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博物馆“云讲解”活动实践研究——以桂林博物馆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85808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9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云讲解”活动实践研究——以桂林博物馆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博物馆“云讲解”活动实践研究——以桂林博物馆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博物馆“云讲解”活动实践研究——以桂林博物馆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6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研究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 年第 2 期博物馆“云讲解”活动实践研究以桂林博物馆为例唐春松1 管 葳2 廖 波3(1.桂林博物馆,广西 桂林 541001;2.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3.广西师范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摘 要 信息时代下,博物馆传统宣传教育服务模式需要创新,依托互联网的“云展览”“云讲解”顺势而兴,“云游博物馆”成为公众参观博物馆的一种新方式。文章立足当前全国“云讲解”现状,探讨其内涵特点、观众特征和呈现形式,以桂林博物馆为例,分类梳理桂林博物馆近三年实践的“云讲解”活动,为当今博物馆宣传

2、教育服务提出优化建议,分析这种消弭线上线下边界的讲解形式,从多维度展示各种文化遗产,推动我国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事业的发展。关键词 博物馆;云讲解;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 G2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750(2023)02-0036-05 基金项目 本文系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GuikeAD20159016);广西师范大学第五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高等数学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 2023-04-13 作者简介 1.唐春松(1968-),男,广西全州人,桂林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南方考古与文物、博物馆学;2.管葳(1995-),女,江苏常州人,广

3、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考古、博物馆学;3.廖波(1979-),男,湖南永州人,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值计算。博物馆从诞生至今,其定位、职能、形态等皆处于与时俱进的变化之中。在可预见的未来,在数字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博物馆将经历以下变化:一是博物馆的空间由实体的固定的机构或场所转变为可能的机动的虚拟空间。二是博物馆收藏、展示的对象逐渐由实物本体,比如传统的物质或非物质遗产等,转变为“物”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价值。三是博物馆观众的角色也从被动固定的知识接受者、学习者过渡转变为主动自觉的知识消费者、传播者。在这种新形势下,利用互联网搭

4、建传播通道,为观众提供“云讲解”的文化宣传与社会教育服务,成为博物馆运营发展的新形态。一、“云讲解”的特征及发展现状云技术,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云”即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技术支撑下通过网络媒体实现构建,组成信息资源池,可供用户按需所用,灵活便利。“云讲解”则是互联网环境下通过资源整合和服务共享方式,无时空限制地向大众传播文物、展览数字化信息的讲解服务及宣传教育平台,是以相同的立意和展品重新在互联网世界中进行“云上”构建,是一种展览及讲解活动的数字化形态,是渠道的创新,而

5、非单纯的线上翻版。“云讲解”的特征是观众社会化、形式多样化和职能延伸化,可以打破原有展线设置,于多平台多形式地为观众提供更灵活丰富的观展线路和展示内容。而线下讲解无法实现检索、细读、暂停、回看等功能,在“云上”都可以实现,从而满足观众对博物馆文化教育跨时间、跨空间的需求。(一)“云讲解”的传播及教育模式不同于线下实时面对面的讲解,“云讲解”的37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研究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 年第 2 期传播模式是先整合内容,再采用技术与应用设备,将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达给观众。此时博物馆教育的效果也发生了四个层次的蔓延:第一层为认知,观众通过观看讲解,获得新的知识;第二层是技能,观众从受教育

6、的过程中获得一系列相关的能力;第三层是情感,通过学习观看,观众在理念、情感层面受到影响和刺激;第四层是行为,即观众将自己在“云讲解”中得到的收获运用到之后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见图1)。(二)“云讲解”的潜在观众特征观众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也是其生命所系1。博物馆“云讲解”的观众整体面临着由被动向主动改变的趋势,更多承担着信息消费者、传播者的角色,在一次次的评论、点赞、转发中,云端的潜在观众拥有了更深层的社会化特性及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实施“云讲解”活动实践之前,应重点对观众进行受众分析。“云讲解”的潜在观众主要为青少年学生、中青年网民、文博爱好者和专家学者。面对青少年学生,“云讲解”应呈现出叙事

7、化特征,辅以幽默风趣的口吻,致力于营造亲和的氛围,更多采用图像和具有趣味性的语言针对各年龄段进行有效投放。面对中青年网民时,“云讲解”应社会化、通俗化,内容痛点做到覆盖面广,能够激起更多人的共鸣。面对文博爱好者,内容设定和表达应该更为个性、精准。面向专家学者,“云讲解”中传播的信息应更专业、学术、准确,能够经得起推敲。(三)全国博物馆“云讲解”开展现状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2如今类型

