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SC∕T 6072-2012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要求(水产).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88040 上传时间:2022-06-26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94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C∕T 6072-2012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要求(水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SC∕T 6072-2012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要求(水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SC∕T 6072-2012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要求(水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SC∕T 6072-2012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要求(水产).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SC∕T 6072-2012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要求(水产).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150 B 50 卡:才H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T 6072一2012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fishing vessel dynamic monitoring 2012-12-24发布2013-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SC/ T 6072-2012 目次前言.N 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体框架14. 1 网络结构14.2 组网方式.2 4.3 系统应用服务构架.25 通用要求.25. 1 硬件要

2、求.5.2 软件要求.25.3 系统信息的交互要求35.4 系统运行稳定性指标要求5.5 机房环境要求.4 6 系统要求.4 6.1 系统信息输入46.2 系统信息输入信息预处理及反馈.4 6. 3 系统数据处理46.4 服务器数据存储、数据备份、数据恢复.4 6.5 信息安全47 应用服务接口要求.,.5 7. 1 船舶基本位置服务接口7.2 船舶基础数据服务接口.57. 3 数据发布接口.5 7.4 报警服务接口.57. 5 功能应用服务接口57.6 异构系统数据交换服务接口57. 7 调用视频服务接口.57.8 其他拓展服务接口57. 9 数据输出接口58 系统功能及技术指标要求58.

3、1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客户端软件的基本功能要求.5 8.2 管理平台的基本要求.88.3 系统软件构架要求.8.4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要求.9 应用集成中间件平台功能及技术要求.10 9. 1 一般要求.9.2 数据业务分类SCjT 6072-2012 9.3 其他数据.附录A(规范性附录)硬件设备.附录B(规范性附录)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接口协议附录C(资料性附录)系统拓扑结构.参考文献.图1多目标融合示意图.图C.1平台拓扑结构图表1异构系统集成处理方式.11表B.1数据单位定义.表B.2通信类型定义.表B.3通信服务商代码表B.4位置类型定义四表B.5信息类型定义.表B.6定位状态定义.

4、四表B.7系统静态信息交换接口表B.8静态信息交换接口功能.四表B.9函数getShiplnfo说明四表B.10 Ship Arrey数据结构.四表B.ll函数getGrouplnfo说明.m表B.12 ShipGroup Arrey数据结构.20表B.13函数getShipGroup说明m表B.14Sl叩GroupAssignArrey数据结构.20 表B.四函数addShip说明m表B.四函数企lShip说明n表B.17系统历史通信信息交换接口.21 表B.四历史信息交换接口功能n表且凹函数GetT racksBy ID说明.21 表B.20Track数据格式定义n表B.21 函数GetR

5、ectTracks说明n表B.22Track Arrey数据格式定义n表B.23函数GetMsgsByID说明n表且24Message Arrey数据格式定义.23 表B.25 函数GetAllMsgs说明.n表且26Message数据格式定义M表B.27动态信息交换接口M表B.28指令结构表.24 表B.29指令内容结构说明表.表B.30指令内容详细说明表.25 表B.31指令类型表m表B.32欢迎标识表B.33登陆mE SC/T 6072一2012表B.34服务器登陆回执.26 表B.35 退出登陆.26 表B.36服务器退出登陆回执.26 表B.37连接保持表B.38服务器返回连接保持回

6、执表B.39发送命令u表B.40参数组合内容.27 表B.41 请求类型与目标组合表.27 表B.42服务器返回发送命令回执.27 表B.43位置数据推送表. 表B.44客户端返回接收位置确认回执表B.45发送状态代码表表B.46信息类数据推送.表B.47客户端返回接收信息类数据确认回执.m表B.48发送请求异步状态信息回执.表B.49错误信息返回.表B.50错误代码表皿SC/T 6072-2012 目U昌本标准按照GBjT1.1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委员会温业机械分技术委员会(SACjTC156jSC的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农业部东海区渔政局、中

7、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本标准起草协作单位:北京兴兴交通通信工程技术公司、北京海事通科技有限公司、北斗星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志俊、庄会柏、施宏斌、何瞿秋、郭毅、孔祥伦、王建江、成健、郭赂、杨世杰。N SC/T 6072一2012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通用要求、系统要求、应用服务接口要求、系统功能及技术指标要求、应用集成中间件、接口协议。本标准不包括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运行所需客户端设备的有关技术要求内容和采用B/S结构进行建设的渔船动态监管WebGIS系统的有关技术要求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渔业

