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XXXX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授课大纲.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854945 上传时间:2025-03-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XXXX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授课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XXXX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授课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法学研究》 课程代码:09265003 课程名称:行政法学研究 英文名称:Administrative Law Review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时学分:36课时 2学分 先修课程:法学概论、法学理论、行政法学 授课对象: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考试方式:按学校相关规定办 成绩构成:平时40%,期末60% 出勤要求:按学校相关规定办 选用教材:《行政法原论》(第二版)周佑勇著 方正出版社2005年8月版 所属院系: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 主讲教师:赵正平 联系方式:电子信箱zhenai0609@ 电话:64493408 课程简介: 行政法是国家重要的部门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行政法学是研究行政法的科学。本课是研究生阶段开设的行政法学课程,是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行政法的一般原理,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等;行政法主体的理论与实务,主要包括行政主体、行政人、行政相对人等;行政行为的理论与实务,主要包括行政行为一般原理、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行政救济的理论与实务;主要包括行政救济的一般原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的研究。 第一章 行政法导论 教学目的:理解行政法基本概念、行政法基本原则,知悉行政法渊源,了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课时安排:8课时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讨论,课堂检查与点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一、 行政法的涵义 (一)行政的本质与特征 (二)行政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 (三)行政法规范与行政法 二、 行政法的渊源、特点与效力 (一) 成文渊源与不成文渊源 (二) 形式特点与内容特点 (三) 空、时效力和对人效力 三、 行政法与行政权 (一)行政法上的行政权探讨 (二)行政权力设定的控制规范 (三)行政行为过程的控制规范 (四)行政违法责任的控制规范 第二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争论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二、行政法定原则 (一)职权法定原则 (二)法律优先原则 (三)法律保留原则 三、行政均衡原则 (一)平等对等原则 (二)禁止过度原则 (三)信赖保护原则 四、行政正当原则 (一)避免偏私原则 (二)行政参与原则 (三)行政公开原则 第三节 行政法理论基础 一、 行政法理论基础诸说 (一) 管理论 (二) 权力论 (三) 平衡论 (四) 服务论 (五) 公共利益本位论 二、 行政法理论基础评述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范畴的界定 (三) 行政法理论基础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行政法的涵义? 2、行政法如何控制规范行政权? 3、如何理解行政法基本原则? 4、如何理解中国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参考资料: 1、《现代行政法基本理论》章剑生著 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一编)姜明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 3、《中国行政法学原理》(第一章)陈新民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 4、《行政法律关系研究》袁曙宏等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5、《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周佑勇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英国行政法》王明扬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7、《法国行政法》王明扬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美国行政法》王明扬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比较宪法与行政法》龚祥瑞著 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 10、《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罗豪才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法律对行政的控制》孙笑侠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二章 行政法主体(6课时) 教学目的:理解行政主体,知悉行政人,了解行政相对人。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讨论,课堂检查与点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行政主体 一、 行政主体的概念 (一)行政主体的涵义 (二)行政主体的分类 二、 行政主体的资格 (一)行政主体资格的取得 (二)行政主体资格的转移和丧失 (三)行政主体资格的确认 (四)我国行政主体的范围 三、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 (一)行政职权 (二)行政职责 四、行政机关组织法与编制法 (一)组织法 (二)编制法 第二节 行政人 一、行政人的概念、 (一)行政人的含义、范围与类型 (二)行政人的法律地位 二、行政人的资格 (一)行政人资格的取得、转移和丧失 (二)公务员的行政人资格确认 三、公务员法 (一)公务员法的本土化 (二)公务员的权利保障 第三节 行政相对人 一、行政相对人的概念 (一)行政相对人的含义 (二)行政相对人的范围和类型 二、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一)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二)行政相对人的义务 三、行政相对人身份的确认 (一)相对人身份确认意义 (二)相互对应说 (三)权利义务说 (四)相互对应加利害关系说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行政主体的涵义和类型? 2、行政人的法律地位? 3、如何确定行政公务行为? 