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东莞市五福购物中心工程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905238 上传时间:2025-03-0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1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五福购物中心工程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东莞市五福购物中心工程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设计说明 3 2.1、编制依据 3 2.2、设计说明 3 2.3、脚手架型式及构件间距设计 4 3、落地钢管脚手架设计和构造 5 3.1、立杆的构造 5 3.2、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的构造 5 3.3、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的构造 7 3.4、纵横向剪刀撑的构造 7 3.5、安全防护廊 7 3.6、斜道搭设 9 3.7、脚手板及水平封闭 9 3.8、门洞构造要求 10 3.9、基础和避雷接地 10 3.10、连墙杆 10 3.11、钢丝绳卸荷 11 4、悬挑梁的设计与选用 11 4.1、水平悬挑梁 11 4.2、悬挑架立杆设置 12 5、卸料平台构造与措施 14 5.1、卸料平台设计构造 14 5.2、卸料平台卸荷 14 6、脚手架的计算与验算 15 6.1、地下室及裙楼外脚手架计算 15 6.2、塔楼外脚手架计算 21 6.3、塔楼外脚手架悬挑梁计算 27 6.4、卸料平台计算 28 7、脚手架的搭设 34 7.1、搭设要求 34 7.2、搭设准备 35 7.3、搭设顺序 36 7.4、搭设注意事项 36 7.5、出入口处脚手架搭设 36 7.6、安全网铺设 37 7.7、搭设规定 37 8、脚手架防电与避雷措施 38 8.1、外电线路防护 38 8.2、避雷设施 38 9、脚手架的检查及验收 38 10、脚手架的拆除 39 11、施工组织与安全管理 40 11.1、人员选择 40 11.2、检查监督 40 11.3、安全管理 41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东莞市五福广场工程 建设地点:大朗镇富华大道中 建设单位:东莞市五福购物中心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东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勘察单位:建材东莞地质工程勘察院 施工单位:瑞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情况:东莞市五福广场工程位于大朗镇富华大道中,拟建主要建(构)筑物包括2栋26住宅楼(1# ~2#住宅)、3栋24层住宅楼(3# ~5#住宅)和裙楼商场,其中住宅楼地上高19~26层,裙楼商场地上3层,并建有大型地下停车场,深约10米,地上总建筑面积85124.1m²,地下总建筑面积26241m²。 建筑高度:两层地下室负2层4.1m、负1层4.5m;上部3层裙楼每层层高都是5.5m;2栋26层(局部只有22层)塔楼第4~25层的层高都是3.0m,第26层的层高是2.95m;3栋24层(局部只有19层)塔楼第4~23层的层高都是3.0m,第24层的层高是2.95m。2栋26层塔楼最顶层、3栋24层塔楼最顶层局部都有有电梯机房及楼梯间,层高3.8m。 本工程地下室与裙楼为连体,塔楼共5栋,从裙楼顶开始5栋独立分开。塔楼外墙与裙楼外侧,大部分都有一定宽度的缩进,因此塔楼外脚手架大部分可以在裙楼屋顶面上开始搭设,而局部可以采用悬挑搭设。 外脚手架最大操作高度一览表 序号 建筑部位 起算平面 操作高度计算式(m) 最大高度(m) 1. 地下室外墙 地下室底板回填土面 4.1+4.5+1.2 9.8 2. 裙楼外墙 原地面夯实土并做垫层面 5.5*3+1.2 17.7 3. 地下室底板回填土面 4.1+4.5+5.5*3+1.2 26.3 4. 19层塔楼外墙 裙楼屋顶面或四楼面预埋悬挑梁面 3.0*(19-3)+1.5+1.2+1.2 51.9 5. 22层塔楼外墙 3.0*(22-3)+1.5+1.2+1.2 60.9 6. 24层塔楼外墙 3.0*(23-3)+2.95+1.55+3.8+1.2 69.5 7. 