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德县大事记.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898246 上传时间:2025-03-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5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德县大事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德县大事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德县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一寒假作业 ----阅读历史、了解家乡历史 同学们:寒假就要到了,这个寒假,我们准备了《广德县志大事记》作为历史阅读材料,培养大家的历史阅读能力与习惯,初步了解我们家乡历史,请同学们利用寒假时间认真阅读,我们将在下学期进行相关的知识竞赛。 广德县志大事记 春秋 周敬王四十年(前480)“夏,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左传》鲁衷公十五年)。是为广德县见之史籍最早的地名和事件。 东汉   建安初,孙策平定宣城以东地区后,孙吴分故鄣县地始置广德县,县治在今县城西南境内。建安五年(200)“徐王昆以督军中郎将从破庐江太守李术,封广德侯”。建安八年,吕蒙从孙权伐丹阳有功,“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 南北朝   宋永初三年(422)并广德、故鄣、长城、阳羡、义乡五县地立绥安县。不久废,复置广德县。   梁绍泰元年(555)在县地增置广梁郡及石封县,郡、县治所均设在今桃州镇。侯景乱后封徐度为广德侯,广德县为其侯国封地。   陈改广梁郡为陈留郡,改广德侯国为县。 隋   开皇九年(589)并广德(《隋书·地理志》避讳作“大德”)、故鄣、安吉、原乡四县入石封,改石封为绥安县,县治仍在今桃州镇,属宣州。 唐   武德三年(620)以绥安县地置桃州,原绥安县分置绥安、桐陈、怀德三县,桃州领之。   武德七年(624)废桃州,桐陈、怀德并入绥安县,属宣州。   至德二年(757)九月因肃宗忌恨安禄山,改绥安县为广德县。   上元元年(760)江南灾荒,县人陈庄、陈伍率众起义,宝应二年(763年)与歙州方清义军会师。永泰元年(765年)陈庄攻占舒州(今潜山县),继而又连克江西数州县。后失败。   乾符五年(878)黄巢起义军经境内桐氵内河,与据守渡口的乡兵激战,义军胜。   大顺二年(891)正月淮南节度使孙儒与宁国节度使杨行密,各以重兵激战于县境。至翌年六月,孙败被杀。   景福元年(892)五月大疫。 北宋   太平兴国四年(979)以县置广德军。   是年唐代所建开化寺内建成五层大圣宝塔。   端拱元年(988)析广德西北桐乡、昭德、临湖、原通、妙泉5乡置建平县,广德军领广德、建平2县。属江南路。   祥符八年(1015)至天禧元年(1017)范仲淹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时建书院于城北,并礼聘三位名士执教,于是广德学风日盛。   熙宁元年(1068)冬衙署前鼓角楼建成,曾巩为文作记。   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大圣宝塔被焚。建中靖国元年(1101),宋荣、宋宗兄弟领修塔,至崇宁四年(1105)成,7层。  南宋   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金宗弼(兀术)陷广德军。江淮统制岳飞在广德“腰击”金兵,“六战皆捷”。   建炎四年(1130)江淮宣抚司准备将戚方拥众叛,三月陷广德,六月犯湖州、安吉。岳飞率3000人于境内苦岭与戚方军大战,戚方败降。   淳熙六年(1179)始建城门六座,有楼,内设子城。   淳熙十一年(1184)广德纂修《桐氵内志》,知军事赵亮夫序,纂修者佚名,历3年书成,早佚。是为本县已知的首次修志。   德礻右元年(1275)二月元军攻占建康府后,广德知军事令狐概以城降元。宋将顾顺夺回广德城。四月,元军破广德,执知县王汝翼去建康。十一月,元军分三路自建康趋临安,至广德破而据之。 元   至元十四年(1277)置广德路,领广德、建平2县。   至正十六年(1356)六月朱元璋部将邓愈克广德。   是年朱元璋下榻广德祠山。因原城楼已毁,遂令军队修筑城池。周围八里,有六门,除南门外,余皆凿有城濠。并改广德路为广兴府(不久改称广德府),同时改广德县为广阳县。广兴府领广阳、建平2县,属江南行中书省。 明   洪武元年(1368)太祖诏免广德被灾田赋。   