8、管理部门在进行曲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的设计、建设、验收、使用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17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T 22240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505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YD/T 1132 防火墙设备技术要求IEC PAS 61162-100-2002 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的数字接口第100部分:单通话器和多受话器UAIS用IEC61162 -1的额

9、外要求IHO S-52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的海图内容和显示方法规范IHO S-57 数字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of fishing vessel dynamic monitoring 是指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GIS)、全球定位系统CGPS)等现代化手段,对渔业管理部门及提供渔船监管服务的运营商所产生的船舶信息(船位、报警、短信等)、业务信息、管理信息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展示、传输及交换,为渔业管理部门、植业生产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

10、、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3.2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数据information data of fishing vessel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是指在温船动态监管中应用的各类信息数据,如船位信息、船舶基础资料信息、报警信息、短消息信息等。4 总体框架4. 1 网络结构撞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采用4级网络结构,第一级为国家级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第二级为海区级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第兰级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第四级为地市/县区级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1 SC/T 6072-2012 注:乡镇和村社一级可以采用海区、省或

11、市级建设的Web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数据中心实现属地船舶的监管和应用服务。4.2 组网方式各级系统间应采用租用专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或者采用公网宽带组网方案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租用专线的带宽:租用专线的带宽不应低于2M,国家级和海区级宜采用4M。公网宽带组网方案:各级系统之间应采用VPN的方式建立连接,各接人点带宽应不小于同等级中心的专线带宽要求。4.3 系统应用服务构架系统应用服务构架由数据采集、数据反馈、数据分布、数据交换、数据存储、功能应用服务等部分组成。5 通用要求5. 1 硬件要求系统硬件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设备:a) 数据库服务器、备份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服务器。b) 交换机、路由器

12、、防火墙、VPN等网络设备。c) 磁盘阵列或磁带库等存储设备。本标准按高、中、低三种建议方案分别列出系统硬件配置,并提出最低配置的要求,见附录A。注:建设中采用旧设备的配置不应低于最低配置的要求。5.2 软件要求5.2. 1 软件分类5.2. 1. 1 操作系统软件小型机宜选用Unix、Solaris或Linux操作系统;PC服务器宜选用64位及以上主流服务器操作系统;PC机的操作系统宜选用32位或者64位及以上主流PC操作系统。5.2. 1. 2 数据库系统软件数据库系统应采用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5.2. 1.3 网络防病毒系统网络防病毒系统应采用主流的企业版防病毒软件,见附录A。5.2.2

13、 软件接口分类软件接口分类至少应包含用户接口、外部接口和内部接口三个部分。a) 用户接口包含用户操作和反馈结果等;b) 外部接口包含数据输入输出、网络传输协议等;c) 内部接口包含模块间传值、数据传递等。5.2.3 信息服务要求5.2.3. 1 系统信息接入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系统信息数据的接人za) 卫星系统数据。b) AIS数据。c) 公众移动通信数据。d) 短波/超短波数据。e) 雷达数据。2 SC/T 6072一2012f) RFID数据。5.2.3.2 系统信息接入处理及信息反馈能处理数据源、输入的位置信息、短消息信息和报警信息等,并解释成系统标准数据格式输入到本系统中,同时应提供数据

14、接收回执给数据源所在的系统。5.2.3.3 系统信息处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系统信息处理za) 位置数据处理时间:不大于150 b) 调位处理时间:符合所调船位的各卫星运营商通信系统技术指标要求。c) 报警消息接收的处理时间:接收平台间转发的报警消息时间应不大于35。d) 系统内轨迹回放下载处理时间z客户端软件从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数据库下载8h内20000个位置信息时间应不大于6050e) 轨迹回放处理时间:单船轨迹回放的时间应不少于30d,区域船舶回放时间应不少于8h。5.2.3.4 系统信息数据存储、备份和恢复系统数据存储采用国家级数据中心集中存储和海区、省(市)数据中心分布存储的方式

15、;省级以下的系统数据存储宜采用数据集中模式或数据交换模式,或采用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数据的备份应采用定期全备份和每周增量备份的方式。5.2.3.5 系统应用服务系统应用服务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服务内容:a) 基本应用服务:应包含电子海图显示及控制、船舶监控、船舶搜索、船舶定位、轨迹回放、短消息收发、调取船位等功能的服务。b) 高级应用服务:应包含在线离线船舶统计、港内港外船舶统计、电子海图下载等功能的服务。c) 管理应用服务:应包含用户接人的管理、数据分发的管理、其他系统接入服务的管理、基站运行状态监控的管理、船舶基础的维护管理等功能的服务。d) 报警及安全应用服务:应包含船舶预警、船舶报警、

