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89383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10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的应用 蔡婧劼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江苏 宿迁 223900 摘要: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较为科学的音乐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学习音乐的主体感受与兴趣,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强化学生的音乐感知,对于培养学生节奏感而言具有较大应用价值。本次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生音乐节奏感培养中实践进行研究,目的是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创新音乐教学过程,形成以培养学生节奏感为导向的音乐教学模式。本文简要阐述了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升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基础条件,分析了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升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思,之后

2、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升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实践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关键词: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小学音乐;节奏感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G62 随着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化,我国教育对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逐渐提高,教师不应满足于教材内歌曲的歌唱教学与赏析教学,更应当关注学生音乐艺术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音乐节奏感是音乐艺术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音乐素养发展的基本构成。教师应当根据音乐课程教学要求,灵活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利用肢体、语言、乐器等模仿节奏、感受乐曲内节奏的变化,体会节奏特征,让学生沉浸于这种节奏感知之中,以此形成更深切的乐曲学习

3、体验,形成良好的音乐节奏感。1 1 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升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基础条件 一方面,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中提出的音乐学科课程性质,为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开展教学提供良好条件。课程标准对音乐课程性质进行,描述,要求音乐课程具备“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的特点,其中实践性特点要求体现出当前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视,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感受,更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有助于推动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具有较强体验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源自西方教育领域,要求构建开放自主的环境,让学生在肢体动作、乐器辅助之下体会、理解音乐歌曲。另一方面,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身具备先天应

4、用优势,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可以实现音色教学、节奏教学与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可以有益于学生节奏感的形成与发展。身体、音色与节奏的协调,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落实的基础。根据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原理,教师应当在歌曲教学中组织学生做出身体动作,以身体动作辅助学生加强对歌曲节奏的感知,促使歌曲的音色、乐曲节奏变化、身体动作变化相配合,让学生直观感受乐曲节奏,逐渐形成节奏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拍手、跺脚、拍腿、打击乐器等动作,提醒学生注意节奏的特点,认真体会不同节奏风格2。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角度来看,还是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身来说,其均具备作为小学音乐节奏感培养教学方法的良好条件。2 基于奥尔夫

5、音乐教学法提升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思路 学生音乐节奏感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节奏是音乐元素之一,也是歌曲的重要构成部分。节奏不仅仅存在于音乐之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存在于学生各种有意识无意识的运动、动作与行为之中。教师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应当根据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具体的乐曲,引领学生感知乐曲内的节拍、旋律变化、节奏快慢变化等,从而逐渐拼凑出节奏感知,让学生理解乐曲内的节奏表现方式,感受不同乐曲内节奏的音乐表达。节奏是可以被感知与观察的,这是节奏的重要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节奏这一特点,组织学生根据乐曲变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

6、科学 103 化击掌,或者要求学生打击某种乐器,以这样的方法让小学生真正参与到节奏之中,形成更加直观的节奏感受。总的来说,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就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将音乐节奏以“有形的”状态呈现于学生眼前,让学生观察、体验与感知,从而感受到音乐乐曲节奏,逐渐形成良好节奏感3。3 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升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实践方法 3.1 启发学生声音感知,奠定节奏感培养基础 声音感知是学生形成音乐节奏感的基础,在学生能够清晰感受音乐节奏之前,需要能感知到乐曲内不同声音出现的频率,比如:某首儿歌背景音乐内的“叮咚”声,学生应当先捕捉“叮咚”的声音,之后将捕捉到的“叮咚”串联起来

7、,形成“叮咚叮叮咚叮叮咚咚叮咚叮叮咚叮叮咚咚”的整体,从而感受这种声音所形成的节奏。因此,良好的声音感知能力是音乐节奏感的基础。教师应当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导学生自身肢体、乐器打击等方式形成强烈的音乐声音感知,为学生今后形成节奏感奠定良好基础。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 唱山歌 为例,本首乐曲是经典的山歌体裁,具有强烈的山歌节奏特征。教师可以根据本首乐曲的乐器、节奏特征,引入具有相应特征的动态图像。教师一边播放歌曲,一边给学生播放动态图像,而图像随着歌曲节奏的变化不断“扩大”、“缩小”,学生观看图像,逐渐发现:“图像扩大时音乐中 鼓点的声音更加松散、稀疏;图像缩小时,音乐中鼓点的声音更加密集、强

8、烈”。教师按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原理,利用动态图元素直观呈现出歌曲内的“鼓点节奏”,辅助学生快速发现“鼓点”这一声音元素,并且在图像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其中规律,初步形成了对本首乐曲内“鼓点节奏”的认知4。按照同样的原理,教师可以分别提取本首歌曲内的其他乐器声音,以直观图像变化、律动折线、学生的拍手规律等方式,启发学生的声音感知,增强学生对歌曲内节奏的感知。这综合功能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捕捉到歌曲的节奏,对提升学生节奏感而言具有积极作用。3.2 运用游戏化教学,循序渐进提升学生节奏感知水平 相较于成年人,小学生受年龄、心理水平与身体水平的发展限制,其活泼好动、想象力强、模仿能力强,喜欢在游