是年撤行省,广德府属南京直隶。   洪武四年(1371)九月改广德府为广德直隶州。领广阳、建平二县。   洪武十三年(1380)四月省广阳入州,广德州领建平县,仍直隶南京。   洪武年间(1368—1398)于城东创建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废疾之民”。   弘治十四年(1501)六月大水溢城。   正德三年(1508)大旱,颗粒无收,草根树皮采食殆尽。   正德四年(1509)春饥,人相食。夏大疫,死者万计,遗骸载道。秋大水灌城。冬冰坚地裂,禽兽皆冻死。   嘉靖三年(1524)疫疠大作。   嘉靖四年(1525)广德州判官邹守益(号东廓)在文庙后西北玄妙观址建复初书院,邹讲学课徒其中。   嘉靖六年(1527)七月雨雹大如拳,禾稼及鸟兽触者皆死。   是年乡宦张金妻曹氏、媳陈氏捐资建造尚义桥(后名福星桥)。   嘉靖十四年(1535)夏秋不雨。   九月蝗虫大作。   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窜扰州境,后逃至上海被灭。   万历七年(1579)朝廷下令在广德分造绢丝。   万历四十四年(1616)九月蝗虫南大起,禾黍竹树俱尽。   万历年间州人以土法开挖煤炭。   万历四十七年(1619)八月州署奉文立碑禁开煤山。   是年善政乡舍东都地裂,长数十丈,深宽各五尺。   天启四年(1624)七月大地震。   崇桢十四年(1641)大旱,蝗灾,斗米千钱,遗骸载道。 清   顺治二年(1645)五月 明臣马士英领黔兵奔浙江,经广德。马令明臣广德知州赵景和犒军,景和闭城据守。马攻破州城,杀知州,大掠而去。   顺治初广德州属江南布政使司。   康熙四年(1665)秋冬北乡千亩园竹林有虎伤人,知州令猎户以火炮击杀数十只。   康熙六年(1667)广德州属安徽省领建平县。   乾隆元年(1736)北乡山区“猛虎成群,食人甚多,白昼人不敢行”。   乾隆二年(1737)育婴堂建成,址在西门外朝斗坊。   乾隆二十一年(1757)春大饥荒,斗米钱四百文。   乾隆二十二年(1758)狼白昼入人家,吃小孩甚多。   乾隆五十一年(1786)五月十六日初昏,一星如月流向西北,声如雷。   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至十一月无雨,大饥。   嘉庆二十三年(1818)七月一日中午,风雨雷电交加,鼓角楼和一些民房、树木被吹倒,天寿寺大圣宝塔顶盖被掀落殿庭。   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大雪深处达丈余,道路一月不通,冻死许多人,山兽入民宅厨灶。   道光二十九年(1849)四月至六月淫雨不止,大水溢入州城,田禾被淹没,大饥,斗米钱六百文。   咸丰初年孙正和商号在州城开业。店主为黟县籍商人孙俊功、孙亦贤。宣统三年,该商号生产的玫瑰酥糖获南洋劝业会奖状和铜质奖牌。   咸丰三年(1853)三月地震连日,月余始定。   咸丰十年(1860)二月初三太平军忠王李秀成率军数万自宁国攻占广德城。   三月廿八日驻广德太平军大部北进,清浙江总兵熊天喜乘虚攻占广德。   五月初四太平军侍王李世贤由溧阳攻克广德城,驻旬日后他调。清军复占州城。   七月初四太平军英王陈玉成自孝丰再次攻占广德城。   同治元年(1862)六月二十日太平军保王童容海袭取广德州城后降清。   秋童容海部将领张德胜、陶子高坚不愿降,率二万人投奔杨辅清。童部朱大椒、黄三元率二万余众于广德反童。童容海遁往宁国投靠清军。广德城复归太平军。   是年广德大疫。连同兵燹,五至八月积尸遍野。   同治三年(1864)六月十六日天京沦陷,李秀成与洪仁王干等护送幼主洪天贵福奔往广德。   六月廿六日堵王黄汶金自广德迎幼主至湖州。   七月廿八日洪仁王干与昭王黄汶英护送洪天贵福经广德南走宁国。   七月廿九日清总兵周盛波攻破广德城,太平军败。   是年天主教法国传教士始在广德月湾等地布教。   同治四年(1865)官府“出示招垦”,推行“插标划田,立界为山,据室为家”政策,鼓励移民垦荒,河南、湖北等邻省农民以及安徽江北人络绎来广德定居。   同治十二年(1873)天主教法国传教士在州城设总教堂1座,分堂1座,四乡设分堂13座。   同治年间吴国基在州城笔架山开办织布机坊,有木机120台。光绪年间增至200余台,有机匠300余名。   光绪三年(1877)裼泰源纸坊在南部山区开办,年产纸330担。   光绪七年(1881)知州胡有诚、前天津知府张光藻、归安布衣丁宝书等修成《广德州志》60卷,为广德最后一部官修方志。   光绪十五年(1889)寿萱斋药店在县城开业,资产8000银元。   光绪廿四年(1898)耶稣教英籍传教士始在州城设堂布教。   光绪廿八年(1902)州城西街始设邮政局。   