16、报警处理、搜救救助、指挥调度功能的服务。e) 灾害应用服务:应包含台风、海浪等气象信息的叠加显示,并能提供预警短信息播发等灾害应用服务。f) 视频应用服务:可支持直接链接调用渔船渔港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视频监控服务,也可在渔船渔港视频监控系统的厂商提供视频监控接口协议的基础上实现等同接口协议的相关视频监控设备的操作服务。g) 其他及扩展应用服务:应预留支持其他系统为温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提供的植业船舶安全监管所需的扩展应用服务。5.2.3.6 系统信息输出应包括船舶历史轨迹数据的输出、各类服务的统计报表输出、船舶基础资料的输出和需要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输出。5. 3 系统信息的交互要求5.3

17、.1 人机交互要求a) 界面设计应采用主流的视窗风格界面,支持屏幕分辨率自适应。b) 支持鼠标滚轮、左键和右键的常用功能快捷键操作。c) 告警类信息应自动弹出告警窗口且不能自动解除。d) 用户操作CjS结构的客户端软件在20000艘船舶同时在线显示的情况下,海图刷新速度应不大于2505.3.2 与撒据源的交E要求3 SC/T 6072一2012通过专线实现接人的数据源交互数据延时不应大于1s,通过公网实现接入的数据源交互数据延时不应大于2So 交互数据失败应可以自动进行重发,报警类信息重发次数不应少于3次,其他类信息重发次数不应大于3次。5.4 系统运行稳定性指标要求服务端软件连续运行不出现异

18、常情况的时间不应少于30d,严重异常或者右机时间间隔不应少于6个月。客户端软件连续运行不出现异常情况的时间不应少于10d,严重异常或者容机时间间隔不应少于20 d。5.5 机房环境要求机房环境应符合GB50174的要求。6 系统要求6. 1 系统信息输入应包含单向输入和双向输入输出两种类型数据源。单向数据源至少应包含AIS数据、雷达数据、RFID数据;双向数据源至少应包含海事卫星数据、北斗卫星数据、公众移动通信数据、短波/超短波数据。6.2 系统信息输入信息预处理及反馈信息系统预处理应采用应用集成中间件的方式实现,中间件的功能及技术要求见第9章。可支持双向数据输入的系统应按照紧急信息、安全信息

19、和常规业务信息不同等级进行信息的反馈回执,并应按照重发次数的设定自动进行回执失败信息的重发。6. 3 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应由应用服务程序处理,包含位置信息、调取船位、短信息、报警信息等数据处理;各数据源输入的数据处理能力应不低于1 s/lOO条。应用服务应按照通用的船舶航海预警算法和用户设定的预警值进行预警运算。应用服务应对船舶报警进行接收处理,并实时转发至相应的用户监控终端。6. 4 服务器数据存储、数据备份、数据恢复6.4. 1 数据存储船舶动态数据在服务器上的存储时间不应少于12个月,静态数据和报警数据应能永久保存。6. 4. 2 数据备份要求应每月对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一次数据完全备份

20、和每周进行-次数据增量备份。6.4.3 数据恢复当系统信息数据异常或丢失时,可采用服务器上最近一次的完全备份数据、增量备份数据和运行日志进行联合恢复。6.5 信息安全6.5. 1 信息安全保护系统服务器在应用服务、数据库、数据发布等方面的信息安全可采用以下技术进行保护:a) 身份认证技术。b) 加解密技术。c) 边界防护技术。d) 访问控制技术。e) 主机加固技术。4 SC/ T 6072-2012 f) 安全审计技术。g) 检测监控技术。6.5.2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定系统建设中,应按照GBjT25058的规定进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系统建设完成后,应按照GBjT22240的规定进行信

