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二 大气运动与天气
一、【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1.大气受热过程。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二、【分析高考重点,把握命题趋向】
高考重点:本专题内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在历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均占有一定比重。
命题趋势:
1、从考查内容来看,①侧重于考查大气成分变化与环境保护、大气热力作用原理、近地面大气特点。②侧重于考查对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纬度分布及移动特点对气候特点及原因分析等主干知识。③侧重于考查对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判断和特点等主干知识。
2、从能力要求来看,高考侧重于考查阅读图表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从命题形式上看,本专题的考查选择题、综合题的形式均会出现,以选择题为主,而且往往与大气环境知识联系密切的知识点结合在一直进行考查。命题的切入点越来越体现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另一方面往往以某一区域或等压线、等温线图、降水量等图表形式考查。
三、【主干知识和易错知识梳理】
1、主干知识梳理
(1)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形成: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从而使得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差异(在近地面上受热处形成低气压、冷却处形成高气压;在受热处高空上形成了高气压、冷却处高空上形成了低气压),进而使得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产生了水平运动(方向是从高压向低压),从而形成了环流。
热力环流的几个实例:海陆风(因为白天温度陆地高——热源、海洋低——冷源吹海风,夜晚温度海洋高——热源、陆地低——冷源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山谷吹向山顶、夜晚吹山风——山顶吹向山谷)、城市风(从郊区吹向城市)。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①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②纬度30°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③纬度60°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也形成了六个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可以把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看成整体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与其方向和周期相一致,即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注意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幅度大致在10°左右,没有太阳直射点移动幅度大。)
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由于海陆的热容量不同,使得海洋比陆地升温慢降温也慢,进而出现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的温度在夏季是陆地高海洋低,陆地形成热低压;在冬季是海洋高陆地低,陆地形成冷高压。
②季风的形成原因: 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季风 冬季风是因为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之间形成的西北季风;夏季风是因为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和夏威夷高压之间形成的东南季风。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季风的夏季风——西南季风包括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改为向右偏转而成的。
(3)常见天气系统
①明确高考要求掌握的五种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气压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锋面气旋。②理解每一种天气系统的成因和主要的天气特点。如:对气旋的掌握应该做到三“气”:气压(低);气流:水平方向(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垂直方向(上升);天气:阴雨。反气旋也如此。③对比分析天气系统之间的异同:如冷锋与暖锋的异同(见下表)。④阐释现实生活中相关的天气现象。如:台风、沙尘暴问题等。
示意图
特征
天气
雨区分布
对我国影响
冷锋
冷气团占优势,推动锋面前进,暖气团被迫抬升。
过境时出现大风、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降,天气晴
锋线附近和锋线之后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大风、沙尘暴。
暖锋
暖气团占优势,主动爬升,推动锋面前进。
过境时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升,气压降,天气晴
锋线之前
连续性降水
②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
气流状况
气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影响天气
实例
气 旋
低气压
四周向中心(北逆南顺)
上升
阴雨
台风
反气旋
高气压
中心向外(北顺南逆)
下沉
晴朗
伏旱
2、易错知识梳理
(1)逆温现象
①什么是逆温:对流层的温度一般上冷下热,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0.6°C,称为逆温现象。即高空的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理论温度。
②逆温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辐射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逆温、地形逆温。
③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
(2)热力环流的成因:
①热力环流的成因: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之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从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产生大气的水平运动。
②热力环流的类型:
A、海陆风 B、山谷风
冷
热
白天、谷风
晚上、山风
山谷风
海陆风
海洋
陆地
冷
热
白天、海风
海洋
陆地
热
冷
晚上、陆风
C、城市风
(3)大气环流的一些规律:
①气流方向与冷暖性质:气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则性质暖湿(例如:中纬西风性质暖湿,受其影响,大陆西岸气候温和湿润);气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性质一般较干(例如:极地东风冷干,低纬信风热干。但在大陆东岸,由于是迎风海岸,会带来降水)。
②低压带上降水多,高压带上降水较少。
