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工艺学习题(打印).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800003 上传时间:2025-03-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学习题(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艺学习题(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绪 论 【1】试述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的主要任务。答:高分子合成工艺学是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化学方向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高分子制备原理及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工艺,使学生掌握通用高分子材料的工艺特点和工艺过程,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材料的改性,对高分子材料在实际生产中有初步的认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材料科学学科的课程打下较好的基础。高分子合成工业的基本任务。答: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单体),经聚合反应使之成为高分子化合物。【2】用方块图表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过程,说明每一步骤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答: 1)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 特点:单体溶剂等可能含有杂质,会影响到聚合物的原子量,进而影响聚合物的性能,须除去杂质 意义:为制备良好的聚合物做准备 2)催化剂配制过程特点:催化剂或引发剂的用量在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仔细调制. 意义:控制反应速率,引发反应 3)聚合反应过程 特点:单体反应生成聚合物,调节聚合物的分子量等,制取所需产品 意义:控制反应进程,调节聚合物分子量 4)分离过程 特点:聚合物众位反应的单体需回收,溶剂,催化剂须除去 意义:提纯产品,提高原料利用率 5)聚合物后处理过程 特点:聚合物中含有水等;需干燥. 意义:产品易于贮存与运输6)回收过程 特点:回收未反应单体与溶剂 意义: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成本,防止污染环境 【3】如何评价生产工艺合理及先进性。答:1)生产方式2)产品性能:产品系列化3)原料路线4)能量消耗与利用5)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技术费塑料的原料是合成树脂和添加剂(助剂)。根据反应机理不同,高分子聚合反应可分为连锁聚合和逐步聚合;根据单体和产物组成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4】塑料生产中加入稳定剂和润滑剂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稳定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成型过程中高聚物受热分解,或长期使用过程中防止高聚物受光和氯的作用而老化降解。有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抗氧剂等。润滑剂的作用是在高聚物成型过程中附着与材料表面以防止粘着模具,并增加流动性。 【5】什么是萃取精馏?简述其原理萃取精馏是用来分离恒沸点混合物或组分挥发度相近的液体混合物的特殊精馏方法。基本原理是,液体的混合物中加入较难挥发的第三组分溶剂,以增大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差异,是挥发度相对地变大的组分可由精馏塔顶馏出,挥发度相对变小的组分则与加入溶剂在底端流出。然后进行分离。 