8、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已基本形成,截至2023年,全国备案博物馆共6183家。国家文物局官网显示,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0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1300多家博物馆合计推出2000多项“云展览”,总浏览量逾50亿人次;2021年全国博物馆策划推出3000余个云展览、1万余场“云教育”活动,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2022年文博单位和社会各界一起推出2000多个“云展览”项目和“云教育”活动3。在全国范围内,由多家文博单位牵头,开展“全国十佳讲解员”“全国最美讲解员”“文物馆长说”等比赛,这些比赛活动都是以“云讲解”形式进行的。近三年,全国各地文博机构组织推出的更便捷安全的在

9、线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来说社会反响良好。“云展览”和“云讲解”覆盖面广,涉及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和地区。投放渠道及讲解方式包括网络直播、数字展览、文物三维虚拟化展示、网上远程课程、短视频录播等。主题内容也十分多元,包括历史、革命、自然科学等多个种类在内的文物藏品和展品,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观众的需求。“云讲解”基于互联网对文化遗产进行的多维展示传播,为全国博物馆开辟了新的展示方式,为公众提供参观博物馆的新视角、新方式及新体验,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渠道,扩大了观众受益面,开启了博物馆服务的新业态。二、“云讲解”的形式以桂林博物馆为例设计创作一个观众喜爱的“云讲解”活动,需要关注其制作的每个环节。“云

10、讲解”的设计制作要经历四个环节。第一,原生数据采集。丰富充足的数据库是线上线下开展实践活动的必要资源。数据采集涉及文物资料的收集、存储和管理,以便后期随取随用。第二,数据加工。对每一场“云讲解”进行选题、内容策划、文物筛选和解说词编写。第三,推广呈现。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传播形式和技术设备,若是直播还需规划讲解路线,将所需讲解的文物串成一条最适合主播讲解与摄影录像的路线。第四,反馈完善。通过复盘、评估、分享“云讲解”活动实践以进行完善和改进。2017年1月桂林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新馆兼具桂北民居特色和汉唐古韵,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民族特色,迅速成为桂林对外交流的文化客厅。新馆建筑面积3.4万

11、平方米,较老馆扩大了四倍,这就为博物馆业务发展与服务提供了图1“云讲解”传播模式内容技术观众设备“云讲解”教育模式认知技能情感行为38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研究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 年第 2 期更大的承载空间。桂林博物馆新馆围绕馆藏特色文物重点打造了“漓水春秋”“靖江遗韵”“画里人家”“友谊桂林”四个基本陈列,“翰墨华章”“情系桂林”两个专题陈列,让观众领略到涵盖史前文化、水利、佛教、石刻、科举、抗战文化城、“国之瑰宝”梅瓶等多场文化盛宴。近三年来,桂林博物馆积极响应国家文物局号召,自2020年1月24日起,迅速积极整合已有馆藏数据资源,通过媒体软件、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载体推

12、出“云游博物馆”“桂林博物馆云课堂”等“云讲解”活动,主要有线上直播、线上导览、微博公众号推送这三种呈现形式。(一)大众化:线上直播线上直播自主性强,可进行独立操控的音视频采集,直播过程可由一人一机完成,能尽可能节省人力物力。而展览现场的实时发布,让整个观展过程变得快捷又直观,有信号覆盖且有兴趣的观众,都可以通过评论或弹幕与主播互动聊天,现场感强。同时直播可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转发,具有超地域性和极强的交互性,能够实现博物馆活动宣传效果的最大化。现场直播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展览的结束,观众还可以点播云端已生成的完整视频进行无限次观看。截至2023年3月,桂林博物馆立足馆藏文物资源,深挖地域

13、文化特色,精心挑选展品和规划讲解路线,共策划推出8场5个主题的线上直播,共吸引300多万人次观看,内容覆盖桂林民俗文化、状元文化、自然科学文化、红色文化及新春生肖文化。(1)民俗文化桂林市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更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建筑、节庆、服饰、饮食起居等,构成了桂林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桂林博物馆首场公开直播,即选择了展现桂林特有的民俗文化主题,以契合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在微博的一直播和网易直播两个平台进行“云讲解”,讲解的内容是“画里人家桂林民俗文化陈列”。此时,讲解员化身导游,带

14、领观众在展厅云游桂林,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领略桂林的民俗生活文化,仿若到此一游。其中分单元讲解桂林建筑、饮食、服饰、背带及银饰,穿插“龙胜阿姐梯田对歌”“模特展示民族彩服”“采访刺绣中的阿姐”“背带的使用演示”“瑶歌相送”五个小模块和三次直播提问抢答赠送文创产品礼包环节。首场“云讲解”活动社会反响较好,观众参与度高,视频点播量累计超过40万。(2)科举文化在中国科举制度实行的1300年间,广西共产生12名状元,而桂林就拥有8名,是广西历史上中状元、进士最多的城市。千百年来,桂林的状元文化为这座秀美的山水之城增添了文化韵味。桂林博物馆第二场直播聚焦“613文化遗产日”,直播主题为“山水墨香桂林博物