21、息安全保护等级进行评定定级。7 应用服务接口要求7. 1 船舶基本位置服务接口应提供WebService方式的船舶基本位置接口。船舶基本位置接口至少应包含船名、设备ID或MMSI、呼号、IMO号码、经纬度、报位终端类型、航速、航向、船醋向、目的港、遇到达时间、获取位置的时间等,见附录B。7.2 船舶基础数据服务接口应提供WebService方式的船舶基础数据服务接口。船舶基础数据服务接口至少应包含船名、设备ID或MMSI、呼号、船舶类型、作业类型、属地、总吨、净吨、船东和联系方式等,见附录B。7.3 数据发布接口应包含管理平台数据发布和CjS构架客户端数据发布两个部分。管理平台数据发布接口应采

22、用TCPjIP通信协议,并应提供WebService方式接口;CjS构架客户端数据发布接口应采用Socket通信,并应提供WebService方式接口,见附录B。7.4 报警服务接口应包含报警船舶的名称、设备ID或MMSI、经纬度、报警类型、报警时间、报警终端类型、属地和船东等,见附录B。7.5 功能应用服务接口应提供包含第7章中要求的所有应用服务接口,见附录B。7.6 异构系统数据交换服务接口应提供与其他异构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之间数据的传输和交换的服务接口。7.7 调用视频服务接口应根据需要调用的视频系统的接口协议而开发调用视频服务接口。7.8 其他拓展服务接口应采用通用标准的拓展服务接口

23、实现与其他系统的整合和资源共享。7.9 数据输出接口7.9. 1 内部接口数据输出应包含应用服务端输出至客户端的船舶基本位置数据、船舶基础数据、短信息、调取船位、船舶预报警、轨迹回放、查询搜索、船舶定制和电子海图下载等数据,见附录B。7.9.2 外部接口数据输出应包含Web服务、各级系统问数据交互、异构系统数据交换、数据源输人的信息回执等.J.!.附录B。8 系统功能及技术指标要求8. 1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害户端软件的基本功能要求8. 1. 1 电子海圈显示基本功能要求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基本功能:a) 显示背景控制=应包含白天、黄昏和夜晚兰种显示背景。b) 电子海图放大和缩小z能支持鼠标滚

24、轮缩放、拉框无级放大、固定倍数缩放。5 SC/T 6072-2012 c) 电子海图定位z能支持以定位点为中心,按设定比例尺显示电子海图P还可通过输入渔区号自动定位到该渔区。d) 漫游:可在指定比例尺下漫游电子海图。e) 分层显示:应包含基础层显示、标准层显示和完全层显示。f) 电子海图导人:能导人和显示符合国际标准的S57格式的电子海图,还可导人平台开发商采用S57格式转换后生成自定义格式的电子海图。g) 电子海图符号:应实现简单符号和传统符号切换显示。h) 电子海图量算:应支持量算标绘两点之间的距离、方位以及多点的总距离。i) 船舶标签显示:应符合IHOS-52标准的要求,并能选择显示船舶

25、向、轨迹线、矢量线,同时能选择显示船舶的基本信息,如船名、设备ID或MMSI、呼号、船舶类型、作业类型、船东、报位终端类型和经纬度等。j) 电子海图自动下载和更新:客户端软件应具有从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服务器自动下载和更新电子海图的功能。k) 多目标融合:至少应支持3种监控目标的融合,并应支持融合后的显示。1) 船型等比放大z监控目标应支持船型等比放大显示。m)辅助图层:辅助图层应作为电子海图的独立图层,并应支持以辅助图层的方式在电子海图上自行添加标注港区、泊位、码头、禁航区、警戒区(线)、地物名称的功能。n) 事件记录:应支持在电子海图上进行重要事件记录和快速定位功能,能选择添加事件记录

26、显示的图形符号。0) 经纬网格显示:应支持选择性显示经纬度网格的功能。8. 1.2 渔业圄层显示基本要求温业图层应作为一个独立的图层,支持单选或者组合选择显示渔区图、中韩渔业协定、中日渔业协定、中越温业协定、拖网渔业禁渔线、禁渔区及禁渔线、长江口渔业管理区和自定义等图层。8. 1.3 船舶监管、事故调查功能基本要求6 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基本要求:a) 轨迹回放:应支持按单船、多船和按区域指定时间段回放船舶的历史轨迹。b) 数据导出:应实现将轨迹回放的数据导出至excel文件或者文本文件,AIS数据还可支持将历史轨迹数据转换成符合IEC61162标准要求格式的AIS语句并可导出为文本文件。c)