【6】简述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类型,主要品种以及发展方向。答: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天然-棉麻等;合成-塑料橡胶纤维等.向耐候性,耐热性,耐水性,功能性,环保性合成高分子发展 第二章 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 【7】如何由石油原料制得芳烃?用全馏程石脑油(沸点<200°C的直馏汽油-由原油经常压法直接蒸馏得到的汽油)于管式炉中,820°C下裂解产生。 【8】简述石油裂解制烯烃的工艺过程答:石油裂解装置大多采用管式裂解炉.石油裂解过程是沸点在350 C左右的液态烃,在稀释剂水蒸气的存在下,于750-820高温裂解化为低级烯烃,二烯烃的过程 【9】画出C4馏分中制取丁二烯的流程简图,并说明采用两次萃取精馏及简单精馏的目的。答:用DMF萃取精馏是用来分离恒沸点混合物或挥发度相近的液体混合物的特殊精馏方法.以上操作过程目的是为了得C4馏分中的丁烷,丁烯与丁二烯分离.简单精馏则是为了出去甲基乙炔,2-顺丁烯 1,2-丁二烯与高沸点物 【10】简述从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出发制备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单体合成路线(可用方程式或图表表示,并注明基本工艺条件)。乙烯~聚乙烯、乙丙橡胶;丙烯~聚丙烯、聚氯丙烯;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丁二烯~顺丁橡胶、ABS树脂;甲苯~硝化~二硝基甲苯~二氨基甲苯~甲苯二异氰酸酯+多元醇~聚氨基甲酸酯 【11】简述苯乙烯的生产方法。合成苯乙烯的化学反应分为两步,首先苯与乙烯发生烷基化反应,合成乙苯,然后乙苯脱氢合成苯乙烯。工业法:将乙苯氧化成乙苯过氧化氢,它与丙烯反应生成环氧丙烷和2-苯基乙醇。2-苯基乙醇脱水生成苯乙烯。 【12】试述合成高分子材料所用单体的主要性能,在贮存、运输过程中以及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主要性能:能够发生聚合反应的单体分子应当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能够发生聚合反应的活性官能团或原子,仅含有两个聚合活性官能度的单体可以生成高分子量的线形结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聚合活性官能度的单体则要求生产分子量低的具有反应活性的聚合物1)防止与空气接触产生易爆炸的混合物或产生过氧化物2)提供可靠的措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贮罐不会产生过高的压力,以免贮罐爆炸3)防止有毒易燃的单体泄露出贮罐管道泵等输送设备4)防止单体贮存过程发张自聚现象,必要时添加阻聚剂5)贮罐应当远离反应装置以免减少着火危险6)为防止贮罐内进入空气高沸点单体的贮罐应当采用氮气保护.为防止单体受热后产生自聚现象,单体贮罐应当防止阳光照射并且采取隔热措施;或安装冷却水管,必要时进行冷却.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 【13】 自由基聚合所用引发剂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1)过氧化物类:分子中均含-O-0-键,受热后-O-0-键断裂而生成相应的自由基。2)偶氮化合物:与N原子相连的α碳原子结合的-CN基团。分解产生氮气。3)氧化还原引发剂:多数水溶性主要用于乳液聚合。 【14】引发剂的分解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浓度、温度、反应介质)引发剂的半衰期的含义是什么?引发剂分解掉1/2所用的时间。生产中有何作用?工业上不希望在聚合物中残存有未分解的引发剂,所以在间歇发聚合过程中反应时间控制在引发剂半衰期的2倍以上,其倍数因单体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15】引发剂的选择主要根据哪些因素考虑?为什么? 1) 根据聚合方法选择适当溶解性能的引发剂。2) 根据聚合操作方式和反应温度条件选择适当分解速度的引发剂。3) 根据分解速度常数选择引发剂。4) 根据分解活化能(Ed)选择引发剂。5) 根据引发剂的半衰期选择引发剂。6) 根据反应速度要求选择复合引发剂。 