15、馆的那些字”。此次直播以赏析桂林书法作品为主题,并穿插“文房宝贝”“中国书法字体”及“永字八法”等书法知识的科普,不仅满足书法爱好者的品鉴需求,还兼顾对中小学生的书法美学教育。本场“云讲解”吸引的观众多为书法爱好者,直播期间弹幕互动量较大,点播量累计超过20万。(3)自然科学文化自然科学部是桂林博物馆于2019年新开设的研究部门,致力于桂林本土地理、植物及自然科学研究。围绕这一文化主题,桂林博物馆开展了两场“云讲解”实践。其中一场“云讲解”主题是“花草那些事儿”,联合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聚焦桂林博物馆库房中未公开展出的四件含有植物元素和意象的玉器、陶瓷、砚台和国画扇面。对相关文物进行了直

16、播讲解,并采访了植物学专家,与观众开展有趣互动等。另一场“云讲解”主题是为“我爱大自然,昆虫的世界”,特邀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带领观众走进昆虫世界,认识昆虫,感受昆虫之美。此次直播的累计点播量达到约10.6万次,深受观众喜爱,同时也让观众认识到了昆虫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4)红色文化桂林除了是绿色山水名城,也是一座镌刻着“红色记忆”的红色文化名城。1926年,中国共产党桂林第一个组织宣告成立,开启桂林红色火种传播之路;1934年的湘江战役,写就一部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英雄史诗;抗战时期,陶行知、夏衍、田汉等众多文人志士聚集桂林,掀起

17、抗日39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研究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 年第 2 期文化运动高潮;解放战争时期,桂北人民武装斗争迅猛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色基因持续融入桂林城市发展血脉,为这座山水之城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2021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桂林博物馆、玉林市博物馆承办了“红旗漫卷壮乡中国共产党在广西革命历程文物图片展”四馆联合直播活动。直播活动首次采取“讲解+情景式演出”的模式,通过线上讲解、诗朗诵、歌曲合唱、情景剧等表现形式,带领观众在线上“沉浸式”参观展览。活动的最后一场来到桂林,直播中邀请桂林市“发现生涯读书会”成员、桂林博物馆小

18、志愿者、桂林市歌唱艺术家等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人士参与,以全新的方式带领观众走进广西故事,重温了八桂大地上的红色记忆,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西各族人民开展革命斗争赢得解放的光辉历程,打造了“永不落幕的红色展览”。本场“云讲解”活动社会反响好,不仅四馆联展所属地的观众参与度高,广西其他市县的观众同样参与到活动当中,点播量累计超过百万。(5)新春生肖文化自2020年起,连续三年,中国文物报社联袂40余家文博机构,每年众筹数百幅与当年生肖文化有关的文物艺术品图片,于全国各地同步展示给观众。桂林博物馆响应号召,积极对每年的文物图片展进行直播讲解,并融入馆藏文物特色,通过穿插馆藏代表性生肖元素展品讲解

19、视频、采访文创产品设计师等,向观众展示各年精彩纷呈的新春生肖文化。新春“云讲解”活动的三年点播量累计超过30万。(二)精准化:线上导览线上导览以“窄播”的形式于官网推出,基于常设或临时展览制作的线上导览,对特定的观众具有定向吸引力,因此这类“云讲解”的传播教育方向也更为精准。近三年来,桂林博物馆对“漓水春秋”“靖江遗韵”“画里人家”“友谊桂林”这四个基本陈列进行了3D 线上展示。除此以外,还对“海上风嘉兴博物馆馆藏书画展”“广西远古生物的探秘”“诗意桂林桂林山水文化特展”这三场临展进行重点文物的视频录播讲解导览。以“海上风”书画展为例,线上展览的生产流程如下,根据实体展厅的陈列,先由宣教部、展

20、陈部、信息部讨论筛选出十二件蕴含名家信息、生活美学和意象内涵的辅助文物作品,再由宣教部和研究部编写讲解词。讲解词的编写,需结合美术学、历史学、传播学、收藏传承等信息知识。最后录制时由各位讲解员运用专业得体的语速语调将讲解内容通俗化、口语化地传达给观众4,呈现出亲和良好的镜头形象和深厚优雅的文化涵养,化解线上导览的不真实感,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三)叙事化:微博及公众号推送“云讲解”的类型还不止于“用嘴说”,还可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作为博物馆“云讲解”的宣传阵地。近三年来,桂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推出了多个社教品牌,例如“桂林博物馆云课堂”“指尖上的桂林博物馆”“我是小主播”等。以“