③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是热力气压带,稳定;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是动力气压带,不稳定。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大陆上形成的热力低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冬季大陆上形成的热力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
④季风影响的范围内,季风取代了原有的风带。
⑤ 7月份气压带、风带向北移,1月份气压带、风带向南移。
(4)冷锋、暖锋的识别:
①看箭头方向 ②看锋面坡度
③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④看符号
(5)锋面气旋
①在中高纬度地区,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之为锋面气旋。如图所示,这是一个低气压区域,低气压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如同地形上的山谷,图中AB、CD为两条槽线,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
②北半球的气旋是一个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它同样也带着已生成的锋面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③在图中,冷锋和暖锋的降水区域会略有不同。因冷气团密度大于暖气团,冷气团始终位于暖气团之下,锋面始终倒向冷气团一侧,降水区域也总是位于锋面的冷气团的一侧,图中在CD前方会形成宽阔的暖锋云系和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在AB后方会形成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冷锋雨区与暖锋雨区之间)则是单一暖气团控制下的晴好天气。
四、【典型例题及解题方法和技巧】
1、以示意图形式考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例1、读“山谷风剖面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图中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②图中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对于图中的气温、气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的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B.图中的等温线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
C.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 D.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3).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答案(1)D(2)D(3)C
此类题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1)、关键理顺热力环流的形成的前后对应关系。
2、以区域等压线形成考风的大小、方向及原因以及天气系统特征
例2、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1)—(4)题.
(1).N处气压值可能为 ( )
A.1005、1010 B.1010、1015 C.1015、1020 D.1010、1020
(2).下列四城市中,风速最大的是 ( )
A.乌兰巴托 B.北京 C.合肥 D.东京
(3).郑州与合肥相比 ( )
A.郑州气温高、气压低 B.合肥气温低、气压高
C.郑州有降水,气温低、气压高 D.合肥有降水,气温高、气压低
(4).图中所示的时间是 (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答案(1)B(2)B (3)C(4)A
例3(16分)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
(1)若A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则该地形可能是( )(2分)。
A.低矮的山地 B.凹陷的洼地 C.低缓的平原 D.宽敞的高原
(2)从风向、风速、风的性质等方面比较说明甲、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B、C两处锋面中,实际存在的是__________锋面,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2分) (2)从风向上看,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从风速上看,甲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小,风速慢;乙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大,风速快;从性质上看,甲地风温暖湿润,乙地风寒冷干燥(6分)(3)B(2分) B锋面位于低压槽,在低压槽附近,气压低,气流向中心辐合,南北两侧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易形成锋面;而C锋面位于高压脊上,在高压脊附近,气压高于两侧,气流向外围辐散,没有气流相遇,不能形成锋面(6分)
例4图1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低压的槽线,完成(1)~(2)题。
(1).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则槽线西北和东南的风向分别为
A.西北、东南 B.西北、西南
C.东北、东南 D.东北、西南
(2).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该类槽线夏天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A.暴雨和冰雹天气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连绵的阴雨天气 D.干热风(焚风)天气
例5图1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1,回答(1)—(2)题。
M
图1
(1).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
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2).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
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例6.图8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图8
图9
(1)此时控制A地的锋面类型是 。简析A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10分)
答案.(1)冷锋 天气特征: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
成因: ①暖空气沿锋而被迫抬升,成云致雨; ②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
③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
此类题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1)、理顺气压与风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图6
(2)、注重等压线读图的技巧。关注数值推算,风向大小方向的判断的方法。以及与高低压,锋面气旋与天气的关系。
3、以经纬网结合图分析对气候的影响
例7图6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
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上述“某月”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图2