光绪廿九年(1903)三月知州袁学昌在复初书院旧址创办广德州立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称县立中学堂。3年,停办。   是年耶稣教美籍传教士入境设堂布教。   光绪三十二年(1906)郑芳荪获准开办广益煤矿公司,在独山翎猪洞和梁家山建窑采煤。数年后停办。   光绪三十三年(1907)州署在东乡大塔保三官殿创办初等小学堂。   宣统元年(1909)八月设巡警局。   是年在州治成立商会。   宣统三年(1911)幸亥革命胜利。   邮政局内开设有线电报支局。 中华民国   元年(1912)   4月3日州临时议会成立。3年(1914)2月解散。   5月下旬改州为县,直属安徽省。   2年(1913)   春广盛染织布厂在县城建成投产。   4年(1915)   2月砖桥五花岩等地所产云雾茶,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赛会金牌奖。   6年(1917)   县城本固书局始用机器印刷。   7年(1918)   县立女子小学在县城开办。   8年(1919)   5月上旬“五四”运动爆发之后,第一高等小学校长彭鸣本白和部分教师及其他学校教职员30余人,组成广德“五四”运动委员会,发动各校师生集会、游行,声援“五四”运动,检查并焚毁日货。   9年(1920)   10月5日四乡数十家纸槽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县知事派兵弹压。   是年赵一琴在城南砚池塘开办一琴医院,为本县首家西医院。   10年(1921)   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广德分会成立。   11年(1922)   在原中学堂校址开办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翌年,改为省立第十二中学。15年,并入宣城省立第八中学。广德学生赴宣城就读。   12年(1923)   春富商赵少丞发起创办广明电灯公司。   13年(1924)   县城始用电话。   14年(1925)   元月22日广明电灯公司建成发电,县城始用电灯照明。   6月上旬广德旅沪学生、县城教师及其他人士组成广德县“五卅”惨案外交后援会,该会组织罢市、罢课、罢工及募捐,还组织查抄英货、日货。   6月9日设泾的省立十二中学100余名师生游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暴行,声授上海人民的正义斗争。   16年(1927)   3月1日孙传芳所部白宝山师在江西被国民革命军击败后,自徽州窜广德。   3月7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副军长鲁涤平、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李富春,率部自江西经衢州、湖州进军至广德,先头部队中午攻占县城。   是日革命军第二军政治部任命周瀛干为广德县长。   3月8日数千各界人士与革命军第二军举行军民联欢会。  3月10日第二军政治部主任李富春批准成立中国国民党广德县临时党部,由执行委员9人组成。次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解体。   3月12日中国国民党广德县临时党部在城南操场举行纪念孙中山逝世两周年大会,鲁涤平到会讲话。   5月皖军总司令陈调元任命黎在符为广德县长。   是月国民党右派设立县党务改组委员会。   17年(1928)   1月8日国民党广德县党部筹备委员会成立。   8月在前省立第十二中学校址复办广德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周松甫,教务主任许杰。   12月中国共产党沪宁路区领导机关派黄中道等人来广德,创建了中共广德直属小组,负责人黄中道。   18年(1929)   2月中共广德直属小组升格为中共广德特别支部,负责人丁继周、王金林、张震、高翔,下辖城市、誓节渡、山孝山昆塘、学生四个支部,有党员20人。   9月浙江省在广德县城开办长途电话站。   冬中共广德特别支部升格为中共广德县委员会,书记邓国安,王金林等为委员。属中共江苏省委员会领导。   12月1日中共广德县委以给王金林母亲做寿为名,在黄金坝召开会议,准备发动武装暴动。   是年广德县佛教会成立。   19年(1930)   3月王金林、邓国安等人发动并领导山孝山昆塘一带的农民开展分粮斗争,于董家冲、陈塘、戈村等地分掉大地主的粮食10万余斤,缴步枪、土枪数十支。分粮斗争揭开了广德武装暴动的序幕。   是月皖南红军游击队成立,负责人王金林。   4月国民党首都卫戍团派一营兵力来广德清剿红军游击队。   春花鼓区苏维埃政府成立。   