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59时代论坛柏拉图 理想国 中的正义观探究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举世公认的经典著作,书中柏拉图在苏格拉底的帮助下,构想了一个理想城邦,并赋予其“正义”的内核,设计了一套理想的社会制度,并指出该社会的统治者和护卫者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具备相应的才能和品质,并由此建构了一套系统的教育方案培养城邦中的理想公民和哲学王。其中“正义”是贯穿理想国始终的重要线索,柏拉图认为正义本质上是一种秩序和谐与德性完美1。正义是柏拉图早期哲学思想的起点与终点,是柏拉图的理想城市。柏拉图的正义观:从国家到个人理想国前四卷的内在逻辑由一个问题连接:正义的本质是什么。而在这一问题下,所作出的所有论述都是为了使关于正义的回答更加合
2、理和可靠。第一卷中,柏拉图做出了三次关于正义的问答,分别是“欠债还钱”“利友害敌”和“强者的利益”,这三个定义被一一驳倒,但柏拉图并没有给出自己对于正义的定义。第二卷中,面对格老孔和阿狄曼托斯关于正义的问题,柏拉图用大字与小字之喻进行解答,个人的正义因小而难以论证,如果把正义放置于较大的城邦中进行论证,那么也许会更轻松一些。到了第三卷,柏拉图提出理想国中应该存在三个等级,也就是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并且每个独立个体的需要都不是单一满足的,于是城邦便只有在三个等级相互结合起来之后才李师(济南大学团委山东济南250022)摘要:柏拉图生于雅典城邦衰落的年代,他认
3、为城邦的没落与城邦中缺乏公正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公正则是构建一个理想城邦的起点与最终归宿。在理想国里,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对正义进行了探讨:城邦正义的实质是统治者、护卫者及劳动者各司其职、各尽其职、互不干涉;个人正义是肉体和灵魂的美好结合,灵魂中的理性、激情和欲望能够井然有序。城邦的正义依赖于个人的正义,才只有生活在城邦里的人行为方式符合个人正义才能实现城邦的正义,正义的实现可以通过发展教育、财产公有化、培养哲学王等方法。虽然柏拉图关于正义的探讨带有一定的空想性和时代局限性,但对当下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理想国;正义观;柏拉图能形成。在第四卷的开始,阿德曼托斯提出了一
4、个质疑:有人会觉得守卫者一点都不幸福,因为他们几乎什么额外的收获也没有得到。苏格拉底则说“建立一个国家的目标在于体现全体公民的最大限度的幸福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塑造一个幸福的国家模型”2。要想“追求国家整体的幸福”,那就要劝说每个人“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在苏格拉底看来,“贫和富”都会让人的技艺退化,只有那些可以“平衡不同群体间的财富、权利或人口等方面”的国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守卫者的任务就是保证国家既有规模又不至于分裂,而做到以上的事情对统治者来说并不算难,只要他们特别注重“教育和培养”3就好,可见理想国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有鲜明的阶级特性,此种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当时的政治。根据柏拉图的论
5、述,理想的城邦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4的特点。“智慧”是统治者的特质。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担任,他们有丰富的学识储备和较强的执政能力,因此他们可以对繁杂的社会事务进行统筹谋划,有秩序地参与政治生活。“勇敢”来自于守卫者,他们是被选拔出来专门从事战争、保卫城邦的军人。“节制”则“贯穿全体公民”。正义“就是能够使节制、勇敢、智慧在这个城邦产生,并在它们产生之后一直保护着它们的品质”5,当城邦里的三种人各司其职时,城邦就被认为是正义的,“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6。如果260 时代论坛 是这几种等级下的人试图改变他们所处的等级位置,又或是一个人执行、完成所有任务,这些都是非正义之举。
6、在考察完国家正义后,柏拉图又考察了个人的正义。他认为,人的灵魂分为三部分:理智、激情和欲望。一个理想的国家拥有的特点,跟一个理想的灵魂拥有的特性应该是一样的,理性、激情、欲望,分别与智慧、勇敢、节制三种德性对应。理性成就智慧,为城邦谋取利益的统治者拥有这种德行;激情呼唤勇气,勇敢地辅佐、协助统治者的辅助者拥有这种德行;生产者拥有欲望所呼唤的人们本能的情感,如爱、恨、饥、渴等。人满足欲望之后会获得愉悦和快乐,但超出节制范围内的强烈欲望会诱使人变得邪恶。因此,理性、激情是人性中善的部分,而欲望则是人类灵魂中恶的部分。一个有德行的人应该永远使理性占于上风,控制超出节制的欲望。总之,个人正义体现在一个
