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儿童电视美术片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892898 上传时间:2025-03-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2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电视美术片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儿童电视美术片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儿童电视美术片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儿童电视美术片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儿童电视美术片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校编号:学号:103943599008图书分类号:G61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儿童电视美术片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The Applied Research on Cartoons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吴振东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论文提交日期:论文评阅人:论文答辫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日期:2002年8月内容提要“关注幼儿的生活”“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已成为现代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而作为现代幼儿生活中重要的一项活动内容一一观看儿童电视美术片,理应纳入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视野。本文就幼儿园如何开展好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

2、进行专题性的实践研究,在深入调查并了解当前幼儿观看儿童电视美术片的现状的基础上,较全面地分析了儿童电视美术片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阐述了幼儿园开展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的深刻意义,并从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的目标建构、选材原则及具体教育策略等方面提出了较全面的、科学的、可操作的思路和方案。本研究成果对幼儿园一线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对幼教理论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幼儿教育儿童电视美术片应用研究Abstract In the current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form,a new orientation ispointed out,which is t

3、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fants lives and to make thecurriculum more huma and closer to their daily lives. Thus it s due to the educational workers to take good considerationon the cartoons,which is now playing an important part in infantslives Based on the practical research and monographic study on

4、 howto make the best use of cartoons,this article gives a comprehensiveanalysis of the effects cartoons have on the infants physical andmental development.It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cartoons inkindergarten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mprehensive,scientific and operative plans after giving

5、 full thoughts to theobjective,the principles of selecting materials and the teachingmethods of cartoon education.The outcome of this research work isof great practical value for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also is areference for the educational workers engaged in theoretical study.Key Words:presc

6、hool educationcartoonsapplied research目录前 -A- 门. 月.口 ,第一章儿童电视美术片概述. 2第二章幼儿观看儿童电视美术片的现状调查与思考.-4第三章幼儿观看儿童电视美术片的能力分析. 13第四章幼儿园开展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的意义.15第五章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活动的研究. 17第六章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活动设计示例.32结束语.36注释36主要参考文献. 37、中文摘要. 1/月lJ胃 自二十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内的幼教同行(包括高校专业研究人员、 一线的幼儿教师等)纷纷从“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的角度,对儿童电视 美术片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

7、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对儿童电 视美术片观看指导的组织与设计的具体策略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在客观 上有力地推动了儿童电视美术片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工作。但同 时我们也发现,关于儿童电视美术片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的已有成 果,仍有许多需作更进一步的深入探讨。这些需探讨的主要问题(也即前 人、他人所做的研究的不足),现分析如下: 一、将儿童电视美术片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仅局限于语言领域, 窄化了研究的视野。虽然,语言教育价值是儿童电视美术片所承载的主要 的教育价值,但其并非全部。如果限定在语言领域来展开研究,势必不利 于我们对儿童电视美术片所蕴涵的教育价值的全面挖掘,同时也不利于儿 童

8、电视美术片整体性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我们主张,应拓宽所研究的应 用领域,将儿童电视美术片放在幼儿园教育的大范畴中去研究。 二、已有研究关注更多的是关于儿童电视美术片观看指导的组织与设 计等技术操作层面上,而对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目标层次、选材的原则, 儿童电视美术片的类型、特点,儿童电视美术片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等 研究与介绍的工作相对较为薄弱。我们认为,加强对“教育目标层次”和 “选材原则”的研制,能更好地在操作层面上给教师一个明确的方向,有 助于增强教师教育指导的目的性,提高儿童电视美术片的教育效益;而适 当地介绍一些儿童电视美术片的类型、特点等相关背景知识,有利于教师 对儿童电视美术片的全

9、貌形成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儿童 电视美术片给幼儿身心发展带来的可能影响,则有助于从思想上,引起广 大教师的足够重视,并能有的放矢、扬长避短地做好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其正向功能,消除其负面的影响。 三、既是将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纳入幼儿园课程范畴,那么,在指导思路上就不应囿于“综合主题教育课程模式”,而应将集中反映现代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的项目教学课程模式有机地予以借鉴,以使整个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的指导思路更为宽阔开放。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是完全适宜在小班来进行开展的。据国内学者彭耽龄等人所作的一项相关研究报告(1990), 2. 5-3. 5岁和3.

