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历史与社会青年教师专业业务知识试卷.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894182 上传时间:2025-03-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与社会青年教师专业业务知识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青年教师专业业务知识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n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2006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青年教师专业业务知识测试 试题卷 学校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4分)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 A.回族 B.壮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 2.在黄河各河段中,下列关于上游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量最大 B.水流最平稳 C.输沙量最多 D.洪涝灾害最多 3.我国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在于: ( ) A.面积点全国总面积的90% B.降水丰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C.可开垦的耕地资源丰富 D.矿产、森林、水能资源较为丰富 4.下列山脉中,位于高原和盆地之间的是 ( ) A.安第斯山脉 B.乌拉尔山脉 C.昆仑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5.下列国家中,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最有利的是 ( ) A.中国 B.印度 C.俄罗斯  D.澳大利亚 6.当罗马处于温和多雨季节时 ( ) A.南京高温多雨 B.亚洲热低压势力强 C.北京昼长夜短 D.南极考察正处佳期 7.黄淮海平原地区适宜发展 ( ) A.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 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绿洲农业 C.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 D.以瓜果、甘蔗为主的灌溉农业 8.下列选项中,反映珠江三角洲农业特点的是 ( ) A.盛产棉花,商品率高 B.天然橡胶产量高 C.劳动力集约化程度高 D.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9.2005年4月2日,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启航,计划依次越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再返回青岛。它将先后途经 ( ) A.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 B.马六甲海峡-好望角-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 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测量队于2005年5月22日成功登顶。回答10—11题。 10.导致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变化的是 ( ) A.地面沉降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海平面升降 11.登顶队员从积雪冰川带下山,依次经过的垂直自然带是 ( ) A.高山草原带—高山草甸带—高山针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高山针叶林带 D.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高山草原带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生活着众多少数民族,中央政府在该地区推行了许多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政策。回答12~14题。 12.右图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的印文。该印是 ( )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 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 13.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 ) A.在西藏设立行省 B.以宣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 C.在西藏设置卫所 D.设置驻藏大臣 14.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 ) 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 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 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 中国近代外交的屈辱,见证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回答15—16题。 15.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 A.支付高额赔款 B.划定使馆区 C.外务部列六部之首 D.承诺禁止中国人反帝 16.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 )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 孙中山先生是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之一。回答17—19题。 17.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为实现民主共和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有 ( ) ①创建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颁布《临时约法》 ④领导“二次革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比较真的民主派”的主要依据是 ( ) A.孙中山领导国民党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 B.国民党建立了根据地和军队 C.其领袖孙中山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D.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19.孙中山晚年强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历史背景是 ( ) 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②列强在华享有各种特权 ③北洋政府名曰“共和”实为专制 ④中国处于割据混战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了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认识和研究世界历史的重要线索。回答20—22题。 20.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 A.西方殖民扩张加速 B.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C.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21.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深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C.奥匈帝国皇储被刺 D.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 22.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 ( ) 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二、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7分) 23.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的地理简图,读图回答:(10分) (1)甲图是 海峡,其东端有世界著名海港 。乙图是 海峡。 (2)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甲图所示海峡沿岸国家都属于 国家;乙所示海峡沿岸国家均属 国家。 (3)在图中海峡范围内用箭头方向线标出: (a)甲图标出来自世界最大石油产地的原油运输方向; (b)乙图标出来自附近著名油田的原油运输方向。 (4)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长,目前已超过年消费量的1/3。 (a)在甲、乙两图所示海峡中,对我国进口石油有重大影响的是 海峡。 (b)为了保障我国的石油供应,可采取的措施有 (多项选择) A.拓展石油进口渠道,分散风险 B.加强国际合作,保障海峡安全通航 C.大力开发国内油田,不再进口石油 D.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c)除了石油进口外,该海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 (多项选择) A.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的海上运输要道 B.我国远洋航线中最繁忙的东行航线的枢纽 C.通往南亚、东非、北非、南欧、西欧最短航程的必经之地 D.纺织品出口到美国的重要海运通道 24.简要回答有关华北平原的的问题(8分) (1)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4分) (2)分析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5.古往今来,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推动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回答:(19分) 图6 (1)上图为印于868年的《金刚经》(部分)。它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印刷时间的雕版经卷。11世纪,我国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读图并结合知识,简要说明哪些社会需求推动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5分) (2)中国印刷术传到欧洲后,约在15世纪中期,德国人首先采用了铅活字印刷技术。 自此,铅活字统领世界印刷业500年。马克思认为,印刷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 来的三项伟大发明之一。它是“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简要举例说明印刷术对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强大的推动力”。(4分) (3)下图为1879年外商在上海创办的新式印刷工厂——点石斋书局。1882年广东人徐润看到点石斋图书印制精美,获利甚丰,遂与其兄集资在上海创办同文书局。这是民族印刷工业之始。此后,各地相继出现新式印刷厂,中国近代印刷业初步形成规模。 结合知识,请举一例说明新式印刷业给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带来的新变化。(4分)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印刷业高速发展。右 图为我国生产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印刷机。这 一时期,王选发明了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第四 代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使汉字印刷告别了“铅 与火”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印刷史上继活字 印刷后最伟大的发明。 根据以上四组材料,试就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曲折与辉煌,谈谈你的认识。(6分) 三、教学设计能力题:(19分)任选一课 七年级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三目“母亲河”; 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二课第一目“新的大一统” 26.你认为在本课内容教学时应落实的课程标准中内容目标有?请写出本节内容教学时应的具体教学目标? 27.根据上述教学目标请设计: (1)本课教学中的板书 (2)针对其中的某一教学重点,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下进行较详细的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