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分析- (2).docx

上传人:qwe****66 文档编号:8828797 上传时间:2025-03-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分析-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分析-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分析? 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摘要: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该文根据XX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化肥、农药农用投入品等农业面源污染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加大对农业而污染治理的投入,建立健全农业环保体系等。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x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10-0104-03 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土壤颗粒等沉积物,从非特定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形成污染,尤其是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造成水域环境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因此,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本文根据巢湖流域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化肥、农药农用投入品等农业面源污染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巢湖流域农业基本概况 巢湖流域是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综合生产水平较高,水稻、油菜、棉花、蔬菜、家禽及水产已发展成为巢湖流域最具特色的6大主导产业。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菜篮子”,是国家重要的粮油棉、水禽、水产等商品原料生产基地。 2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随着工业“三废”和城市污染治理力度加大,投入增加,点源污染逐渐减轻,相对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如农村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沟渠、水塘;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农膜过多、过量和不科学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无序排放。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占有率。特别严重的是造成地下水污染,导致农民的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因此,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目前,巢湖流域面源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2.1化肥用量较大,有效利用率较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化肥的施用量逐年攀升,有机肥施用量逐年下降。据统计部门统计,XX市巢湖流域2015年化肥用量达22.4万t,平均施用水平为593kg/hm2,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公认的安全警戒线225kg/hm2。据测算,化肥利用率仅为30%~40%,加之部分农户施肥方法不当,主要是以撒施为主,加剧了肥料的流失。不仅养分损失,还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体,污染了环境。 2.2农药施用量较大由于近年来有害生物发生面积扩大,危害程度加重,有害生物抗药性增强,品种结构不合理,部分农民施用农药技术落后,造成药剂浪费严重,加之化学防治范围不断扩大,施药次数增加,农药残留污染日益明显。2015年全市农药施用量5098t,平均14.2kg/hm2,其中杀虫剂占33%以上。农药利用率仅为35%,大部分农药流失到土壤、水和空气中,造成污染。 2.3农膜用量较大,土壤残留逐年累积2015年全市巢湖流域的农膜施用量高达6545t。平均18kg/hm2。由于农膜不易降解,平均回收率为70%左右,另外30%滞留在农田中,从而形成“白色污染”。 2.4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较低近年来,我市巢湖流域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家禽饲年养量近亿只,生猪养殖198多万头。据测算,畜禽养殖年排出粪便300万t,除部分进入农业生产循环外,大部分未经过无害化处理,随意排放、流失,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2.5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及垃圾无序排放我市巢湖流域447.39万农村居民常年生活污水及垃圾,大多未经处理就露天排放,随雨水和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形成生活污染源。 3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情况 3.1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自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XX市就把治理巢湖流域治理作为重中之重,进入“一体化”新时代,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施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认证相结合,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更是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 3.2加快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尿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市多管齐下,利用农。i种养业优势,开展种养优势互补,促进生态循环。一是科学合理利用畜禽粪便资源。随着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畜禽粪便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农户将畜禽粪便堆肥发酵后,用于发展大棚蔬菜,或用于养鱼育蚌。二是加工成有机肥料。各地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稻鸭共育”、“山场养鸡”、“林下养禽”、“水上养鸭”等养殖模式,形成了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养殖亮点,既发展的生产,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3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一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全市年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20万hm2,实行科学用药,减少用药次数,而且药剂品种结构也有很大调整,淘汰和禁用了甲胺磷、160 5、久效磷等高毒高残留有机磷农药,使农药污染降到最低限度。二是科学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效地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提高了化肥利用率。三是狠抓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一料变四料”(即由秸秆变肥料、饲料、燃料、工业原料),秸秆还田30万hm2,其中直接粉碎还田10万hm2,覆盖堆沤还田3.33万hm2,留高茬还田16.67万hm2。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四是保护地栽培。实施农地膜覆盖6.67万hm2,免耕栽培6.67万hm2,减少了水土和养分流失。 3.4美好乡村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从2013年开始,合肥每年重点培育美好乡村建设建设150个左右中心村,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每年治理改造1000个左右自然村,到2016年,全市6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美好乡村开展污水处理工程、农村垃圾收集和资源化处理工程、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处理工程、村容村貌美化工程、庭院环境整治工程、支柱产业培育工程、农村物业化管理工程等多项工程建设,收效明显,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和美好乡村建设积累了经验。 第5页 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