27、区域告警:船舶定位数据传输到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后应支持在电子海图上设置报告线、禁航区等,能根据船舶实时的位置信息实现船舶越界、进入禁航区等船舶的告警。d) 船舶定位监控:应支持实时监控船舶航行的位置与状态,并能显示经纬度、速度、航向、时间、船腊向(如有)、矢量线(如有)、尾迹点等。e) 船舶动态信息:至少应包括船舶航行的位置与状态,如显示经纬度、速度、航向和时间等。f) 船舶分类显示:应支持对船舶进行分组,如根据船舶的类型(商船和温船)、终端设备的类型(AIS、公众移动通信、短波、超短波、雷达目标、北斗卫星、海事卫星、RFID等)、在线和不在线情况等对船舶进行分组和区分臣示。g) 定制船

28、舶:应提供根据用户需要而定制监控单艘船舶或者多艘船舶的功能,定制的船舶应能区别显示于非定制船舶,定制船舶的显示应不受在线和离线条件的限制,在定制删除前定制船舶的特殊显示方式不应自动解除。h) 跟踪船舶:应支持对于某一船舶进行跟踪监控显示,电子海图应随跟踪的船舶自动漫游。i) 模糊查询:应支持按照船舶名称、设备ID或MMSI、呼号、作业类型、船东等不同条件模糊查询船舶,并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显示;对于离线或当前没有数据的船舶应支持从服务器端查询并将查询后的数据下载到本地显示和保存。曰:/T6072-2012 j) 视频录制功能:船舶历史轨迹回放时,应支持自动进行回放轨迹的视频录制和存储功能。视频文件

29、格式可存储为WAV格式或者AVI格式。k) 应提供当前显示的电子海图窗口海图快照、海图打印功能。文件至少应能保存为BMP或JPG图像格式。D 搜索功能:应支持拉框式圆搜、矩形和多边形搜索船舶功能;能对系统数据中心接人的所有数据源的船舶进行搜索,并可按照终端类型分成不同页的列表进行显示;列表右键应支持居中定位、发短信、调船位、轨迹回放和临时分组功能;应具有仅显示在线船舶的功能;应支持将查询结果导出为excel文件。m)事故记录维护:应支持在海图上进行事故录人、查询及修改功能。n) 离线船舶显示要求:可支持离线船舶显示和离线船舶时间设置功能。0) 船舶出人港的统计、管理:应根据终端设备的进出港报告

30、和岸基设备读取或接收的信息对船舶进出港进行统计、管理,同时应支持将统计结果导出生成excel文件。p) 监控目标信息显示窗口的快捷功能:应支持在电子海图上显示的船舶详细信息窗口上快速使用定位、轨迹查询、调船位、发短信、搜救等快捷功能。q) 开关机统计:根据船载终端开关机的报告或者离线时间可自动统计任意地区的船舶开关机的情况,统计结果应支持导出生成excel文件。8. 1. 4 船舶服务基本功能要求a) 调船位z应支持对单船、群组船舶调取即时位置。b) 设置船位报间隔:可设置船舶动态信息自动上传到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的时间间隔。c) 消息发送:应包含普通消息、安全信息和搜救救助信息发送,发送

31、信息应支持按照不同的船舶终端选择性发送。d) 发送信息查询:可按发送人、接收船舶、时间、指令类别和指令内容查询。e) 接收信息查询:可按发送船舶、接收时间和信息类别查询。8. 1.5 接收船舶报警和处理报警功能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功能:a) 报警区域设置:应具有在电子海图上编辑报警区域、区域类型和自动保存功能。b) 禁航区域报警:进入禁航区域或设定的报警区域船舶应自动报警。c) 接处警功能z声光方式提示船舶发送的遇险报警,报警应仅能人工解除和进行后续的报警处置。d) 历史报警查询功能:应支持按照报警类型、报警船舶、报警时间查询历史报警信息。e) 报警处置的流程:应满足渔船主管部门制定的报警处置流

32、程。f) 报警处置的数据流:船舶报警数据发送至卫星运营商数据中心(或陆地的基站),卫星运营商数据中心(或陆地的基站)应将数据发送至该船所属的省级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省级渔船动态监管数据中心可将数据向上转发至海区级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和国家级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向下可转发至船舶所属的地市/县区级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8. 1. 6 台凤预警和防台辅助决策功能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功能:a) 应支持直接从气象部门或通过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的服务器获取实时台风信息。b) 应支持通过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的服务器按照年度台风信息下载近2年的台风历史数据。c) 可通过台风的路径信息

