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润发超市苏州东环店
交通影响分析
一、项目概况
1.1研究背景
大润发超市苏州东环东环店(以下简称基地)位于苏州市现代大道与东环路交叉口,区位条件十分优越。综合考虑城市形象的提升及周边地块开发需求,苏州润华置业有限公司计划对基地进行以超市、办公功能为主的大规模综合开发。基地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开发规模较大。基地开发建成后,将与沃尔玛、家乐福、欧尚超市等周边大型超市形成一个较强辐射能力的商业集中区域,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块开发建设,但同时其吸发产生交通流将对周边交通造成较大干扰。
近年来周边区域交通流量增长速度较快,基地周边主要交叉口其交通状况已处于接近饱和状态。以周边交通网络为基础,综合分析周边交通流特性,超前研究项目周边地区的交通改善与组织方案,以充分保障该地区吸引客流交通的可达性和易达性,使基地内外交通顺畅衔接、运行高效有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
1.2研究的目的、内容、原则、范围
目的:根据基地开发计划分析研究区域交通需求增长及所受影响,提出对用地开发的反馈建议以及建议的开发规模;保证基地周边地区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基地规划功能的发挥,同时使基地的建成使用对周边道路交通系统产生的影响减至最小,为规划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内容:运用交通工程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基地及周边地区交通现状与问题;分析基地的建设开发水平与目标年交通发生吸引需求;分析研究区域道路网受基地开发的交通影响程度、承受能力及改善措施;反馈并合理化调整基地开发方案;提出确定周边交通设施改善建议,明确基地出入交通设施和内部配套交通设施的设置要求;主要结论与建议等。
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土地利用与交通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动、静态交通平衡的原则,系统、综合分析交通特征,在减少对周围地区交通影响的前提下,提出基地的最佳交通组织方案与设施改善措施,营造基地内外部相协调的、良好的交通环境。
范围:苏嘉杭高速、莫邪路、一斗山路、中新路围合的范围,以地块为重点,综合考虑周边路网改善对地区交通的影响。
年限:片区土地利用开发全面建成使用,目标年为2010年。
1.3主要结论
基地位于老城区与园区交界处,周边道路交叉口饱和度较高,交通状况较为复杂,临近交叉口高峰小时交通量接近5800pcu/h,交通饱和度较高,服务水平处于E~F级。基地的开发将进一步吸引人流、车流交通,增加区域周边交通网络的压力,有必要开展基地外部交通条件分析,科学地控制基地的开发强度,合理组织基地的出入交通,以减少基地开发对周边交通流正常运行的影响。
1.3.1 地块开发性质分析
l 现状周边用地多为住宅小区,基地开发定位为超市与办公功能相结合,有利于完善周边生活配套;
l 基地原规划为临时建筑,车辆沿周边道路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基地的开发有利于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改善周边城市景观;
l 基地开发定位为超市、办公综合开发,其有利于降低综合高峰的叠加交通出行强度,减轻基地开发的综合交通影响。
1.3.2周边交通状况评价
l 园区周边用地开发的快速进程,使瓶颈地区道路交通供需状况日趋紧张;
l 道路网络结构性缺陷,地区性服务道路较为缺乏;
l 支路网络不完善,交通组织存在一定困难;
l 交叉口拓宽渠化尚不到位,道路网络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l 交叉口信号相位控制有待优化,机非车流间干扰较为严重;
l 桥下空间利用不尽合理,存在安全隐患;
1.3.3基地高峰小时交通流量预测
基地建成投入运行后,分析各性质建筑吸发交通流特征,基地的商业高峰时段发生、吸引交通量最大,分析基地商业、办公各自的高峰时段,确定其联合产生的基地综合高峰时段应为节假日15:00~16:00之间,基地高峰小时总体吸发交通量约1050pcu/h;平常日高峰时段为17:00~18:00之间,总体吸引发生交通量约960pcu/h;
