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船舶辅机安装与调试--第五章 船舶空调装置(作业习题).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801796 上传时间:2025-03-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辅机安装与调试--第五章 船舶空调装置(作业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船舶辅机安装与调试--第五章 船舶空调装置(作业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船舶空调装置 第一节 船舶空调的要求和分类 1832 使人能感觉空气干燥与否的空气参数是 。 A.含湿量 B.相对湿度 C.水蒸气分压力 D.露点 1833 由露点温度可以知道空气的 。 A.相对湿度 B.含湿量 C.干球温度 D.湿球温度 提示:知道了含湿量,就知道水蒸气的分压力,该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即露点。 1834 由湿球温度可以知道空气的 。 A.含湿量 B.相对湿度 C.水蒸气分压力 D.焓值 提示:测空气的湿球温度时,湿纱布的水分蒸发使湿球周围空气饱和,生成的蒸汽的汽化潜热取自周围空气,使湿球温度比干燥温度降低,即湿球周围干空气的焓值降低,但水蒸气焓值增多,湿空气总焓值不变。 1835 湿空气的①干球温度;②温球温度;③露点温度,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①>③>② 1836 我国的船舶空调舱室设计标准是冬季室温为 。 A.18~20℃ B.19~22℃ C.24~28℃ D.27~29℃ 1837 我国的船舶空调舱室设计标准是夏季室温为 。 A.18~20℃ B.19~22℃ C.24~28℃ D.27~29℃ 1838 我国船舶空调舱室设计标准规定,冬季室内湿度应保持为 。 A.30%~40% B.40%~50% C.50%~60% D.60%~70% 1839 我国船舶空调舱室设计标准规定,夏季室内湿度应保持为 。 A.30%~40% B.40%~60% C.50%~60% D.60%~70% 1840 空调舱室人活动区的风速应是 m/s为宜。 A.接近0 B.0.15~0.20 C.不小于0.35 D.都行 1841 空调舱室新风供给量约每人 。 A.2.4 B.20~30m3/h C.30~50m3/h D.大于50m3/h 1842 集中式船舶空调装置的送风量是按满足成员对 的需要为原则决定的。 A.氧气 B.空气新鲜清洁程度 C.A+B D.保持合适的室内温、湿度 提示:满足人对氧气的最低需求,送风2.4立方米/人·小时即可;满足空气新鲜清洁,送风应30~50立方米/人·小时;要满足室内温度、湿度合适,送风量要大得多。 1843 不符合我国船舶空调设计要求的是 。 A.夏季室内、外温差不超过6~10℃ B.每人新风供给量30~50 m3/h C.冬季室内湿度控制为50%~60% D.离布风器风口1m处噪声不大于55~60dB 提示:相对湿度30%~70%多数人基本满意,但冬季加湿以保持下限30%~40%为宜,既减少淡水耗量,又可避免舱壁湿度较低时结露。 1844 符合我国船舶空调设计标准的是 。 A.室内空气流速不超过0.15m/s B.室内各处湿差不超过3~5℃ C.新鲜空气供给量每人不小于2.4 m3/h D.夏季室内湿度控制为30%~40% 1845 船舶空调装置冬季为使舱内湿度适合 。 A.送风湿度控制在40%~50% B.送风湿度控制在30%~40% C.气温高于0~5℃一般不加温 D.气温越高加湿量应越大 提示:冬季舱内设计气湿为19~21℃,相对湿度按下限30%要求,含湿量约为4~5g/kg,当海面空气相对湿度很高,气温高于0~5℃时,含湿量可基本满足要求。 1846 集中式船舶空调装置送风舱室不包括 。 