10、5-4. 5岁的儿童每天都收看电视的比例分别为67. 50%和71. 7%()L童收看电视内容大部分是动画片节目)u).以及我们所作的相关观察与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小班开展电视美术片教育不仅是符合幼儿的需要,而且是切实可行的.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做好选材工作,并给小班幼儿电视美术片教育的目标予以准确的定位和采取一些相应的有效的指导策略。 本课题在前人(他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地采用了行动研究法、文献法、调查法等方法着重从上述几个问题展开相应的研究,从“目标层次、选材原则及具体的指导策略”等方面构建了一个关于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的较完整的方案,以更进一步地深化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第一章儿童电视美术

11、片概述 所谓的儿童电视美术片,是指以电视机为主要媒介(必要时还需借助影碟机、录像机等设备),向观众展映的一种以美术手段塑造形象、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和富有儿童情趣特点的影视作品。它一般是由文学脚本、美术造型、音乐效果以及摄影制作等各方面因素所构成,是属于综合艺术的产物。儿童电视美术片作为影视作品大家族的一员,我们还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类型进行较详细的划分。一般较为常见的划分方式有:按其制作方式,可分为动画片,如三个和尚(动画短片)、山水情(水墨动画片)、大闹天宫(动画长片)等;木偶片,如孔雀公主(木偶长片)和半夜鸡叫(木偶短片)等;剪纸片,如狐狸打猎人、金色的海螺等;折纸片,如聪明的鸭子等等

12、。很显然的,在这些常见的儿童电视美术片类型中,影响面最广的,量最多的是动画片,即大家所熟悉的外来词“卡通片”(carton的音译)。正因为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越来越习惯于将儿童电视美术片笼统地称之为动画片.本文因叙述上的方便,有时也直接用动画片来代替儿童电视美术片.按其内容性质来划分,可分为哲理类的,如愚人买鞋);科幻类的,如星际旅行);趣味类的,如米老鼠和唐老鸭);文学类的,如白雪公主);知识类的,如蓝猫淘气三千问);武打类的,如小丸子等等。按时下动画片生产较活跃的地区版块来划分,一是欧洲风格,短片多,偏重低幼儿童观众群,特别强调善的东西、美好的东西、美丽的自然风光、可爱的小动物的世界

13、,几乎不涉及暴力;在造型上,多几何体造型,平面性强,多夸张,富于优雅的审美情趣。二是美国风格,喜剧片较多,娱乐性强,且节奏较快,十分强调音乐的创作,重美育的传统,同时也渗透了开拓进取、直率爽快的美国人性格与美国精神;在造型上,以圆球性造型为主,比较讲究弹性,比较活泼。三是日本风格,题材中以反映暴力和复仇居多,节奏较慢,主要体现仁、忍、义、勇的日本意识;在人物造型上,形体顾长夸张,头发是红的、黄的、绿的,大眼睛,追求风格化。四是中国风格,重思想内涵,娱乐性不强,基本上是属于艺术家的影视片。 在历史上,我国在美术片制作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二十世纪20年代曾成功制作了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五、

14、六十年代曾诞生了动画长片大闹天宫,特别是小蟒蚌找妈妈和牧笛两部水墨动画片,将中国绘画的经典形式一一水墨画的形式和艺术神韵融合到动画片中,成为世界动画片影坛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但在80年代中期,我国的动画片市场急速萧条下来。近几年来,国产动画片制作的数量和质量引起业内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初见成效,比如,拍摄了诸如宝莲灯、西游记、封神榜等深受儿童喜爱的动画片.第二章幼儿观看儿童电视美术片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儿童电视美术片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工作,笔者就目前幼儿观看儿童电视美术片的现状作了专门的调查.调查的主要项目有:幼儿观看电视美术片的时间在其一日生活中所占

15、的比例;幼儿所喜爱的电视美术片的人物形象的类型;家长对幼儿观看电视美术片的态度情况。调查的手段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并依这三大项目编制了相应的15道问卷题目和访谈提纲,随机抽取了泉州市区幼儿园(日托制)家长200人,从回收的问卷中,对答题不规范、不认真等情况进行剔除、整理,最后得有效问卷164份问卷调查的时间是2001年11月)。现将所整理的调查结果与思考阐述如下:一、观看儿童电视美术片已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被调查的164名幼儿中,极经常(近乎每天的频率)观看电视的有153人,占总人数的93. 30%;极经常每天观看二小时以上(含二小时)电视的幼儿有12人,占总人数的7. 32%;