1.3.4原设计方案交通组织评价
基地设计方案交通组织原则通过不同出入口设置尽可能分离办公及超市吸发车流,停车库整体设置可实现车位共享,有效提高停车泊位使用效率。
但原设计方案中,未系统考虑出租车及超市接送班车停靠及上下客站点设置,各类交通流线有待优化。
1.3.5 基地停车需求分析
以基地的停车需求预测为基础,综合考虑苏州市工业园区规建局《236地块规划要求》配建设施要求,确定基地机动车配建数量不得少于510辆,非机动车配建数不得少于1500~2000辆。
1.3.6 基地内部交通改善
● 内部道路改造措施:建议基地内部环路拓宽改造至7米以上,满足大车双向通行需求;另外,内部道路转弯半径等设计指标应按照大客车通行要求设计。
● 机动车出入口:原方案中设计的机动车出入口基本满足基地使用要求。考虑到超市南侧人流集散广场设置出租车上下客区空间,建议通过相应导流岛,对出入交通流适当优化,减少车流冲突点。
● 机动车停车:基地的停车设施配建首先应满足相关主管部门的规划设计要求。建议设计方案在满足地块基本泊位需求的基础上中进一步挖掘潜能,增加停车泊位数量。
● 非机动车停车:建议尽量利用地下空间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库。
● 出租车临时停靠站:考虑到基地出租车需求量较高,建议于现代大道及东环路分别设置两处出租车公交港湾停靠站:现代大道出租车停靠站结合人流集散广场设置,东环路段出租车港湾停靠站建议设置于基地出入口下游。
● 公交站:基地吸发客流公交出行率很高,高峰时段的公交出行客流较大,因此必须在基地附近设有公交站台。东环路公交站台建议结合人流集散广场设置,减少人流与公交站点之间步行距离;现代大道段公交站点保持现状。
● 超市接送车辆:为提高超市交通可达性,大润发超市宜设置公交接送班车,建议于超市后场沿路设置大客车停车位,并在装卸区划设专门回车场地,保障进出车流顺畅。
● 交通标志与管理:在基地机动车出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处和内部道路的转弯处设置让路、减速标识;在基地周边所有道路交叉口处均设置灯控信号灯,以控制车辆安全出入基地。
● 其它: 周边建筑设施交通组织的共同考虑,以及地区其它规划道路的改造完成,同样是保证地区交通顺畅的关键。
1.3.7周边交通条件的优化改善
建议结合地块开发,尽快开展如下交通改善项目:
(1)道路网络改善:包括城市快速路网建设工程和相关道路拓宽延伸工程,具体为南环快速路东延工程、苏虹路西延工程、葑门路东延工程、庄先湾路拓宽改造工程等;
(2)交叉口拓宽渠化:包括现代大道~东环路~三星路交叉口、现代大道~苏嘉杭路交叉口、中新路~东环路~干将路交叉口渠化改造工程等;
(3)公交系统改善:公交车站港湾式改造工程,出租车、超市接送车辆上下客区设置等;
(4)交通管理与控制优化:包括渠化改造交叉口的信号控制优化(多相位信号控制、主线线控等),桥下空间改造;
(5)其他:尽快开展苏虹路西延工程、古城出入城交通改善工程、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以及东港新村路对外开放等等。
二、基地周边用地开发状况
2.1基地既有设计方案
基地位于现代大道与东环路交叉口处,周边道路等级较高,交通较为发达。现状为百润发超市,近年来随着其辐射力的不断扩大,大润发计划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重建改造工程。基地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9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4.50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大润发卖场及办公楼两部分组成,设计方案基本技术经济指标如表2-1。
表2-1 基地既有设计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18065m2
主体建筑面积
69621m2
地上总建筑面积
45041 m2
商业面积
21560 m2
办公面积
14273m2
库存及其他配套设施
9208 m2
停车位数量
535辆
地下一层停车位
246辆
地下二层停车位
289辆
地下非机动车停车
1250 m2
容积率
2.49
建筑高度
67.8米
