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同十三中历史学科《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导案
教学目标
了解清初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
列举清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
认识清初民族政策刚柔并济的特点。
教学重点
清政府对西藏的政策。
教学难点
恩威并施政策的作用。
知识链接引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请同学列举一下有哪些?学生回答。
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祖国版图基本奠定。你知道清朝是怎样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吗?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是怎么回事?清朝为什么要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课你会找到答案。
课前预习
1、清朝前期,平定的叛乱有哪些?
平定准噶尔部,回部大小和卓叛乱。
2、清朝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有哪些?
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立驻藏大臣;设置金瓶掣签制度。
3、清朝前期对少数民族的笼络政策有哪些方式?
对少数民族地区减免赋税;
同蒙古贵族会盟和联姻;
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定期召见蒙古王公和其它少数民族首领。
学法指导
收集历史上加强对台湾、西藏和新疆地区管辖的有关史实,学习收集信息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
识读“清朝疆域图”结合课文内容,按地理方位说出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文图结合,灵活处理学习材料。
教学内容与环节
一、 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叛乱
学生阅读P109——110
1、平定叛乱:
叛乱
民族
叛乱
首领
在位
皇帝
意义
蒙古
噶尔丹
康熙
粉碎了准噶尔贵族的割据势势力。
回部
大小和卓
乾隆
清政府重新统一了新疆;加强了新疆通内地的联系,对新疆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教师讲述平定噶尔丹叛乱的必要性和简单经过。
3、什么是“回部”?并结合“清朝疆域图”,指出“回部”生活的大致区域。
维吾尔族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信仰伊斯兰教,清朝称之为“回部”。
4、【讨论】为什么能取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胜利。
(1)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残杀虐待维吾尔族人民,丧失民心,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维吾尔族人民支持清军的斗争。
(2)清政府的平反策略正确,只杀叛乱首领,不杀无辜人民,顺应民心。
5、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意义。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重大作用。
6、【讨论】用史实来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1) 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管辖新疆,是今新疆归属中央管辖的开始。
(2) 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置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3) 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二、驻藏大臣与将军,参赞
1、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制度
在位
皇帝
简单内容
作用
确立册
制度封
顺治
顺治帝赐五世达赖“达赖喇嘛”。
这些措施稳定了西藏的政局,密切了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康熙
康熙赐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
设立驻藏大臣
雍正
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代表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制定
金瓶
掣签
制度
乾隆
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管。
2、【探究】顺治,康熙的册封有何作用?
顺治、康熙的册封法定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称号,确立了他们在西藏的地位。此后,历代达赖,班禅都经过中央册封,这就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3、清朝还在西北,东北采取了什么别的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对东北、西北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等职务,对广大边疆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
4、【讨论】回顾唐朝和元朝时,用史实说明西藏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唐朝时,西藏地区称吐蕃,吐蕃与唐朝保持着长期经济文化,“和同为一家”。
元朝时,中央设宣政院负责西藏地区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一个行政区域。
以上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三、多伦会盟与避暑山庄
1、清朝前期对少数民族的笼络政策有哪些方式?
对少数民族地区减免赋税;
同蒙古贵族会盟和联姻;
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定期召见蒙古王公和其它少数民族首领。
2、有人说,康熙修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是贪图享乐,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清初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其真实用意是联络少数民族首领的感情,用乾隆的话说就是“会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
3、清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什么?说说唐朝,元朝的民族政策。
恩威并重,刚柔相济。 唐朝是民族平等,元朝是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
5、同学们看《清疆域图》说出清朝疆域的四至。
课堂小结
清朝初年,在解决了台湾问题和抗击沙俄对东北地区侵略取得胜利之后,清政府坚决镇压了少数民族上层分子的分裂活动,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
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坚决镇压准噶尔贵族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利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建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等职务,加强对东北、西北边疆的管辖。
以会盟联姻方式,并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
达标测评
1、在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是(D )[来
A.宣政院B.西藏巡检司C.达赖喇嘛D.驻藏大臣
2、对西藏喇嘛教首领班禅进行册封的清朝皇帝是(B)
A.顺治皇帝B.康熙皇帝C.乾隆皇帝D.雍正皇帝
3、准噶尔是哪个民族的一支( B)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藏族 D.回族
4、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始于哪一年( C )
A.1636年 B.1644年 C.1727年 D.1757年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17世纪,准噶尔逐渐成为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
B.1690年,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寻找借口进攻内蒙古
C.乾隆皇帝亲征,在乌兰布通打败叛军
D.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
6、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基本特点是(B )
A.民族歧视 B.恩威并重
C.坚决镇压 D.民族平等
板书设计
20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的叛乱
1、平定噶尔丹叛乱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二、驻藏大臣与将军,参赞
1、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2、清朝对东北、西北地区的管理
三、多伦会盟与避暑山庄
作 业
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说说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大同十三中 七 年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学案
教学目标
了解清初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
列举清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
认识清初民族政策刚柔并济的特点。
教学重点
清政府对西藏的政策。
教学难点
恩威并施政策的作用。
课 前 预 习
1、清朝前期,平定的叛乱有哪些?
2、清朝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有哪些?
3、清朝前期对少数民族的笼络政策有哪些方式?
自 主 学 习
1、平定叛乱:
叛乱民族
叛乱首领
在位皇帝
意义
2、什么是回部?
3、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意义。
4、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制度
在位皇帝
简单内容
作用
5、清朝还在西北,东北采取了什么别的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6、清朝前期对少数民族的笼络政策有哪些方式?
7、有人说,康熙修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是贪图享乐,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8、清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合 作 探 究
1、为什么能取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胜利?
2、顺治,康熙的册封有何作用?
3、为什么说驻藏大臣的设置,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4、用史实来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5、回顾唐朝和元朝时,用史实说明西藏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达 标 检 测
1、在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是( )[来
A.宣政院B.西藏巡检司C.达赖喇嘛D.驻藏大臣
2、对西藏喇嘛教首领班禅进行册封的清朝皇帝是( )
A.顺治皇帝B.康熙皇帝C.乾隆皇帝D.雍正皇帝
3、准噶尔是哪个民族的一支( )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藏族 D.回族
4、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始于哪一年( )
A.1636年 B.1644年 C.1727年 D.1757年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7世纪,准噶尔逐渐成为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
B.1690年,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寻找借口进攻内蒙古
C.乾隆皇帝亲征,在乌兰布通打败叛军
D.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
6、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基本特点是( )
A.民族歧视 B.恩威并重
C.坚决镇压 D.民族平等
作 业
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说说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