例8读图2,回答(1)—(2)题。
(1).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纬度范围是
A.南北纬10°之间
B.南北纬10°~40°
C.南北纬30°~60°
D.南北纬50°~80°
(2).设全球降水量、热带蒸发量、温带
径流量最大值所在纬度范围分别为①、
②、③,则海洋表层盐度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此类题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1)、此类题的前提是要掌握气压带、风带的纬度分布及变化纬度区域,及其属性。
(2)、方法是以纬度反推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五、【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一
(2007.泰安2月) 读右图,回答1~3题。
1.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2.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A.造纸厂 B.水泥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
3.若图中表示水平大洋环流,易形成大规模渔场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2007.烟台3月)关于右图中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
(2008.省沭中3月)作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时间是全球华人和海内外媒体共同关注的热点。据此回答5~6题。
5.“嫦娥一号”在发射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穿越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最后到达电离层
B.在穿越大气过程中要经过降温、升温、再降温、再升温又降温的过程
C.在穿越大气的过程中,大气密度由小到大
D.在穿越大气的过程中,发生向右偏转的现象
6.宇宙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人们最有可能利用的月球资源是
A.空间资源 B.太阳能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
(2008.省沭中3月)7.从烟囱排出的烟流的扩散的形状与大气的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风速较小、地面平坦的地区,可以通过观察烟尘的扩散方式确定大气的稳定程度,观察下面一种烟尘的扩散方式,与之对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
(2009.江苏省建陵中学10月)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8~9题。
8.E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人为活动
9.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能为
A.山峰 B.盆地 C.湖泊 D.城市
(2009.江苏省建陵中学10月)《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正式生效。目前,已有141个国家签署了该项协议。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55%,在2012年之前,他们还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2%。
10.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直接减弱的主要是
A.大气的逆辐射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
11.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2.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
A.南北纬30°附近 B.南北纬40°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南北纬80°附近
(2008年上海卷)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回答13~15题。
13.图l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14.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夏季风环流 D.冬季风环流
15.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
右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下面16~17题。
16.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① B.② C.④ D.⑤
右图为某地工业、商业、文化、住宅区分布示意图,工业区内24小时连续生产钢铁、化肥等产品。据此回答第18题。
18.住宅区的居民发现白天大气污染比夜间严重,主要原因是
A.城郊间的热力环流 B.逆温层的出现
C.海陆风的影响 D.山谷风的影响
19.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行员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20.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B.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C.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D.在三个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1.右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A、B两地受热的是 地,空气 ;冷却的是
地,空气 。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答案】1.D 2.B 3.D 4. B 5. C 6. C 7. D 8.A 9.A 10.C
11.B 12.A 13.D 14.C 15.A 16.A 17.C 18.D 19.B 20.C 21.(1)④⑤ (2)B上升A下沉 (3)地面由A流向B,高空由④流向⑤,垂直方向是A地下沉,B地上升。
课后练习二
(2008山东卷)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1~2题。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mm)
1月平均气温(℃)
夏季平均气温℃
生产成本
(元/千克)
中国某产区
8~12
490~660
-1~-8
19~23
0.64
美国某产区
15~17
470~520
6~8
18~21
2.05
北半球最适宜区
8~12
560~750
>-14
19~23
1.20
1.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 B. 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
2.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07海南地理卷)下图中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中心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3~4题。
3、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4、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
C. ⑥或⑧ D. ③或⑦
