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填空:
1、 基因突变: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 基因重组的类型:
(1)自由组合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人工重组型:转基因技术,即基因工程。
判一判:
1、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但却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 )
2、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上基因内部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的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改变。 ( √ )
3、基因重组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最重要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 ( √ )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论是同源染色体还是非同源染色体间都可能发生部分的交叉互换,这种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 × )
5、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 × )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
A.同一双亲的子女的遗传差异与基因重组有关
B.纯合子自交会发生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D.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叫做基因重组
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染色体数目整倍变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育种方面
B.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C.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能产生种子,此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单倍体可用秋水仙素等化学药剂诱导形成
3.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不能产生的变异是 ( B )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填空:
1、基因突变:由于DNA分子中发生 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而引起 的改变。
2、基因重组的类型:
(1)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自由组合 。
(2)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上的 交叉互换。
(3)人工重组:转基因技术,即基因工程。
判一判:
1、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但却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
2、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上基因内部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的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改变。 ( )
3、基因重组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最重要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 ( )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论是同源染色体还是非同源染色体间都可能发生部分的交叉互换,这种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 )
5、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 )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同一双亲的子女的遗传差异与基因重组有关
B.纯合子自交会发生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D.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叫做基因重组
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数目整倍变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育种方面
B.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原理是基因重组
C.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能产生种子,此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单倍体可用秋水仙素等化学药剂诱导形成
3. (2011·江苏卷,22)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不能产生的变异是 ( )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