7月皖南红军游击队在独树街扩编为皖南红军独立团,王金林任团长,邱宏毅任政治委员,李邦兴任副团长兼参谋长。   夏、秋西坞、沙塘头、侯村、莫村、老村、牛角冲、独树街以及郎溪的姚村先后建立苏维埃政权。   10月广郎宣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郎溪县夏桥路途村召开。选举产生了广郎宣苏维埃准备委员会,大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并选举了出席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   12月7日红军独立团在浙江孝丰县门东村被国民党军包围。突围中有3个连叛变投敌,独立团由600余人减至70余人。   12月1日县城设雨量测验站   是月国民党军进犯“红色区域”,屠杀苏维埃政权干部以及工农群众。   20年(1931)   1月红军独立团在郎溪鸦山整编为3个队。   3月脑膜炎自浙江传入,主要流行于县城。至4月中旬,死者约百人。   4月1日《广德日报》创刊。   10月红军独立团和农民赤卫队攻打誓节渡失利,王金林左臂负伤,转移途中多次遇敌伏击,伤亡几尽,独立团解体。因叛徒出卖,王金林被捕。   11月22日王金林于城北凤凰墩英勇就义。   12月23中共中央发出《给广德县委的指示信——目前政治形势及广德党的中心任务》,决定广德工作暂归中央直接指导,并派曾××前往担任县委书记,曾××是否抵广德及广德县委贯彻执行情况,无考。   21年(1932)   4月18日《广报》创刊   11月居民被迫实行三户连环保。   冬广德军用飞行场在城东十里沟建成。   22年(1933)   1月县府奉令收集旧方志及风土民情资料。   2月南街贫儿院首映无声电影。   6月宣(城)长(兴)公路修成,始通货车。在誓节渡过河靠乌排摆渡,至下半年木桥建成。   23年(1934)   5月19日至9月23日无雨,36万余亩农田受灾。灾民15万多人,以糠秕、树叶、树根充饥。县政府自9月起先后发放赈粮1600石。赈款4000元,免税米4500石,浙江省赈务委员会常委、邑人钱文选和一些商界人士,也多方实施救济。  10月30日原军用飞行场因狭小而废弃,另在北郊邓家村重建的军用飞行场场坪竣工。县长周崇颐贪污施工款项3万余元,事发后周已调离,不了了之。   25年(1936)   5月安徽省银行广德办事处开业。   6月县城近20家棉织机坊因土布滞销而停工。   11月中共上浙皖特委所属红军一部,在广德、宁国边境建立一支200余人的广宁红军游击队。   12月1日省民政厅土地测量队来县测量土地。   是月红军游击队在桐氵内乡的塘辛、白马一带建立农民协会,开展减租减息斗争。   是年全县共有纸槽1100多架,工人3000余名,年产表芯纸20万担。   26年(1937年)   4月10日《中南日报》创刊,报社在东街秀水巷。   6月2日中共上浙皖特委书记邵长河率领的红军部队,在野鸡冲被国民党三十四师包围后打散。邵突围时负重伤。   8月8日县各界抗敌后援会发布通告称,即日起每日张贴抗日壁报6份,以期同仇敌忾,增加后援力量。   8月14日上午,驻广德国民党空军二大队奉命出击侵沪日军,飞抵吴淞口轰炸日军舰队。下午,二大队9架轰炸机再次起飞轰炸吴淞口日舰。傍晚返航时,日机数架尾随而至,一架日机被机场炮弹击中,坠地**。   15日二大队飞杭州湾轰炸日舰。   18日二大队再飞杭州湾轰炸日舰。   是日 日机数架轰炸广德飞行场,一日机被击落,日军飞行员1人死,另4名机组人员被生擒。   19日二大队九中队飞上海白龙湾、花鸟山一带袭击日舰。   20日二大队出击淞沪,搜寻日航空母舰。   10月6日日机数架在城内投弹8枚,炸死平民4人,炸毁房屋20余间。   11月26日至30日26日晨至28日中午,日机数十架轮番轰炸北郊飞行场、县城和主要集镇。28日、29日,国民党军一四五师和十三旅在祠山岗以东大松林处与日本侵略军牛岛师团4000余人激战,重创日军,守土将土亦伤亡过半。29日退守县城。30日晚日军侵占县城,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愤而自戕。   12月日军在城内外烧杀奸淫。   27年(1938)   1月13日第三战区部队进攻驻广德日本侵略军,日军撤往芜湖。撤走之前,纵火焚烧县城及周围村庄,县城一片焦土。   3月21日日本侵略军自宣城侵入广德县城。25日撤向江苏宜兴。   5月广德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在柏垫成立,负责人中有中共党员周嘉琳、许道珍。   8月10日县难民救济支会成立。   9月县政府奉令将境内公路破坏,以阻碍日军侵略行动。   10月全县疟疾流行。   11月1日县成立军运代办所。   冬中共广德县工作委员会成立,属皖南特委领导。   28年(1939)   4月13日县政府奉令调集民夫拆除城墙。