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XX年无锡城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完成情况
城市内河和黑臭水体整治
科学整治
1.严格控制污水入河。要开展点源、面源污染治理,大幅减少污水入河;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及时处置截污水和新增城镇生活污水;严格排污许可、排水许可、入河排污口设置,整治非法排污行为。设置生态隔离带,减少城市污染物进入河道;建设生态滞留池、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等,削减面源污染负荷。
2.加强内源治理。抓好城市水体沿岸积存垃圾清理,做好河岸、水体保洁和水生植物、沿岸植物的季节性收割;确定疏浚范围和疏浚深度,清理水体底泥污染物,妥善解决底泥运输和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3.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利用岸带修复、植被恢复、水体生态净化等生态修复技术,恢复河道生态功能。严格城市河湖水域空间管控,保护和恢复水体自然形态;对于硬质驳岸或“三面光”硬化的非行洪排涝骨干河道,要有计划实施生态恢复;因地制宜合理种植水生植物,提高水体溶解氧能力,促进水质提升;恢复、重建城市水体良性生态系统;加强城市河道沿岸绿化和滨水空间规划建设。
4.加快城市水系沟通和活水循环。各县(区)新建XX县区严禁随意填埋河道沟塘,恢复已经覆盖的河道水体;开展“活水工程”建设,加大城市河道生态用水的水源补给,推进城市内河综合整治及连通工程、水循环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工程,进一步消减污染物入河量。
加强监督管理
各县(区)要建立健全“河长制”责任体系,积极推进水体养护市场化改革,形成主管部门定期考核、养护单位具体作业的水体养护模式;加大公众监督力度。加强对小餐饮、洗车场、理发店等排污、排水的执法管理,加大乱排、偷排行为的整治和处罚力度。
实施监测考核
科学设置水质监测考核断面,定期开展监测,定期向社会通报。
第2页 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