33、快速在电子海图上定位该路径点的台风信息,并显示相关台风信息。d) 应支持对7级风圈和10级风圈内船舶的预警功能,7级风圈和10级风圈内船舶以列表的形式展示。7 SC/T 6072-2012 e) 应支持对7级风圈外一定区域的船舶设置为预报警范围。f) 应支持对7级风圈和10级风圈内船舶以属地管理的结构导出生成Excel文件,提供防台辅助决策分析功能。8.1.7 视频监控系统调用功能可支持直接链接调用渔船渔港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视频监控功能;或在渔船渔港视频监控系统的厂商提供视频监控接口协议的基础上实现等同接口协议的相关视频监控设备操作的功能。8.2 管理平台的基本要求8.2. 1 软件构架要求应采

34、用BjS结构的Web管理平台。8.2.2 客户端软件接入的管理要求应支持对接人系统的客户端用户进行用户名、密码和权限的分配、认证和管理功能。8.2.3 在钱用户查询应支持通过管理平台实时查询当前在线的用户。8.2.4 船舶终端的管理应支持增加、删除、修改船舶终端。8.2.5 船舶的统计功能应具有对在线/离线船舶进行统计和对船舶航行里程进行统计的功能。8.2.6 数据管理功能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功能:a) 温船动态监管数据中心应集中存储和管理船舶的基本档案信息。b) 可支持从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调取渔船基本档案信息,实时或定期保持渔船基本档案信息的一致。c) 按照不同的管理权限,各级渔船动态监管数

35、据中心应支持通过管理平台浏览所有船舶的基本档案信息,可编辑、录入和修改自己管辖区域的船舶基本档案信息。d) 船舶的基本档案信息下载功能:客户端软件在经过身份验证后应具有自动下载船舶的最后一次船位和基本档案信息的功能。8.2.7 其他系统平台(异构)系统互联互通基本要求应支持其他系统数据的接人、显示、处理和短信息发送功能,数据交换的功能应由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服务端程序实现。8.2.8 平台接入数据源管理功能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功能:a) 接人数据源的通信配置管理:应具有配置接人端的IP地址、端口号等功能。b) 接入数据源的鉴权管理:应具有配置接入端的用户名、密码等功能。c) 接入数据源的状态

36、监控管理z应支持对AIS基站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各接人数据源的通信状态检测功能,并可对异常的接人数据源自动发送手机短信息或邮件等至管理员进行提醒。d) 接人数据源的数据管理:可配置管理各接人数据源,如AIS数据源、卫星数据源、公众移动通信数据源、短波/超短波数据源、RFID数据游和雷达数据源等。8.3 系统软件构架要求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宜采用CjS十BjS软件构架。客户端软件应采用CjS结构,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管理平台软件宜采用BjS结构。8.4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要求8.4. 1 海图数据SC/T 6072一2012电子海图数据应符合IHOS-57的要求。8.4.2 海图显示电子海

37、图显示应符合IHOS-52的要求。8.4.3 系统容量植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中心系统服务端可以同时处理船舶动态位置数据的能力不应少于5000条/So国家级、海区级客户端软件应支持大于50000艘船舶的同时在线显示、省级客户端软件应支持大于30000艘船舶的同时在线显示、市级客户端软件应支持大于20000艘船舶的同时在线显示、县区及客户端软件应支持大于10000艘船舶的同时在线显示。8.4.4 渔业图层应作为单独图层进行显示,可支持选择性显示最新出版的渔区图、中韩渔业协定、中日渔业协定、中越渔业协定和长江口渔业管理区等图层。8.4.5 数据存储见6.4.1。8.4.6 用户数量每台服务器应支持不少

38、于500个客户端用户的同时接人。8. 4. 7 多目标融合显示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式:a) 采用S52显示风格:AIS目标应按照IHOS-52的要求显示(B类AIS终端按照蓝色显示,RGB值分别为0、0、64),卫星终端显示采用AIS目标三角形内切圆(如无AIS可以单独以圆形显示,红色代表北斗卫星终端,RGB值分别为255、0、0;蓝色代表海事卫星终端,RGB值分别为0、0、64;其他卫星终端可自定义显示),雷达目标按照矩形显示(显示方式为AIS目标三角形作为雷达目标矩形的内接兰角形),公众移动通信目标采用菱形表示(显示方式为菱形为雷达目标矩形的外接菱形),如图1所示,其他目标可以在此基础上进