16、一小时以上(含一小时)电视的幼儿有74人,占总人数的45. 12发半小时以上(含半小时)电视的幼儿有46人,占总人数的28. 05%;半小时以下有21人,占总人数的12. 80%。而在幼儿所收看的电视节目内容中,收看儿童电视美术片的占去了88%。就我们调查所得的这些数据是明显高于国内学者彭聪龄、张令振等人于1990年所开展的一项相关研究,据两位学者关于学龄前儿童观看电视情况的调查报告:学龄前儿童每天都观看电视的占72. 40%,其中观看动画片的频率为71. 60%。我们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为:笔者所调查的范围较小,仅为泉州市区,采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被调查的幼儿中,非独生子女仅为11人,且所在园

17、所为日托园,幼儿除上园外,其余时间大部分是呆在家里,幼儿缺少玩伴,且活动空间有限,再加上市区家长一般工作比较忙,对孩子照管时间相对较少。因而,孩子只能与电视为伴则不足为奇.调查时间相隔10年,而这10年,正是改革开放辉煌的10年,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市区家庭除电视机外,基本上都拥有影碟机,这无形中为幼儿观看电视美术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次是有线电视的普及,大大增加了幼儿选看电视美术片的机会,幼儿往往这台的电视美术片节目刚看完,就赶快转到别的电视台去看.再次是新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儿童电视美术片制作的重视,相继开发了许多颇有影响的电视美术片,如封神榜、西游记等;片源丰富了,各电视台播放电视

18、美术片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且播放时段一般都选择在适宜幼儿观看的时间,如离园后的晚上6点至9点左右. 但总而言之,不管是720 40%中的71. 60%还是93. 30%中的88%,这些调查数据都有力地说明了观看电视美术片,已是现代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二、外国儿童电视美术片充斥市场 在一项关于“你喜欢的电视美术片的主人公形象(卡通形象)的访谈中,访谈的对象为随机抽取的各年龄班幼儿共210人。访谈结果为:能清楚说出自己所喜欢的卡通形象的有192人,占91. 43%;不能清楚说出或说不出的有18人,占8. 60%0在能清楚说出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的192人中,有1

19、10人次喜欢奥特曼,100人次喜欢美少女,130人次喜欢米老鼠(唐老鸭),80人次喜欢孙悟空,50人次喜欢黑猫警长,30人次喜欢其他卡通形象.这也就是说,在这些卡通形象中,有340人次喜欢的是外国卡通形象,而只有130人次喜欢的是国内的。这一事实表明国外电视美术片充斥中国美术片市场,占去了孩子的大量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空间。我们认为,导致当前幼儿普通接受并喜欢国外美术片主人公形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国内的美术片市场急速萧条,国产美术片数量少,优秀的儿童美术片更是少得可怜。而美术片所固有的魅力又强烈地吸引着幼儿,幼儿对美术片所潜在的这一巨大需要的市场,迅速被国外美术片所占领是不足为奇.“据统计,近两年

20、总计播出国产动画片2. 5万分钟,占动画片播出总量17. 5万分钟的15. 37%。据了解,去年以前,中央电视台播出国产动画片的比例最高,但也仅占动画片播出总量的51%,其他省级台只有一个占到 30%,其余比例都在10%以下。”二是国产美术片质量不高,制作过于模式化,存在着较严重的说教现象,未能贴近幼儿的欣赏意趣,未能真正震撼幼儿的心灵。我们知道,教育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三者应是儿童电视美术片的主要特征,如果过于强调教育性,而牺牲了趣味性和艺术性,则必然会遭到幼儿的不欢迎。我们主张,应该在保证趣味性,即可观赏性的前提下,让幼儿在体验美术片趣味性所带来的愉悦中接受教育.三是国外美术片制造商的市场经

21、济意识强烈,一旦推出某一卡通形象后,经常有相应的玩具、图书等产品配套推出,并通过一定的营销手段,形成自己卡通形象的市场。这种全方位开发的策略,使卡通形象以立体化的形式走进幼儿的生活视野里,卡通形象在幼儿生活中可看、可玩、又可用,那又有几个幼儿会不喜欢呢?三、正确看待儿童电视美术片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以上的调查结果充分显示:儿童电视美术片已进入了幼儿的生活视野,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幼儿在与美术片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幼儿可能获得什么?又有可能失去什么呢?在我们调查的关于家长对幼儿观看美术片的态度情况这一项目来看,认为“利大于弊”有92人,占总人数5 6. 10%;认为“弊大于利”

