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高血压的效果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86764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2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高血压的效果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高血压的效果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高血压的效果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54 论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 年 第51卷 第9期制机体炎性反应。既往熊哲学等13研究将 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发现恩格列净治疗患者更能从微量白蛋白尿改善至正常。BUN、Cr 可反映患者肾功能,各种因素导致的急性肾损害均可导致 BUN、Cr 高表达;eGFR 水平可综合衡量机体肾功能水平。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 BUN、Cr 水平低于对照组,eGFR 水平高于对照组,表明 SGLT-2 抑制剂达格列净的应用对患者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分析其可能原因,一方面 SGLT-2 受体阻滞增加排钠利尿,减少心房钠尿肽,使肾入球小动脉收缩;另一方面,致

2、密斑可感受到钠离子增加,经腺苷介导,使肾入球小动脉收缩,达到肾脏保护目的。本研究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量研究,且因随访时间较短,后续尚需延长随访观察时间,开展大样本研究进一步 验证。综上所述,对于 HFmrEF 患者,在标准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应用 SGLT-2 抑制剂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机体肾功能恢复。参考文献:1 施仲伟.回眸过去30年全球和中国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1990年至2019年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报告解读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1,20(4):349-355

3、.2 翁菲菲,冯文化,郭青榜,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新型炎性因子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50(3):294-298.3 吴尚,李兰,王玉,张玲.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2,31(3):417-421.4 KARANGELIS D,MAZER CD,STAKOS D,et al.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Focus on heart failureJ.Curr Pharm Des,2021,27(8):105

4、1-1060.5 王琳.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心脏保护研究进展及指南推荐J.中国研究型医院,2022,9(1):69-73.6 PONIKOWSKI P,VOORS A A,ANKER S D,et al.2016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J.Revista Espanola de Cardiologia,2016,69(12):1167.7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

5、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2018,2(4):196-225.8 吴淑彬,王文志,吴聪.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与血清和肽素及脑钠肽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刊,2022,57(7):742-745.9 廖梦阳,廖玉华,余淼,等.SGLT2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潜在机制的新认识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2,38(1):1-6.10 张可心,李玉子.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相关心血管获益的潜在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0):2212-2216.11 杨莉,张旭东,詹小青,等.糖-钠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小鼠治疗效果及左心室重构影响的实验研

6、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6):3032-3037.12 张虎,谭伟,阮佩,等.达格列净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17):98-105.13 熊哲学,李凝旭,唐明娟.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足细胞自噬影响及其肾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14(7):554-557.收稿日期:2023-02-09;修回日期:2023-06-05(本文编辑:高天虹)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高血压的效果分析李惠,宋雨(安徽省阜阳市肿瘤医院,安徽 阜阳 23600

7、0)摘要:目的探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安徽省阜阳市肿瘤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7例,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37例,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心功能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较高,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较低(P0.05)

8、;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08%、97.29%,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血压水平及血脂水平,还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对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552(2023)09-1054-04doi:10.3969/j.issn.2095-8552.2023.09.015论著 1055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 年 第51卷 第9期高血压和

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为中老年疾病的多发病、常见病,高血压作为心脑肾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也是引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高血压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研究调查,高血压导致动脉内皮受到损伤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症状,对动脉粥样硬化过程能起到加速的作用2。以往临床主要是通过单一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常会引起疾病进一步恶化、发展,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相关研究学者表示,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不但能够有效控制血压,还可降低心血管发生的危险因素3。本文对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现将

10、联合用药的效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4 月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 74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37 例。对照组:男 18 例,女 19 例;年龄 64 90 岁,平均(76.05 6.73)岁;病程 2 12 年,平均(6.251.25)年;观察组:男 19 例,女 18 例;年龄 41 90 岁,平均(71.2411.40)岁;病程113年,平均(7.251.3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1.2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WHO 诊断冠心病标准4;

11、符合 2010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高血压疾病标准5;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缺血性 ST 段变化;舒张压、收缩压分别 90mmHg、140mmHg;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有着较好的治疗依从性,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排除标准:精神或意识障碍;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严重心脏瓣膜病;严重心律失常、继发性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妊娠期及哺乳期;肝、肾功能减退;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哮喘。1.3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初始药物剂量控制在 5mg/次,1 次/d,通过分析患者病情改变情况将药物剂量增加到 10mg/次,1次/d,10d 为 1 个疗程,连续开展 6 个月的治疗。观察组