建筑密度
49.4%
2.2地块周边开发概况
基地位于工业园区出入口处,现状周边多以住宅小区为主,东环路沿线设置办公、小型零售商业等设施。
l 百润发超市:位于基地用地范围内,原规划为临时建筑,其建筑面积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其机动车出入口设于现代大道。
l 美通建材市场:位于基地西北侧,其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其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位主要设置于东环路的建筑退让内。地块规划近期进行商住开发,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其出入口设在东港新村路上。
l 东港新村:位于基地北侧,小区建成年代较早,其出入交通流主要通过沿东环路出入口与周边道路网络联系。
l 电视中等专业学校:位于基地西侧,其主出入口位于三星路上。
l 东港二村:位于基地南侧,与基地隔河相望,其主出入口位于现代大道;
l 欧尚超市:位于基地苏嘉杭路以东,与基地相距约2.5公里左右,用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营业面积约9000平方米。
近期基地周边规划有多所大型超市入驻,如沃尔玛超市、家乐福超市等。另外,基地南侧金鸡湖路商城也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一个较强辐射能力的商业集中区域已初步成形,基地的开发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块开发建设,但同时其吸发产生交通流将对周边交通造成较大干扰。
2.3用地开发评价
l 现状周边用地多为住宅小区,基地开发定位为超市与办公功能相结合,有利于完善周边生活配套;
l 基地原规划为临时建筑,车辆沿周边道路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基地的开发有利于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改善周边城市景观;
l 基地开发定位为超市、办公综合开发,有利于降低综合高峰的叠加交通出行强度,减轻基地开发的综合交通影响。
三、基地周边交通状况
3.1道路交通设施概况
东环路:快速路,道路断面设置为四块板形式,道路红线宽度45.5米。高架段机动车双向六车道、地面段双向六车道。
现代大道:园区主干道, 规划红线宽度52米左右,机动车双向6车道。
苏嘉杭路:快速路,地面段设置双向4车道,交叉口拓宽至6车道。
中新路:现状为园区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52.4米,两侧建筑退让距离大。
莫邪路:现为支路标准,一块板形式,未实现规划,现为机动车双向两车道。
三星路:现为支路标准,已实现规划红线宽度18米。三星路道路线形不佳,道路东段,南为河道,北为多层住宅;道路西段两侧为多层住宅。
飘一路:支路标准,一块板形式,现状为机动车双向两车道。
一斗山路:现为居住区级道路,为街巷标准,原规划尚未规划该道路。一斗山路道路两侧是多层民宅,道路拓宽条件较好。
图3-1 东环路现状
图3-2 现代大道现状
图3-3 东港新村现状图
图3-4中新路现状
3.2周边交叉口概况
o 现代大道~东环路~三星路交叉口
东环路北进口未作相应渠化拓宽,北方向进口车道设置为三车道,进口设置为一左转车道、一条直行车道、一直右车道;南进口车道受落地匝道的影响,其进口设置为五车道,设置形式为一左转车道、二直行车道、一左右转车道、一右转车道;现代大道东进口车道为三车道,车道划分形式为一左转车道、一右转车道、一直左车道;三星路进口车道未地面划线,现状观测其进口车道为一车道。
交叉口设置信号灯控制,配时为南北方向直右绿灯32秒,左右转绿灯22秒,右转绿灯43秒,黄灯3秒;东西方向左直右绿灯37秒,右转绿灯63秒;信号周期100秒。
图3-5 现状东环路~现代大道~三星路交叉口示意图
o 苏嘉杭路~现代大道交叉口
苏嘉杭路地面段全线双向两车道,交叉口进口段渠化拓宽至三车道,南进口及北进口均设置为一左转车道、一直行车道、一直右车道;现代大道交叉口未拓宽,进口道设置为一左转车道、一直行车道、一右转车道。
交叉口设置信号灯控制,配时为东西方向左转绿灯20秒,31秒红灯,直右绿灯45秒,黄灯3秒,南北方向红灯65秒,绿灯31秒,黄灯3秒,信号周期99秒。
图3-6 现状苏嘉杭路~现代大道湖路交叉口
