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教学设计
内丘县柳林中学申文生
学习目标:
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3.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功的计算。
学习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教具: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绳、小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力的三要素是指哪些? 2、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 3、力作用在物体上会怎样 ( 产生什么效果 ) ?学生集体回答。
新课引入 : 生活中的功有“贡献”、“功劳”等丰富的意思,力学中的功吸收了生活中功的意思,但它也有着更为特殊的含义。板书:功
1.力学中的“功”
(1)师: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提到与功有关的词语有哪些?
生:功夫、功劳、功能、事半功倍、急功近利……它们有“贡献、成效、本领、能耐等意思。
师:在物理学里, “功”的概念吸收了“成效“的意思。力在什么情况下做了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现在请同学们对照学案自学课本62页、63页理解物理学中功的含义,知道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并进行后面的小组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 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合作探究:
1.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是:
(1):
(2):
(3):
2.力学中,功等于 。
3.功的计算公式:
4.功的单位是:
5.1J的物理意义是:
精讲点拨:1.①力学里所说的“功”,它的含义是什么?
要求回答: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②分析课件图1,做功的实例:货物、火箭和杠铃在什么力作用下,(这个力的方向是怎样?)沿什么方向移动通过了一段距离?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
要求回答:货物在竖直向上的举力作用下,竖直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叉车的举力对货物做了功。
火箭在竖直向上的燃烧的气体压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起飞通过了一段距离,燃烧的气体的压力对火箭做了功。
拖拉机在沿水平向前的牵引力作用下,沿水平向前通过了一段距离,拖拉机的牵引力对拖拉机做了功。
2.力学里的功包括哪两个必要因素?
(1)教师总结并板书:“1.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着重指出:“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是指“缺一不可”。 结合课件分析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只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而没有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如果物体仍静止不动,这个力就没有对物体做功。
如果物体靠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虽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但并没有水平方向的力作用于它,所以没有什么力做功。结合“在极光滑的水平冰面上滑动的冰壶”一例,说明没有什么力对冰壶做功。
结合课件分析:货物在平移的过程中,小明背书包行走的过程中,向上的力是否对货物、书包做功?
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即运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此时这些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简单记为“垂直无功”)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进一步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研究力对物体做功时,要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或者哪个物体(施力物体)对哪个物体(受力物体)做功。
3.功的计算
(1)“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即: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用W表示功,用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则功的公式可写成:W=FS。
(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距离的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是牛顿·米,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焦耳,简称焦(J)。
1焦=1牛·米”
(3)几点说明
①使用W=F·s,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②做功的多少只由W=F·s决定,跟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运动无关。
③知道1焦的物理意义,知道1焦的大小。
(4)例题1:在平地上,用50 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 N的箱子,前进了10 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 m,他做了多少功?
由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题规范化。
解:W1= F1s2 =50 N×10 m=500 J
W2= F2s2 =Gh=100 N×1.5 m=150 J
答: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500J的功?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 m,他做了150J的功。
追问:此题中推木箱的过程中木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做了功?重力做了功没有?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例题2:某足球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用25 N的力,将10 N的球沿水平地面踢出,踢出后球在地面上滚了30 m才停下来。在球滚动过程中,脚对球所做的功为( )。
A.750 J B.300 J
C.450 J D.0
让学生思考后抢答,并分析。
例题3: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两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确定
让学生思考后抢答,并分析。
二、总结本节知识要点,复习巩固
1.要求学生总结本节“学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所学内容。
2.对小组进行评价。
当堂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人在工作中,他一定做了功
B、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C、物体通过的距离越长,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这个力才对物体做功
2、小明和小亮体重相同,体育课上小明爬绳,小亮爬杆,两个人都爬到了3m高的顶端,比较两人做的功 ( )
A、小明做功多 B、小亮做功多
C、两人做功一样多 D、无法比较
3、一个同学用12N的力,将一个重为4N的足球踢到25m远处,对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了300J的功 B、做了100J的功
C、没有做功 D、做了功,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4、叉车把重为1000牛的货物竖直提高2米后,又沿水平方向移动1米.叉车的举力对货物做了多少功( )
A.1000焦耳 B.2000焦耳
C.3000焦耳 D.不能确定
5.一位同学沿教学楼的楼梯从一楼匀速上到三楼,该同学上楼做的功最接近( )
A.30000J B.3000J
C.300J D.30J
根据情况进行反馈矫正
课后拓展延伸:
1.下列几种情况,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人用力推桌子,桌子不动 B.人从一楼上到三楼
C.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D.起重机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移动
2.下面关于做功的几个判断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起重机将货物吊起时,起重机的拉力对货物做了功
B.人用力托着一箱货物站着不动时,人对货物做了功
C.汽车载着货物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时,汽车对货物向上的支持力做了功
D.某个人将铅球推出,铅球落地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重力对铅球做了功
3.下列关于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越大,力做的功越多 B.距离一定,力越大,力做的功越多
C.力越大,距离越大,力做的功越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三、布置作业:本节后的“课后拓展延伸”题目。
附:板书内容
一、物理学中的功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三、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 (劳而无功)
2.有距离,无力 (不劳无功)
3.有力,有距离,但距离与力的分析垂直(垂直无功)
四、功的计算
1、公式:W=Fs
2、单位:焦耳 1J=1N·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