21、指尖上的桂林博物馆”为例,在筹备一篇具有高时效性的公众号推文之前,应明确传播教育目的和受众接受度,即配合主题,选用合适的呈现形式,向目标受众科普指定文物。经历多种尝试,针对青少年的性格及年龄偏好,桂林博物馆为此社交品牌设计了人偶 IP,配合不同主题可以更改配饰,为每一期主题设置记忆点;在内容上不限于用手绘或手工的形式,用容易获得的材料,用富有叙事化和更贴近青少年语气的讲解词,文字搭配视频后,让青少年听完讲解、看完视频,就能创作出一件与文物相关的作品。此类“云讲解”活动实践采用“互动产出型”的学习教育模式,非常适合在公众号上投放。相比公众号单向对关注者输出信息的主要功能,微博更偏向实时互动,开放

22、性程度更高。近三年桂林博物馆通过微博发文三百余篇,总阅读量突破千万人次。期间与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鄂青桂林博物馆五一大联欢”线上活动,采用文物拟人化的方式让文物“活”起来,在微博平台上演绎了两地文物从“跨馆结识”到“微信聊天(对话、唱山歌)”,从“互邀拜访”到“实地游:美食篇、美景篇、购物篇(文创)”的五一大联欢过程。此次活动不仅宣传了两地文化,还在有趣的文物交流中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社交指南”,如通过文物作揖的动画视频宣传中华传统作揖礼,以手绘版“曲水流觞”列坐漫画倡导“分餐制”。该项目还荣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2020年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40打造世界级旅游

23、城市研究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 年第 2 期奖项。5三、博物馆“云讲解”活动实践优势及优化建议博物馆“云讲解”活动有着强大信息优势,可以在便捷安全的条件下满足观众观展需求;可以开启博物馆服务新业态,扩大受众面;还可以保护文物,节约办展成本。但同时也带给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者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在有限的讲解时间内,增加网民与观众的黏度,使观众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愿意驻足观看博物馆于线上投放的展览讲解信息。基于近三年来对全国各文博机构组织进行的“云讲解”活动实践观察与研究,可以发现其在扩大博物馆知名度、拓展博物馆传播途径、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上做出了不菲成绩,但仍存在缺乏数字储备、观众体验

24、感欠佳、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在可持续发展上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些优化建议。一是完备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充实数据资源库,以达到日后可以随取随用的目的;二是明确构建原则,以内容为开展中心,精准选取内容,做到与观众共情,增强与观众之间的黏度;三是增强双向互动,重视反馈,推动观众沉浸式收听、观看讲解,做到活动完成闭环,提高观众体验感、成就感;四是促进信息共享,建设博物馆区域联盟矩阵,整合资源、共享平台,组织联动“云讲解”,推动联盟博物馆整体提速高质发展;五是丰富进驻平台,除博物馆和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外,“云讲解”投放渠道还可覆盖到搜索引擎、即时通讯、社交网络、视频网站以及手机 AP

25、P 等;六是联合社会机构与学校,使“云讲解”的设计更多元快捷、传播更高效广博;七是促进线上线下相融合,双管齐下,形成更立体的博物馆传播体系;八是立足本土文化,深挖本土文物及文化资源,界定文化核心,找准博物馆品牌定位,在内容、形式、主题、渠道上做足功夫,避免千篇一律;九是建设人才队伍,提高博物馆专业人员整体素质与专业素养,定期组织培训考核,拓宽办展讲解思路,深入挖掘文物资源,实现博物馆工作团队从碎片化研究到系统研究、从单向的知识“传输者”到引领开放的知识“中介人”的转变。四、结语信息时代下,“云讲解”的全面应用将会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它以数字的形式、电子的平台,向观众讲述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璀璨

26、的文物故事。但创新性、革命性或颠覆性的新形势势必会给新时代博物馆的发展带来更深更广的改变。6在信息化的时代,各博物馆研究策划出与每个博物馆自身相适用的“云讲解”品牌就成了关键之处。世界及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一直处于变化发展中,永远会有新事物出现在大众视野,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还需关注博物馆不变的宗旨:秉持博物馆“以内容为王”的传播教育原则,用专业、前瞻、联合和奉献的态度,保护传承人类社会多元的文化和环境。参考文献:1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99.2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 EB/OL.2022-05-28.http:/ 王珏.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 91%的博物馆免 费 开 放 EB/OL.2022-11-09.http:/ 黄子立.浅析博物馆讲解员因人施讲的方法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2):91-93.5 博 物 馆 中 国.十 年 征 程 桂 林 博 物 馆 实现 中 小 型 博 物 馆 跨 越 式 发 展.EB/OL.2023-02-06.http:/ 张明亮.浅谈互联网时代博物馆讲解的变革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2):144-1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