o 中新路~东环路~干将东路交叉口
交叉口为干道与干道交叉口,东环路及干将东路交叉口进行相应拓宽渠化,北进口设置四车道:一左转车道、两直行车道、一右转车道;南进口及西进口车道布设为:两左转车道、一直行车道、一直右车道;东进口为进行渠化拓宽,车道设置为一左转车道、一直行车道、一直右车道。
交叉口设置信号灯控制,配时为南北方向直右绿灯29秒,黄灯3秒,左右转27秒,右转绿灯96秒;东西方向直右绿灯58秒,2秒黄灯,31秒左右转绿灯,右转绿灯64秒;信号周期155秒。
图3-7 干将东路~东环路~中新路交叉口
3.3交叉口交通运行概况
o 现代大道~东环路~三星路交叉口
表3-1 现代大道~东环路~三星路交叉口饱和度、服务水平
交叉口名称
进口道方向
饱和度
服务水平
现代大道~东环路~三星路
东进口
0.98
E
南进口
0.88
D
西进口
0.85
D
北进口
0.99
E
o 中新道~东环路~干将东路交叉口
表3-2 中新路~东环路~干将东路交叉口饱和度、服务水平
交叉口名称
进口道方向
饱和度
服务水平
中新路~东环路~干将路
东进口
0.87
D
南进口
0.98
E
西进口
0.97
E
北进口
0.92
E
o 现代大道~苏嘉杭路交叉口
表3-3 现代大道~苏嘉杭路交叉口饱和度、服务水平
交叉口名称
进口道方向
饱和度
服务水平
现代大道~苏嘉杭路
东进口
0.87
D
南进口
0.98
E
西进口
0.97
E
北进口
0.92
E
3.4公共交通状况
地块周边公共交通较为发达,基地附近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基地临近东环路、现代大道上共设有两处公交站点:
东港新村站:紧邻基地南侧地块出入口附近,共有8条公交线路在次停靠,具体如下:3路、9路、10路、26路、40路、56路、89路、162路。
百润发站:位于基地南出入口东侧,停靠线路有:109路、26路、261路等。
3.5交通评价
l 园区周边用地开发的快速进程,使瓶颈地区道路交通供需状况日趋紧张
l 道路网络结构性缺陷,地区性服务道路较为缺乏
l 支路网络不完善,交通组织存在一定困难;
l 交叉口拓宽渠化尚不到位,道路网络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l 交叉口信号相位控制有待优化,机非车流间干扰较为严重;
l 桥下空间利用不尽合理,存在安全隐患;
3.6基地周边交通设施规划情况
主要包括:
l 快速路网规划
l 金鸡湖路东延
l 机场路西延
l 南环路东延
l 葑门路东延
l 庄先湾路拓宽改造
四、交通预测及交通影响评估
4.1基地发生、吸引交通量
根据苏州市市区居民出行和吸引源交通调查统计数据,并参照国内外其他城市建筑设施发生、吸引交通量特征数据,综合分析计算并确定金鸡湖综合商城建设后的人流、车流发生与吸引量。
4.1.1目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的目的、内容、原则、范围 1
1.3主要结论 2
二、基地周边用地开发状况 5
2.1基地既有设计方案 5
2.2地块周边开发概况 5
2.3用地开发评价 6
三、基地周边交通状况 7
3.1道路交通设施概况 7
3.2周边交叉口概况 8
3.3交叉口交通运行概况 10
3.4公共交通状况 12
3.5交通评价 12
3.6基地周边交通设施规划情况 12
四、交通预测及交通影响评估 13
4.1基地发生、吸引交通量 13
4.2基地开发建设对周边交叉口影响 17
4.3 基地停车需求分析 18
4.4 基地交通影响评估 20
五、交通改善对策与建议 22
5.1交通组织原则 22
5.2基地内部交通组织改善方案建议 22
5.3近期周边道路网络改善建议 23
5.4交通组织评价 25
标年确定
为片区土地利用开发全面建成使用的年限,根据基地建设项目安排,确定目标年为2010年。
4.1.2苏州大型超市交通特征调查分析
与普通百货商业相比,大型超市的交通流特征具有特殊性。为比较准确地掌握苏州市超市交通流的特征,我们对苏州市百润发和欧尚两个大超市做了交通特征调查和分析,力求从定量上掌握苏州市大型超市的各种交通流特征,较准确地预测基地大润发超市的交通量。
超市大卖场作为商业设施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高峰时段也较为特殊,通常有两个高峰时段,分别在节假日的下午14:00-16:00和平常日的晚上16:30-18:30的左右,超市节假日高峰客流主要是城市居民休闲购物为主,而平常日高峰客流主要是卖场附近居民生活必需品采购为主,节假日高峰客流略高于平常日高峰客流。(根据调查,超市顾客平均出行距离从3公里至8.3公里不等,周末顾客平均出行距离大于工作日,表明节假日远距离顾客比例有所上升)
