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希波克拉底
取自 KeyinWiki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 (前460-前377)
希波克拉底(hippcrates of cos),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提出“体液(humours)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blood)、粘液(phlegm)、黄胆(yellow bile)和黑胆(black bile)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使人们有不同的体质。他把疾病看作是发展着的现象,认为医师所应医治的不仅是病而是病人;从而改变了当时医学中以巫术和宗教为根据的观念。主张在治疗上注意病人的个性特征、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患病的影响。重视卫生饮食疗法,但也不忽视药物治疗,尤其注意对症治疗和预后。他对骨骼、关节、肌肉等都很有研究。他的医学观点对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希波克拉底出生于小亚细亚科斯岛的一个医生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医生,母亲是接生婆。在古希腊,医生的职业是父子相传的,所以希波克拉底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医。父母去世后,他在希腊,小亚细亚,里海沿岸,北非等地一面游历,一面行医,从而增长了知识,接触了民间医学。
那时,古希腊医学受到宗教迷信的禁锢。巫师们只会用念咒文,施魔法,进行祈祷的办法为人治病。这自然是不会有什么疗效的,病人不仅被骗去大量钱财,而且往往因耽误病情而死去。
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了可怕的瘟疫,许多人突然发烧、呕吐、腹泻、抽筋、身上长满脓疮、皮肤严重溃烂。患病的人接二连三地死去。没过几日,雅典城中便随处可见来不及掩埋的尸首。对这种索命的疾病,人们避之唯恐不及。但此时希腊北边马其顿王国的一位御医,却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雅典救治。他一面调查疫情,一面探寻病因及解救方法。不久,他发现全城只有一种人没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铁匠。他由此设想,或许火可以防疫,于是在全城各处燃起火堆来扑灭瘟疫。希波克拉底指出的癫痫病的病因被现代医学认为是正确的,他提出的这个病名,也一直沿用至今。希波克拉底对骨折病人提出的治疗方法,是合乎科学道理的。为纪念他,后人将用于牵引和其他矫形操作的臼床称为“希波克拉底臼床”。
为了抵制“神赐疾病”的谬说,希波克拉底积极探索人的肌体特征和疾病的成因,提出了著名的“体液学说”。他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黑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跪弱、动作迟纯的抑郁质。人所以会得病,就是由于四种液体不平衡造成的。而液体失调又是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他认为一个医生进入某个城市首先要注意这个城市的方向、土壤、气候、风向、水源、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这些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环境。
现在看来,希波克拉底对人的气质的成因的解释并不正确,但他提出的气质类型的名称及划分,却一直沿用至今。那时,尸体解剖为宗教与习俗所禁止,希波克拉底勇敢地冲破禁令,秘密进行了人体解剖,获得了许多关于人体结构的知识。在他最著名的外科著作《头颅创伤》中,详细描绘了头颅损伤和裂缝等病例,提出了施行手术的方法。其中关于手术的记载非常精细,所用语言也非常确切,足以证明这是他亲身实践的经验总结。
在他的题为《箴言》的论文集中,辑录了许多关于医学和人生方面的至理名言,如“人生矩促,技艺长存”;“机遇诚难得,试验有风险,决断更可贵”;“暴食伤身”:“无故困倦是疾病的前兆”;“简陋而可口的饮食比精美但不可口的饮食更有益”;“寄希望于自然”等,这些经验之谈脍炙人口,至今仍给人以启示。
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都要宣读一份有关医务道德的誓词(hippocratic oath):“我要遵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这个医道规范的制定者就是希波克拉底。20世纪中叶,世界医协大会又据此制定了国际医务人员道德规范。
希波克拉底
对后世的影响
“我以阿波罗及诸神的名义宣誓:我要格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如果我违反了上述誓言,请神给我以相应的处罚。”
这是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宣读的一份有关医务道德的誓词。它的主要内容,取自古希腊一位医师的誓言。这位医师名叫希波克拉底,在西方被人们尊为“医学之父”。
1948年,世界医协大会对这个誓言加以修改,定名为《日内瓦宣言》。后来又通过决议,把它作为国际医务道德规范。由此可见,希波克拉底对后世的伟大贡献。
作为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贡献不仅是首先制定了医生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而且在医学观点和医疗实践方面,都对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行医轶事
希波克拉底出生于小亚细亚科斯岛上一个医生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医生,母亲是助产婆。古希腊医生的职业是父子相传的,希波克拉底从小跟随父亲学医。父母去世后,他在希腊、黑海沿岸、北非等地一面游历,一面行医,从而增长了见识,接触到了各地民间医学。
当时,古希腊的医学被禁锢在宗教迷信和巫术之中。人们普遍认为,疾病是神的“谴责”。那时的医生,也往往是僧侣和巫师。他们用念咒文、施魔法或进行祈祷的方法来治病,人们称崇他们为“医神”。这样治病,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一天,希波克拉底在市场上见到一个人突然神志丧失,全身抽动,面色青紫,嘴里还吐出泡沫。周围的人都惊慌失措地喊道:“这人中了邪啦!快去请巫师来!”