26层塔楼外墙 3.0*(25-3)+2.95+1.55+3.8+1.2 75.5 2、编制设计说明 2.1、编制依据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2)、GB 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JGJ80-91《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4)、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5)、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规范》; (6)、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7)、《脚手架结构计算及安全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8)、《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9)、当地的有关规定,如穗建质【2008】937号文、从建市政字【2008】10号文等; (10)、本工程有关设计施工图纸。 2.2、设计说明 本工程各个建筑物高度9.8~75.5m,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外脚手架沿建(构)筑物外墙(包括各种阳台及突出构件)连续布置。为了抢工期,地下室外墙及裙楼外墙采取在地下室底板回填土面上搭设外脚手架;而塔楼外墙,则在裙楼屋顶面或四楼面预埋悬挑梁面搭设,即塔楼外脚手架大部分在裙楼屋顶面上开始搭设,而局部可以采用悬挑搭设。脚手架各杆件见下表1: 表1 各构件名称及用料表 构件编号 构件名称 构件规格 构件材料 备 注 1 剪刀撑 Ф48、厚3.5mm 钢管 2 外立杆 Ф48、厚3.5mm 钢管 图6、7单双立杆相间 3 内立杆 Ф48、厚3.5mm 钢管 4 扫地杆 Ф48、厚3.5mm 钢管 距离地面≤300 5 大横杆 Ф48、厚3.5mm 钢管 6 加强杆 Ф48、厚3.5mm 钢管 7 小横杆 Ф48、厚3.5mm 钢管 上下交叉布置 8 八字杆 Ф48、厚3.5mm 钢管 用于通道口 9 拉环 钢筋¢16 钢筋 用于抗风拉 10 顶杆 Ф48、厚3.5mm 钢管 用于抗风压 11 悬挑梁 16号工字钢 钢管 用于悬挑架支撑梁 12 卸荷钢丝绳 6×19-14 钢丝绳 用于塔楼外架卸荷 2.3、脚手架型式及构件间距设计 外脚手架型式及各构件间距设计表 编 号 搭设 高度 脚手架型式 内立杆 离墙距 (mm) 立杆 排距 (mm) 外立杆 间距(mm) 内立杆 间距(mm) 步距 (mm) 扫地杆离 地面高度 (mm) 大横杆 间距(mm) 小横杆 间距(mm) 剪刀撑 间距(mm) 地下室外墙工程 9.8m 单立杆双排 落地钢管脚手架 250 900 1500 1500 1800 ≤300 900 1500 6000 裙楼外墙工程 17.8~ 26.3m 单立杆双排 落地钢管脚手架 250 900 1500 1500 1800 ≤300 900 1500 6000 2栋26层塔楼工程 60.9~ 75.5m 单立杆双排落地或 悬挑钢管脚手架 250 900 1200 1200 1800 ≤300 900 1200 6000 3栋24层塔楼工程 51.9~ 69.5m 单立杆双排落地或 悬挑钢管脚手架 250 900 1200 1200 1800 ≤300 900 1200 6000 备注 1、 在脚手架的外侧,为便于搭设安全防护网,每步上下大横杆中间加一条横杆(加强杆); 2、 为抵抗风压,在地面以上(地下室除外)外脚手架采用拉环钢筋¢16、标准钢管回顶,裙楼间距为二步二跨、塔楼间距为二步三跨。 3、落地钢管脚手架设计和构造 本工程地下室及裙楼部分采用落地式钢管双排脚手架,如下图所示。塔楼部分采用落地(落在群落屋顶)或悬挑(在四楼面预埋工字钢)钢管双排脚手架,并且采用钢丝绳配合卸力方法。脚手架的具体构造说明如下: 3.1、立杆的构造 (1)该工程外脚手架立杆纵向间距1200~1500mm,横向间距900mm,内排立杆距离建筑物的距离200~300mm。立杆与大横杆必须采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和遗漏。 (2)每根落地立杆下端均应设置在混凝土垫层上(地下室及裙楼部分外脚手架)、裙楼屋顶木垫板或悬挑工字钢上(塔楼部分外脚手架)。 (3)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立杆必须用连墙杆与建筑物可靠连接(拉环钢筋¢16、回顶采用标准钢管),裙楼间距为二步二跨、塔楼间距为二步三跨。 (5)立杆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立杆上的对接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矩的1/3。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2、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的构造 (1)大横杆步距1800mm,扶手杆水平设置于施工层步架1.2m高处。 (2)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 (3)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符合下列规定: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的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4)本工程脚手板采用的为钢片网脚手板或木脚手板,在搭设时纵向水平横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横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3.3、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的构造 (1)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中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立杆横向间距的0.4倍,且不应大于500mm,伸出外立杆的另一端距离均为150mm。 (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应大于纵矩的1/2。 (3)横向水平杆的两端均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3.4、纵横向剪刀撑的构造 1、纵向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宜在5-7根之间。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大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o-60o之间。 (2)剪刀撑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 (3)剪刀撑斜杆的接头均必须采用搭接,搭接应符合立杆搭接要求的规定。 (4)剪刀撑杆的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横杆上,剪力撑除在两头与架体的立杆和大横杆连接外,其中间还应增加2~4个节点。。 2、横向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横向支撑的斜杆应在1-2步内,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柱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2)在两端设置横向支撑的同时,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支撑。 3.5、安全防护廊 1、安全防护廊的搭设必须符合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架体必须采用合格的钢管,严禁钢竹混搭,并用连墙件与建筑物排栅可靠连接,棚面应铺设大于9mm厚的夹板等抗冲击材料,且满铺无缝隙。 安全防护廊必须搭设顶部能够防止穿透的双层防护栅,脚手板采用抗冲击(如竹片),顶层脚手板跨度大于或等于3m的需设中立杆或斜支撑。 3、架体主要受力杆件必须是合格的钢管,总局不得超过2m,横向水平杆间距不大于2m,外侧纵向水平杆离地高度约2m,纵向扫地杆就低靠地设置。 4、若在安全防护廊内设置临时材料库时,必须在人行道路有适当的宽度且需要经过建设单位与监理方同意,临时材料库的围蔽要采用装配式双面乳白色彩钢夹心围板。 5、安全防护廊的外立杆2.5m高内油漆成0.5m高的红白相间的花色立杆,且两端尽头及拐弯处悬挂红色警示标志,设置临时材料库的防护走廊应加设照明灯,晚上需用开启照明及警示灯。 6、安全防护廊或脚手架占用单车道或机动车道时,应办理相关占道手续,并用水码设置净空为1.2m的临时通道。 7、因场地限制未能按上述要求搭设的,需要经过建设单位与监理方共同协商再作适当调整,现场确定搭设要求并做好记录存档。 8、安全防护廊搭设要求可见示意图。 3.6、斜道搭设 斜道搭设在采光井的外脚手架内,斜道坡度为1:1,斜道用木方、模板铺严,转弯处搭设休息平台,宽度不小于1.2m,护栏高度1.2m,用安全网封闭,外设踢脚板,通道两侧设置剪刀撑,进出口搭设双层防护棚,并悬挂标志牌。 3.7、脚手板及水平封闭 (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2)钢片网的铺设应设置在三根大横杆上,脚手板铺设时采用对接平铺的方式,每片钢片网应用5道16#号铁丝呈X形将脚手板与大横杆绑扎牢固,且相邻两钢片网拼接应严实。 (3)水平封闭采用模板密封在悬挑架首层、施工操作层以及中部层每隔12m满铺一层。 3.8、门洞构造要求 1、洞口处增设的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优先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中心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2、洞口两侧增设的横向支撑应伸出增设的斜杆端部; 3、增设的短斜杆端部应增设一个安全扣件。 3.9、基础和避雷接地 脚手架的基础,采用现浇混凝土C10-C15,厚度10-30cm,宽度1.2-1.5m,并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和附近有排水沟。然后在该基础上垫木板、钢板或槽钢作为立杆的底座。如位于回填土上面时,要先将回填土夯实,再浇筑混凝土基础。 如脚手架直接支承于楼面(如裙楼屋面等),除按施工规程设置扫地杆外,为避免立杆荷载直接传递给楼面而引起局部应力集中,在楼面处先铺槽钢或木板以支承立杆,同时该处楼板应经过验算是否需加配钢筋。 东莞地区搭设高度超过20m的脚手架,即本工程所有塔楼楼(2栋26层住宅楼、3栋24层住宅楼)的外脚手架,应做好避雷接地措施,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接地用的地极,一般可用3根L50×5的角钢(长度1.5m),埋入地下,再用-40×4扁钢引出与脚手架架体连接。接地处的钢管,应在地面通过扫地杆、在最顶部通过大横杆等,互相连通形成环形避雷带。 3.10、连墙杆 为了增强脚手架的侧向刚度及稳定性,在外脚手架于建筑物之间设置连接杆,设置说明如下: (1)外脚手架从2层开始,每层预埋连墙杆用以拉结,防止架体摇晃、扭曲、变形,以抵抗台风荷载。拉结点水平间距不大于5.4m,竖直每层设置,但上下层宜错开按梅花状埋设。 (2)连墙用短钢管制成,长度约800-1800mm,一端用扣件固定于脚手架的立杆上,另一端用扣件固定于预埋在梁内的钢管上呈水平设置,预埋梁内的钢管必须牢固可靠。连接杆按二步三跨设置,上下错开,成菱形布置。 (3)采用连墙小横杆作为回顶,布置间距同上述拉结点。连墙杆尽可能设置在立杆与大、小横杆的连接的主节点处,最大允许偏离主节点距离不大小300mm,与脚手架架体垂直,如在规定的位置上设置有困难,应在邻近点补足。 3.11、钢丝绳卸荷 按以上计算可知,本工程双排钢管脚手架无需采用卸荷措施,但为了安全起见,对于3栋26层住宅(高度60.9~75.5m)与3栋24层(高度51.9~69.5m)的外脚手架,为了减轻立杆传递与地(楼)面的荷载,作为安全储备,从第6层楼开始,采用型号为6×19-14钢丝绳,按四周水平间距不大于5.4m设吊环,以卸除部分垂直荷载(见附图),往上每各三层设一道吊环,上下吊点错开,形成梅花状。每个吊环吊点的立柱,必须用螺栓与结构物拉结。 4、悬挑梁的设计与选用 4.1、水平悬挑梁 (1)水平悬挑梁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锚固强度和截面抗屈曲能力,水平悬挑梁的纵向间距与上部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相同,立杆直接支承在悬挑梁上。本工程与塔楼4楼面梁位处预埋16号工字钢作为悬挑部分外脚手架的支撑。 上部脚手架立杆与挑梁支承结构应有可靠的定位连接措施,以确保上部架体的稳定。通常采用在挑梁或纵向钢粱上焊接150-200mm、外径φ48mm的钢管,立杆套座其外,并同时在立杆下部设置扫地杆。见下图 (2)在脚手架的转角处、阳台处分别设置内外两道水平联系梁(工字钢或槽钢);连系梁与主梁间均采用焊接,角焊缝高度不小于6mm。见下图 (3)悬挑梁的锚固 型钢梁与主体混凝土结构的固定可采用钢筋拉环锚固,环应锚入楼板30d,并压在楼板下层钢筋下面,如下图所示。 4.2、悬挑架立杆设置 (1)立杆处采用φ25定位钢筋与型钢焊接,四周围焊,焊缝高度不小于6mm;如下图 (2)接长: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以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用对接扣件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举例不小于100mm; (3)端面: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1.7mm; (4)接头: 相邻立杆接头相互错开一个步距(不得在同一平面上或同步内);同步内相隔立杆接头高差≥0.5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距离a≤h/3(见下图四) (5)脚手架转角处的阴角和阳角必须设置立杆; 5、卸料平台构造与措施 5.1、卸料平台设计构造 卸料平台搭设时,严禁与架体连接,其卸荷点均应布置在主体结构上,整个支撑系统用槽钢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支撑,并加以钢丝绳卸荷;卸料平台底部用钢管、木方、模板密封铺设;在其四周槽钢上焊30cm长Φ32钢筋头,用1200mm钢管套上做防护,然后在四周用密目式安全网将其严密封闭。