(2007 江苏南通)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5~6题。
5.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6.在上题所示期间,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刮西北风 B.开普敦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
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读8月份中纬度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7—9题。
第1—3题
7.图中P、K处分别是
A.冷锋、冷锋 B.冷锋、暖锋 C.暖锋、暖锋 D.暖锋、冷锋
8.该天气系统在1—7处的剖面图正确的是
第2题
A
B
C
D
9.此时因锋面活动造成我国北方的灾害性天气是
A.伏旱 B.寒潮 C.沙尘暴 D.暴雨
(2009.淮安)阅读下面的气候资料,回答10~12题。
地区
气候资料
1月均温
7月均温
12-2月降水量
6-8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
①
26℃
26.5℃
643
612
2480
②
-10.7℃
24.8℃
45
321
680
③
8℃
25℃
345
32
740
④
6.4℃
27.5℃
105
425
1015
10.气候资料中四个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排序正确的是
A.①水稻②冬小麦③玉米④甜菜 B.①天然橡胶②冬小麦③葡萄④水稻
C.①椰子②甜菜③油橄榄④甘蔗 D.①甘蔗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柑橘
11.表中气候资料与国家主要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A.①英国 B.②中国 C.③智利 D.④美国
12.表中四个气候区荒漠化现象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完成l3~14题。
13.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4.在④风带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其类型、性质和方向可能是
A.风海流、暖流、自西北向东南 B.密度流、暖流、自东向西
C.补偿流、寒流、自西南向东北 D.风海流、寒流、自西向东
下图为我国某地夏季某日天气系统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四个城市。甲地气压990百帕,乙地气压l010百帕。读图完成15~17题。
15.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最可能是
16.丙地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7.当前丙地潜水补给量较丁地多,下列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A.丙地地形比丁地平坦 B.丙地植被较丁地覆盖率高
C.丙地地表水较丁地丰富 D.丙地当前处于雨区,丁地为晴天
图为乌鲁木齐(43047/N)、拉萨(29040/N)、重庆(29031/N)、海口(20002/N)四个城市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与四个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乌鲁木齐 B.②一海口 C.③一拉萨 D.④一重庆
19.关于四地气温变化的特点和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温年较差最小是因为太阳辐射弱 B.②地夏季温度较高是因为深居内陆
C.③地夏季气温较低主要受地势的影响 D.④地气温年较差最大是因为纬度最高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是2月10—12日某地区锋线移动情况,读下图回答20~21题。
20.该锋面属于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暖锋
21、有形成云雨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锋面移动速度减慢 B.锋面性质发生变化
C.暖气团中水汽含量很少 D.冷气团中水汽含量很少
22.10--12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的时刻出现于
A.11口的深夜 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 D.12日的日出前后
23.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
(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相关。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
(4)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有B:A+C+D,但是,这些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 ,这种趋势带来的具体危害是 。
24.(2008.苏北五市联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D、C两处相比 处气温较高, 处气压较高。A、D两处相比,白天 处气温较高,夜晚则 处气温较高。
(2)图中所示的是 天气系统,数字代号所表示的现象分别是:① ,② ,③ 。
(3)若该锋面形成了我国北方的暴雨天气,这时,影响亚洲的主要气压中心是 ,我国盛行 季风和 季风。
25、中新网2008年1月27日电:中央气象台26日下午六点钟发布了最高等级的暴雪红色警报:受来自乌拉尔山地区高压脊前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未来三天,南方大部分地区仍将维持阴雨雪天气,南方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雪,江南东部和南部、华南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希望有关各方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的南支西风气流中部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相比,青藏高原近地面
①1月,存在冷低压 ②8月,存在暖低压 ③1月,存在冷高压 ④8月,存在暖高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从降水的形成条件看,在此次大到暴雪的形成过程中,南支西风气流与A气流所起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案】1.A 2.C 3、A。4、C 5.B 6.D 7、B 8、C 9、D 10.C 11. B 12.B
13.B 14.D 15.A 16.B 17.D 18.C
19.C 20.A 21.C 22.D 23.(1)晴夜少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丙
(2)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甲
(3)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 乙
(4)大气中C02等温室气体增加 引起海平面上升,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24.(1)D C A D (2)冷锋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云层反射 (3)亚洲低压 东南 西南
25(1)受喜马拉雅山脉及青藏高原的阻挡。(2)D (3)南支西风气流为降雪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A气流加快了水汽的凝结过程。
13
平湖地理社区——当湖高级中学 (葛君制,张正春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