A.驾驶台 B.海图室 C.机舱集控室 D.餐厅 提示:集控室热负荷很大,热湿比特别高,统一送风必送风量很大,湿度也难以满足要求。 1847 集中式船舱空调装置必须向 送风。 A.卫生间 B.厨房 C.餐厅 D.机舱集控室 1848 集中式船舶空调装置必须向 。 A.卫生间 B.病房 C.公共活动室 D.船员卧室 1849 有集中式空调的船舶,空调舱室室内气压与大气压相比 。 A.略高 B.略低 C.相等 D.A或B或C 1850 有集中式空调的船舶,非空调舱室室内气压与大气压相比 。 A.略高 B.略低 C.相等 D.A或B或C 提示:非空调舱室单设抽风口,靠空调舱室空气漏入保持其空气条件。 1851 空调舱室的湿热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加入舱室的 热量。 A.舱壁渗入 B.太阳辐射 C.A+B D.能引起室温升高的 提示:显热负荷除前二项外还包括人体热和设备热。 1852 空调舱室的潜热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加入舱室的 。 A.门窗漏入热量 B.水蒸气功焓值 C.能引起室温升高的热量 D.B+C 1853 空调舱空的全热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加入舱室的 。 A.全部渗入热量 B.水蒸气的焓值 C.能引起室温升高的热量 D.B+C 1854 空调舱空的热湿比是指 之比。 A.显热负荷与湿负荷 B.全热负荷与潜热我荷 C.全热负荷与湿负荷 D.显热负荷与潜热负荷 1855 集中式空调装置采用回风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省能量消耗 B.改善室内空气温、湿度条件 C.改善舱内空气洁净度 D.减少外介病菌传入机会 提示:回风的温度、湿度条件比舱外空气好,可减小加热、加湿(冬)或冷却、降温(夏)的负荷。 1856 集中式船舶空调装置常允许采用一部分回风是因为 。 A.乘员对空气新鲜程度要求不高 B.为满足乘员对空气湿度的严格要求 C.节约能量是首要的要求 D.按热平衡求出的送负量超过新鲜空中气的需求量 提示:按热理衡要求算出的送风量远大于新鲜空气的需要量(30~50立方米/人·小时),故空调送风不必全用新风。 1857 当外界气候条件恶劣,舱室温度条件难以达到要求时,常用的应急措施是 。 A.延长空调装置工作时间 B.增大风机转速 C.增加空调装置用电量 D.增大回风比 提示:条件恶劣时可适当降低空气新鲜程度,优先满足使室内温度、温度的要求。 1858 集中式空调个别调节舱室空气温度的方法是改变 。 A.送风量 B.送风温度 C.门窗开度 D.A+B 提示:改变送风量称为变量调节,改变送风温度称为变质调节。 1859 集中式空调装置所谓变量调节是指改变 。 A.舱室送风量 B.回风比 C.耗电量 D.风机转速 1860 集中式空调装置所谓变质调节是指改变送风的 。 A.含湿量 B.温度 C.速度 D.新鲜程度 1861 集中式空调装置改变个别舱室温度用变量调节法的缺点不包括 。 A.不能保证舱室新鲜空气需求量 B.干扰邻近舱室送风量 C.增加能量消耗 D.影响室温均匀性 1862 采用集中式空调装置的货轮,空调分区的原则是按舱室 划分。 A.所在楼层 B.所在船员的级别 C.热湿比相近 D.所在船员的部门 提示:热显比相近的房间用同样参数的送风,改变送风量即可使它们的温、湿度皆满足要求,热湿比相差太大则不能。 1863 乘员较多的客船集中式空调的分区原则是同一分区的舱室 。 A.热湿比相近 B.不穿过防火隔离区 C.不穿过水密隔离区 D.A+B+C 1864 高速空调系统相对低速系统而言, 是不对的。 A.可使送风量减小 B.可使风管尺寸、重量减小 C.可使运行成本降低 D.更便于安装 提示:高速空调送风量风压大,风机功率相对要高。 1865 采用高速空调相对低速系统而言 。 A.所需风机功率降低 B.工作噪声降低 C.可采用标准化圆风管,便于安装 D.