卸料平台平面尺寸为1500*3000,在使用中应注明使用荷载及换算后的各种材料堆码数量,材料应及时周转,并且定人定时检查。 5.2、卸料平台卸荷 为了安全起见,卸料平台也采用钢丝绳进行卸荷,措施与构造如下图: 6、脚手架的计算与验算 6.1、地下室及裙楼外脚手架计算 地下室及裙楼外脚手架大横杆计算书 脚手架设计几何数据 Φ48*3.5mm钢管标称外径D m 0.048 Φ48*3.5mm钢管内径d m 0.041 大横杆跨度l(立杆纵向间距) m 1.5 立杆横向间距 m 0.90 立杆离墙间距 m 0.25 脚手架步距 m 1.8 采用的钢管物理数据 钢材容重(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N/m3 78500.00 Φ48*3.5mm钢管截面积A=(D2-d2)π/4 m2 0.0004893 Φ48*3.5mm钢管每米重量=容重*A N/m 38.41 Φ48*3.5mm钢管惯性矩I=(D4-d4)π/64 m4 0.000000122 Φ48*3.5mm钢管截面矩W=I/(D/2) m3 0.0000051 钢材弹性模量E(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MPa 206000.00 钢材抗拉、抗弯及抗压强度(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MPa 205.00 钢材抗剪强度(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MPa 120.00 旋转扣件的最大受力(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N 8000 钢管扣件抵抗力矩(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N.m 800 均布静荷载q1 小横杆自重=38.4N/m N/m 38.41 脚手板重量=0.9m/2*300Pa N/m 135.00 小计q1=累加静载*分项系数1.2 N/m 208.09 均布活荷载q2 施工荷载=0.9m/2*2500Pa N/m 1125.00 q2=活载*分项系数1.4 N/m 1575.00 计算模型说明 大横杆平分均布荷载,每条长度4.5~12m,以下小横杆按立杆纵向间距(即大横杆的跨度),保守地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如下图: 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计算模型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模型 大横杆抗弯验算 跨中最大正弯矩M1=0.08q1l2 + 0.101q2l2 N.m 395.38 支座最大负弯矩M2=-0.10q1l2 - 0.117q2l2 N.m -461.44 计算的最大弯矩Mmax=(M1,M2) N.m 461.44 最大弯拉应力=最大弯矩M/截面矩W MPa 90.87 比较:最大弯拉应力小于钢材抗弯强度205MPa 满足抗弯要求 比较:最大弯矩Mmax小于钢管扣件抵抗力矩800N.m 满足扣件抗弯要求 大横杆抗剪验算 所受最大剪力Q=0.677*(q1+q2)*l N 1810.73 最大剪应力=2倍最大剪力Q/截面积A MPa 7.40 比较:最大剪应力小于钢材抗剪强度120MPa 满足抗剪要求 大横杆刚度验算 在荷载作用的扰度f=(0.00677q1l4+0.00990q2l4)/EI m 0.00343 最大容许扰度[f]=l/150 m 0.01000 比较:在均布荷载作用的扰度f<最大容许扰度[f] 满足刚度要求 结论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满足要求 最大支座反力 R=1.25(q1+q2)l N 3343.30 施工要求 1、立杆应均匀布置,纵向间距不能大于1.5m,横向间距不能大于0.9m; 2、控制施工荷载不能大于2.5kPa,且脚手板应铺设均匀。 