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估计是鸭瘟,只是估计。我把鸭瘟的症状贴出来,你自己估计看看吧。 首先介绍一下。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两腿发软无力,下痢,口渴,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症状是:症状及病变潜伏期一般为34天。病初体温升高到4344,持续不退,精神萎顿。少吃或不吃,口渴,垂头缩颈,羽毛松乱,翅下垂。两脚麻痹无力,走动困难;完全麻痹时,伏卧不起。病鸭排绿色、灰绿色稀粪,不愿下水。流泪和眼睑水肿是鸭瘟的一个特征症状,病初流出浆性分泌物,以后变成粘性或脓性分泌物,严重者眼睑水肿或翻出于眼眶外,翻开眼睑见到眼结膜充血或小点出血
2、甚至形成小溃疡。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胀。鼻分泌物增多粘稠,叫声嘶哑,呼吸困难,常衰竭死亡。急性病例,病程一般为25天,致死率在90以上。少数不死转为慢性,表现消瘦,生长发育不良,其最特征性的症状为角膜混浊,严重的形成溃疡,多为一侧性。剖析除败血症的一般性病变外,还可见到一些特征性的病变。食道粘膜有纵行排列的灰黄色假膜覆盖或小出血斑点。假膜易剥离,剥离后留有溃疡斑痕。泄殖腔粘膜表面覆盖一层灰褐色或绿色的坏死痂,粘着很牢固,不易剥离,粘膜上有出血斑点和水肿。肝脏不肿大,肝表面和切面有大小不等的灰货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点,少数坏死点中间有小点出血,或其外周有环状出血。另外,治疗鸭瘟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当然
3、了,你也可以当成是感冒治一治。鸭瘟是治不好的,感冒可以。所以建议你死马也当活马医。感冒的症状是:病鸭赶群活动时不愿动,呆立,个别鸭子眼流泪,有的一侧或二侧肿胀。粪便呈稀绿色和稀黄色,严重的产蛋下降30%,皮薄色淡,死亡率在5%左右。治疗方法是:其治疗方法为:每千克料中加入0.6克病毒灵片、1克复合维生素B粉,连喂5天;每50千克料中加草药炎瘟清1袋,连喂4天,同时饮水中加入病毒唑,每日两次,连饮4日。希望你的小鸭子早日康复。养鸭,首先要建养鸭场,选址很重要,选择鸭场地址时,以下5个因素可作为选择的依据: 1、环境无污染; 场址周围5公里内,绝对不能有畜禽屠宰场,也不能有排污企业,且鸭场要远离居
4、民点3公里以上。 2、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 养鸭的用水量特别大,鸭场水源应充足,即使是干旱季节,也不能断水。同时,水质必须干净,无任何污染。 3、交通方便 鸭场要选建在交通方便,靠近鸭子集散地的地方,但不能在车站、码头或交通要道的附近建场,以免给防疫带来麻烦。 4、地势高燥 鸭场的地形要稍高一些,并略向水面倾斜,最好有510度的坡度,以利排水;土质以砂质壤土最适合。 5、鸭舍朝南或东南 鸭舍地址要选在水面的北侧,把鸭滩和水上运动场放在鸭舍的南面,使鸭舍的大门正对水面向南开放。这种朝向的鸭舍冬暖夏凉,有利于鸭子产蛋和生长发育。 除上述5个方面外,还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如在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台风袭
5、击的地方不能建造鸭场;夏季通风不良的山岙不能建造鸭场;电源不稳定或尚未通电的地方不宜建场。 场址选好后,要向当地乡(镇)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批准后方能建造。 鸭场建好后,第二步要进一批雏鸭,这涉及到“禽流感”问题,一定要通过当地农业部门畜牧站的登记,请畜牧站的技术人员帮助,解决养殖技术、免疫程序及鸭病防治等具体事宜,在实践中虚心请教、认真学习、结累经验,从实践中走出一条养鸭致富的路来,这是很重要的。 其三,可到新华书店去购买有关养鸭的技术书籍,空余时间学习,因为,鸭子从雏鸭到青年鸭到蛋鸭,各个阶段的管理技术各不相同,书本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有助你养鸭的成功。评论|412013-07-23
