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生本环境下的教学管理
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中学 房孝芬
【摘 要】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管理也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本文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在生本环境下怎样进行教学管理才能促进和谐高效课堂的建设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 生本理念 民主 和谐高效的课堂 尊重信任
教学管理是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事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只有通过艺术的教学管理才能有效促进和谐高效课堂的建设。
一、教师应以生本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管理。
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管理观—— 教师对学生实行生本管理。教师应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去体会以学生为主体的意义,加强交流和教研,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应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标。尊重、信任和爱是教育管理成功的秘诀。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行民主管理。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实履行好职责,在管理中不应只注重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还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的核心是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解放学生的个性。在自由与解放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学、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还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主性和潜在的创造力,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魏书生校长曾说过“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这体现了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班级事务要和学生“商量、再商量。”例如,学期初,和学生商量制定班级目标、班规班纪,探讨实施措施;制度实施中,和学生一起查漏补缺;学期结束,和学生一起总结得失。
三、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的约束是教学管理的前提和保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在学生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管理中,我要求学生“准时”:要求所有的学生在上课铃声响后坐好,做好课前准备。“准备”:要求学生每天按课程表携带教学用具和材料,并且认真做好前置作业的展示准备。 “有礼貌”:要求学生在合作交流活动中可以小组或全班轻声交流,声音不能太高,别人发言时其他学生要学会倾听,而在单独课堂练习时则不允许任何人际交流,学会换位思考和尊重他人,行为举止要得体。
四、和谐的高效课堂与科学的教学管理相得益彰。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高效课堂的实现需要教师有效的教学设计及科学的课堂管理。
(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
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教学控制的目的不是操纵和约束探究学习,而是对它进行调节与引导,保证探究学习正确的方向。为了确保学生对探究学习活动的兴趣,可以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让他们自然地产生学习兴趣。
(二)确立“目标”,激励学生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之后,还应该对学习活动的目标有清楚的认识。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将学习活动持续下去,引导学生确立“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让学生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我让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在班上确定一个自己的所要“超越”的目标,通过“PK”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良性竞争,当胜出以后,再确定下一个“PK”的目标,以此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同时,我从评价上对学生进行肯定,真诚地表达出对学生的期望与信任,从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细微的动作来激励学生。
(三)转换“角色”,引导学生
生本环境下教师既要把学生看作 “主体”,又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有了这种“活资源”的意识,教师才会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把自己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生本环境下教师的劳动更加具有挑战性,要求教师发挥教学过程“重组者”、动态生成“推进者”的重要角色。
五、对学生充分的尊重、信任和爱,使教学管理得心应手。
生本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最好的素质教育,生本管理使学生获得了自信、自尊、自爱,由“他律”变 为“自律”。 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视为“教育的奥秘”。他认为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地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特别是班中的后进生,当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尊重和信任的力量是巨大而深刻的,是稳定而持久的。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态度,改变难以改变的思维定式,打造一个全新的人生。一位哲人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会自赏和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相互尊重和信任中,他便会学会建立目标,为之奋斗!”
我所教初三(3)班学生在这种相互尊重和信任的环境综合中逐步树立了自信心和责任感、懂得了自尊、自爱,并且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形成了“自管自”的良好局面。他们曾说:“在我们班,班长最大,其次是班委,第三是学生,班主任排46(全班有45位学生)。”的确,我的学生自己会按照作息时间进行学习、运动、作息;有问题他们会想方设法商量解决,的确解决不了才找我请教,出点子。我看到了实行生本管理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状况。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更新教学管理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管理行为,讲究课堂管理的艺术,就一定能实现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9.3
[3]张洪亮 , 《现代教育理论导读》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9.4
浅谈生本环境下的教学管理
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中学
罗光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