5月30日,城墙拆除完毕。   6月23日上午,日机5架在县城投弹18枚,炸死30余人,重伤多人,民房数十间及县党部、学校被炸毁。县政府迁山关岭。   7月7日县政府奉令调集民夫将飞行场破坏。   7月15本县成立抗倭第一线军民合作总队,县长蒋诚达兼总队长。   7月国民党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总指挥部和江苏省江南行署成立,总指挥部及行署设在广德田里戈村黑洼,冷欣任总指挥兼行署主任。   10月上旬县政府分散在县城、山关岭和柏垫3处办公。   秋县政府按国民党《防制异党活动办法》和皖南行署密令欲逮捕中共党员许道珍等。许道珍和周嘉琳闻讯后撤离广德。中共广德县工委遂将已公开身份的党员转移。   29年(1940)   1月20日大雪经旬不止,积雪3尺,全县草房压倒无数。   2月1日县政府回城办公。   3月中共苏皖区委员会决定成立中共广郎中心县委,辖广德、郎溪两县委。   春国民党忠义救国军总指挥部始设柏垫桥头。翌年移住卢村王岭,总指挥周伟龙。   6月国民党军某部将新四军四兵站破坏,皖南与苏南的联络被切断。中共东南局决定广郎中心县委由其直接领导。年底广郎中心县委复归苏皖区委领导。   9月县府迁王山冲。   10月12日上午,日本侵略军从孝丰鄣吴村进犯广德县城,焚烧民房。翌日撤往江苏宜兴张渚。   11月县政府迁柏垫,同时实施新县制。   是年日机29架,6次空袭县城、杨杆桥、陈坞村和界牌,投弹71枚,炸死5人,伤16人,毁房50间。   30年(1941)   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江渭清、傅秋涛等24名指战员突围至广德,中共广德党组织将他们护送到苏南抗日根据地。   是月中共广郎中心县委妇女部长徐竹芳被俘后叛变投敌,中共广郎地区党组织损失严重。   3月21日下午2时,日机10架轰炸流洞桥,死伤20余人,房屋毁坏过半。   3月24日晨7时,杭村乡塘介山保副保长朱顺安等击毙日军2人。后受到省政府主席嘉奖。   3月县政府迁回王山冲,同时在柏垫设行署。   12月22日下午3时,日机4架轰炸县城,投弹20多枚,死伤10余人,毁房二三十间。   12月23下午3时,日机一架在县城投弹3枚后,飞西郊七里岗扫射军运骡马队时,日机触地,机毁人亡。   31年(1942)   3月2日晨7时,日机3架在县城投弹12枚并空投传单,东门外死伤3人。   6月18日广郎游击队员许道甫、伍家卫、孙朝廷,在誓节渡将国民党郎溪县党部秘书乌牧村处决。   12月广德战时内地产销税管理所所长胡孟柏贪污9.9万元被解往屯溪。次年1月6日被枪决。   32年(1943)   3月10日因物价飞涨,县成立物价评议会,实行限价。   3月戴笠来广德视察王岭忠义救国军总部及县政。29日,电告安徽省主席李品仙,提出撤销龚少陶县长职务,保举同乡姜达绪出任广德县长。李遂电饬皖南行署核办。   7月第三战区派中共叛徒徐世良任广德调查专员,徐与国民党广德县党部要员朱学易、国民党肃反行动队队长熊为政、中共叛徒徐竹芳等人,大肆搜捕共产党员,中共广德党组织几乎全被破坏。   5月19日县农业推广所成立,胡震昌任主任。   10月2日上午,日机6架轰炸西街、南街,死伤3人。下午4时,日伪军数千人在飞机掩护下,由郎溪和长兴煤山方向侵入县城,县府迁往南部山区。   10月3日驻县城和宣城水东、孝丰苦岭关日本侵略军开始在广德南部山区卢村、柏垫、月湾街、韦村等地扫荡,所到之处,烧杀淫掠,十室九空。   10月9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柏垫镇,在镇内“一度布毒”。9日前后,广德日伪军陆续退守城郊、誓节渡、门口塘等处。   10月中旬汪伪分别在县城、誓节渡组成治安维持会。   10月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八团由苏南进军广德,收复被日军侵占的县城外围地区。   12月新四军十六旅旅部、中共苏皖区委、苏南行政公署,由溧水移驻广德境内,在横涧、流洞桥、山北、砖桥一带活动。   是月中共广德县委在砖桥泉村成立,属苏南四地委领导。广郎游击大队同时成立。   33年(1944)   1月广德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杭村水东介山成立。   1月20日至2月7日中共苏皖区委扩大会议在广德杭村乡上保村和宜兴县襄阳召开。   2月县抗日民主政府组织成立纸业工人救国会,领导工人开展增资斗争。   3月29日日本侵略军南浦旅团小林中队和伪军共400余人,从门口塘据点到杭村扫荡,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八团在杭村伏击日伪军获胜,歼敌70余人,缴“九二”步兵炮一门。   5月13日汪伪广德县政府成立。   