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顺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对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89390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顺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顺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顺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技服务2023,40(11):107110投稿网址http:/安顺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对策吴胜彬(贵州省安顺市农业农村局茶叶专班,贵州 安顺 561000)摘要安顺市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安顺市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优势产业。为安顺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总结安顺市茶产业在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市场结构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安顺市茶产业在规模化发展、市场品牌打造、产业链条延伸、专业技术人才、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体系支撑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通过优化茶园布局增强规模效应、以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业水平、严格质量管理突出竞争优势、推动加工升级促进品质提升、培育公用品牌、完善流通体系强化精准

2、营销等发展对策。关键词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对策;安顺中图分类号F307.1;S6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421(2023)11-0306-0107-04茶是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民生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产品;茶产业更是特色优势产业、文化产业、民生产业、服务产业和健康产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提出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1-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类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将向乡村倾斜,也

3、将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契机。安顺位于贵州省中部,自然条件优越,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99.8,年平均气温14.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特别适宜茶树生长3。安顺茶叶历史悠久,安顺茶早在唐代就很有名,陆羽的 茶经 中写道:“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安顺古代便产茶,后经历史改进和创新,形成了普定“朵贝贡品茶”、屯堡“小锅茶”、江龙“白沙茶”、永宁“毛尖茶”等历史名茶。经多年持续发展,安顺茶产业取得可喜成绩,但茶产业总体上仍处于转型提升的攻坚克难阶段,如何推动安顺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美、百姓富、产业强的产业格局是安顺市茶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促进安顺市茶产业高质量

4、发展提供参考,对安顺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发展对策。1 1安顺市茶产业发展现状1 1.1 1生产规模2022 年,全市茶园面积 2.84 万 hm2,同比增加1.3,投产茶园面积2.33万hm2;茶叶产量达2.382万t,产值达34.68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在贵州全省分别排第七、第五、第六位。全市涉茶乡镇53个、村245个,种植面积 333.33 hm2以上的种茶乡镇有 21 个,种植面积666.67 hm2以上的种茶乡镇12个。茶树品种主要有地方群体品种、福鼎大白、中茶108、黔茶1号、白叶一号为代表的白化、黄化品种等。1 1.2 2经营主体2022

5、年,全市茶叶经营主体240家,占全省4.14;其中,年销售额1 000万元以上企业有13家,销售额500万1 000万元的企业有 12 家,销售额 500 万元以下的企业有 215家。有省级龙头企业20家,上规入统企业15家,茶叶注册商标 117 个,通过 ISO9001、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企业15家,取得SC认证企业31家。“黄果树毛峰”和“朵贝茶”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地理标志保护认定产品。收稿日期 2023-03-31作者简介 吴胜彬(1993),男,农艺师,从事茶叶研究。E-mail:农技服务1 1.3 3市场结构全市茶叶以绿茶、红茶、黑茶为主,其中绿茶产量占比约 76.28,红

6、茶产量占比约16.27,黑茶产量占比约6.40,其他茶类产量占比约1.05。2022年,全市茶叶销售量达2.05万t,销售额达31.19亿元,茶叶销售省内约占 39.3,省外、国外销售约占60.7,省外销售主要集中在山东等北方市场和上海、江苏、浙江等华东地区,国际市场主要出口欧美、东南亚、日本、中国香港、迪拜、摩洛哥等地。2 2安顺市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2 2.1 1规模化效应不明显全市茶园多属山地茶园,且不集中连片,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成本较高。茶园分布在西秀区、平坝区、普定县、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等六区县,各县区茶产业发展不平衡,造成茶叶生产规模化水平低,加工集群能力弱。部分地区、部

7、分企业偏重于小众茶,强调特色和差异化。全市茶产业尚未完全按照食品工业的要求发展,工业化、标准化、清洁化的理念不足,个别茶区、茶企依然重视手工茶,影响安顺茶产业加速融入食品工业发展。小、散、乱的茶叶产业格局成为制约安顺茶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2 2.2 2市场品牌混乱近年来全市虽然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提高了茶叶加工水平,提升了“瀑布毛峰”“朵贝”、贵州黑茶等一批地方名优茶叶品牌,但受全市茶叶产业小、少、散格局的制约,部分茶叶企业仍在自行经营自己的小品牌、小商标,全市240余家茶企业(合作社),经营40多个品牌,品牌杂乱,无序竞争明显,没有完全形成合力,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全