地下室及裙楼外脚手架小横杆计算书 脚手架设计几何数据 Φ48*3.5mm钢管标称外径D m 0.048 Φ48*3.5mm钢管内径d m 0.041 立杆纵向间距 m 1.5 小横杆跨度L m 0.90 立杆离墙间距 m 0.25 脚手架步距 m 1.8 脚手架高度(以最大高度4.1+4.5+5.5*3+1.2=26.3m作为验算) m 26.3 采用的钢管物理数据 钢材容重(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N/m3 78500.00 Φ48*3.5mm钢管截面积A=(D2-d2)π/4 m2 0.0004893 Φ48*3.5mm钢管每米重量=容重*A N/m 38.41 Φ48*3.5mm钢管惯性矩I=(D4-d4)π/64 m4 0.000000122 Φ48*3.5mm钢管截面矩W=I/(D/2) m3 0.0000051 钢材弹性模量E(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MPa 206000.00 钢材抗拉、抗弯及抗压强度(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MPa 205.00 钢材抗剪强度(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MPa 120.00 旋转扣件的最大受力(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N 8000 自重荷载q 小横杆自重38.4N/m N/m 38.41 自重设计荷载值q=38.4N/m*分项系数1.2 N/m 46.09 集中荷载P P=大横杆支座反力R N 3343.30 计算模型 小横杆抗弯验算 所受最大弯矩M=q*L2/8+PL/3 N.m 1007.66 最大弯拉应力=最大弯矩M/截面矩W MPa 198.45 比较:最大弯拉应力小于钢材抗弯强度205MPa 满足抗弯要求 小横杆抗剪验算 所受最大剪力Q=q*L/2+P N 3364.04 最大剪应力=2倍最大剪力Q/截面积A MPa 13.75 比较:最大剪应力小于钢材抗剪强度120MPa 满足抗剪要求 小横杆刚度验算 在荷载作用的扰度f=5qL4/(384EI)+23PL3/(648EI) m 0.00346 最大容许扰度[f]=L/150 m 0.00600 比较:在荷载作用的扰度f<最大容许扰度[f] 满足刚度要求 旋转扣件承载验算 支座反力R=q*L/2+P N 3364.04 比较:小于其与立杆旋转扣件的最大受力8000N 满足扣件受力要求 结论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满足要求 施工要求 1、立杆横向间距(小横杆跨度L)原方案设计1.05m,经过计算不符合强度要求,应改为0.9m,施工时应控制在0.8~0.9m之间; 2、控制施工荷载不能大于2.5kPa,且脚手板应铺设均匀。 地下室及裙楼外脚手架立杆横向稳定性计算书 脚手架设计几何数据 Φ48*3.5mm钢管标称外径D m 0.048 Φ48*3.5mm钢管内径d m 0.041 立杆纵向间距L m 1.5 立杆横向间距l m 0.90 立杆离墙间距L1 m 0.25 脚手架纵向步距h1 m 1.8 脚手架横向步距h2(两步两跨) m 3.6 脚手架高度H(以最大高度4.1+4.5+5.5*3+1.2=26.3m作为验算) m 26.3 采用的材料物理数据 钢材容重(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N/m3 78500.00 Φ48*3.5mm钢管截面积A=(D2-d2)π/4 m2 0.0004893 Φ48*3.5mm钢管每米重量=容重*A N/m 38.41 Φ48*3.5mm钢管惯性矩I=(D4-d4)π/64 m4 0.000000122 Φ48*3.5mm钢管截面矩W=I/(D/2) m3 0.0000051 Φ48*3.5mm钢管回转半径i=(D2+d2)1/2/4 m 0.01578 钢材弹性模量E(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MPa 206000.00 钢材抗拉、抗弯及抗压强度(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MPa 205.00 钢材抗剪强度(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MPa 120.00 旋转扣件的最大受力(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N 8000 考虑风压的基本数据 东莞市基本风压ω0 (查GB50009-2001得知) Pa 500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查GB50009-2001得知) 0.54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查GB50009-2001得知) 0.214 立杆所受压力(静载与活载) 