10月日本侵略军在杨杆等地扫荡,当地红枪会、黄枪会、白枪会会众袭击日军。   12月1日至4日国民党第三战区调集7个团的兵力于1日进犯广德北乡抗日根据地,围歼新四军。2日至4日,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六、四十八两个团和独立二团被迫反击,在牛头山和青岘岭激战3昼夜,新四军毙伤、俘获顽军800余人。   是年中共所辖苏南行署先后在广德北乡韩家巷、杜家坟和广德、长兴两县交界的游山介山、杨枫岭等地,开办缝纫厂、江南印钞厂、印刷厂和兵工厂,印制“江南银行”抗币,印刷《火线报》、《苏南报》和《苏浙日报》,生产被服、手榴弹等军用品。   34年(1945)   2月12日至18日新四军苏浙军区一、三两个纵队,在广德韦村、牛山、唐流和浙江孝丰与国民党第三战区所属五个团激战,新四军于18日攻克孝丰城,此役共歼灭顽军1700余人。   3月1日第三战区12个团分四路进犯孝丰,其中五十二师和忠义救国军各一团,自境内刘村、小百店向邻近孝丰的石鼓山、乌石山、牛山和八卦山阵地进攻。1日和5日,苏浙军区三纵队一个支队与顽军多次激战,顽军死伤300余人。15日,三纵一部在广德杨滩、月湾街、前程铺、独树街一带全歼浙江保安第4纵队第7团第3大队。主战场孝丰自1日至27日战况更为激烈,此役新四军共歼顽军1700余人。   4月中共广南县委、广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同溪乡陈坞村成立。随后,中共广德县委、广德县抗日民主政府分别改称广北县委、广北县抗日民主政府。   5月至6月5月下旬第三战区所部6万余人向天目山地区发起进攻,苏浙军区部队于29日开始反击,三战区五十二师和忠义救国军主力集中广德小百店,6月19日至20日,苏浙军区两个支队在小百店和苦岭关将五十二师一个团大部歼灭。孝丰等地的激战至23日结束,此役新四军共歼顽军6800余人(不含新登战斗)。   6月1日汉奸张九如串通日军道团所长,在祠山殿外将汪伪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苏浙皖边区保安司令黄一平击毙,张随后继任黄职。   8月27日境内日伪军破坏武器销毁物资后,撤往浙江受降。新四军苏浙军区第9支队光复县城。   9月初中共广南、广北县委和两县抗日民主政府进城,合并成立中共广德县委和广德县民主政府,原有武装组成广德独立团。   9月下旬~10月初中共广德县委、县民主政府和独立团,奉命随苏浙军区主力北撤。   10月5日中共苏浙区委在宜兴张渚召开留守工作会议,宣布成立苏浙皖边区特委,下设郎广以及茅山、太氵鬲、浙西4个工作委员会;成立苏浙皖边区司令部。   10月9日国民党县党部、县政府率地方武装随同国民党一四六师所属一个营进城。   10月12日县长姜达绪宣判枪决汉奸朱亚侯等6人。   10月下旬蒋介石、何应钦两次电令:以主力迅速清剿江南“散匪”。苏浙皖边区司令部所辖武装,在郎广地区遭国民党一四五师、一四六师各一个营及交警大队3次合击,损失很大。   11月上旬苏浙皖边区司令部武装在广德南部海口冲附近被敌军包围。突围后,电台丢失,人员伤亡较大。   11月29日中共郎广工委警卫连长傅家齐和郎溪县武工队师尚荣,胁迫10余名战士带枪叛变投敌。   12日上旬由于国民党军疯狂清剿,中共郎广工委机关及其警卫连仅剩8人,郎溪县武工队仅存5人,两处合在一起就地坚持游击战争,人称“十三太保”。   35年(1946)   1月根据郎广工委指示,广德县武工队分为两组。胡惠民率领一组在广南的誓节渡等地活动,李明德率领一组在广北坚持斗争。   是月国民党在国共停战协定签订后,为抢占战略要地撤走了在郎广地区的正规军,上年10月开始的“清剿”结束。   3月郎广工委在苏村和郎溪姚村等地建立几十处隐蔽的立足点,积极开展斗争。   4月至6日国民党新七师对苏浙皖边区进行第二次“清剿”。郎广工委采取游击战术、依靠群众,与敌周旋。   7月25日夜晚,国民党广德誓节乡中队一分队何增太等17名士兵击毙中队副,携机枪2挺、步枪26支、短枪5支和弹药起义,参加郎广工委所属游击队。   9月1日物价涨五成,县商会召集同业公会评议物价。   11月7日县政府公布地方志纂修办法,并未组织实施,成为一纸空文。   36年(1947)   1月5日至11日县参议会召开一届一次会议。   3月中共郎广工委改称中共郎广分工委。  是月国民党誓节乡公所武装二中队李定海等10余名士兵,携枪向中共郎广分工委投诚。6月,誓节乡公所又一批士兵携机枪1挺、步枪5支向郎广分工委投诚。   5月郎广游击队发动农民分掉郎溪盆形山、广德双溪里和大范村等地国民党粮库稻米12万多斤。   6月郎广游击队(或称武装连)袭击国民党杨杆据点,缴步枪24支,俘敌17人;攻打杨滩乡公所,缴长短枪34支。   是月广南县民主政府成立。   7月苏浙皖边工委主力武装与郎广武装连合并,组成苏浙皖边区游击大队,大队长彭海涛。   是月广南武工队在戈村全歼国民党花鼓乡中队一个班。