7、人能将自己灵魂中存在的理性、激情和欲望合理地安排与控制,由此“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互相干涉”“自身内井然有序”7。实现正义的途径:从教育到哲学王柏拉图为了在他身处的真实生活中实现“理想国”的构想,他在书中探讨了实现正义的途径、怎么实现正义的论题。首先,他认为教育是实现个人正义的重要途径,即注重灵魂培养的德育。柏拉图认为,孩童性格还没有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在这段时期进行正向影响有助于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柏拉图指出,儿童阶段文艺教育最为紧要,“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8。游戏、经过正向筛选的儿童寓言故事或童话故事
8、以及舒缓轻和的音乐等,这些歌颂真、善、美的载体可以让真、善、美的教育将根植于儿童心灵最深处,有效地培养儿童善良、正直和正义等美好品质。其次,柏拉图十分重视音乐、体育对塑造真、善、美的灵魂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美育是音乐教育的终点,其最终实现是自觉地爱美、歌颂美、弘扬美。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真的接受过音乐的熏陶和教育,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获得勇敢、节制等美德,并且拥有辨别各种邪恶本相的能力,进而远离它。这里的音乐并非现代意义上的音乐,而是包括文学和故事。体操可以锻炼儿童强健的体格,在体育运动这个论题上,柏拉图认为体育锻炼不止为了提高体能,还在于可以锻炼个体的心灵,激发激情,因此柏拉图主张护卫者要始终接受
9、、坚持体育活动。柏拉图超前地认为音、体二者是无法分割的,直至今日这种观点也依然有普世价值。如果个体只重视体育方面的运动而忽视了音乐的教育对个人的影响,那他就会逐渐变得暴躁和野蛮;相反,如果个体只重视音乐方面的学习而没有坚持体育运动,那他就会逐渐变得如菟丝草般无力。柏拉图指出,“似乎有两种技术音乐和体育服务于人的两个部分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这不是为了心灵和身体,而是为了使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恰当,达到和谐。”9为了证明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会让人在根本上发生改变,柏拉图提了出著名的“洞穴比喻”理论,即用囚徒对洞穴外世界的茫然无知来代表人类对广袤真理认识的不充分,而囚徒走出狭小的洞穴则可以理
10、解成人类通过教育获得真理知识。因此,可以理解为,理性是走出现象世界并走进理念世界的决定性力量。10此外,柏拉图提出,私有财产是人们自私和贪欲心的根源,如果统治阶层想全身心地去履行他们的职能,必须摒弃欲望,不然的话理性就会受到欲望的挑战,财产和家庭都不利于政治家发挥其才能。所以要实现城邦正义必须废除财产和家庭,实行一种公有性的制度。他认为,除了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以外,统治阶层不应该拥有任何的私有财产,而生产者可以拥有一定的私人财产,只要避免极端的财富分配情况,国家就可以保持统一。为了实现城邦内的统一与和谐,柏拉图还提到在统治者阶层内废除家庭的想法,他相信废除个体的小家庭后,城邦就会相互融合,成为
11、一个大家庭。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公有制是维护理想中和谐社会秩序的根基。最后,柏拉图认为,要想在现实生活中落实正义,统治者需要由哲学王担任。柏拉图认为,哲学王是追求真理的智者,能够辩证地把握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等抽象概念,能够不被万事万物的表面现象迷惑,可以辨别、区分理念本身和包含理念本身在内的具体事物。这样有心智、具备知识和能力的哲学王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也只有这样智慧的哲学王,才能引导国民,进而使整个国家都富有智慧。另外,柏拉图还提到,作为统治者的哲学王要注重系统的理论培训。哲学王学习算术,“因为他们必须脱离可变世界,把握真理”11“它明摆着能迫使灵魂使用纯粹理性通向真理本身”12。几何学是
12、纯粹为了知识的学问,“几何学大概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并且或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而不是转向下面”13。天文学“这个学科一定是迫使心灵向上看,引导心灵离开这里的事物去看高 261时代论坛处事物的”14。柏拉图认为,辩证法是培养统治者的最高要求,它是一个思想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只有它有能力让人看到实在。正义观的讨论:时代的选择柏拉图所生存的时代,正是雅典政治动荡、古希腊城邦制度弊端日益显现的时期。他对社会进行了系统地研判和反思,努力寻求度过危机的方法。在他眼中,城邦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安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统治者的无知无能;二是派系间争端导致的政治生活的不稳定。基于此,柏拉图