立杆及扣件重量=内外立杆2*26.3m*38.41N/m*1.2(考虑扣件) N 2424.43 大横杆重量=2*15步*1.5m*38.4N/m N 1728.45 小横杆重量=15步*(0.9+0.4)m*38.41N/m N 748.99 加强杆重量=2*15*1.5m*38.41N/m*1.2(考虑富裕系数) N 2074.13 脚手板重量=0.9m*1.5m*300Pa*6层 N 2430.00 内外立杆所受的恒载压力小计 N 9406.00 内外立杆所受的施工荷载=0.9m*1.5m*2500Pa*2层 N 6750.00 内外立杆所受的总压力P=恒载*分项系数1.2+活载*分项系数1.4 N 20737.21 考虑内外立杆平均分摊的压力P1=P2=P/2 N 10368.60 风荷载 风荷载标准值Wk=0.7μz•μs•ω0 Pa 40.45 风荷载设计值Ws=1.4*Wk Pa 56.62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0.85WsLh2/10 N.m 93.57 最底层压杆稳定性验算 压杆长细比λ=h/i 228.11 压杆承载力折减系数Ф(由λ查GBJ17-88得知) 0.155 压杆最大弯压应力σ=P/(φA)+MW/W MPa 155.14 比较:最大弯压应力小于钢材抗弯压强度205MPa 满足稳定性要求 施工要求 1、控制施工荷载不能大于2.5kPa,且26.3m的脚手架高度范围内只能1~2层作业,决不能3层或3层以上同时作业; 2、为了减少重量,现场按同时铺设6层脚手板以内控制; 3、连墙杆应严格按设计两步三跨(即3.0m*3.6m)施工,以控制立杆的横向长细比; 4、为增加立杆的稳定性,最底部立杆应加扫地杆。 地下室及裙楼外脚手架立杆纵向稳定性计算书 脚手架设计几何数据 Φ48*3.5mm钢管标称外径D m 0.048 Φ48*3.5mm钢管内径d m 0.041 立杆纵向间距L m 1.5 立杆横向间距l m 0.90 立杆离墙间距L1 m 0.25 脚手架纵向步距h m 1.8 脚手架高度H(以最大高度4.1+4.5+5.5*3+1.2=26.3m作为验算) m 26.3 采用的材料物理数据 钢材容重(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N/m3 78500.00 Φ48*3.5mm钢管截面积A=(D2-d2)π/4 m2 0.0004893 Φ48*3.5mm钢管每米重量=容重*A N/m 38.41 Φ48*3.5mm钢管惯性矩I=(D4-d4)π/64 m4 0.000000122 Φ48*3.5mm钢管截面矩W=I/(D/2) m3 0.0000051 Φ48*3.5mm钢管回转半径i=(D2+d2)1/2/4 m 0.01578 钢材弹性模量E(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MPa 206000.00 钢材抗拉、抗弯及抗压强度(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MPa 205.00 钢材抗剪强度(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MPa 120.00 旋转扣件的最大受力(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N 8000 考虑风压的基本数据 东莞市基本风压ω0 (查GB50009-2001得知) Pa 500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查GB50009-2001得知) 0.54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查GB50009-2001得知) 0.214 立杆所受压力(静载与活载) 立杆及扣件重量=内外立杆2*26.3m高度*38.41N/m*1.2(考虑扣件) N 2424.43 大横杆重量=2*15步*1.5m*38.4N/m N 1728.45 小横杆重量=15步*(0.9+0.4)m*38.41N/m N 748.99 加强杆重量=2*15*1.5m*38.41N/m*1.2(考虑剪刀撑及安全网等) N 2074.13 脚手板重量=0.9m*1.5m*300Pa*6层 N 2430.00 内外立杆所受的恒载压力小计 N 9406.00 内外立杆所受的施工荷载=0.9m*1.5m*2500Pa*2层 N 6750.00 内外立杆所受的总压力P=恒载*分项系数1.2+活载*分项系数1.4 N 20737.21 考虑内外立杆平均分摊的压力P1=P2=P/2 N 10368.60 风荷载 风荷载标准值Wk=0.7μz•μs•ω0 Pa 40.45 风荷载设计值Ws=1.4*Wk Pa 56.62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0.85WsLh2/10 N.m 23.39 