【17】自由基集合过程中反应速度和聚合物分子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工艺过程如何调节? 答:影响因素:聚合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链转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的升高,所得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降低严格控制引发剂用量,一般仅为千分之几,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和其他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分子量调节剂并严格控制其用量,由于聚合物品种的不同,采用的控制手段可能各有侧重,如PVC生产中主要定向单体转移,而速度与温度无关 【18】以苯乙烯的本体聚合为例,说明本体聚合的特点。 答:预聚合:原料苯乙烯自苯乙烯车鉴定师送到苯乙烯贮槽,在高位槽中进行预聚,反应温度为80--100C,聚合物浓度高,预聚温度可提高到115--120C.而后反应后聚合,在聚合塔内再升温,循环反应,使发宁完全特点:方法较简单,相对放热量较大,有自动加速效应,形成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宽,本体聚合流程短,设备少,易于连续化,生产能力大,产品纯度高,透明性好,此法适合生产板材和其他型材 【19】根据合成高压聚乙烯的工艺条件和工艺过程特点,组织高压聚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划出流程示意图。画出高压聚乙烯生产流程方块图,并对生产过程中常用催化剂、聚合反应条件及控制分子量的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1原料:1)乙烯 单程转化率15-30%,其它回收循环使用,2)分子量调节剂:烷烃、烯烃、氢、丙酮、丙醛等。3)添加剂:防老剂(抗氧剂)、防紫外线剂和润滑剂以及开口剂、抗静电剂。 2催化剂(引发剂)配制:氧或过氧化物,前为氧,现为过氧化物,配制成白油溶液或直接用剂量泵注入聚合釜底乙烯进料管或聚合釜中。 3聚合反应条件:温度 130-280℃;压力:1100-2500kg/cm2,最高达3000kg/cm2, 【20】高压聚乙烯分子结构特点是怎么样形成的,对聚合物的加工性能有何影响?  答:高温状况下,PE分子间的距离缩短,且易与自由基碰撞反应,很容易发生本分子链转移,支链过多,这种PE加工流动性好,.可以采取中空吹塑,注塑,挤出成型等加工方法,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强度,柔顺性,封合性,无毒无味,良好的电绝缘性 【21】乙烯高压聚合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在相同的条件下,熔融粘度越大,被挤压出来的树脂重量越少,因此聚乙烯的熔融指数越小,其分子量越高。 【22】说明悬浮聚合的工艺特点,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答:1)以水为分散介质,价廉,不需回收安全,易分离.2)悬浮聚合体粘度低,温度易控制,3)颗粒形态较大,可以制成不同粒径的粒子4)需要一定的机械搅拌和分散剂5)产品不如本体聚合纯净 【23】悬浮聚合中机械搅拌与分散剂有什么重要作用?它们对聚合物颗粒状态有什么影响? 答:机械搅拌--防止两项因密度不同而分层 分散剂-防止粘稠的液滴粘结成大粒子进而防止结块悬浮聚合反应釜中的单体受到搅拌剪切力的作用,被打碎成带条状,再在表面引力作用下形成球状小液滴,小液滴在搅拌作用下碰撞而凝结成大液滴,重新被打碎成小液滴,而处于动态配横. 【24】紧密型与疏松型颗粒的PVC有何差别?这些差别是如何形成的? 答:XJ-规整的圆球状;XS-多孔性不规则颗粒.所选用的分散剂不同,疏松型的PVC树脂吸收增塑剂的速度明显高于紧密型.紧密型采用明胶为分散剂,疏松型采用适当水解度的聚乙烯醇和水溶性纤维素醚. 【25】常用悬浮剂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答: 1)水溶性高分子分散剂:高分子保护胶的作用在于两液滴之间形成高分子保护膜层,从而阻止了两液滴凝结;保护明胶被液滴表面吸附而产生定向排列,产生空间位阻作用.2)无机粉状分散剂:在液滴表面形成物理保护层,且颗粒越细越稳定,可在高温下使用,可用稀酸除去. 【26】悬浮聚合分散剂一般作用是什么?