弘峰企
有限公司、 本溪市虹鳟鱼良种场、 生态园 本溪市绿色
、农业旅游区、
北宁闾山 风城大梨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
区、源绿色生态园 9个农业旅游项目申报全国首批农 盘锦鑫安
业旅游示范点,2 个月后, 9 这 个项目全部获得批准, 这充分证明了辽宁
省农业旅游取得的成就。
而且, 沈阳的国家森林公园、
法库的五龙山、 沟等农业景区也都各具特色,
辽阳的瓦子 闻名
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