Ø 百润发超市
现状百润发营业面积约7000平方米,调查时间为周六下午15:00-16:00,高峰停放机动车数为108辆,高峰停放非机动车数为1348辆。高峰小时百润发吸发的客流量及机动车量见表4-1、表4-2:
表4-1 百润发吸引、发生客流交通量 (单位:人次/h )
商业
客流量
高峰小时吸引客流
1849
高峰小时发生客流
1347
高峰小时吸引发生客流总计
3233
表4-2 百润发吸引、发生机动车交通量 (单位:pcu/h)
商业
车流量
高峰小时吸引机动车
140
高峰小时发生机动车
135
高峰小时吸引发生机动车总计
278
(注:吸发的机动车中不含出租车)
Ø 欧尚超市
欧尚超市为仓储型大型超市,位于金鸡湖路~苏嘉杭路交叉口,用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营业面积约9000平方米。
调查时间为周六下午15:00-16:00,高峰停放机动车数为320辆,高峰停放非机动车量1643辆。高峰小时吸发的客流量及机动车量见表4-3、表4-4:
表4-3 欧尚超市吸引、发生客流交通量 (单位:人次/h )
商业
客流量
高峰小时吸引客流
3210
高峰小时发生客流
2953
高峰小时吸引发生客流总计
6163
表4-4 欧尚超市吸引、发生机动车交通量 (单位:pcu/h)
商业
车流量
高峰小时吸引机动车
380
高峰小时发生机动车
350
高峰小时吸引发生机动车总计
730
(注:吸发的机动车中不含出租车)
Ø 综合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苏州大型超市客流和机动车发生、吸引系数,如表4-5:
表4-5 苏州大型超市建筑面积与客流和机动车发生、吸引系数表
超市名称
客流发生系数(人/100㎡)
客流吸引系数(人/100㎡)
机动车发生系数(辆/100㎡)
机动车吸引系数(辆/100㎡)
欧尚
24.6
26.7
2.9
3.2
百润发
19.2
26.4
1.9
2.0
平均
21.9
26.5
2.4
2.6
(注:吸发的机动车中不含出租车)
4.1.3基地全日及高峰小时吸引、发生客流量
(1)基地超市客流吸引、发生客流量
基地预设计方案中商业设施面积约21560平方米,高峰日为节假日和休息日(以下按正常休息日分析),其高峰时段通常在14:00~16:00左右;通过分析超市类设施客流吸引、发生率,可得普通休息日基地超市类设施吸引、发生客流量如表4-6(特殊节假日客流强度会进一步增加,不做专项考虑,下同)。
表4-6 基地商业设施高峰小时吸引、发生客流量预测 (单位:人次/h)
类别
商业设施
高峰小时吸引客流
4500~5500
高峰小时发生客流
4000~4500
高峰小时吸引发生客流总计
8500~10000
(2)基地办公客流吸引、发生客流量
基地办公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4273平方米,高峰日为平常工作日,一般具有两个客流高峰,分别在7:30~9:00和16:30~17:30之间,一般早高峰客流要高于晚高峰;通过分析办公设施客流吸引、发生率,可得基地办公设施吸引、发生客流交通量如表4-7。
表4-7 基地办公设施高峰小时吸引、发生客流预测 (单位:人次/h)
类别
办公设施
高峰小时吸引客流
500~600
高峰小时发生客流
200~300
高峰小时吸引发生客流总计
700~900
综合上述各性质建筑客流特征,基地商业设施的客流吸引量最高,综合分析基地超市、办公等建筑的平常日高峰及周末客流高峰,确定其联合产生的基地综合高峰时段应为应在休息日的下午15:00-16:00左右,高峰小时吸发客流约8900~10600人次/h。
表4-8 基地各类设施综合高峰吸发客流量预测(单位:人次/h)
类别
吸引客流
发生客流
吸引发生客流总计
商业
4500~5500
4000~4500
8500~10000
办公
100~200
300~400
400~600
合计
4600~5700
4300~4900
8900~10600
4.1.4基地高峰小时机动车发生、吸引量分析
基地商业、办公、酒店式公寓及宾馆性质建筑的机动车发生、吸引特征同上述客流特征,也分别有各自的高峰日和高峰时段。
(1)基地超市类建筑车流吸引、发生交通量
考虑到基地所处区位,确定苏州市超市类建筑吸发车流高峰在周末15:00~16:00左右,根据超市类建筑吸引发生率预测基地超市类建筑高峰吸发车流量如表4-9所示。
表4-9 超市类建筑设施高峰小时机动车发生、吸引量分析