要求送风量增大 1866 区域再热式空调系统可对 舱室的送风进行再加热。 A.显热负荷绝对值较大的 B.显热负荷绝对值较小的 C.全部 D.潜热负荷较大的 提示:区域再热工空调冬季在中央空调器中加热量仅满足显热负荷较小的区域的要求,这样这些区域各房间不必关小送风量。 1867双风管空调系统不具有 特点。 A.可增在送风量 B.可实现冬、夏变质调节 C.可省去末端换热器,方便管理 D.常采用直布式布风器,噪声小 提示:双风管总送风量按设计要求,只是调节两种送风的比例。 1868 双风管空调系统可以 。 A.增大送风量 B.降温工况实现变质调节 C.取暖工况实现变质调节 D.B+C 1869 双风管空调系统两根风管分别送 。 A.新风和回风 B.高速风和低速风 C.经冷却和加热的空气 D.经不同程度处理的空气 1870 下列船用空调系统中冬、夏季都可变质调节的是 的系统。 A.区域再热式单风管 B.末端电再热式单风管 C.双风管 D.集中式单风管 提示:B在冬季可变质调节;A、D在冬夏、都不能变质调节 1871 下列船用空调系统中夏季只能变量调节,冬季可以变质调节的是 系统。 A.区域再热式单风管 B.末端电再热式单风管 C.双风管 D.末端水换热式 1872 下列船用空调系统中冬、夏季都只能变量调节的是 系统。 A.区域再热式单风管 B.末端电再热式单风管 C.双风管 D.末端水换热式 1873 冬季空调送风参数相同时,甲乙两房间如乙的热湿比大一倍则 。 A.要保持甲、乙房间同样温度和湿度,甲的送风量大一倍 B.与A相反 C.要保持室温相同,则甲的湿度较大 D.与C相反 第二节 船舶空设设备和管理 1874 船舶集中式空调器一般不设 。 A.加热器 B.冷却器 C.干燥器 D.加湿器 提示:夏季空调器中降湿是利用冷却器表面的温度低于空气露点的办法。 1875 有的集中式空调器风机设低速档,它一般是 用。 A.取暖工况 B.降温工况 C.自然通风 D.A或B或C 提示:自然通风仅满足新鲜空气城要量即可。 1876 中央空调器中的多层曲折板是用来 。 A.降低空气噪声 B.降尘 C.挡除凝水 D.防止加湿过量 1877 空调装置加湿器多放在 。 A.加热器前 B.加热器后 C.挡水板前 D.冷却器前 提示:加湿器放在加热器后加湿易于被空气吸收,还可防止进风温度太低时加湿管冻结,但应防止加湿过量。 1878 中央空调器在夏季工况不起作用的设备是 。 A.滤器 B.加湿器 C.挡水板 D.空气冷却器 提示:夏季室外空气含湿量大,在空调器中要降湿。 1879 中央空调器中在冬季工况不起作用设备是 。 A.滤器 B.加湿器 C.挡水板 D.空气加热器 1880 高速空调系统的风机布置多用压出式,并非是利于 。 A.提高空调制冷装置制冷量 B.降低降温工况送风温度 C.提高空调制冷装置制冷系数 D.空气均匀流过换热器 提示:风机每产生1kPa(100mmH2O)风压约使风温升高1℃,压出式可使冷却器(即制冷装置蒸发器)中冷剂蒸发温度较高。 1881 低速空调系统风机布置多采用吸入式,以利于 。 A.提高空调制冷装置制冷量 B.降低降温工况送风温度 C.提高空调制冷装置制冷系数 D.空气均匀流过换热器 提示:风机后的气流不均匀程度比风机前大。 1882 中央空调器风机出口风道截面积突然增大,有利于 。 A.增大风量 B.减小流动阻力 C.消减高频噪音 D.消减低频噪音 1883 中央空调器空冷器承水盘的泄水管设U型水封是为了 。 A.防止泄水太快 B.防止除湿过量 C.A+B D.防止空气旁通或漏失 提示:U型水封管可使承水盘中凝水保持一最低水位,与冷却器和挡水板下边缘接触。 1884 空调取暖工况向送风喷人蒸汽或水雾是因为 。 A.需要净化送风 B.外界空气相对湿度太低 C.外界空气含湿量太低 D.室内空气需保持比室外更大的相对湿度 提示:冬季室外空气温度低,含湿量小,相对温度并不低。 1885 空调装置中喷汽加湿过程空气 。 A.温度上升 B.温度大致变 C.温度下降 D.焓值大致不变 提示:冬季加湿所用喷汽量对千克空气来说仅几克,对气影响很小。 1886 空调装置中喷水加湿过程送风 。 A.温度上升 B.