12、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缬沙坦,80mg/次,1 次/d,10d 为 1 个疗程,连续开展 6 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均未采取其他他汀类药物治疗。1.4观察指标血压水平:分别在入院当天、治疗后完成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的检测工作,选择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检测仪完成患者 24h 动态血压的测定工作,白天、夜间的分界点为 22:00,在早上 6:00 22:00 完成 1 次测量,在晚上 22:00 6:00完成 1 次测量。血脂水平:分别在入院当天、治疗后完成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cholesterol,LDL-C)、总 胆 固 醇(total cholesterol,TC)

13、、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等水平的检测工作。心功能指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入院当天、治疗后完成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的检测工作。1.5疗效判定标准6采取显效、有效、无效等 3个级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主要体现如下:显效:患者舒张压指标降低超过 10mmHg,且在正常的范围内,或下降幅度 30mmHg;患者胸闷、心绞痛、心悸、头痛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心电图向正常状态恢复,ST-T 段缺血性变化有着明显的改善。有效:舒张压指标降低 10mmHg,但在正常的范围内,或舒张压降低在 10 30mmHg,患者心悸、心绞痛、头痛等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好转

14、,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程度明显减轻,心电图检查向正常状态恢复,ST-T 缺血性改变出现一定的变化。无效:患者心电图、临床症状、血压等指标未符合以上的标准,或未出现变化。1.6统计学处理采取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完成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数据分析统计工作,通过率(%)表示计数数据,采用 2检验。通过(x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 t 检验。若 P 0.05 表示差异有显著性。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水平变化对照组、观察组入院当天收缩压、舒张压等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 0.05);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入院当天的血压(P0.05),观察组

1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1)。表 1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水平变化(xs,mmHg)组别例数收缩压舒张压入院当天治疗后入院当天治疗后对照组37144.2510.25 128.329.15*98.325.2286.364.12*观察组37144.8510.55 110.258.99*#98.185.3279.323.92*#t2.1245.3211.2515.641P0.0910.0120.1250.011 注:*与入院当天比较,P 0.05;#与对照组相比,P 0.05。2.2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对照组、观察组在入院当天 LDL-C、TC、TG 等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

16、显著性(P 0.05);接受不同药物1056 论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 年 第51卷 第9期治疗后,两组患者 LDL-C、TC、TG 等血脂水平低于入院当天值(P 0.05);但观察组 LDL-C、TC、TG 等血脂水平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表 2)。表 2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xs,mmol/L)组别例数LDL-CTCTG入院当天治疗后入院当天治疗后入院当天治疗后对照组372.910.441.710.62*4.441.113.211.02*4.611.093.911.01*观察组372.920.450.710.25*#4.451.092.080.95*

17、#4.651.112.010.59*#t1.2516.5211.2886.7541.3216.854P0.2510.0090.2740.0080.2450.007 注:*与入院当天比较,P 0.05;#与对照组相比,P 0.05。2.3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心功能变化对照组、观察组在入院当天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接受不同的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入院当天值,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入院当天值(P 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表 3)。表 3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

18、后的心功能变化(xs)组别例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m)入院当天治疗后入院当天治疗后对照组3741.524.5549.554.55*57.825.9951.324.85*观察组3741.684.61 55.324.88*#57.856.01 46.323.85*#t0.5985.2311.1115.388P0.4560.0110.0980.010 注:*与入院当天比较,P 0.05;#与对照组相比,P 0.05。2.4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1.0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表 4)。表 4对比两

19、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3715(40.54)15(40.54)7(18.92)30(81.08)观察组3719(51.35)17(45.94)1(2.70)36(97.29)25.046P0.0253讨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长效的钙通道阻断剂,可有效舒张全身血管及冠状动脉,明显降低血压水平,增加血流量,对心绞痛症状起到有效缓解的作用,有着较为持久的作用,用药相对便利。同时苯磺酸氨氯地平还可获得减少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效果,其药效明显好于贝那普利。高血压患者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能够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增加一氧化氮浓度,对内皮细胞功

20、能可起到逆转的作用,相对于吲达帕胺来说,其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的效果较好。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外周动脉扩张剂药物,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促使外周血管阻力明显降低,最终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7。但单一用药降压、降脂、改善心功能指标的效果不理想,应寻求一种有效的药物联合治疗,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缬沙坦属于特异性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药效较强,对于 AT1 受体有着较高的选择性亲和力,可有效组织局部组织中 AT1 受体结合和血管紧张素,不但能够增强水钠的排泄,还可抑制反射性交感激活,促使醛固酮分泌减少,从而达到降压效果持久且平稳。缬沙坦还能够发挥保护心脏的效果,在促使左心室舒张末压降低的情况下,可以使左心室舒