性质
发生、吸引量(pcu/h)
吸引
发生
超市类建筑
550
470
(2)基地办公类建筑吸引、发生交通量
综合分析基地办公类建筑早晚高峰吸发客流特征,确定基地吸发车流高峰为工作日上午8:00~9:00之间,根据办公类建筑吸引发车流特征,预测办公类建筑高峰吸发车流量如表4-10。
表4-10 办公类建筑设施高峰小时机动车发生、吸引量分析
性质
发生、吸引量(pcu/h)
吸引
发生
办公类建筑
100
50
上述车流发生、吸引量比较可见,基地的商业高峰时段发生、吸引交通量最大,分析基地商业、办公各自的高峰时段,确定其联合产生的基地综合高峰时段应为节假日15:00~16:00之间,基地高峰小时总体吸发交通量约1050pcu/h。
表4-11 综合高峰各类设施机动车发生、吸引量分析
性质
发生、吸引量(pcu/h)
吸引
发生
超市
550
470
办公
10
20
合计
560
490
综合考虑到平常日早晚高峰时段周边交叉口交通量饱和度较高,基地吸发交通量将对周边交叉口的正常运行造成较大的干扰,有必要对基地早晚高峰交通流进行分析。综合考虑超市类设施吸发客流叠加的影响,预测平常日高峰基地吸发交通量约960pcu/h。
表4-12 平常日高峰各类设施机动车发生、吸引量分析
性质
发生、吸引量(pcu/h)
吸引
发生
商业
440
380
办公
50
90
合计
490
470
4.1.5基地交通分布
根据居民出行调查和吸引源调查得到的各类性质建筑工作人员、顾客、来访者的出发地、目的地特征,确定基地高峰小时机动车OD分布。最终得出基地机动车发生、吸引OD分布比例为:东南象限20%、西南象限40%、东北象限30%、西北象限10%。
4.2基地开发建设对周边交叉口影响
4.2.1基地周边道路背景交通量预测
目标年基地周边道路机动车交通量以近期城市交通发展规划为基础进行的机动车方式交通分配预测得到。
现状现代大道已日趋饱和,随着苏虹路、中新路的逐步优化,现代大道交通量增长将日趋缓慢,预测今后三年年增长率分别为7%、5%、3%。
表4-13 规划年周边交叉口服务水平列表
交叉口
名称
进口道
方向
服务
水平
交叉口
名称
进口道
方向
服务
水平
交叉口
名称
进口道方向
服务
水平
东环路~现代大道~三星路
东进口
F
苏嘉杭路~现代大道
东进口
F
东环路~中新路~干将路
东进口
F
西进口
D
西进口
F
西进口
F
南进口
E
南进口
E
南进口
E
北进口
F
北进口
D
北进口
E
根据交叉口服务水平预测,在周边道路条件不改善前提下,周边交叉口通行能力难以满足自身交通需求增长,交叉口渠化改造及道路网络优化迫在眉睫。
4.2.2基地发生吸引交通分配
根据目标年规划城市道路网络以及基地与主城交通小区的机动车交通分布量,通过容量限制的交通分配算法进行交通流量分配。
4.2.3目标年总交通量分析
结合基地系统交通组织,科学分配交通流后,预测周边基地近期及中远期道路开发新增交通量如表4-14所示。
表4-14研究区域各主要道路背景与新增交通量表(单位:pcu/h)
道路
背景交通量
开发新增交通量
增加比例
(%)
前方交叉口服务水平
东环路
4350
400
9.20
F
苏嘉杭路
2430
130
5.35
E
现代大道
3640
620
17.03
F
三星路
800
120
15.00
E
分析表明,基地开发后诱增的交通量将会进一步增加周边道路网络的负担,根据交通容量分析其建成后基地周边主要交叉口服务水平降为F级;
为确保周边交通流的正常运行,建议改造措施如下:
l 注重交叉口渠化拓宽改造,提高节点通行能力;
l 重视道路网络系统改善,提升路网整体容量;
l 适当调整基地开发方案,平衡匹配建筑容量与路网容量。
4.3 基地停车需求分析
4.3.1按照需求分析方法进行预测
基地建筑性质分为商业及办公两类,其停车需求高峰相互错位,在使用上可互为补充,以下根据机动车综合高峰小时机动车吸引量、机动车方式结构组成、车辆停放时间等变量因子进行计算,根据对苏州市近年来车辆发展特征及对类似建筑设施现状停车特征调查分析,结合类比分析及车辆发展预测分析可综合计算未来基地停车需求量,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P :基地总体停车泊位需求量(个);
Pi:不同性质建筑设施(商业、办公等)停车需求(个);
:第i性质设施建筑面积(平方米);
:第i性质设施单位建面平均职工人数(人/平方米);
:第i性质设施职工工作出行非出租机动车方式比例;
:第i性质设施高峰小时吸引的机动车数(个);
:第i性质设施吸引机动车平均停车时间(分钟);
:第i性质设施吸引机动车中非出租车车辆比例;
:基地泊位利用率。
