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风险评价报告
污水处理车间
2012年
评 估 人 员 表
姓名
职务
签字
评价组组长
邱志军
车间主任
成员
王 君
安全、生产副主任
吕志刚
支部书记
胡瑞华
工艺副主任
原 雨
机电副主任
安 平
维修段长
郭敏敏
化验段长
纪 芳
资料管理员
目 录
1、目的 1
2、评价范围 1
3、风险评价的依据 1
4、风险评价程序和风险评价方法 1
4.1风险评价程序 1
4.2风险评价方法 2
5、危险性分析 2
5.1物料危险性分析 2
5.2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 3
5.3甲类仓库危险性分析 5
6、风险评价 5
6.1方法介绍 5
6.2风险评价 8
6.2.1生产过程风险评价 8
6.2.2甲类仓库风险评价 8
6.2.3配电房风险评价 9
6.3风险评价结果 11
风险评价报告书
一、目的
为规范污水处理车间风险管理工作,识别和评价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风险程度等级,采取相对应的风险控制策措施,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二、评价范围
评价小组从车间工作的全过程,对所有可能造成危害和影响的活动进行了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将车间作业过程及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排查、识别。
三、风险评价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5)《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
(6)《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7231-1987);
(7)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四、风险评价程序和风险评价方法
4.1风险评价程序
4.1.1准备阶段
明确风险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相关系统的技术资料;成立风险评价小组,制定工作计划。
4.1.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识别和分析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4.1.3风险评价
选择合理的风险评价方法,对确定的对象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4.1.4安全对策措施
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并制定实施期限,确定相关责任人。
4.1.5资料归档
风险评价的资料存入风险管理档案。
4.2风险评价方法
作业危害分析主要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设备设施的危害分析主要采取安全检查表(SCL)分析。
五、评价准则
使用推荐的风险评价方法,车间开展风险评价工作,按照以下方法开展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
5.1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表1: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定
等 级
标 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类似事故或事件。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5.2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
表2: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
等 级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人员
财产损失万元
停工
公司形象
5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死亡
>50
部分装置(>2套)
或设备停工
重大国际国内影响
4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丧失劳动能力
>25
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行业内、省内影响
3
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10
1套装置停工或设备
地区影响
2
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
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
<10
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
公司及周边范围
1
完全符合
无伤亡
无损失
没有停工
形象没有受损
5.3风险等级R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表3: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R
风险度
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21~25
巨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15~16
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6~12
中等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2年内治理
1~5