参考资料: 1、《行政法学新论》应松年主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二编 3、《中国行政法学原理》陈新民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二章 4、《行政法学》温晋锋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现代行政法基本理论》章剑生著 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编 第三章 行政行为 教学目的:理解行政行为、行政立法、行政处罚,知悉行政规范(非法源性文件)、行政强制、行政许可,了解行政征收、行政合同、行政程序。 课时安排:13课时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讨论,课堂检查与点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行政行为一般原理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一)行政行为的理论界定 (二)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和方式 (三)行政行为的相关界限 二、行政行为的分类 (一)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二)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 (三)依职权行政行为与应申请行政行为 (四)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 三、行政行为的内容、形式和程序 (一)行政行为的内容 (二)行政行为的形式 (三)行政行为的程序 四、行政行为的效力 (一)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 (二)行政行为的效力要件 (三)行政行为的效力时间 第二节 抽象行政行为 一、行政立法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 (二)行政立法的特征 (三)行政立法的分类 (四)行政立法的原则 (五)我国行政立法的程序 二、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 (一)行政法规的含义及相关区别 (二)行政法规的制定权限 (三)行政规章的含义与种类 (四)行政规章的制定权限 三、行政规范 (一)行政规范的概念 (二)行政规范的分类 (三)行政规范的制定 (四)行政规范的效力 第三节 具体行政行为 一、 行政许可 (一) 行政许可的概念 (二) 行政许可的种类 (三) 行政许可的原则 (四) 行政许可的设定 (五) 行政许可的实施 (六) 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二、 行政处罚 (一) 行政处罚的概念 (二) 行政处罚的原则 (三) 行政处罚的种类 (四) 行政处罚的设定 (五) 行政处罚的实施 (六) 行政处罚的程序 三、 行政强制 (一) 行政强制的界定 (二) 行政强制的种类 (三) 行政强制的原则 (四) 行政强制措施 (五) 行政强制执行程序 四、 其他行为 (一) 行政征收 (二) 行政合同 思考题: 1、行政行为的特征? 2、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3、行政立法的特征? 4、非法源性文件如何规范? 5、行政处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行政处罚的程序? 6、行政强制的法定范围? 7、行政许可的特征?信赖保护原则?行政许可的设定? 参考资料: 1、《行政法学新论》应松年主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三编 3、《中国行政法学原理》陈新民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三章 4、《行政立法研究》刘莘著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中国行政许可法的理论与实务》张兴祥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行政处罚制度研究》肖金明著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行政强制研究》傅士成著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现代行政法基本理论》章剑生著 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三编 第四章 行政救济 教学目的:知悉行政救济,理解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 课时安排:7课时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讨论,课堂检查与点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行政救济一般原理 一、 行政救济的界定 (一) 行政救济界说 (二) 行政救济的概念 二、 行政救济的途径 (一) 行政内救济 (二) 行政外救济 三、 行政救济的方式 (一) 补正和履行 (二) 撤销、宣告无效和替换 (三) 变更、赔偿和补偿 第二节 行政复议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 (一)内容为解决行政争议 (二)主体为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 (三)程序是准司法程序 (四)性质是一种内部行政救济机制 二、行政复议的原则 (一)合法原则 (二)公正原则 (三)公开原则 (四)及时原则 (五)便民原则 三、行政复议的范围 (一)可予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 (二)可予复议的抽象行政行为 (三)不能申请复议的事项 四、行政复议的程序 (一)复议申请 (二)复议受理 (三)复议决定 第三节 行政诉讼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 (一)内容为解决行政争议 (二)双方当事人具有恒定性 (三)适用司法程序 (四)性质是一种外部行政救济机制 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管辖 (一)受案范围 (二)级别管辖 (三)地域管辖 (四)裁定管辖 三、行政诉讼参加人 (一)行政诉讼中的原告 (二)行政诉讼中的被告 (三)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 (四)共同诉讼人 (五)诉讼代理人 四、行政诉讼证据 (一)含义及特征 (二)证据种类 (三)举证责任 (四)证据保全 五、行政诉讼的程序 (一)起诉与受理 (二)审理与判决 (三)二审和再审 (四)执行程序 第四节 行政赔偿 一、 行政赔偿概述 (一) 国家赔偿与行政赔偿 (二) 行政赔偿的构成 二、 行政赔偿范围 (一) 国家应予赔偿的范围 (二) 国家不予赔偿的范围 三、 行政赔偿方式 (一) 赔偿方式的种类 (二) 赔偿计算的标准 四、 行政赔偿当事人 (一) 赔偿请求人 (二) 赔偿义务机关 五、 行政赔偿程序 (一) 行政赔偿请求程序 (二) 行政先行处理程序 (三) 行政赔偿复议程序 (四) 行政赔偿诉讼程序 思考题: 1、行政救济特征? 2、行政复议的范围与程序? 3、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与受案范围? 4、行政赔偿请求人与行政赔偿程序? 参考资料:1、《行政法学新论》应松年主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2、《行政诉讼法学》应松年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修订版 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第四、五编 4、《行政复议法论》皮纯协主编 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版 5、《现代行政法基本理论》章剑生著 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四编 ( 机动2课时) 有关说明: 答疑地点及时间:宁远楼613室,周四下午16:30以前(院系活动时间除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