正好有个僧侣经过这里,有人马上拖他来治病。僧侣看了看病人,板起面孔说:“啊——这人得了神病,要请神来宽恕他。快把他抬到神庙里去!”
“慢着!”希波克拉底抢上一步喊道。“这人患的根本不是什么神病,而是癫痫症!把他抬到神庙去,是治不好病的!”
那僧侣向希波克拉底瞪了一眼,高傲地说:“什么癫痫不癫痫的,这人的病是山神引起的,只有祈祷山神才有用。你懂什么?小心别惹怒了山神,让你也患上神病!”
希波克拉底毫不示弱地说:“这癫痫症一点也不比其他疾病神秘,而是同其他疾病一样,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相似的起因。只有魔法、江湖术士和骗子之流,才把它说成是什么神病!”
“你竟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咒骂山神!好,你说这病不是山神引起的,那是什么引起的?”
“是脑引起的!”希波克拉底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相信这是脑子出了问题,才变成这个模样的。”
现代医学认为,癫痫是一种突然发作的暂时性大脑功能紊乱的病症。希波克拉底指出的病因是正确的;他提出的这个病名,也一直沿用到今天。但是,他的科学解释在当时不可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在僧侣的催促下,那病人还是被抬到神庙里去了。结果当然没有给予有效的治疗。
又有一天,希波克拉底碰到一个巫医在给骨折病人治病。那病人右腿被车轮辗断,受伤部位鲜血淋淋,已经病得昏死过去。但巫医还硬叫病人家属扶着,让病人用左腿跪在神像面前;他自己则喃喃自语,不知说些什么。
希波克拉底实在看不下去,走上前去说道:“靠念咒语能治好病吗?这简直是在糟蹋病人,太荒唐了!”
那巫医听了,转过身来道:“念咒语是为了驱邪,邪退了,病也就痊愈了。”
“你没有看到病人已经昏死过去了吗?”
“看来你会治病。那么我要请教,这病究竟应该怎么治?”
“非常简单,清洗创口,然后进行牵引,使断骨复位!”