39、行扩展自定义显示。 融合目标6. 0 AIS目标卫星目标口O霄达目标公众移动通信目标固1多目标融合示意图b) 或采用监控目标按照IHOS-52要求的AIS显示为基础(B类AIS终端按照蓝色显示,RGB值分别为0、0、64)。系统外AIS船舶兰角形内部填充色为黄色(RGB值分别为255、255、0);系统内AIS船舶三角形内部填充色为蓝色(RGB值分别为0、0、255);海事卫星终端在船舶兰角形内部填充色为紫色(RGB值分别为255、0、255);北斗卫星终端在船舶兰角形内部填充色为绿色(RGB值分别为0、255、0);公网移动通信终端在船舶兰角形内部填充色为浅蓝色(RGB值分别为0、255、2

40、55)。其他终端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显示。c) 或采用位图的方式显示目标船舶,但应提供通过设置船舶显示的标签内容来进行多目标融合功能,船舶显示标签应可选择性地显示船舶安装的所有终端类型、终端ID和报位终端类型等内容。9 田二/T6072-2012 9 应用集成中间件平台功能及技术要求9. 1 一般要求9. 1. 1 技术要求应采用消息机制,同时应采用符合XML技术或WebService数据传输格式规范。9. 1.2 数据交换中心国家级、海区级和省级温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的数据中心均可作为数据交换中心。9. 1.3 配置管理应提供配置和管理各网络接人机构接人的参数、运行配置文件分发、各业务信息系

41、统提供的功能服务注册中心、发布/订阅管理、消息流转、接入接点与接入接点之间数据交互权限与安全认证管理、各种标准和协议的管理。9.1.4 运行监控应具备运行监控功能,包括对各接入,点业务消息流转进行监控,管理和远程控制各接人点机构通讯前置机应用,监控接人点机构通讯前置机上源服务器和目标服务器运行状态,各接人点运行日志远程查看,统计和查询流转消息,监控接人点应用、中心负载情况。9.2 数据业务分类9.2. 1 基础业务系统应满足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所需要的各种共性的基础业务组件,如数据采集表自定义系统、用户角色权限管理系统、海船出人港统计管理系统等。9.2.2 数据查询、分析系统应采用数据仓库和G

42、IS等技术进行数据查询、分析和数据展示。9.2.3 系统标准接口群应遵循最新发布的油业信息系统集成标准协议,可向各种业务系统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可与其他各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接口至少应包含服务、认证、通信、消息指令等接口协议。9. 3 其他数据9.3. 1 异构系统数据交换9.3.1.1 数据交换格式应采用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并应符合数据集模式标准、数据元标准和渔船动态监管信息代码标准。9.3. 1.2 数据交换技术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技术:a) 将待集成的数据移植到新建系统的数据库中,宜采用以下两种技术方式实现:1) 同构的数据之间,宜采用数据库复制技术进行数据的交换;2) 异构的数据之间,

43、宜采用数据的抽取、转换、加载过程进行数据的整合、共享。b) 不进行数据的物理移动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宜采用以下三种技术方式实现:1) 可通过应用之间或者应用于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访问接口实现P2) 可通过中间件进行交换,通过应用中间件访问异构的数据源,通过消息中间件实现不同应用间的数据交换;3) 可通过数据联邦的方法。9.3.2 其他数据的集成处理对于异构系统的集成处理可采用表I中的方式。10 SC/ T 6072-2012 表1异构系统集成处理方式系统分类异构系统集成处理方式不准备继续投入使用的遗产系统应先分析系统数据库或数据导出文件格式,系统集成时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原历史数据继续投入使用的已

44、建系统已开始建设的业务系统应通过数据的抽取、转换、加载过程来实现数据的整合、共享未建系统11 SC/ T 6072-20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硬件设备A.1 低级配置方案A. 1. 1 适用条件a) 具有数据交换和系统接人服务职能的海区级、省级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b) 具有系统接人服务和指挥调度职能的地市级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A. 1.2 性能要求A. 1. 2. 1 应用服务器a) 最低配置数量:1台。b) 最低配置性能要求:1) CPU:4核处理器,主频优于2.13GHz,处理器数量不应少于2个;2) 内存:不应低于4GB,可支持扩展至64GB;3) 硬盘:内置硬盘,容量不低

45、于300GX2,硬盘转速不低于10000r/ min; 的网络适配器:整合的双千兆以太网,2块10/100/1000 Mbps自适应网卡;5) 冗余组件:冗余电源和冗余风扇。A. 1. 2. 2 数据库服务器a) 最低配置数量:1台。b) 最低配置性能要求:1) CPU:4核处理器,主频优于2.13GHz,处理器数量不应少于2个;2) 内存:不应低于4GB,可支持扩展至64GB;3) 硬盘:内置硬盘,容量不低于300GX4,硬盘转速不低于10000r/ min; 的网络适配器:整合的双干兆以太网,2块10/100/1000 Mbps自适应网卡;5) 冗余组件:冗余电源和冗余风扇。A. 1.2.