并简述分散剂的种类及其作用原理。 分散稳定的作用,主要有保护胶类分散剂(a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明胶、淀粉、纤维素衍生物b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部分水解度的聚乙烯醇、聚丙烯酸及其盐)和无机粉状分散剂(高分散性的碱土金属和磷酸盐、盐酸盐以及硅酸盐)原理为降低表面张力和提高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湿润能力。 【28】悬浮聚合中主要的物系组成及其作用?答:物系组成:悬浮聚合是多相聚合体系,其中聚合体系由单体分散相(简单单体相)和水连续相(水相)组成.单体想主要由单体引发剂组成,必要时还有调节剂和其他一些特定的配合剂.单体作为反应原料引发剂,诱导使反应进行.其他组分如调节剂,发泡剂等来调节性能.水溶液相主要由水,分散剂及其他助剂所组成.用来对水质控制酸碱度,硬度,氯离子含量及机械杂质等. 【29】试述悬浮聚合中主要影响因素有那些?(悬浮聚合中影响颗粒大小及其分布) 答:反应器几何形状的影响;操作条件的影响;材料因素-如两相液滴动力粘度,密度和表面张力等;分散剂. 【30】聚氯乙烯本体聚合生产工艺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工艺条件如何? 分为两个阶段:1、聚合反应在预聚釜中进行;溶解有引发剂的液态氯乙烯加于预聚釜中后,进行搅拌并加热使之早62~75°C迅速聚合,单体转化率控制在7%~12%范围,反应时间为30min 所用的油溶性引发剂的半衰期较短,以过氧化乙酰基环己烷硫酰和过碳酸酯较恰当。当转化率达到1%左右时,搅拌作用使初级粒子聚集为更大的球形絮凝物。聚合反应温度不低于62°C 初级粒子的聚集体粒子将在第二阶段聚合反应釜中,作为种子进一步成长为最终颗粒状产品。2、聚合反应釜容积为12~50立方米,聚合时间超过3h 以已产生的初级粒子聚集体为种子,逐渐增大形成直径130~160μm的产品颗粒,聚合反应达到要求的转化率以后,减压排除并回收未反应的单体,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90~100°C,然后通入氮气或水蒸气排除残存的氯乙烯单体。最后加入适量的抗静电剂,以便于粉料顺利出科。大颗粒树脂约占总量的10% 研磨粉碎后过筛,合格者与产品合并。 【31】简述PVC悬浮聚合工艺过程。答:首先将去离子水,分散剂及除引发剂以外的各种助剂,经计量后加于聚合反应釜中,然后加剂量的氯乙烯单体,升温至规定的温度.加入引发剂溶液或分散液,聚合反应随时开始,夹套同低温水进行冷却,在聚合反应激烈阶段应通5C以下的低温水,严格控制反应温度波动不超过正负0.2C.当反应釜压力下降至规定值后结束反应,方法为链终止剂,然后进入单体回收,干燥,筛选出去大颗粒后,包装得产品. 【32】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的特点是什么?1)非均相聚合存在相变,液相——液固非均相——固相;2) 聚合过程中伴随着体积的收缩;3) 均相聚合过程转化率为20-70%时,是危险阶段;4) 粒子表面存在悬浮剂薄膜, 【33】氯乙烯悬浮聚合中采用复合引发剂有什么好处? 由于反应后期单体浓度降低,为使反应后期仍具有适当反应,所以反应前期与后期应当使用不同半衰期的引发剂。 【37】苯乙烯及氯乙烯悬浮聚合法的生产工艺及粒子的形成过程有何差别? 答:苯乙烯:生产工艺:原材料-ST单体,引发剂阻聚剂,去离子水;工艺过程-高温聚合和低温聚合,P溶于M,使液滴逐渐变成透明粘稠,最后变成透明的圆球状颗粒,PVC聚合物不溶于单体,随着聚合物链的增长,逐渐沉淀出来,形成初级粒子,经过凝聚后,形成次级粒子,最后形成不规则不透明的颗粒 【38】试述乳液聚合的物系组成及其作用。答:单体:聚合物单体材料原材料 水:比热大,易于清楚反应热,降低体系粘度,构成连续  相,使液滴分散,溶解引发剂,PH调节剂等.乳化剂:使单体在乳状液中稳定;使单体在胶术中增溶,使聚合物粒子稳定,增加集合物稳定性,对乳液聚合起脆化作用,形成产生链转移或阻聚作.引发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反应. 【39】乳液聚合生产方法有哪些特点?答: a集合速度快,分子量高,可同时提高分子量和反应速率;b以水为介质,成本低,反应体系粘度小,稳定性优良,反应热易排出,可连续操作;c.乳液制品可直接作为涂料哦和黏合剂,粉料颗粒小,适用与某种特殊适用场合;d.由于使用乳化剂,聚合物不纯,后处理复杂成本高. 