希波克拉底对骨折病人提出的这种治疗方法,是合乎科学道理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医学之父,就把用于牵引和其他矫形操作的臼床称为“希波克拉底臼床”。
科学的观点
为了抵制疾病是神赐予的谬说,希波克拉底努力探究人的肌体特征和疾病的成因。经过长期研究,他终于提出了体液学说。
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肌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和黑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这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混和比例是不同的,从而使人具有不同的气质类型: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疾病正是由四种液体的不平衡引起的,而体液的失调又是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他对人的气质的成因的解释虽然并不正确,但是提出的气质类型的划分以及它的名称,却一直沿用到现在。
那么,有哪些外界因素会影响到体液失调呢?希波克拉底专门写了一本题为 《论风、水和地方》的医学著作,来论证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指出医生进入一个城市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到这城市的方向、土壤、气候、风向、水源、水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因为这些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有一次,一个病人下腹部绞痛,小便不畅,来找希波克拉底治疗。希波克拉底诊断后,对病人家属说,病人出现这种症状,是由于饮用不洁的水的缘故。这种不洁的水在尿道中逐渐凝结起来,不断地增大变硬,引起剧烈的疼痛;同时堵塞尿道,导致小便不畅。因此要饮用清洁的水。希波克拉底所说的病,就是尿道结石。他对这种病成因的解释,与近代科学的解释非常相似。
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了可怕的瘟疫。许许多多的人突然发烧、呕吐、抽筋,身上长脓疮,不久又引起溃烂、腹泻。瘟疫蔓延得非常迅速,城里到处是尸体,连享有盛名的雅典将军伯里克利也被传染,不久死去。
当时,希波克拉底正在马其顿王国担任御医,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辞去御医职务,冒着生命危险,赶到雅典进行救护。到雅典后,他一面调查瘟疫的情况,探求致病的原因,一面治病,并寻找防疫的方法。不久他发现,城里家家户户均有染上瘟疫的病人,唯有铁匠家一个也未被传染。由此联想到,铁匠打铁,整天和火打交道,也许火可以防疫,便在全城各处点起火来。希波克拉底还写了一篇题为 《预后》的医学论文。他指出,医生不但要对症下药,而且要根据对病因的解释,预告疾病发展的趋势、可能产生的后果或康复的情况。“预后”这个医学上的概念,正是希波克拉底第一次提出来的,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理论研究,使希波克拉底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他发现,人在40岁~60岁之间最容易发生中风;发生黄疸的时候,如果肝变硬,那么预后是不良的;人死亡前,指甲发黑,手脚发冷,嘴唇发青,耳冷且紧缩,眼睛模糊。其中对垂危病人面容的具体描述,被后人称为“希波克拉底面容”。
希波克拉底还在一篇题为 《箴言》的论文中,辑录了许多关于医学和人生方面的至理名言。如“人生短促,技艺长存”“机遇诚难得,试验有风险,决断更可贵。”“暴食伤身”“无故困倦是疾病的前兆”“简陋而可口的饮食比精美但不可口的饮食更有益”等等。这些至理名言至今还能给人以启发。
希波克拉底与希波克拉底誓言
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了可怕的瘟疫,许多人突然发烧、呕吐、腹泻、抽
筋、身上长满脓疮、皮肤严重溃烂。患病的人接二连三地死去。没过几日,雅典城
中便随处可见来不及掩埋的尸首。对这种索命的疾病,人们避之唯恐不及。但此时
希腊北边马其顿王国的一位御医,却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雅典救治。他一面调查疫情
,一面探寻病因及解救方法。不久,他发现全城只有一种人没有染上瘟疫,那就是
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铁匠。他由此设想,或许火可以防疫,于是在全城各处燃起火堆
来扑灭瘟疫。
这位御医就是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希
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377年),出生于小亚细亚科斯岛的一个医
生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医生,母亲是接生婆。在古希腊,医生的职业是父子相传
的,所以希波克拉底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医。父母去世后,他在希腊,小亚细亚,里
海沿岸,北非等地一面游历,一面行医,从而增长了知识,接触了民间医学。
那时,古希腊医学受到宗教迷信的禁锢。巫师们只会用念咒文,施魔法,进行
祈祷的办法为人治病。这自然是不会有什么疗效的,病人不仅被骗去大量钱财,而
且往往因耽误病情而死去。
一天,希波克拉底在街上看到一个人突然神志不清,全身抽动,面色青紫、口
吐白沫。周围的人都惊惶失措,纷纷说:“他中邪了,赶快请巫师来吧。”这时,
恰好有位僧侣经过,他装模作样地看了看病人就说:“他得了神病,只有神才能宽
恕他,快把他抬到神庙里去吧。”
“不对!”希波克拉底走上前说:“世上根本没有什么神病,他得的是癫痫病
,把他抬到神庙是治不好病的”。
那僧侣根本不把希波克拉底放在眼里,他高傲地说:“什么癫痫不癫痫的,他
的病是山神给的,只有祈祷山神才能治好。你不懂就别瞎说,惹恼了山神,也让你
患上神病!”希波克拉底理直气壮地说:“癫痫症并不比其他疾病神秘,而是和其
他疾病一样,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相似的起因。只有魔术师,江湖术士和骗子手,才
会把它当作神病!”