温度不变 C.温度下降 D.焓值增大 提示:喷入水分在空气中汽化,汽化潜热取自于空气,使气温降低,但总的焓值(包括显热和水蒸气潜热)近似不变。 1887 中央空调器空冷器下面承水盘的泄水管没有 。 A.单向阀 B.U型水封 C.截止阀 D.阻汽器 1888 中央空调器风机出口风道壁面贴有多孔性材料,主要作用是 。 A.减轻风机震动 B.吸尘 C.消减高频噪音 D.消减低频噪音 1889 集中式空调系统夏季主要是通过 降低空气湿度。 A.挡水板 B.干燥剂 C.空气冷却器 D.A+B+C 提示:冷却器壁温一般比夏季空气露点低。 1890 在空调系统中,夏季空气经过冷却器后 。 A.相对湿度减小 B.含湿量减小 C.相对湿度增大 D.B+C 1891 冬季气温较低时空调器加湿阀开度 。 A.要适当减小 B.要适当加大 C.不随气温调节 D.应关闭 提示:气温越低室外空气含湿量越近。 1892 冬季气温升高到5℃以上时空调器加湿阀开度 。 A.要适当减小 B.要适当加大 C.不随气温调节 D.应关闭 1893 舱外空气温度不变,含湿量增大,空气冷却器的 。 A.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都增大 B.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都减小 C.显热负荷增大 D.潜热负荷增大 提示:空调器进含湿量大,通过冷却器时凝结的水量也大,需吸收气化潜热也多。 1894 会使中央空调器夏季工况冷却器潜热负荷增大的是 。 A.舱内湿负荷增大 B.舱外空气含湿量增大 C.回风比减小 D.A+B+C 提示:前三项都会使冷却器进口的混合风含湿量增加。 1895 在空调系统中,冬季空气经过加热器后 。 A.含湿量降低 B.相对湿度降低 C.含湿量不变 D.B+C 提示:加热器是等含湿量加热。 1896 空调制冷装置蒸发压力不宜过代主要是为了防止 。 A.制冷系数太低 B.热负荷过大 C.除湿量太大 D.结霜堵塞风道 提示:空冷器的肋距很小,结霜会使送风受阻。 1897 诱导式布风器与直布式布风器相比主要的发处是 。 A.外形美观 B.噪声轻 C.可降低风机风压 D.允许减少送风量 提示:诱导式布风器可以诱导室内空气(二次风)与送风(一次风)混合后再送出,因此,允许提高一次风的送风温差,不影响室温均匀性。 1898 诱导式布风器的诱导比是指 。(喷嘴送风量V1,进风栅卷吸风量V2,出风格栅出风量V3) A.V1/ V2 B.V3/ V2 C.V2/ V1 D.V2/ V3 1899 空调器供给某布风器的风量为30 m3/h,布风器出口总风量为90 m3/h,该布风器的诱导比为 。 A.0.33 B.2 C.3 D.4 提示:诱导比为二次风量与一次风量之比。 1900 诱导式布风器的优点是 。 A.可提高二次换热器换热效果 B.允许较大送风温差,从而减少送风量 C.可采用较低风压 D.A+B 提示:诱导器设的换热器是室内空气(二次风),故比处理一次风的换热器传热温差大。 1901 空调布风器喷嘴送风量为50 m3/h,室内卷吸风量为150 m3/h,则其诱导比约为 。 A.0.33 B.2 C.3 D.4 1902 关于集中式空调系统不正确的是,夏季工况空气流经 。 A.风机是等湿升温 B.冷却器是降温减湿 C.挡水板是等湿减湿 D.走廊回风是等湿升温 提示:挡水板只能挡除凝水,不能使空气含湿量下降。 1903 关于集中式空调系统不正确的说法是,冬季工况空气 。 A.流经风机是等湿升温 B.流经加热器是等湿升温 C.喷水加湿是等温加湿 D.走廊回风是等湿降温 提示:喷水加湿气温会降低。 1904 其它条件不变,夏季空调中空气冷却器壁温增高,则 。 A.含湿量下降 B.含湿量增大 C.含湿量不变 D.相对湿度减小 1905 其它条件不变,夏季空调中空气冷却器壁温降低,则 。 A.含湿量下降 B.含湿量增大 C.含湿量不变 D.相对湿度减小 1906 船用空调器冬季新风在与回风混合后含湿量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A或B或C 提示:回风来自舱室,冬季含湿量比新风低。 