13、对现实政治提出了改造的观点,建议建立以等级制度为基础,以正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秩序。在他的正义观中,国家和公民个人的正义是辩证统一的。也就是说,个人可以看做城邦的缩影,城邦可以看做个人的投射,国家和个人的正义是相互依存、不能分割的。柏拉图建立的理想城邦经过了三次升级,首先为了生存,柏拉图便提出了理想城邦的第一条原则分工。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城邦中人因生存需求而加入城邦,也被自由地封锁在这个协作共同体中,成为“善”的一环。而后为了满足城邦健康发展,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城邦的第二条原则等级。为了保卫城邦,卫士阶层被构建出来,并因分工的原则自然的同生产者分割开了。而在这个问题的构建上,柏拉图又对卫士的教育、培
14、养、晋升等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如果说分工原则作为理想城邦的基础,那么等级原则就成了制度的核心要素。最后,为了构建和谐繁荣的理想城邦,在四美德中寻找正义的表现时,最后一条原则也被确立起来。在理想国构想的阶层体系中,各阶层都有各自的专项职能需要承担,由此才能形成合力达成国家的伦理目标。当城邦在充满智慧的统治者,即“哲学王”的指导下,三个阶层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时,城邦第四种美德,即至善,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种美德实质上就是三个阶层既分工又合作,实现城邦内部的和谐与井然的秩序。根据柏拉图的理解,在理想化的国家中,正义从根本上说就体现为一种秩序和和谐,社会整体的和谐来自恰当的分工与合作。柏拉图看到了这样
15、的社会运行的机制,并且将这种机制称为正义。在柏拉图看来,理想的国家的存在和正义理念的实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成全”的。理想国家既是按照正义原则塑造的,又是正义得以存在的场所。人们需要成体系的规定来帮助利益分配有效、合理地进行。这些规定、原则就是所提到的正义原则,它们为社会赋予权力、义务的办法进行了支撑,确定了权益和负担适当地分配。柏拉图的正义观代表和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根本利益,是与社会等级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显而易见地,这种正义观带有鲜明的阶级属性。然而柏拉图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尽管其思想有一定的空想性和阶级局限性,但他对于公序良俗、社会协作、理性智慧的呼唤,都是正义观应该具备的含
16、义。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柏拉图的正义思想对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整体建设都有值得肯定的价值和意义。参考文献1徐凤.柏拉图正义观的本质、特征及现代启示J.求索2014(12),第85-89页。2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版,第135页。3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版,第140页。4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版,第146页。5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版,第156页。6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版,第158页。7柏拉
17、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版,第175页。8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版,第110页。9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版,第125-126页。10肖萧,李红波.柏拉图在 理想国 中对正义的求索J.广西大学学报,2019年41期,第61-66页。1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版,第291页。12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版,第292页。13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版,第294页。14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版,第2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