22、有42人,占总人数25. 60%;认为“利弊均等”有30人,占总人数18. 30%。这一结果表明,就所调查的家长而言,持“利大于弊”者仍显著地多于持“弊大于利”的。我们认为,对于是非辨别能力较差的幼儿来讲,考察美术片对幼儿的影响,更多的是取决于美术片的制作的质量.至于美术片这一媒介本身所固有的不足,如有的文章所论及的“过于沉迷美术片会剥夺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连续变幻的动态画面留给幼儿想象思维的空间太少,远比不上静态的画面给幼儿有丰富的想象的空间;会影响幼儿的视力”等等。可以这样说,幼儿所能接触的很多事物都同时兼有好与坏的一面,我们既要看到它可能给幼儿带来的不足,同时也

23、要清楚地看到它可能带来的好处。既然美术片已成为现代幼儿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内容,我们就应该正视它,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才是最理智的做法。那么,美术片的“长”体现在那里呢? (一)儿童电视美术片对幼儿审美情趣培养的影响 1996年央视调查中心所作的一项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喜欢看动画片的主要因为是:(1)、人物形象可爱(43.300l0 ); (2)、特别能逗人笑 ( 38. 80% ); ( 3 )、色彩好看(38.100!0 ); (4)、音乐好听(24. 600/a ); ( 5 ),能使人增长知识(17.200la); (6)、画面变化快(14. 20%). ”这一结果清楚地表明:

24、动画片所蕴含和传递的“美”的因素是吸引幼儿最重要的原因。我们认为,儿童电视美术片所具有的直观的、形象具体的、鲜明突出的、多元的形式美,如色彩、构图、形象设计、动作造型、音乐配音、画面变换、节奏等,是符合幼儿审美的心理特点.而且,儿童电视美术片所独具的这种多元的综合的形式美,会对幼儿审美器官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进而打开幼儿审美器官的通道,让幼儿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强烈的审美体验之中。我们从幼儿在观看电视美术片时的那种瞬间启动并忘情投入的、高度集中的神情表现的观察中,便可窥幼儿已被美术片强烈的形式美所深深震撼之一斑。应该说,能将这种既可视,又可听,既可动,又可静的(定格欣赏)高容量的形式美有机地揉成一

25、体,并在瞬间的单位时间展现给幼儿,这是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一一儿童电视美术片与其他审美载体相比所独具的优势.这种多元的综合而强烈的形式美所给幼儿带来的强有力的审美冲击,有助于幼儿更直接更进一步地去感受儿童电视美术片所承载的内在美. 优秀的儿童电视美术片所蕴涵的内在美,其实质就是一种对善的人性美的宣扬.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等,便是以幽默、风趣、充满想象力和动感的美的画面来传递出一种人本论的意识,它形象化地折射着人类社会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儿童在欣赏的笑声中不仅是对其滑稽的表演、夸张的动作等热闹形式的回应,也是对其内涵的领悟和接受,即既感受到美术片的形式美的同时,又透过形式美去领悟其所包含的

26、内在美。儿童电视美术片所反映的艺术美,应该是包括形式美和内在美两个方面。优秀的儿童电视美术片应是这两者的高度统一,也就是在形式美的画面中,总能使人感受到洋溢着一种灵气,有一股生气,一种艺术形象与生命意识强烈互动的精神气韵灌注其中。这种宣扬向善的人性美融入一种诗意的境界,使人嗅到它的存在,意会到它的意蕴,虽难以言传,却润物无声、丝丝入扣.这种让美的双手抚摸幼儿纯洁的灵魂,让美的种子撒在幼儿稚嫩的心田中,这不就是我们教育者所期待的最佳的美育效果吗?我们认为,儿童电视美术片独具的美育价值,就在于它能有效地帮助幼儿逾越认知经验的局限,透过形式美去感受到形式美所包裹的内在美。 (二)儿童电视美术片对幼儿

27、语言学习的影响 国内学者研究表明,2. 5-6. 5岁儿童在观看电视时,经常模仿节目中人物的语言占27. 00%,偶尔模仿的占64. 20%,从不模仿的占8. 8 0%;而在平时活动中,经常模仿节目中人物的语言占20. 50%,偶尔模仿的占71. 10%0,从不模仿的占8. 40%ao川在我们的观察中,我们也发现幼儿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使用一些“电视语言”的现象,如“安踏,我选择,我喜欢”“大宝天天见”等。这进一步印证了儿童对电视节目中人物的语言的高模仿率的事实(从不模仿的仅占8. 80%和8. 40%)。模仿(观察学习)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而作为幼儿主要收看的电视节目内容一一电视美术片对