【40】乳化剂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乳状液怎样破乳? 表面活性剂、某些天然产物或者其加工产品、高分散性粉状固体。 工业上采用的破乳方法主要是在乳胶中加入电解质并且改变pH值。其他破乳方法有:机械破乳、低温冷冻破乳以及稀释破乳。 【41】试阐述乳液聚合反应机理及聚合过程三个阶段的特征。 乳胶粒生成经历了乳胶颗粒成核和颗粒增长两个阶段。水相中:均相成核,胶束中:胶束成核,单体液滴中,聚合物胶乳粒子中;聚合动力学:平均聚合度与单体浓度、乳胶粒数目成正比,与自由基生成速度成反比;随转化率增高,链终止速度减慢,出现凝胶效应;反应场所小而多,一旦引发聚合,另一自由基进入终止聚合需要较长时间,故分子量高于其他聚合方法。 三个阶段的特征:a增速阶段,单体转化率10%~20%增加了引发剂分解的自由基和被单体所溶胀的聚合物胶乳粒子。B恒速,单体转化率20%~60%,表面水相张力明显增加,聚合速度稳定。C降速,单体液滴全部消失,转化率60%~70%聚合速度下降。 28. 比较高温丁苯橡胶和低温丁苯橡胶的配方及合成工艺特点。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高温:乙炔或石油为原料,50°C下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低温:99%以上的丁二烯及苯乙烯为原料,氧化还原引发体系,5°C。 29. 试述低温丁苯引发体系各组分的作用。 氧化-还原体系,常用的氧化剂为异丙苯过氧化氢、对锰烷过氧化氢、过硫酸钾等;还原剂主要是亚铁盐。还需加入EDTA钠盐(螯合剂)及还原剂雕白块(甲醛合次硫酸钠盐) 30. 根据丁苯生产的配方及工艺特点如何组织生产过程?试绘出工艺流程简图,并说明每一步骤的作用。 苯乙烯和丁二烯(水、乳化剂、引发剂、其他辅助剂)—乳液聚合(连续法)—(防老剂)脱单体—凝聚(破乳剂)—分离(废水)—干燥—丁苯橡胶 31. 试述种子乳液聚合的特点及实用意义。 在聚合物的乳胶粒子存在下,使乙烯基单体进行乳液聚合的方法,此时当条件控制适当时,聚合过程中不生成新的胶乳粒子,而在原有粒子上增长,原有粒子好似种子。 32. 有哪些高分子物是采用乳液聚合工艺来合成?说明它们的主要性能和用途。 丁苯橡胶、聚氯乙稀糊(树脂)、聚丙烯酸酯共聚物(涂料表面处理剂粘合剂), 33.自由基溶液聚合的特点有哪些?    答:a.作为传热介质使体系系统传热较易,温度容易控制;体系粘度低,减少凝胶效应,可以    避免局部过热;易于调节产品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自由基溶液聚合溶剂起什么作用?怎样选择溶剂? 答:作用:a溶剂对引发剂分解速度的影响 b溶剂的链转移作用对分子量的影响c溶剂对聚合物    分子的支化与构型的影响.溶剂的选择:a考虑单体在所选择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b溶剂的活性:    应当无阻聚或缓聚等不良影响以及考虑对引发剂的诱导分解作用. c溶剂对聚合物溶解性能和    对凝胶效应的影响:选用良溶剂时为均相聚合,有可能消除凝胶效应 d选用沉淀剂时为沉淀聚    合,凝胶效应显著.溶液聚合选择溶剂时应考虑溶剂的Cs值 e溶剂的毒性,安全性和生产成本. 在自由基溶液聚合中溶剂对分子量及分子结构有什么影响?  答:Cs增大促使产品由高分子量向低分子量转变;可以降低向大分子进行链转移反应,减少了    支链结构. PAN溶液聚合一步法及二部法的主要区别何在?各有何优缺点?    答:一步法:均相溶液聚合,所用的溶剂既能溶解单体,又能溶解聚合物,聚合结束后,聚合    可直接纺丝,使聚合纺丝连续化.二步法:非均相聚合,聚合过程中聚合物不断地呈絮状沉淀析    出,需经分离以后用合适的溶剂重新溶解,以制成纺丝原液.一步法只能湿法纺丝且只能生成短    纤维,优点是不需要其他溶剂分解,可直接纺丝.二步法:优点:a水相沉淀聚合通常采用水溶    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剂分解活化能较低,可在30-55C甚至更低的温度下进行聚合,所    的产物色泽较白;b 水乡沉淀聚合的反应热易于排除,聚合温度容易控制,从水相得到的产品    分子量比较均匀. C 聚合速率快,聚合物粒子比较均匀,转化率较高; d 聚合物易于处理,    可省去溶剂回收过程 缺点:需使用溶剂重新溶解,以制成纺丝原液,比一步法增加一道生产工    序;就聚合物浆状分离,干燥耗能大. 36.简述溶液聚合法生产聚丙烯腈的主要组分及其作用。  答:单体:丙烯晴,丙烯酸甲酯,第三单体;    分散介质:水 引发剂:水溶性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37.