最底层压杆稳定性验算 压杆长细比λ=h/i 114.06 压杆承载力折减系数Ф(由λ查GBJ17-88得知) 0.508 压杆最大弯压应力σ=P/(φA)+MW/W MPa 46.32 比较:最大弯压应力小于钢材抗弯压强度205MPa 满足稳定性要求 落地立杆1.2m宽基础垫层承载力验算 所受内外立杆压力Q=2P N 41474.41 基础垫层面积A0=L*1.2m m2 1.80 压应力=Q/A0 kPa 23.04 比较:立杆对基础的压应力远小于现场基础承载力(50kPa以上) 满足承载力要求 结论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满足要求 施工要求 1、控制施工荷载不能大于2.5kPa,且26.3m的脚手架高度范围内只能1~2层作业,决不能3层或3层以上同时作业; 2、为了减少重量,现场按同时铺设6层脚手板以内控制; 3、为增加立杆的稳定性,最底部立杆应加扫地杆。 地下室及裙楼外脚手架连墙杆计算书 脚手架设计几何数据 Φ48*3.5mm钢管标称外径D m 0.048 Φ48*3.5mm钢管内径d m 0.041 立杆纵向间距L m 1.5 立杆横向间距l m 0.90 立杆离墙间距L1 m 0.25 脚手架纵向步距h m 1.8 脚手架高度H(以最大高度4.1+4.5+5.5*3+1.2=26.3m作为验算) m 26.3 连墙杆及拉环横向间距2L(二跨) m 3 连墙杆及拉环竖向间距2h(二步) m 3.6 拉环钢筋¢16截面积a=0.0162π/4 m2 0.0002011 采用的材料物理数据 钢材容重(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N/m3 78500.00 Φ48*3.5mm钢管截面积A=(D2-d2)π/4 m2 0.0004893 Φ48*3.5mm钢管每米重量=容重*A N/m 38.41 Φ48*3.5mm钢管惯性矩I=(D4-d4)π/64 m4 0.000000122 Φ48*3.5mm钢管截面矩W=I/(D/2) m3 0.0000051 Φ48*3.5mm钢管回转半径i=(D2+d2)1/2/4 m 0.01578 钢材弹性模量E(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MPa 206000.00 钢材抗拉、抗弯及抗压强度(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MPa 205.00 钢材抗剪强度(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MPa 120.00 旋转扣件的最大受力(查规范及参考书得知) N 8000 示意图 考虑风压的基本数据 东莞市基本风压ω0 (查GB50009-2001得知) Pa 500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最顶层查GB50009-2001得知) 0.54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查GB50009-2001得知) 0.214 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 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N0(查JGJ130-2001得知) N 5000.00 风荷载标准值Wk=0.7μz•μs•ω0 Pa 40.45 风荷载设计值Ws=1.4*Wk Pa 56.62 未设连墙杆的迎风面积As=2L*2h m2 10.80 风荷载产生的轴向力Ns=Ws*As N 611.54 连墙杆的轴向力设计值P= Ns+N0 N 5611.54 连墙杆抗压稳定性验算 压杆长细比λ=L1/i 15.84 压杆承载力折减系数Ф(由λ查GBJ17-88得知) 0.988 压杆最大弯压应力σ=P/(φA) MPa 11.61 比较:最大弯压应力小于钢材抗弯压强度205MPa 满足稳定性要求 旋转扣件承载验算 连墙杆与墙体连接受力P N 5611.54 比较:连墙杆与墙体连接受力小于旋转扣件的最大受力8000N 满足扣件受力要求 拉环抗拉强度验算 拉环所受拉应力σ=P/a N 27.91 比较:拉环所受拉应力小于钢材的抗拉强度205MPa 满足抗拉强度要求 结论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满足要求 6.2、塔楼外脚手架计算 塔楼外脚手架大横杆计算书 脚手架设计几何数据 Φ48*3.5mm钢管标称外径D m 0.048 Φ48*3.5mm钢管内径d m 0.041 大横杆跨度l(立杆纵向间距) m 1.2 立杆横向间距 m 0.9 立杆离墙间距 m 0.25 脚手架步距 m 1.8 采用的钢管物理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