28、幼儿语言学习产生哪些影响呢? 1、增强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儿童电视美术片所具有的色彩鲜明、内容丰富、动感直观的视听形象画面,正好可满足幼儿兴趣的需要,能有效地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驱使幼儿进行学习的主要动机,幼儿只有对活动有了兴趣,他们才能积极地参与投入到目前所进行的活动中去,并进行高质量的学习。当一部适合于幼儿年龄特征的电视美术片有机地运用于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其所具有的魅力是不可抵挡的。当幼儿的眼睛着迷地停驻于精彩的画面时,我们看到的是幼儿在各种智力因素积极参与下所进行的轻松的学习,因为这种学习是在一种愉悦的体验中进行的。可以说,语言教育目的与电视美术片教育手段完

29、美结合过程,便是幼儿语言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能力水平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 2、扩展幼儿的词汇量 首先,儿童电视美术片能为幼儿词汇的学习提供一个语音、语义与图景(包括背景音乐)相结合的教育条件。儿童电视美术片可以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将表意复杂抽象的新词予以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全真地诊释语汇的全部信.息。如“白茫茫”一词,完全可以通过画面形象地向幼儿传递出“白茫茫”所蕴涵的宁静、高旷、辽远的情感色彩。这种“处理技术”显然有利于幼儿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借助语言或动作等来解释语汇的教育方式。其次,儿童电视美术片所固有的特点,能给幼儿在观看时带来一种愉悦感,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加之电

30、视美术片所展示的形象化的语言,往往融于特定的情境,这无形中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可以模拟的语用环境,有利于幼儿在熟悉这些成熟语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将这些词汇运用于日常生活中,通过延时模仿学习,将这些语汇加以内化。 3、培养幼儿倾听能力与习惯 儿童电视美术片所展现给幼儿是动感的视听形象,其稍纵即逝,不断变化的画面交替,客观上要求幼儿在欣赏时不仅要全神贯注地看,更要聚精会神地听。因为只有充分地调动起视听觉器官,才能较准确、全面地理解电视美术片的内容.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幼儿安静地坐在电视机前,屏息观看电视美术片的场景.究其原因,除了幼儿被电视美术片的形象所深深吸引外,此时的幼儿其实是处在一种专注地倾听

31、画面里人物对话的状态之中.这说明儿童电视美术片能为幼儿提供了倾听习惯和能力培养的机会,幼儿在此情境下,久而久之,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有意识倾听的习惯和相应的技能。 4、丰富幼儿各种不同语言风格的感性认识 儿童电视美术片是由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个性特征的创作者创作的,其内容能充分地反映各种不同语言风格丰富多彩的一面。幼儿通过观看儿童电视美术片,不仅可以学到本民族语言的特殊风格,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其他国家和民族语言的特殊韵味。这对于发展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是极为有利的,因为幼儿语言的发展不应只是对本民族或地区语言风格的理解和运用,而应广泛地适应、理解和运用其他不同风格的语言。 (三)儿童电视美术片对

32、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 1、丰富多样的内容,有利于幼儿视野的开拓 现代儿童电视美术片大部分都是高科技和绘画相结合的产物。儿童电视美术片的制作手段决定着其所涉及的内容是极其丰富多样的。可以说,从天上人间到远古未来,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宇宙、地球、土地、河流到科技、军事,再到人伦、艺术等等,各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原理都可以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可以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走入幼儿的心理。有研究表明,人类获得的知识绝大多数都要通过视觉和听觉,一个正常人,从外界接触到信息,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从视觉和听觉的通道进入大脑.显然的,儿童电视美术片能不受时空的限制,为幼儿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打开了方便之门,这可