1907 船舶空调器夏季新风在与回风混合后焓值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A或B或C 提示:来自舱室的回风夏季含湿量比新风低。 1908 在中央空调器中,夏季空气经冷却器后 。 A.含湿量和相对湿度降低 B.含湿量不变,相对湿度降低 C.含湿量降低,相对湿度不变 D.含湿量降低,相对湿度增加 提示:夏季空调回风焓值比新风低。 1909 船用空调器夏季新风在与回风混合后含湿量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A或B或C 1910 空调装置取暖工况停用时应 。 A.同时停止风和机加湿 B.先停风机,再停加湿 C.先停加湿,随即停风机 D.先停加湿,半分钟后停风机 提示:先停加湿然后再停风机,可避免潮湿空气停留在风管中凝露和和腐蚀。 1911 夏季后用集中式空调装置下列步骤①开制冷压缩机吸排阀;②起动压缩机;③开通风机,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全开排出阀,稍开吸入阀,②,逐渐开大吸入阀 D.全开排出阀,稍开吸入阀,②,逐渐开大吸入阀,③ 提示:先开风机可保证蒸发器有足够换热能力;渐开吸入阀可防止突然吸入大量积存在蒸发器中的液态冷剂。 1912 冬季取暖工况起用中内空调器下列设备①加热蒸汽阀;②加温蒸汽阀;③风机,较适宜的开启顺序是 。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③① 提示:先加热再通风可避免冷风突然灌入室内。 1913 下列说法对的是 。 A.空调送风温差越大越好,因为送风量可因此减小 B.空调器中加湿器如设在加热器后,因后还有挡水板,加湿量一般不会过大 C.冬季室外气温下降时空气吸湿能力降低,加湿阀应关小 D.诱导式布风器诱导比大,则送风温差可选得大 提示:诱导比大则卷吸室内空气多,即使送风温差大,从诱导器出来的混合风与室浊相差也不会太大。 第三节 船舶空调的自动控制 1914 采用直接蒸发式空冷器的集中式船舶空调装置,夏季在外界空气温、湿度变化较大时,能使 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A.送风温度 B.舱室温度 C.制冷剂蒸发温度 D.A+B+C 提示:直接蒸发式空调装置制冷压缩机设有能量调节装置,能在热负荷变化时将蒸发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1915 采用间接冷却式空冷器的集中式船舶空调装置,夏季在外界空气温、湿度变化较大时,自动控制 。 A.载冷剂压力 B.载冷剂流量 C.制冷剂蒸发温度 D.载冷剂温度 提示:间接冷却式空冷器夏季根据回风(代表舱室温度)温度自动调节载冷剂流量,来调节冷却器换热量。 1916 集中式空调装置夏季工况气候条件变化 。 A.自动改变送风量 B.舱室温度大致不变 C.舱室温度随之浮动 D.送风温度大致不变 提示:夏季要求舱室温度保持恒定,正常室风外温差为6~10℃,因为夏季人进出房间一般不加减衣服,温差大易感冒。 1917 集中式空调装置夏季工况时,制冷压缩机 。 A.间断工作 B.排气量大致不变 C.排气量自动调节 D.制冷量大致不变 提示:夏季空冷器热负荷变化时,制冷剂蒸发量变化,压缩机自动调节能昨(排气量)以保持蒸发压力(温度)在合适范围内。 1918 有的空调制冷装置并联采用两组电磁阀和膨胀阀,通常是为了 。 A.适应较大制冷量 B.互为备用,提高可靠性 C.压缩机能量调节时,使膨胀阀容量与之适应 D.应急时减半制冷量工作 提示:空调装置热负荷变化较大时,为了使蒸发压力保持在合适范围内,压缩机的排气量(能量)需自动调节,这时热力膨胀阀的供液量也相应要改变,当一只膨胀阀的容量范围有限时,可用两只容量大小不等的膨胀阀来适应。 1919 许多直接蒸发式空调制冷装置采用温度继电器,在 浊度太低时使电磁阀关闭,制冷压缩机停止工作。 A.