试述腈纶纤维的合成工艺过程。 第四章 配位聚合和离子聚合生产工艺 【1】离子型聚合与自由基溶液聚合对溶剂的要求有何区别?    答:离子聚合:需使中性分子生成离子对,此时要求较高的能量,所以生成的粒子不稳定.必须    在聚合前用溶剂在低温下使之稳定,不能使用强极性溶剂.多在低温下弱极性溶剂中反应.选择    溶剂的原则应考虑溶剂极性大小,对离子活性中心的溶剂化能力,可能与引发剂产生的作用以及    熔点或沸点高低,是否容易精致提纯以及与单体,引发剂和聚合物的相容性等因素.    自由基聚合:a考虑单体在所选择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b溶剂的活性:应当无阻聚或缓聚等不良影    响以及考虑对引发剂的诱导分解作用. c溶剂对聚合物溶解性能和对凝胶效应的影响:选用良溶    剂时为均相聚合,有可能消除凝胶效应 d选用沉淀剂时为沉淀聚合,凝胶效应显著.溶液聚合选    择溶剂时应考虑溶剂的Cs值 e溶剂的毒性,安全性和生产成本 【2】离子型催化聚合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在工业化生产中常用哪几种类型的催化剂?    答: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配位聚合。催化剂是:高活性Ziegler-Natta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phillips催化剂 【3】阴离子配位催化剂的主要组成有哪些?答:主引发剂:IV—VIII族过渡金属化合物、主要是卤化物 共引发剂:I—IIIA族金属烷基化合物第三组分:有机给电子化合物(N、P、O) 载体:Mg的化合物. 【4】目前哪些高分子物是采用离子型和配位阴离子型合成工艺来生产的?答:阳离子:丁苯橡胶 阴离子:热塑性弹性体SBS、星形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配位阴离子:PE、PP 【5】溶液法生产聚丙烯的配方及物系组成有哪些?答:丙烯(纯度)99.5%) 25%;汽油(含水量<25PPm) 75%;Ticl3 0.024~0.032%;Al(Et)2cl 0.64%;H2 100~20PPm 第五章 缩聚生产工艺 【1】比较缩聚与加聚反应特征。答:缩聚:一般遵守逐步聚合机理,反应过程中有小分子副产物产生,每一步反应的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反应早期转化率就很高,随后低聚物继续反应,体系由分子量递增的一系列中间产物构成,中间产物的两分子都能发生反应加聚:一般遵守连锁聚合机理,活性中心为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等,整个过程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进行,各基元反应的Rp和Ea相差很大,整个过程中分子量变化不大,转化率逐渐增加,始终由单体、高聚物和引发及组成 【2】试述缩聚反应的分类及实施方法。答:按生成产物的结构分:线型缩聚、体型缩聚按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分:均缩聚、异缩聚、共缩聚实施方法:均缩聚:一种单体参加的缩聚反应 异缩聚:两种单体参加的缩聚反应 共缩聚:均缩聚和异缩聚中加入其它单体进行的缩聚 线型缩聚:官能度是2的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 体型缩聚:有官能度大于2的一部分单体进行的缩聚 平衡缩聚: 【3】在熔融缩聚中,可采用什么措施,以加快反应速度和提高缩聚物分子量?答:a、保证原料配比等摩尔 b、保证原料纯度、无杂质 c、选用合适的催化剂d、使反应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 e、反应前期通入惰性气体,既能防止缩聚物氧化变色,又能降低副产物分压,后期抽真空,使小分子挥发. 第六章 逐步加成聚合生产工艺 【1】简述异氰酸酯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其实用意义。 与含氮活泼氢化合物间的反应,自聚反应(芳香族异氰酸酯的二聚反应、异氰酸酯的三聚反应、其他反应)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工艺和生产过程的科学。 