33、大大地丰富幼儿的信息量,开阔幼儿的眼界,而且可为幼儿的思维发展积累大量的感性素材. 2、不拘一格的造型,有利于想象力的发展 儿童电视美术片是运用一种“写虚”的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它展现在幼儿面前的视觉造型是奇异、夸张而多变的。这既可以大大满足幼儿诗意的、游戏的、想象的世界的需要,给幼儿带来想象上的无穷快乐;又可以给幼儿头脑中带来丰富的表象,给幼儿以灵感启发,激发幼儿运用已有的表象去积极生成新的形象。我们认为,幼儿每欣赏完一次电视美术片活动,其想象的需要就得到了一次满足,而得到不断满足的幼儿的想象就有了更高的需要。幼儿的想象就是在这样的“满足(平衡)一一新需求 (不平衡)一一满足(平衡)”

34、的动态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3、层次鲜明的结构,有利于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 大多数儿童电视美术片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情节按主题层层展开,既单纯,又富于层次感。可以这样认为,幼儿在欣赏儿童电视美术片时,其实就是幼儿高度集中注意地围绕一个中心开展的思维活动,是在无意识中完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而且,儿童电视美术片中的主角比较固定,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其行为也具有逻辑性和连续性,能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幼儿长期浸淫在这种层次性的“知识结构”之中,会对其认知结构带来相应的改造,有利于幼儿思维结构的建构、逻辑框架的确立。 4、多元的感官刺激源,有利于幼儿感官的训练 如果说生命在于运动,那么,对于处在生命发育

35、早期的幼儿而言,所谓的“运动”就是要给予他们的感官以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刺激。经常接受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信息刺激,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感官生理发育的成熟,让幼儿拥有敏锐的视听觉能力,即较强的观察能力;同时又可为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积累必要的原始材料.事实表明,在幼儿期能接受良好的感官训练,是有利于幼儿日后智力的发展。而以电视、电脑软件为载体的,融视、听、动觉为一体的现代儿童电视美术片,能在较短的时间以浓缩的方式给幼儿的感官予有效的多通道的刺激.而且,这种视、听、动觉等多通道的感官刺激会传递到大脑皮质,使大脑皮质处于活动状态,形成兴奋优势中心,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有利于促进幼儿各种智力因素的作用能得

36、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可以大大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四)儿童电视美术片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我们认为,作为宣扬向善的人性美的儿童电视美术片,是可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合作、帮助、共享、关心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无疑是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正是幼儿社会化所期望的结果。 1、儿童电视美术片有利于幼儿亲社会情感的形成 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电视美术片的脚本。儿童文学作品中所承载着作者的向善的积极的思想情感,必然要在电视美术片中借助画面、情节、情境加以忠实地传递出来.亦即,儿童电视美

37、术片所反映的内容的里面是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性,如高兴与悲伤、爱与憎、轻松与紧张、宁静与激动等情感特质都会伴随着人物的外部行为、言语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且会通过具体的情境刺激幼儿的感知,引起幼儿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幼儿在观赏一些娱乐抒情类的动画片,幼儿往往都能得到一种情绪上的放松,这对幼儿借此来宣泄一种不良情绪情感,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是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这样认为,幼儿在欣赏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电视美术片中的人物的情感进行内在体验的过程。幼儿有着积极的亲社会情感体验,对他们的亲社会的行为形成和发展将起着重要的影响。 2、儿童电视美术片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认知的发展 幼儿受其认知与经验的局限,是非辨别

38、能力差;加之,幼儿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决定着其对社会性行为的认知体验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也就是说,要把一些道理通过一定直观形象的形式体现出来,让幼儿进行直观的感知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幼儿亲社会认知的效益。而儿童电视美术片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主题鲜明,情节简单,但表现又极其形象、多元,它完全可以通过画面、对白、情节、音乐渲染等手段为幼儿营造一个立体的行为情境,让幼儿去进行直观的感知、理解。这既有利于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地感知主人公的行为,并对行为是非辨别积累一定的经验,从而促进幼儿亲社会认知的发展。 3、儿童电视美术片有利于幼儿社会技能的培养 儿童电视美术片的情节发展,往往是通过

39、人物间言语与行为交往来展开的。这些人物间的言语与行为交往活动可为幼儿提供了一种社会交往的行为模式.这样幼儿在观看过程中,便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这种行为模式的刺激,并从中获得一定交往的技能。已有的研究表明,那些观看过电视节目中表现助人为乐、合作行为和共享行为的儿童,在看完节目后,要比没有看过电视节目的儿童边线更多的助人为乐、合作行为和共享行为。第三章幼儿观看儿童电视美术片的能力分析 在幼儿园教育中,将儿童电视美术片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即开展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活动。这在客观上要求幼儿对儿童电视美术片这种新的信息媒介的接受,要有一定的相应的能力作支撑。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指导好各年龄班