县长余琪按蒋介石“江防创骑”电令,布置各乡镇每夜戒严。   8月县立初中增设高中部,改名为广德县立中学。   9月1日苏浙皖边工委在广南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中共华东局和皖南地委指示,要求各地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粮、抗租、抗债”斗争。   9月《敬言报》试刊,发行人陆云琛,出刊不到10期即停。   9月国民党以宣郎广3县地方武装为基础,组成宣郎广边区联防指挥部。   10月14日国民党广德县“党政军警联合稽查处”成立。   10月18日国民党广德县动员戡乱委员会成立。   10月首都卫戍团和六十三师所部共3个营进驻广德,配合联防指挥部“清剿”共产党及其武装。苏浙皖边工委决定撤销郎广分工委,成立郎溪、广南和广宁孝三个直属县工委,同时成立广宁孝县民主政府。   11月7日为配合军事“清剿”,县府颁布《广德县清剿山地共匪实施办法》,加强地方行政组织,实行移民并村。   11月中旬广南一区武工队及戈村乡民兵攻克国民党花鼓乡公所,缴步枪21支。   11月25日苏浙皖边区工委游击大队第一连攻克国民党独树乡公所,缴步枪13支,短枪1支,毙敌3人,俘9人。   12月2日边区工委游击大队第二连攻克国民党卢村乡据点,缴步枪22支,俘敌10人。   12月20日边区工委和所属游击大队,在广德月湾乡大吴村被国民党军六十三师和首都卫戍团各1个营以及广德、宁国自卫总队的3个中队共千余人包围,经5小时激战后突围。   12月24日苏浙皖边区工委游击大队一个连在宁国地村再次被六十三师所部包围,突围中有18人牺牲,10多人被俘。   12月广北武工队袭击国民党西湖乡公所,缴步枪16支,电话机1部。   是月县城温广彝当选“国大代表”。   37年(1948)   1月上旬至2月上旬国民党军三四百人“清剿”广南县武工队,武工队排长陈福才牺牲。   2月上旬国民党军对苏浙皖边区历时3个月的“清剿”停止。   2月23日苏浙皖边区工委武装和广宁孝武工队在杨滩燕子窝伏击广德县自卫总队四中队和杨滩乡自卫队,并击退增援的广德县自卫总队二中队,毙、伤敌军10人,俘11人。   3月2日太氵鬲分工委武装和广北武工队在广德金鸡岭伏击国民党溧阳县3个乡的联防队,毙伤敌17人,俘敌8人,缴机枪1挺,步枪10余支。   3月广德县征集壮丁任务无法完成,各乡保武装四处拦截,遇丁即抓。   5月太氵鬲分工委武装和广北武工队,在水东介山桃山口伏击国民党杭村乡中队,乡中队除一哨兵逃跑外,余皆被歼。   6月1日国民党笄山乡公所自卫队副班长刘祥汉等11人,携枪起义参加武工队。   7月为抽调干部开辟天(目山)西地区,苏浙皖边区工委决定撤销广南县工委。   8月因干旱,粮商囤积居奇,粮价暴涨。县政府实行限价,无效。   9月1日金圆券始在市场流通。   10月4日县长杨步梁因贪污问题暴露而潜逃。   冬广宁孝县姚塔区区长王均在月湾海口冲召开增资会议,并领导成立纸业工会,又在月湾陈村召开纸槽老板和纸工会议,决定为工人增资。   年底苏浙皖边区工委决定撤销郎溪、广宁孝两个县工委,成立路南分工委。   是年县人钱文选纂《广德县志稿》一册成书。   38年(1949)   1月28日苏浙皖边区工委为迎接解放军渡江,指示太氵鬲、路南、天西分工委将所属地区内敌军部署,番号、工事、地形等绘制成图上报。   是月太氵鬲分工委武装摧毁砖桥国民党守军碉堡,缴机枪1挺、步枪20余支,俘敌30余人。   是月太氵鬲分工委武装进攻国民党山北据点,守敌吴功之等40多人投降。此战,使广北游击根据地连成一片。   是月誓节乡自卫中队朱立清、曹金山等打死中队长,携机枪1挺、长短枪23支投奔郎溪游击队。   3月边区工委五连和中共柏垫中心区委武装一部,在石香炉伏击国民党柏垫镇1个自卫分队,俘敌十余人,缴长短枪11支。   4月23日太氵鬲分工委在广北上阳村召开会议,部署迎接大军南下和接管事宜。   4月24日太氵鬲分工委武装兵分三路,向溧阳、宜兴、广北进军,其中李明德、杨少清等接管邱村和流洞。   4月26日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第二十七军解放广德县城。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国民党柏垫联防区主任朱学礼率联防区和柏垫、独树、桐氵内3个乡镇军政人员170余人,携带武器至大范村向中共柏垫中心区委武装投诚。   4月27日史纪昌率柏垫中心区委武装入城。   4月28日县国民兵团第二连连长吴振球率领90多人,携带**向解放军投诚。   4月28日至29日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三十、二十三、二十、三十一军在广德东北地区围歼国民党第四、二十八、四十五、六十六军等部8万余人。   5月3日察哈尔冀中南下干部五支队四大队张佐文、张受益等59人抵县。   