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924463 上传时间:2025-03-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设计(佘玉梅)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的文言字词 2、 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3、 学习唐睢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精神 4、 探讨唐睢不畏强权,为国赴难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评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导入     由《完璧归赵》的故事引入 二、作者、背景简介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     这篇文章记叙了战国末期的一段故事: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先后灭亡了韩魏两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想用诈骗手段并吞安陵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 三、朗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秦王怫(fǘ)然怒 亦免冠徒跣(xiǎn) 以头抢(qiāng)地尔 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 休祲(jìn)降于天 天下缟(gǎo)素    四、初步感知课文,理解大意 自由阅读第一段 1、重点字词, 使:派遣                        以:用,拿,把,介词   易:交换                        其:加重语气,一定 加惠:给予恩惠                  大:大片土地,形容词作名词 虽:转折连词,即使              然:代词,这样 于:从                          弗:不 使:派遣,动词                使:出使 ,动词      于:到 2、品读第一段对话,从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信息:交代背景(环境),秦王想“以大易小”,安陵君不从,于是唐雎临危出使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盛气凌人、蛮横、欺诈)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清醒、不悲不亢) 评析: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 齐读第二段: 1、重点字词: 以:用,拿                            听:听从 何也:是什么原因呢?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忙 以:凭借                              以:因为,介词 错意:置意错,通“措”              广:使……扩充,形容词使动用法 逆:违背                              轻:轻视,看不起 与:通“欤”                          若:像 是:这样,如此                        虽:即使,让步连词 直:只,仅仅 2、品读第二段对话 (1)安陵君不愿易地,秦王态度如何?哪句话课看出?          “不悦”          “……轻寡人与?”(咄咄逼人) (2)面对秦王的咄咄逼人与“不悦”,唐雎如何应对?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坚定立场、不卑不亢、沉着应对)                评析: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朗读第三段: 1、重点词语解释 怫然:盛怒的样子                       谓:对 公”先生                               尝:曾经     伏、流:使……伏;使……流             布衣:平民 免:脱去                               徒:光着 抢:撞                                 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士: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仓:通“苍”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详   若:如果 必:一定                               缟素:穿丧父 是:这样 2、品读第三段对话 (1)唐雎坚定的立场——不易地,秦王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 怫然怒”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骄横狂妄) (2)唐雎如何应付?有什么行动?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机智、正气凛然、针锋相对)        “挺剑而起”(勇敢)    评析:唐雎跟秦王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对于秦王的淫威,唐雎毫不畏惧,用排比句式列出史上有名的刺客,表明自己的立场,让秦王感到恐惧表现出维护国土的誓死决心 齐读第四段: 1、重点字词解释 挠:屈服                             长跪而谢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谕:明白,懂得                       以:凭着 徒:指                               以:因为 2、品读第四段对话    面对唐雎的“挺剑而起”,秦王作何反应?    “长跪而谢之”     评析:写斗争结果,秦王被唐雎折服唐雎终于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 五:整体感知课文,探讨问题 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2、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 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 C.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3、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    4、本中怎样体现秦的强大和安陵的弱小?   A秦国“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也”    B“秦王不说”,于是“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因”解释为“因此,于是”,秦王不高兴,安陵就要派使臣去,可见安陵国之弱    C秦王羸政当时未统一全国,却在文中自称“天子”,说自己一怒,就“要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可见秦国之强 5、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6、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盲外之意是什么? 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    7、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小结: 通过课文分析秦王、唐雎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秦王:骄横、狂暴、狡诈、阴险落架  唐雎:有胆识、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