计算得基地综合高峰时段机动车停车需求量在510-550个泊位之间;基地非机动车停车需求可参照以上办法,根据基地吸引客流中以非机动车方式出行的比例进行计算,预测基地综合高峰时段非机动车需求1500~2000个。
综上所述,基地未来的机动车泊位需求量为510~550个,非机动车泊位需求量为1500~2000个。
4.3.2按照苏州市工业园区规建局给出的配建建议指标
根据苏州市工业园区规建局236地块规划要求:商业及办公停车位不得少于1个小汽车停车位/百平方米建筑面积,至少90%为地下车位或建筑内部停车。另配置一定数量非机动车停车位。按照上述标准,基地共应配建机动车泊位451辆,非机动车泊位参照需求分析设置。
表4-15 根据设计要点控制指标计算的基地停车泊位要求
区域
地上建筑面积
(m2)
机动车停车位
(个)
超市
45041
451
办公
4.3.3结论
停车设施配建首先应满足相关主管部门的规划设计要求。在具体分析中还可适当考虑近期城市非机动车出行比例逐步下降的趋势,以及高收入阶层对机动车拥有需求的增加,部分非机动车停车位设计建设过程中应考虑远期改造为机动车停车位的可能。
以基地的停车需求预测为基础,综合考虑苏州市工业园区规建局《236地块规划要求》配建设施要求,确定基地机动车配建数量不得少于510辆,非机动车配建数不得少于1500~2000辆。
另外,参照其他城市同类建筑实际使用需求,建议在基地临街面分别设置出租车港湾停车站;超市后场应设置相应装卸车位,泊位数量不少于3辆;出租车及装卸车泊位不计入基地应配建设泊位数中。
4.4 基地交通影响评估
4.4.1基地出入口设计及影响评估
基地工程规模较大,从设计方案看(如图2),基地出入口的设置根据不同交通流的特征合理布局,基本上做到了既使用方便又不互相干扰。具体包括:
Ø 行人出入口:
基地行人主要包括商业、办公人流。
商业建筑主要布置在基地裙房,基地购物人流可由分布于现代大道、东环路的出入口出入。考虑到超市类建筑其高峰吸发人流量较高,基地在临街面设置规模较大人流集散广场,保障了较为舒适的集散空间。
基地办公类建筑其人流主要通过基地设于东环路主出入口出入,此出入口与超市人流集散广场相互联通。
Ø 机动车出入口:
基地位于干道与干道交叉口,为减少基地出入车流对周边运行车流影响,基地出入口尽可能远离交叉口设置。考虑到基地吸引发生交通流量较高,基地于现代大道与东环路分别设置一处机动车出入口。
Ø 非机动车出入口:
基地设计方案中地下非机动车出入口主要设与基地内环路上。
交通影响评估:
行人出入:基地人流分为超市购物人流、办公人流两类。由于超市类建筑规模较大,因此,基地街面分散设置多个商业出入口,可以有效缓解大型超市吸引的客流所带来的交通压力,超市出入口位置与办公主出入口分开,可以避免超市、办公人流之间的相互干扰。
机动车出入:根据基地目前方案设计,基地主要机动车出入口尽可能远离交叉口设置,减少了出入车流对干道的影响。
非机动车出入:现状非机动车出入口设置位于基地内部环路上。
4.4.2基地停车设施设计及影响评估
停车配建:根据基地经济技术指标数据,基地共设置机动车停车泊位535个,其中,地下一层246个,地下二层289个。非机动车停车场面积约1250平方米。
车库出入口:基地共设置两处机动车出入口,车库出入口宽度7米。
交通影响评估:
机动车停车主要设置在地下,可减少对地面环境的影响,基地设置机动车停车泊位535个,与前文分析得出的停车需求相比较,原设计方案中设置的泊位数基本满足苏州市工业园区规建局236地块规划要求。考虑到办公及商业类设施高峰时段不同,基地办公及超市类泊位共同设置可提高配建泊位使用效率。
非机动车停车可尽可能利用地下空间设置。考虑到由于现有非机动车停车面积与实际需求尚存在一定差距,建议在地面划设非机动车停车区。
4.4.3基地内部交通组织设计及影响评估
基地尽可能对不同性质人流、车流安排相互分离的交通流线,基本实现了人流、车流空间分离,商业、办公人流相互分离,但是由于基地交通空间较为有限,不同车流间仍存在较多的冲突点,有必要系统进行交通组织。
另外,基地设计不可避免的部分人、车共用通道与出入口,应通过相应的设计避免交通安全隐患。
4.4.4基地对周边交通的影响评估
从客流、车流预测结果和基地周边交通设施交通增长情况分析,基地未来对周边道路网络的交通运行将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区位特别,基地车流出入很大程度上制约于现代大道与东环路的交通状况。现状周边主要交叉口饱和度较高,结合此次地块开发有必要作进一步交通渠化组织以缓解交通拥堵。因此,基地在进行交通组织时必须结合周边地块开发和路网规划情况进行系统考虑,最大程度上满足周边道路交通和基地自身交通的正常运行要求,同时满足基地进出交通的要求。