6、17:02著博士|二级疫病预防鸭是小型经济动物,生命周期短,一旦发病,传播快、死亡率高,即使紧急治疗,经济损失也很惨重。养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严格消毒,及时治疗”的原则,建立健全鸭病防疫体系,制订疫病的净化、扑灭措施及实施方案,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条件,确保鸭群健康生长发育。鸭场疫病来源一是由新引进的鸭带进场内,如从病鸭场引进鸭雏、幼鸭或开产小母鸭等;二是污染的鸭舍,如过去曾饲养过病鸭而未经彻底消毒的鸭舍;三是日常工作中消毒不够和执行安全措施不严,以致将疫病经饲料、用具、人员往来和其它动物而传至场内。防制疫病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选择良好的环境办鸭场(1) 鸭场选址鸭场应建在
7、地势较高、干燥、采光充分、易排水、隔离条件良好的区域;鸭场周围无大型化工厂、矿厂,远离干线公路、学校、医院、乡镇居民区等设施,无污染源和噪声。鸭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鸭场不允许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2)鸭场或鸭舍建筑卫生质量要求鸭场分为生活区(包括办公区)和生产区,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生活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侧风向处。养殖区应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鸭处理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鸭场净道和污道分离;鸭舍墙体坚固,内墙壁表面平整光滑,墙面不易脱落,耐磨损,耐腐蚀,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舍内建筑结构应利于通风换气,并具有防鼠、防虫和防鸟设施。(3)鸭场
8、周边环境、鸭舍内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提出的指标要求。2、鸭场的消毒与隔离(1)鸭舍的清洗正确的鸭舍消毒,应在新鸭到达之前,即已清洗和消毒完毕。每一栋鸭舍应在消毒熏蒸之后,最少空闲1周。鸭舍消毒效果好坏,决定于用药物消毒前的彻底清洗程度,而不是决定于所用的消毒药。彻底清洗是最基本的方法,因为它可以减少病原体的总数,去掉隐藏病原体的污物,将病原体暴露于日光、空气、消毒药和熏蒸剂之下。 清洗鸭舍时应注意做好下面几件事:移走鸭舍内的全部鸭,清除散失在鸭舍内外的鸭只;清除存留的饲料。未食用完的饲料不应挪至另外的鸭舍。水槽、料槽和料桶应彻底清洗,一定要将附着于料箱底部和四壁上的饲料洗净,因可能有病原
9、体存在或附着于其上,成为疫病的传染源;设备要移出并经清洗和日光照射。脏污的设备会带有病原,所以,可移动的设备都要移至舍外,放在日光之下,并经消毒后再搬回鸭舍。未消毒的设备搬回鸭舍之后,则破坏了鸭舍的消毒效果,鸭舍可能重新被污染;初步清洗鸭舍。用水冲洗天花板、四周墙壁及窗户,去掉其上附着的灰尘;飞溅下来的水将弄湿垫料,灰尘附着其上,最后一起被移走; 移走所有的垫料,转移到远离鸭舍的地方做肥料。在*近鸭舍的地方不能堆集和散落旧垫料,因老鼠和害虫可能将其中的病原带回鸭舍;清理鸭舍外部散落的垫料,清除饲料间和鸭舍外的垃圾及杂草等;修理鸭舍和设备等需要修理的部分;彻底洗刷鸭舍墙壁和设备;必要时可在水中加
10、洗涤剂,使用洗涤剂水浸润2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刷,高压喷水枪冲洗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设备需要擦拭的部分要擦拭;(2)消毒环境消毒:生产区和鸭舍门口应有消毒池,消毒液应定期更换。车辆进入鸭场应通过消毒池,并用消毒液对车身进行喷洒消毒。鸭舍周围环境宜每2周消毒1次。鸭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宜每月消毒1次。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工作衣。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人生产区。进人生产区的外来人员应严格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更换一次性防疫服和工作鞋,脚踏消毒池,按指定路线行走,并记录在案。鸭舍消毒:在进鸭或转群前,将鸭舍彻底清扫干净,应采用0.1的新洁尔灭或4来苏儿或0.3过氧乙酸或次氯酸钠