8、市尚无统一的茶叶集散市场。2 2.3 3产业链条延伸不足安顺市属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少日照的原生态茶区,茶叶品质好,春茶上市早且附加值高3-4,因此多数茶叶企业只重视春茶,忽视夏秋茶。同时受经营观念、加工厂房、设备等因素的影响,除西秀区明英茶业有限公司、安顺御茶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镇宁县金瀑公司等公司一年中有近7个月可开展生产,以及部分企业茶青下树率较高以外,多数夏秋茶原料未得到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夏秋茶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也使茶产业链条较短。2 2.4 4产业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相对于贵州省内其他市(州),安顺市茶产业机构及人员配备相对较弱。市级缺乏茶产业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市内6个县(区)

9、除西秀区设有茶办、普定县设有茶叶站外,其余县区无相应的茶产业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有的由农经站或区划办的人员负责。安顺市虽然成立了临时的茶产业工作专班,但在长期持续有效推进茶产业发展方面后劲不足。茶园管理、加工技术标准、茶文化普及推广、市场营销、品牌运营等方面还缺乏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加之茶企业普遍规模小,效益不高,难以引进和留住专业人才。2 2.5 5产业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目前全市茶园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生产资料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社会化服务市场发育不健全,茶园管理采摘机械化发展缓慢,生产期用工紧张,导致茶园管理采摘成本高。茶叶加工主体规模和实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产业集中度有待加强,茶叶加工装备和加

10、工工艺还需进一步提升,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2 2.6 6产业体系支撑有待提高一是茶业企业融资难、用工难、用地难。二是科技对茶产业的支撑力度不足,茶产业的产、学、研、推等部门技术力量尚未形成整体优势。茶企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投入不足,产品研发滞后,科研成果较少且转化率不高。三是茶叶营销方式与手段单一,营销队伍规模有待扩大,面向省外市场的经销商队伍组织化程度和业务水平有待提升,目标市场营销网络尚需建立健全。10811期吴胜彬安顺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对策3 3安顺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3 3.1 1优化茶园布局,增强规模效应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达到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可

11、采取“填空式”发展方式,适度发展茶园面积,实现茶园连线连片,形成茶产业面、产业带、产业走廊,逐年扩大高标准茶园面积,重点补强补实普定县化处镇穿洞街道办马场镇、猫洞乡茶产业带、镇宁县江龙镇革利乡茶产业带、西秀区双堡镇鸡场乡茶产业带、紫云坝羊茶产业带等5个茶产业连片带。3 3.2 2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业水平加强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安顺市农业科学院、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等为平台,打造本土茶产业技术研发专家团队,为安顺市茶产业提供技术支撑3。注重种质资源开发保护,做好安顺当地原生茶、古茶种质资源研究、开发与保护工作,加强对安顺竹叶青、细叶苔茶、江龙团叶、朵贝等地方原生茶树品种的优化选育,从源头保证

12、安顺茶独特的内在品质。提高茶园种植水平,严格执行安顺茶种植技术规程,规范种植标准,重点推广安顺茶原生品种种植、老茶园提质增效、茶树高产树冠培育、深施有机肥和农家肥、土壤改良等管护技术,普遍推广茶园专用肥,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改种换植,提高茶园单位面积产出率。3 3.3 3严格质量管理,突出竞争优势加 强 茶 园 环 境 保 护,将 连 片 面 积33.33 hm2以上的茶园进行信息编录建档管理,建立茶园大数据管理平台,对照欧标茶园、生态茶园、普通茶园三个等级进行分类监控保护。建立生态红线,严格控制工矿企业、大中型酒店和娱乐设施、停车场等建设。强化茶园安全生产,实施茶园绿色防控,严格茶园投入品

13、管理,禁止使用茶园禁用农药,严禁使用催芽素、除草剂等违规农药。大力开展茶园、绿色食品认证、雨林认证等国内国际标准化体系认证,加快质量安全认证,实施茶叶洁净化生产,加强质量体系认证。在未来五年内,逐步实现全市茶叶加工经营企业100获得食品生产许可,鼓励企业开展ISO9001、ISO2000、HACCP认证和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全市茶叶大数据监控平台,对80以上的茶园管理、加工生产、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数据进行采集,建立完善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升安顺茶质量保障水平。3 3.4 4推动加工升级,促进品质提升一是建立三级加工体系。茶叶初精深加工逐步建立全面机械化、自动