五、交通改善对策与建议
分析该地区交通需求情况,现状规划的道路网络基本考虑到地区总体开发量的整体规模,但是现状基地周边支路交通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路面交通秩序不甚良好,因此近期需要通过相应的交通组织、管理措施,实现地区的交通畅通。
5.1交通组织原则
△ 不同方式交通流空间分离;
△ 最大限度发挥交通设施作用;
△ 减少交通出行时间,提高基地交通效率;
△ 避免基地交通对主线交通的影响;
△ 动、静态交通协调平衡;
△ 鼓励公交出行,方便交通换乘;
5.2基地内部交通组织改善方案建议
基地既有的交通设计已经采用了部分交通组织设想,在内部交通组织等方面已经考虑的部分内容,参见上一节的交通影响评估部分,这里不再详述,以下介绍需采纳的其它措施和需改善的组织内容。
● 内部道路改造措施:建议基地内部环路拓宽改造至7米以上,满足大车双向通行需求;另外,道路转弯半径及应按照大客车通行要求设计。
● 机动车出入口:原方案中设计的机动车出入口基本满足基地使用要求。考虑到超市南侧人流集散广场设置出租车及超市接送车候客区,建议对出入交通流适当优化,减少车流冲突点。
● 地下车库出入口:基地地下车库出入口的数量和宽度的设置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 机动车停车:基地的停车设施配建首先应满足相关主管部门的规划设计要求。建议设计方案在满足地块基本泊位需求的基础上中进一步挖掘潜能,增加停车泊位数量。
● 非机动车停车:建议尽量利用地下空间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库,考虑到由于现有非机动车停车面积与实际需求尚存在一定差距,建议在地面划设非机动车停车区。
● 出租车临时停靠站:考虑到基地出租车需求量较高,建议于现代大道及东环路分别设置两处出租车公交港湾停靠站:现代大道出租车停靠站结合人流集散广场设置,东环路段出租车港湾停靠站建议设置于基地出入口下游。
● 公交站:基地吸发客流公交出行率很高,高峰时段的公交出行客流较大,因此必须在基地附近设有公交站台。东环路公交站台建议结合人流集散广场设置,减少人流与公交站点之间步行距离;现代大道段公交站点保持现状。
● 超市接送车辆:为提高超市交通可达性,大润发超市宜设置公交接送班车,建议于超市后场沿路设置大客车停车位,并划设专门回车场地,保障进出车流顺畅。
● 装卸货:高峰时段周边道路交通流饱和度较高,建议超市装卸货时间宜与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相错,以减少对周边交通运行的影响。
● 交通标志与管理:在基地机动车出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处和内部道路的转弯处设置让路、减速标识;
● 其它: 周边建筑设施交通组织的共同考虑,以及地区其它规划道路的改造完成,同样是保证地区交通顺畅的关键。
5.3近期周边道路网络改善建议
5.3.1道路网络改善
(1)外围快速路建设
南环路东延:南环路东延跨独墅湖桥隧组织初步设计方案,已经进入评审阶段。项目建成后,苏州市区外围快速路网将进一步完善,基地周边过境车流比例将有所降低,这对基地的开发是有利的。
东环南环立交:该区域立交相当于是一个立交群,其建成后将有效消除转向交通的车流交织,将北至东方向的转向交通由圆形匝道优化为定向匝道,使主流向车流顺畅。
(2)周边路网优化
苏虹路西延:从周边道路网络构成来看,从娄江至现代大道约1公里范围内,东西方向贯通通道较为缺乏。苏虹路西延后,一方面将作为现代大道的重要分流道路,缓解现代交通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基地的发生车流提供更多的路径选择,避免交通流过于集中。
建议苏虹路与一斗山路相接,其延伸段道路规划红线建议调整至30米,与苏虹路的技术标准匹配。
东港新村路开放:建议东港新村路内部道路对外开放,为基地的出入车流提供更多的路径选择,减轻基地沿现代大道出入口交通压力。
5.3.2周边交叉口优化改造
(1)交叉口拓宽渠化
为保障基地周边交通流的正常运行,有必要通过交通设施的建设提升周边道路网络容量,改善周边交通秩序。结合周边交通流量调查,规划年基地周边可能落实的交通设施优化如下:
1)周边主要交叉口拓宽改造
2)基地沿东环路增设机动车出入口
3)主要交叉口信号相位优化
作为基地临近的现代大道~东环路~三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