高聚物:是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高分子量化合物 高分子合成材料: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高聚物)为基础制造的有机材料。 塑料:以合成树脂为基本成分,在加工过程中可塑造成型并能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合成橡胶:用化学方法生产的高弹性高分子化合物。 合成纤维:线形结构的高分子量合成树脂,经熔融纺丝或溶液纺丝得到的纤维。 生物质: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所有生物有机体 悬浮聚合:借助机械搅拌和分散剂的作用, 使单体以小液滴(直径1~10-3cm)悬浮在分散介质中进行的自由基聚合。 分散剂:能将单体分散于连续相中形成稳定悬浮液的物质 引发剂:容易分解产生自由基,并能引发单体聚合的物质 自由基聚合反应:借助于光、热、辐射、引发剂的作用,使单体分子活化为活性自由基,再与单体连锁聚合形成高聚物的聚合反应。 分子量调解剂(控制剂):起控制或调解分子量大小作用的链转移剂(小分子或大分子) 链转移剂:聚合物生产过程中人为地加入的一种自由基能够向其转移的试剂 溶液聚合:将单体和引发剂溶解于溶剂中进行聚合的方法。 乳液聚合:单体在乳化剂作用下,在水中分散成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反应 表面活性剂:分子由亲水的极性基团和亲油非极性基团两部分构成,如硬脂酸钠、十二醇硫酸钠、烷基磺酸钠等 乳化剂:可使不相溶的单体和分散介质形成稳定乳液的物质 种子乳液聚合:为提高产品乳液中固体颗粒粒径,在聚合物乳胶微粒存在下,使单体仅在微粒上进行乳液聚合的方法 离子聚合:单体在阳离子或阴离子作用下,活化为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的活性离子,再与单体连锁聚合形成高聚物的反应 配位聚合:单体分子首先在活性种的空位配位,形成某种形式的络合物(常称α-π络合物),随后单体分子相继插入过渡金属—烷基键(Mt-R)中进行增长 缩聚反应: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或各种低聚物经缩合反应析出小分子化合物生成聚合物的反应 逐步加成聚合:单体分子的官能团可按逐步反应的机理相互加成而获得聚合物,但不析出小分子副产物的反应 聚氨酯: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是大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或叫氨酯键)的聚合物的统称 泡沫塑料:是以树脂为基础,内部具有无数微孔性气体的塑料制品 开孔剂:增加开孔结构的添加物 共混聚合物:又叫聚合物合金,是化学结构不同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物理混合物 IPN:两种交联结构的聚合物相互紧密结合,但不存在化学键的聚合物体系 高聚物化学改性:将已合成的高聚物经化学反应转变为新品种或新性能材料的方法 五大通用塑料:聚氯乙烯 / PVC 聚乙烯 / PE 聚丙烯 / PP 聚苯乙烯 / PS ABS树脂 五大工程塑料:聚酰胺(尼龙)、聚甲醛、聚碳酸酯、 聚苯醚、热塑性聚酯 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任务: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处理方法:废水:轻浮油、离子交换、沉降,生化处理或焚烧 废渣 :焚烧 生产流程评价:1)生产方式 2)产品性能:产品系列化 3)原料路线 4)能量消耗与利用5)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技术费 自由基聚合:本体、乳液、悬浮、溶液聚合 离子聚合及配位聚合实施方式:本体、溶液、淤浆聚合 平均聚合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聚合温度 引发剂浓度 单体浓度 链转移剂的种类和用量 自由基聚合生产中控制产物平均分子量的手段:严格控制引发剂用量;严格控制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原料配比等);选择适当的分子量调解剂,并严格控制其用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