21、张末容积明显减少,对血容量起到降低的作用,不仅能使静脉容量有所增加,且不会对平均动脉压产生影响,对血管内皮细胞和肥大的心肌细胞能起到逆转的作用,最终获得血管重塑及抗心力衰竭的效果。缬沙坦可能会使低血容量患者发生低血压,所以在使用前需要对血容量进行调整。加上缬沙坦会造成高钾血症,在用药前需要对患者的血钾浓度进行监测,尤其是肾损伤与年龄大的患者,应该防止同时服用保钾利尿药物进行治疗8。本研究结果得知,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较低(P 0.05);观察组 LDL-C、TC、TG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较高,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22、明显较低(P 0.05);考虑是由于缬沙坦作为受体拮抗剂,对Ag 受体 1 和 Ag 受体相互结合可起到快速切断的作用,有效保护靶器官,促使血管平滑肌得以舒张,论著 1057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 年 第51卷 第9期对血管收缩可起到改善作用,有效抑制醛固酮分泌,使血压水平稳定、持续性地降低;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能促使患者血脂、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促使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 9。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81.08%、97.29%,考虑是由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血管平滑肌起到舒张作用,加上缬沙坦对血管收缩能有效抑制,促使醛固酮分泌明显降低,对血压可起到持续性降低的目的,联合两种药

23、能将协同作用全面发挥,有效平衡机体血压水平,最终达到临床症状缓解的目的10。综上所述,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疗效较为明显,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血脂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参考文献:1 朱婷婷.麝香保心丸联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7):73-76.2 赵军令,黄芳.缬沙坦胶囊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J.临床研究,2022,30(7):94-97.3 邵鸿键.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血脂的影响J.世界复合医学,2022,8(6):160-163.4 王莉,缑芳红,王

24、甜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血脂水平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4):3392-3395.5 田拂晓,武小琴,王晶等.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3,29(5):867-872.6 种小娟,姬劲锐.高血压并冠心病应用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炎性因子的影响J.罕少疾病杂志,2023,30(5):44-45,56.7 温伶俐,柳贞夷,陈锋.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30):9-11.8

25、 李占华,李孛.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中青年2级高血压临床观察J.空军医学杂志,2020,36(3):248-250.9 孔苏南.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0):159-161.10 齐芳.胺碘酮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9):72-76.收稿日期:2023-05-04;修回日期:2023-07-02(本文编辑:高天虹)迟发型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生物活性睾酮及胆固醇水平变化分析陈孝雪,陈钰,陈春龙(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信阳 46

26、4000)摘要:目的分析迟发型性腺功能减退症(late-onset hypogonadism,LOH)患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生物活性睾酮(bioavailable testosterone,Bio-T)及胆固醇水平变化。方法将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因LOH入院的62例患者(观察组)和62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老年男子症状量表(aging male symptoms-questionaire,AMS)评分,采血测定血清总睾酮(total testo

27、sterone,TT)、SHBG、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FT)、白蛋白,计算Bio-T;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 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分析LOH患者与健康人上述指标差异,研究LOH

28、患者SHBG、Bio-T及胆固醇水平与AMS评分的关系,探究SHBG、Bio-T指导LOH诊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AMS量表各项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T和Bio-T低于对照组,SHBG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TC、TG和HDL-C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LDL-C的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MS量表评分与FT和Bio-T呈负相关关系(P0.05);AMS量表评分与SHBG、TC、TG和HDL-C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SHBG约登指数最大时对应临界值为48.49 nmol/L,曲线下面积为0.833,敏感度、特异度为70.97%、80.65%;Bi

29、o-T约登指数最大时对应临界值为7.04,曲线下面积为0.717,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87%、64.52%。结论LOH患者伴血清SHBG的异常升高及Bio-T异常降低,均与患者AMS症状存在关联,同时伴随血清睾酮水平低下,血清SHBG、Bio-T及胆固醇水平变化可作为LOH早期诊断与防治的依据。关键词:迟发型性腺功能减退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生物活性睾酮;胆固醇中图分类号:R5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552(2023)09-1057-04doi:10.3969/j.issn.2095-8552.2023.09.016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Wjlx2020486)迟发型性腺功能减退症(late-onset hypogonadism,LOH)是一种因雄性激素水平下降而引发的全身功能减退的疾病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性欲下降、性功能下降、记忆力下降等,又被称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