14、化和智能化加工体系,降低茶叶加工成本,提升茶叶加工标准化水平3。在全市建立大型现代化加工厂、中型标准化加工厂、小型加工厂三级加工体系。大型现代化加工厂以精制为主,重点在西秀区、普定县、镇宁县各布局1个;中型标准化加工厂以加工毛茶为主,在全市范围内支持每县区布局2个左右。每个茶叶精制加工厂年产能达5 000 t以上。在茶园标准化基础上,全面推行大宗茶采茶机械化技术,大幅提高夏秋茶下树率,推动茶园提质增效;同时引进适合山地茶园的名优茶采茶机,探索名优茶采摘机械化。引导全市茶叶初精加工厂向加工环境清洁化、加工过程自动化、标准控制智能化方向迈进。二是开发改进商品茶包装。以包装简洁轻便大方、标识特色清新

15、、方便泡饮操作为基本原则,制定公用品牌产品包装标识基本规范。实现线上包装精美轻巧,线下包装体面大方。突出“安顺茶叶”品牌标识,以及产品原料的生态特征、清洁工艺环境、上乘品质内涵、文化意境、泡饮方式、保存方法等说明。做到名优高端茶包装上档次、有品位、有文化、不张扬、不浪费,普通大众茶包装做到简约、环保、醒目。突出开发具有代表安顺文化的旅游产品茶。3 3.5 5培育公用品牌,实施品牌战略立足贵州省茶产业品牌战略,集中力量培育安顺市茶产业公用品牌,并结合特色持续提升具有代表性的茶叶品牌。着力创建“贵州生态黑茶”品牌,将其打造成为“贵州黑茶”省级品牌代表。创响“安顺茶叶”市级公 109农技服务用品牌,

16、覆盖绿茶、红茶、白茶、抹茶,鼓励企业将自主品牌主动融入“安顺茶叶”公用品牌下。制定“贵州生态黑茶”公用品牌产品标准,制定“安顺茶叶”公用品牌产品标准。支持做好贵州生态黑茶、安顺茶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工商注册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提升公用品牌价值。加大投入,调动企业参与,政企协作合力多渠道开展公用品牌宣传推广,用好安顺旅游宣传营销渠道和平台,提升公用品牌社会知名度、市场影响力和茶品牌价值。鼓励符合公用品牌产品标准和使用管理条件的企业、组织、个人等按共建共享原则,参与公用品牌建设,共享公用品牌。3 3.6 6完善流通体系,强化精准营销一是推进茶叶市场综合体建设。通过国资控股或招商方式在安顺主

17、城区规划建设茶叶专业交易市场综合体1个,涵盖茶叶交易、茶叶市场价格指数及市场信息发布、产品导购等内容,向外推介安顺市茶资料、茶企业、茶产品、茶品牌等资讯。二是实现电商全网覆盖。在天猫、京东等国内电商主流平台设置“贵州生态黑茶”“安顺茶叶”旗舰店,支持当地茶企网上开店。通过网络营销途径,大力拓展安顺茶销售渠道。三是精准定位营销市场。整合资源,拓展安顺茶营销渠道,实现走出去目标。针对国际市场建立安顺茶叶出口外贸联盟,支持龙头茶叶企业开展自营出口贸易,黑茶主动走向“一带一路”市场国家,红茶打通迪拜、摩洛哥等国际市场,优质绿茶开拓欧盟市场。国内市场则重点开发“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市场,支持企业在

18、大中型城市茶叶批发市场建设安顺茶销售专区;支持茶企业在省外城市商贸城、大型超市、商业街区建立安顺茶旗舰店、专卖店、销售专柜。嫁接安顺市内旅游景区、酒店、加油站、特色餐饮店、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把茶叶作为“安货出山”重要产品,推进茶叶营销。参考文献 1 新华网.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的“茶之道”EB/OL.(2021-05-21)2023-02-03.http:/ 新华社.习近平在福建考察 EB/OL.(2021-03-25)2023-02-03.https:/ 3 肖正广.促进安顺市茶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J.蚕桑茶叶通讯,2021(2):36-38.4 廖向前,吴胜彬.安顺市茶产业发展的SWOT-PEST分析 J.农技服务,2022,39(3):111-114.(责任编辑:黄筑斌)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