46、3 磁盘阵列a) 最低配置数量:1台。b) 最低配置性能要求:1) 容量z不应低于2TB,最大支持二三12TB; 2) 单机磁盘数量注14块;3) 控制器阵列支持:RAID0,1, 10,5,50; O 支持分区、快照、克隆等基本功能;5) 集群支持:支持基于主流操作系统的双路冗余集群方案;6) 支持在线扩容,元须停机;7) 冗余组件:配置冗余电源、冗余风扇;冗余控制器,双路全冗余。A. 1.2.4 交换机a) 最低配置数量:1台ob) 最低配置性能要求:12 SC/T 6072一20121) VLAN:支持4000个符合IEEE802. 1Q标准的VLAN,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和基于协议的

47、VLAN,支持GuestVlan,支持GVRP;2) 冗余配置:支持电源、交换引擎、时钟的冗余配置,关键系统部件应无单点故障;3) 引擎速度:交换容量二三720Gbps,第三层包转发能力二三500Mpps; 的插槽:业务插槽二三8个;5) 交换端口:至少应配置24个10/100/1OOOM自适应电口和4个千兆SFP接町的镜像:支持流镜像,支持基于VLAN的镜像,支持基于MAC的镜像;7) 端口汇聚:支持LACP协议,支持FE端口汇聚,支持GE端口、汇聚;支持IP地址、VLANID、MAC地址和端口等多种组合绑定;的组播:支持IGMPSnooping、支持组播VLAN;的资证:产品应具有工信部入

48、网证。A. 1. 2. 5 路由器a) 最低配置数量:1台。b) 最低配置性能要求:1) 系统能力:背板交换能力注64Gbps,第三层包转发能力注24Mpps; 2) 用户槽位:业务插槽数二三6;3) 接口配置:千兆路由电口注16;。路由协议:支持IPv4/IPv6双协议拢,支持高速IPv4/v6过渡机制,支持IPv4/v6静态路由以及RIP/RIPng、OSPFv1/ v2/ v3、IS-ISv4/v6、肌P4/民P4十等动态路由协议;5) 冗余配置:支持电源、交换引擎的冗余配置,关键系统部件应无单点故障,支持主备切换无丢包,配置冗余电源及冗余高速风扇,支持设备热插拔;6) QOS:支持提供

49、IPQOS,支持基于业务的QOS,提供对控制平面的安全控制;7) VPN:支持传统的L2TP和GRE等VPN功能,支持大容量的VPN隧道和并发会话数;支持NAT,可实现基于VRF的NAT地址转换功能;可实现多个VPN的重叠地址的统一地址转换功能,可配置NAT功能;的支持MPLS:支持MPLSTE流量工程,可实现MPLSVPN骨干网的路径优化和带宽优化,支持MPLSTE FRR快速重路由,可实现电信级的切换(小于50ms);支持MPLSDS-TE,基于业务的流量工程;支持Ethernet,HDLC及PPPover MPLS功能;的网络管理接口:Console,R-45; 10) 资证:产品应具有

50、工信部人网证。A. 1.2.6 防火墙a) 最低配置数量:1台。b) 最低配置性能要求:1) 最大吞吐量二三400Mbps; 2) 端口数量:100BASE-T端口二孔,1OOOBASE -T端口注2;3) 并发会话数注40000;的功能要求:支持VPN透传,支持查杀协议HTTP、FTP、SMTP、POP3、MSN,IMAP;D 支持系统及病毒库升级,支持反垃圾邮件功能;的符合YD/T1132的要求,应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专用安全产品销售许可证和国家信息安全认证产品型号证。A. 1.2.7 网络防病毒系统a) 可针对运行主流操作系统的服务器、数据库系统进行网络防病毒监控。b) 可对连接到专网的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