5月9日中共广德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县委书记许道珍,副书记张佐文。县长由许道珍兼任,副县长张受益。   5月16日县委决定组建区小队。   6月许道珍调任宣城专署专员,张佐文任县委书记,张受益任县长。广德县大队成立,大队长许梦麟,政委由张佐文兼任。   7月23日县供销合作社成立。   是月以阮观彩、余有鹏、赖再平、周子连、阮成栋等惯匪为首的武装土匪100余人袭击卢村区人民政府,县大队一个排和区小队将匪击溃。   是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广德县工作委员会成立。   是月废除保甲制度,设行政村。   8月上旬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二十五师进驻宣城地区剿匪,广德县剿匪委员会成立。   8月12日县委、县剿匪委员会召开会议,部署全县剿匪工作。至年底,本县公开的匪患基本平息。   8月17日县委通知各区、乡立即组建民兵。   8月18日至25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首次小学教师座谈会,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行署专员许道珍、县委书记、县长等人作时政报告,并进行辅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2日县城隆重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会干群4500余人,举行了国旗升旗仪式,会后列队游行。   11月由于旱、虫灾害,粮食歉收,全县7万余人断炊,1万多人逃荒。县成立生产救荒委员会,县长兼主任,组织发动群众生产自救,政府给予补助。至翌年2月,全县共发放救济米416万斤,使全县灾民顺利渡过灾荒。   冬创办农民夜校(冬学)102所。   1950年   1月2日城厢区工商联合会筹备会成立,接管原县商会。   2月8日至12日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成立以来的工作报告和县委今后工作的意见,通过了《劳动生产,节约自救,渡过灾荒》等6项决议。选举产生由13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   4月23日至27日土匪煽动20余村的农民哄抢琳塘等9个粮点的粮食42万多斤。事后,宣城地委给县委书记张佐文、县长张受益党内警告处分;军分区警卫团、县大队等单位负责人也受到处分,并将事件通报全地区。   是月县委、县政府部署剿匪反霸工作,至年底共逮捕土匪及其他反动分子数十名,其中首恶者依法被处极刑。   是月中国粮食公司广德办事处成立,开始经营粮食,粮价渐趋稳定。   5月23日至28日县城、誓节等地群众响应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的号召,7371人在《和平宣言》上签名。   6月21日各业工人代表会在县城召开,成立总工会筹备委员会。   9月22日首届农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成立县农民协会。   10月1日土地改革工作开始。   秋县人民政府组织宣传贯彻《婚姻法》。   11月国营广德第一碾米厂在县城建成。   1951年   1月18日至22日第一次优抚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   2月5日中共中央华东局成立苏浙皖边区剿匪指挥部,设东线、西线两个指挥所。东线指挥所驻县境芦塘、狮子口、梅村、下莫村一带。   2月广德县抗美援朝分会成立,城乡16万人游行示威,声讨美军侵略罪行。   春城郊(今双河乡)程家山等10户贫农办起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至6月底,全县共兴办生产互助组849个。   4月土地改革工作结束,共抽调干部1358人,完成147个村庄、8个街道、22万人口、51万亩田地、95万亩山林的土改工作任务。县人民政府为分得土地、房屋的农民颁发了土地证书和房产证书。   6月23日至25日县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发起开展捐献“广德号”战斗机1架的活动,至8月全县共捐款6.8万元。   8月2日宣(城)长(兴)公路县境段经重修后通车。   10月1日广德革命老区代表阮志鹏等2人在北京参加国庆大典,受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