9、戏中寻求身心的满足。游戏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兴趣,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其与游戏结合有较大的空间与优势5。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音乐课程内容,将游戏化形式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相结合,设计出“节奏感知与表现小游戏”,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提高学生对乐曲节奏的感知,更有益于提升小学生的节奏感知水平。仍旧以 唱山歌 教学为例,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节奏鲜明,比较适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师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当顺应小学生的喜好,结合班级小学生喜欢模仿的情况,分别设计出“山歌女孩”、“山歌男

10、孩”的动作,以“望”、“跳”、“跑”、“大踏步”等作为基础动作,这些动作分别对应不同的节奏,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想象自己是来巡山的小妖怪,欢快唱着歌巡山”,并且让学生按照设计好的节奏变化与动作进行演示,比一比“谁是最具艺术气息的小妖怪”。这种游戏化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玩的状态之下表现自己聆听与感知到的节奏,既可以让学生感受节奏特征,也可以让学生体会音乐节奏表达的乐趣,让学生逐渐爱上音乐的节奏表达,形成良好的节奏感知体验6。教学中,教师设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游戏化形式,还可以采用“小组竞争”、“模仿主人公”等不同的方式,将学生的肢体动作自然融入音乐节奏感知中,营造轻松愉悦地感知

11、氛围,调动学生的感知热情,从而获取最好的节奏感培养效果。3.3 利用体态律动,逐渐渗透奥尔夫音乐教学 体态律动是一种最基本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施方式,这种方法是基于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与音乐聆听感受基础上形成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组织体态律动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作为“听音乐的人”融入到音乐之中,鼓励学生在聆听音乐时产生的本能肢体动作表现出来,从而实现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7。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重点引导小学生,让学生充分融入到音乐氛围之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音乐的感情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身体律动,随着音乐节奏而动作,完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渗透。

12、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 少先队员采茶歌 为例,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104 本节课教学要求学生能用纯净、甜美的歌声演唱 少先队员采茶歌,在歌曲聆听与演唱中感受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根据教材内的歌曲乐谱,其中有“圆滑线”、“附点音符”,尤其是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应当按顿音唱法演唱,形成均匀的节奏感,仿佛是在做出有节奏的采茶动作。按照这样的思路,教师可以根据“采茶”给学生播放这方面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采茶的动作。之后,给学生播放这首歌曲,要求:“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是刚刚视频内的采茶少女/少年,让你的身体随着你的思想一起动作吧!”。闭上眼睛之后,班级学生们纷纷想象着刚刚采

13、茶人的动作,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模仿的行为,并且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做出了有规律的动作8。体态律动方式的运用,既可以为学生聆听、感知乐曲节奏提供介质,也可以作为学生的节奏表现元素,让学生在自身内部形成“感知体会与理解表达节奏”的过程,循序渐进地提升了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3.4 立足音乐教材本身,以歌唱锻炼学生节奏感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融入教学活动,以此提升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应当始终立足教材本身,根据课内教学的内容组织相应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根据小学音乐的人教版教材内容,可以看出,其中包含丰富的歌唱歌曲、鉴赏歌曲资料,这些均可以作为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素材。教师以每节课的教材

14、内容为主,深入发掘其中的节奏感培养元素,合理融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持续锻炼学生的节奏感9。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 卡普里岛 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歌曲是一首意大利民歌,是经典的三段体结构,每个乐段均有自己的节奏特征。本节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的歌曲内容融入奥尔夫音乐教学,先给学生们播放了这首歌曲的背景资料,带领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联想“卡普里岛的风光”。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唱这首歌曲,要求学生在第 1 小节时做出“摊手、捻指、拍手”的动作;在第 2 小节做出“双手合十,左右游动”的动作。之后的第 3-32 小节,分别在对应的节奏部分做出“双手合十,左手不同右手击掌”、“左手保持,右手在上方

15、击掌、中间击掌”等动作。在这一套动作中,学生们一边做出这些动作一边跟随伴奏歌唱,能够加深学生歌唱时的节奏感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节奏感,还有助于学生快速学习本首歌曲的演唱10。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歌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要求学生一边做出动作一边“哼哼旋律”,第二个环节是做出动作的同时带上歌词歌唱,第三个环节是去除动作歌唱,这样可以循序渐进强化学生的感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节奏感。4 结语 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学习主体感受,以一种学习主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音乐教学,让学习主体在拍手、做手势、看手势等不同元素支持之下感受音乐的节奏,体会音乐节奏的变化,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感

16、受,实现对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就上述研究内容来看,教师要想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音乐教学的模式,就应当充分考虑小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主体感受,利用这种方法启发学生的声音感知;将奥尔夫法与游戏教学、体态律动相结合,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节奏感,获取良好音乐教学成果。参考文献 1陈玉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家长,2022(35):132-134.2葛金凤.探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22(14):71-73.3王佳怡.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奥尔夫教学法的运用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05):256-258.4费凡.搭建音乐学习框架小学生节奏感训练思考J.知识文库,2022(08):82-84.5田雨.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如何借助奥尔夫教学法优化音乐课堂J.教育界,2021(40):51-52.6高建芳.应用卡尔奥尔夫教学法 培养学生音乐素养J.小学生(下旬刊),2021(09):94.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蔡婧劼(1995),女,汉族,江苏泗洪人,大学,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中二,小学音乐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