11、等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允许使用的消毒剂类型进行全面喷洒消毒。用具消毒:定期对喂料器、饮水器等用具进行清洗、消毒。消毒剂应采用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允许使用的消毒剂类型。带鸭消毒:鸭场应定期进行带鸭消毒。在带鸭消毒时,宜选择刺激性相对较小的消毒剂,常用于带鸭消毒的消毒药有0.2过氧乙酸、0.1新洁尔灭、0.1次氯酸钠等。场内无疫情时,每隔2周带鸭消毒1次。有疫情时,每隔1天2天消毒1次。(3)鸭舍的整理应用杀虫剂在地与墙的夹缝和柱子的底部涂抹,以保证能杀死进入鸭舍的昆虫。放进新的垫料。将消毒过的设备重新放人鸭舍。 关闭鸭舍,空闲2-4周,促使残余的病原体死亡。做好进鸭的准备工作。雏鸭在进舍前一天,要求鸭舍
12、温度达到需要的最佳温度。铲除鸭舍周围20米以内的杂草,有助于控制昆虫和鼠类动物。(4)隔 离鸭场和鸭舍的隔离:鸭场应远离交通要道和居民点,最少要相隔1公里;鸭场有2栋以上的鸭舍时,鸭舍之间最少要相隔10米;种鸭场应设在上风向,与商品鸭场、屠宰场或其它养禽场保持间距在500米以上;孵化室应设在种鸭场附近,位于上风向,并与商品鸭场隔开一定距离;每栋鸭舍要有单独的饲养员,彼此不能有接触;鸭舍内的垫草、鸭粪和其它废料应送往远离鸭舍1公里以外的地方,发酵后作为肥料;鸭场的周围应栽树,鸭舍的外面要有围墙。鸭群的隔离:鸭需要按群(不同批次的雏鸭不能混养)、年龄(每一栋鸭舍甚至鸭场只养同龄的鸭)和品种分隔开;
13、捕捉散失在鸭舍内外的鸭,驱逐鸭舍内的野鸟;鸭舍内不许养观赏鸟、猫和犬等。坚持生物安全:新引进的鸭(雏鸭、幼鸭和小母鸭)移动时要用消毒过的运输工具(如箱、篓和车辆等);服务人员做疫苗接种或因其它原因需要进入鸭舍时,需要穿消毒过的服装、帽子和靴子;病、死鸭要正确处理(最好烧掉或埋掉);运送垫料或其它物品的车要消毒;无关人员不准进入场区和鸭舍,要控制和消灭鸭舍附近的昆虫;饲养员和其家庭成员应避免同养禽业有关的行业相接触,如屠宰场、孵化场,不要参观其它的鸭场和鸟类养殖场。3、按照免疫程序做免疫接种工作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养鸭至少要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等几种疫病
14、的免疫。同时还要关注禽出败、禽衣原体病、禽结核病及其它疫情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预防工作。目前推荐的免疫程序:雏鸭1日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苗,1羽份,腿部肌注或足蹼刺种(如种鸭已免疫,可不再免疫);7日龄: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二联灭活菌苗,05毫升,颈部皮注;10日龄:高致病性禽流感H5或H7亚型油佐剂灭活疫苗,08毫升,颈部皮注;21日龄:鸭瘟弱毒苗,025毫升,腿部肌注;育成鸭35日龄:高致病性禽流感H5或H7亚型油佐剂灭活疫苗,1.5毫升,颈部皮注;51日龄:鸭瘟弱毒苗,1毫升,胸部肌注;种鸭和蛋鸭100日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苗,2羽份,腿部肌注(仅接种种鸭);120日龄:高致
15、病性禽流感H5或H7亚型油佐剂灭活疫苗,1.5毫升,颈部皮注。4、加强检疫工作,控制传染病的扩散 由于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当前畜禽流量、交易范围日益扩大,更易于传染病病原的扩散,因此,检疫工作更加重要。一方面,加强产地检疫,使疫病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控制疫病的传播;另一方面,加强运输检疫、市场检疫,对已发生的疫情能起到控制向外扩散的作用,从而更大程度上保护养鸭业的安全。养殖户则应该进行科学饲养、科学防疫,积极配合动物防疫检疫部门做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5、一旦发病,采取紧急措施发现鸭群中个别鸭生病,应及时送检化验,诊断病因,对病鸭紧急隔离、消毒、对症治疗。大群鸭加倍剂量免疫接种,对场地、鸭群、用具全面清洁消毒,每天1次。若是细菌性疫病,可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对病原菌具有高敏性的抗菌药物,以便抑制或杀灭病原菌;若是病毒性疾病,可紧急接种苗或肌注抗血清,注意合理使用药物剂量、给药方法、途径,连续用药12个疗程,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