40、的儿童电视美术片的教育工作。一、动态信息的接受能力 儿童电视美术片具有以动态方式连接画面而造成形象活动效果的特点,它展现的事件发展的过程是动态的、连贯的和渐进的.幼儿对儿童电视美术片所承载的动态信息的接受的方式方法,明显是不同于静态信息(如看图讲述等)。幼儿对静态信息的接受,有足够的观察的时间和次数,并且,还可以对静态信息的载体作整体或局部性的仔细的反复的观察;而儿童电视美术片的画面往往是一闪而过,幼儿能否及时注意并捕捉画面的信息,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儿童电视美术片所蕴涵的信息的整体性理解.因为幼儿只有懂得观察连贯的活动的画面,才能在头脑中重新连接并建构出整个故事的情节。我们认为,幼儿要确保对儿

41、童电视美术片动态信息的接受质量,他需要具备如下的技能和能力:在观看中要能够迅速地释读画面的重要的形象和动作,把握故事情节发展的框架性结构。在观看中要能够理解动态画面转换之处的含义,及时地追随事件变化进程.在观看中,要能够注意捕捉可以反映人物特点的细节,进一步地加深儿童电视美术片内容的理解。二、符号信息的编译能力 儿童电视美术片的制作过程,其实质就是将文学剧本的语言符号转换为各种电视代码的过程,如运用蒙太奇、闪回、平行并置等技术来进行处理,并给观众的视觉、听觉、动觉等感官予以多方位的直接的刺激。因而,幼儿在观看与理解儿童电视美术片内容时,必须再将儿童电视美术片的电视代码还原为语言符号,并对这些由

42、画面内容所转换而来的语言符号进行有意义编码,以能够顺利地纳入一定的故事图式来进行理解。所谓的故事图式,是指在故事中,事件的叙述方式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则,这些定型化的东西存储在头脑中就形成了一种图式。故事图式规定了故事中一组信息的一般组织方式,是对故事的典型内容和结构的期望,幼儿只有将对故事图式的理解能力参与于他的观看活动中,他才能将从动态连贯的画面中所获得的信息按照文学作品的故事图式进行编码,并加以释读这些画面形象变化的意思。由此可见,幼儿在观看与理解儿童电视美术片内容是需要多种能力进行协调参与的,并不是简单地对信息进行被动的接受,而是以一位认知加工者的身份主动地参与制作与改造这些信息。 很明

43、显的,幼儿在接触儿童电视美术片所需的能力准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这种“能力”准备上的年龄差异,是我们在指导幼儿进行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应该注意的.比如,在小班开展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时,要求所选择的教材应具的特点是:节奏慢一点,画面背景较简单,主要形象突出,情节较单一,主题鲜明,播放时间短,反映人物细节的信息少一点,而相对反映人物的主要的大动作要多一点等。第四章幼儿园开展儿童电视美术片教育的意义 观看儿童电视美术片已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大事”,其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幼儿教育的专门机构一一幼儿园,将儿童电视美术片纳入幼儿园教育中,有着其独特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44、。一、体现教育的主导作用 童年时代是儿童寻求信息的时代,面对这缤纷繁杂的信息世界,他们既充满着好奇,同时也感到困惑和不解。而儿童电视美术片所传递出的信息又是极为丰富多样的,但这些信息并不全都是幼儿能够理解与应该接受的“正面”的信息.有的是超越幼儿的认知与经验水平,为幼儿不能理解的;有的则是幼儿不宜接触的不良的信息;如目前市场上所流通的儿童电视美术片的质量,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容乐观的,带有迷信色彩,不恰当地宣扬妖魔鬼怪、巫术等不良内容比比皆是;在以反映战争题材的美术片中,暴力成分偏多,打斗场面屡屡出现;情节混乱、荒诞不合情理,语汇单调贫乏,发音奇腔怪调等随处可见。这类儿童电视美术片所传递的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认知经验有限,而又好奇模仿的幼儿来讲,肯定会对其身心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的影响.除此以外,幼儿不良的收看习惯,如过长地坐在电视机前观赏等。这种不良的收看习惯,很明显的会引起幼儿视觉上的疲劳、头疼等所谓“电视病”的症状,长期的还会导致幼儿性格内向、孤僻、语言能力发展迟缓,社交能力差,人际关系发展等困难. 基于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培训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