“你胆敢当众咒骂山神,好大的胆!那么你说这病是什么引起的?”
“脑,是他的脑子出了问题,才会变成这样子,”希波克拉底毫不示弱。
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他的科学解释是不可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那个病
人最后被抬到神庙里去了,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希波克拉底指出的癫痫病的
病因被现代医学认为是正确的,他提出的这个病名,也一直沿用至今。还有一次,
希波克拉底碰到一个巫医给骨折病人治病。病人右腿被车轮辗断,鲜血淋淋,已昏
死了过去。但巫医还硬叫家属扶着病人用左腿跪在神像前,他自己则念念有词,不
知在说些什么。
希波拉底气愤地走上前说道:“靠念咒语怎能治好他的伤呢?这简直是在折磨
病人,简直太荒唐了!”
巫医不屑一顾地说:“看来你会治伤啊,那好,你说他的伤怎样治?”
“清洗创口,进行牵引,使断骨复位!”希波克拉底对骨折病人提出的治疗方
法,是合乎科学道理的。为纪念他,后人将用于牵引和其他矫形操作的臼床称为“
希波克拉底臼床”。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病人下腹部绞痛,小便不畅。希波克拉底为其诊断后
对病人家属说:病人出现这种症状,是由于饮用不洁的水引起的。不洁的水在尿道
中逐渐凝结起来,不断增大变硬,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甚至堵塞尿道,引起小便
不畅。很显然,希波克拉底所说的病,就是尿道结石。为了抵制“神赐疾病”的谬
说,希波克拉底积极探索人的肌体特征和疾病的成因,提出了著名的“体液学说”
。他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黑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四种体液在
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
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脆弱、动作迟纯的抑
郁质。人所以会得病,就是由于四种液体不平衡造成的。而液体失调又是外界因素
影响的结果。所以他认为一个医生进入某个城市首先要注意这个城市的方向、土壤
、气候、风向、水源、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这些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密切
关系的自然环境。
现在看来,希波克拉底对人的气质的成因的解释并不正确,但他提出的气质类
型的名称及划分,却一直沿用至今。那时,尸体解剖为宗教与习俗所禁止,希波克
拉底勇敢地冲破禁令,秘密进行了人体解剖,获得了许多关于人体结构的知识。在
他最著名的外科著作《头颅创伤》中,详细描绘了头颅损伤和裂缝等病例,提出了
施行手术的方法。其中关于手术的记载非常精细,所用语言也非常确切,足以证明
这是他亲身实践的经验总结。在他的题为《箴言》的论文集中,辑录了许多关于医
学和人生方面的至理名言,如“人生矩促,技艺长存”;“机遇诚难得,试验有风
险,决断更可贵”;“暴食伤身”:“无故困倦是疾病的前兆”;“简陋而可口的
饮食比精美但不可口的饮食更有益”;“寄希望于自然”等,这些经验之谈脍炙人
口,至今仍给人以启示。
据说,希波克拉底与古希腊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交情颇深。德漠
克利特致力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研究,不善理家业。他的族人便以疯癫和败家的罪
名起诉他,目的是霸占他的财产。希波克拉底在为特谟克利特治病时,发现眼前所
谓的“病人”根本不是疯,而是一个智慧出众的思想家。于是,他出庭据理力争,
终于使德谟克利特无罪释放了。
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都要宣读一份有关医务道德的誓词:“我要遵守誓约,
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
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
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
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
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
这个医道规范的制定者就是希波克拉底。20世纪中叶,世界医协大会又据此
制定了国际医务人员道德规范。
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另一个版本:
仰赖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彼斯及天地诸神为证,鄙人敬谨宣誓,愿以自身能
力及判断所及,遵守此约。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世伴侣,彼有急需
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弟兄,如欲授业,当免费并不条件传授之。凡多知无论
口授书传俱传之吾子,吾师之子孙及其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与他人。
我愿尽余之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
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此项之指导,虽然人请求亦必不与
人,尤不为妇人施坠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凡患结
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无论至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
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
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
倘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只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
鬼神共殛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