新风 B.回风 C.送风 D.舱室 提示:回风温度太低即表明舱室温度太低,可自动停止空调装置工作。 1920 间接冷却式空调制冷装置采用双位调节时,感受 温度信号来控制载冷剂流量。 A.新风 B.回风 C.送风 D.B或C 1921 间接冷却式空调制冷装置采用双位调节时,感受 温度信号控制载冷剂流量。 A.新风 B.回风 C.送风 D.B或C 1922 空调装置冬季用双脉冲送风温度调节时 。 A.室外气温变化,送风温度不变 B.舱室隔热差,则温度补偿率要高 C.双风管系统温度补偿率较小 D.室外气温高,则温度补偿率低 1923 空调用双脉冲温度调节器,两个感温元件分别感受 温度。 A.新风和回风 B.新风和送风 C.新风和舱定 D.回风和舱室 1924 使用双液体温包温度调节器的空调装置,当温度补偿率为0.75时,新风温度每降低1℃,约可使送风温度提高 ℃。 A.0.5 B.0.75 C.4/3 D.1.75 提示:温度补偿率是指送风温度变化量与新风温度变化量之比。 1925 中央空调器选用双液体温包温度调节器,温度补偿率为0.67,温包甲与温包乙空积比为3:2,安装时应 。 A.甲放新风处,乙放送风处 B.与A相反 C.甲放回风处,乙放新风处 D.与C相反 提示:单风管空调装置温度调节器的温度补偿率一般为0.6~0.75,它相当于新风温包容积与送风温包容积之比。 1926 空调加热装置直接作用式温度调节器常采用 感温包为感温元件。 A.液体 B.气体 C.部分充液式 D.限压式 提示:空调加热器采用液体温包作用力大,但调节作用位移不大,输出力与温度变化成正比。 1927 空调装置取暖工况可用单温包直接作用式温度高地区性感受 温度来调节加热蒸汽流量。 A.送风 B.回风 C.典型舱室 D.A+B+C 1928 空调装置取暖工况可用控制送风露点(含湿量)的方法来控制舱室相对湿度,特别适合 空调系统。 A.末端电再热式 B.双风管 C.区域再热式 D.B+C 提示:这种方法是将送风温度加热至给定温度,然后尽量加湿至接近饱和,从而控制住含湿量,这样可以用简便成熟的温控技术来代替温度控制,很适合那些有预加热或再加热的空调系统。 1929 空调装置取暖工况湿度调节可以用双位调节直接控制 的相对湿度。 A.送风 B.回风 C.典型舱室 D.B或C 1930 有的湿度调节器带有干、湿感温元件,其温度差反映了空气的 。 A.相对湿度 B.含湿量 C.露点 D.水蒸气分压力 提示:相对湿度越低,湿感温元件上的湿纱布的蒸发速度越快,湿、干感温元件的温差越大。 1931 氯化锂电动湿高难度是利用空气 变化时氯化锂涂料导电性变化的原理来工作。 A.相对湿度 B.含湿量 C.露点 D.水范气分压力 提示:空气相对湿度变化时,氯化锂涂料的含水量随这变化,导电性也变化。 1932 空调送风静压调节多用于 空调系统。 A.高速 B.中速 C.低速 D.A或B或C 提示:高速空调系统风压较高,各房间风量调节对风压的影响较大,会影响相邻房间的送风量。 1933 空调系统静压调节是指控制 。 A.送风压力 B.回风压力 C.舱室压力 D.A+B+C 1934 空调系统静压调节多控制 处的风压。 A.风机进口 B.风机出口 C.主风管进口 D.主风管中部,前后布风器数目相等 提示:实验证明控压点放在主风管前后布风器数目相等处,布风器风量调节时彼此干扰最轻。 1935 下列关于空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送风需要加湿是因为新风相对湿度太低 B.送风静压调节的控制点选在各主风管进口处,效果最佳 C.冬季送风温度越高,则其相对温度应越低 D.用双脉冲温度调节器可提高送风温度的控制精度 提示:要求控制送风含湿量为合适数值。 1936 湿度调节器不采用 感湿元件。 A.干、湿温包 B.氯化锂 C.尼龙 D.溴化锂 1937 集中式空调系统冬季采用控制露点的方法控制送风含湿量,特别是适合 空调系统。 A.完全集中式单风管 B.区域再热式单风管 C.双风管 D.B+C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