可接受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或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注:R=L×S—危险性或风险度(危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发生事故的频率)
S——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5.4风险评估表
严重性
可能性
1
2
3
4
5
1
1
2
3
4
5
2
2
4
6
8
10
3
3
6
9
12
15
4
4
8
12
16
20
5
5
10
15
20
25
六、风险信息的更新
6.1在下列情况下安全检查表(SCL)分析记录和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进行更新:
---工艺指标或操作规程变更时;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有新项目;
---有因为事故、事件或其他而发生不同的认识;
---其他变更。
6.2如果没有上述变化时,部门一年进行一次评审或检查风险识别的结果。
七、评价结果:主要危害因素、风险及控制措施
依据安全检查表(SCL)和工作危害分析(JHA)为工具,以两个过程中的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及危害后果严重性S的综合评定结果R,按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评出车间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清单。
八、风险评价
8.1车间基本情况
污水处理车间前身为煤气厂净化车间生化工段,2007年煤气厂对废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于2008年元月正式成立了污水处理车间。
污水处理车间下设生化预处理工段、鼓风工段、生物滤塔工段、化验工段和维修工段。现有职工71人,设计日处理焦化废水240吨。目前生产车间焦化废水来水量为:夏季约120吨/日,冬季约160吨/日。
污水处理车间位于煤气厂东南,东邻煤气厂材料科,西邻煤气厂焦化车间,北邻煤气厂运输车队,南邻煤气厂活性炭车间。
污水处理车间有事故池一座600m3,位于车间东北角。用于发生应急事故时焦化废水的临时储存,可满足生产车间来水3日储量。
8.2生产过程
污水处理车间负责将生产车间(炭化车间、净化车间、制气车间、管线所)的剩余氨水、洗气水、洗氨水、管道冷凝水等工业废水通过本车间预处理、生物处理及深度净化处理系统,使得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及生物体得到净化处理,最终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而且大部分回用于生产系统,既节约生产用水,又减轻环境污染。
来自生产车间的工业废水首先进入重力除油池,通过重力自然沉降进行油水分离,下层重油及油渣外排回收,上层废水流至1#调节池。
1#调节池内的废水仍通过重力自然沉降进行油水分离,下层重油及油渣用泵提至集油池,上层废水用泵提至机械化澄清槽。
机械化澄清槽内的废水进一步进行油水分离,上层轻油通过收油装置流至集油箱,下层焦油渣由刮板输送机送到漏嘴排出槽外,中下层焦油通过液面调节器流至集油箱,澄清后的中上层废水经溢流至中间箱。焦油箱内焦油通过吸油泵提至集油池,进行油水分离及焦油收集。
中间箱内的废水通过陶瓷过滤器加压泵加压后送至焦碳过滤器,去除一部分悬浮物和油后送至陶瓷过滤器、氨氮吹脱塔,陶瓷过滤器主要用于去除重力沉淀法不能有效去除的微小颗粒固体、油类,氨氮吹脱塔即将空气与剩余氨水逆向接触,使废水中的溶解气体和易挥发的溶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从而脱除废水中污染物。
废水从氨氮吹脱塔高处落下,由底部进入AOP装置,通过溶汽罐提供的溶汽水,在AOP装置内产生大量细微气泡,将投加混凝药剂形成的矾花随气泡一起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通过上部刮渣机刮至干化池。废水则能过液面调节器流至SOCD装置。干化池污泥通过泵提升至污泥浓缩池1#。
废水在SOCD装置内与氧化剂发生装置提供的臭氧(O3)发生氧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溶解物质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易从水中分离排除的形态后溢流至废水调节池。
来自生活污水调节池的生活污水和废水调节池的废水通过泵提升至大厌氧池,沿一定水流轨迹混合并经生物菌降解一部分有机物后通过泵提升至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此时通过生物法将废水中残存大量有机物进行去除,出水至二沉池,经进一步重力沉降,上部清液溢流至混凝沉淀池。
二沉池底部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一部分去污泥浓缩池2#,一部分去厌氧池。大厌氧出水末端经回流泵进行污泥内部回流。好氧池8#混合液经回流泵回流至厌氧池。
混凝沉淀池通过投加混凝药剂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进一步进行混凝沉降,上部清液溢流至中间池,底部污泥通过污泥泵抽至污泥浓缩池2#。
污泥浓缩池1#、2#污泥通过泵提升至污泥压滤机进行压滤。
中间池废水经泵提至OBF生物滤塔,通过滤层过滤夹带的悬浮物后去清水池,清水池经泵或溢流至清水池集水井,用于生产车间洒水和生产熄焦系统,多余部分外排。
污泥压滤机
SOCD装置
AOP装置
氨氮吹脱塔
生产废水
1#调节池
焦碳过滤器
废水调节池
混 凝
沉淀池
中间池
厌氧池
缺氧池
好氧池
二沉池
生物滤塔
清水池
集水井
回用
外排
溶气水
O3
絮、助凝剂
空气
油渣
2#调节池
混合液
污泥
干化池
1#污泥
浓缩池
2#污泥
浓缩池
浮渣
污泥干
陶瓷过滤器
机械化澄清槽
中间箱
碱剂
浮油
重油
集油箱
泵
泵
重 力
除油池
污泥
絮、助凝剂
生活污水
集 水 井
生活污水
调 节 池
大厌氧池
8.3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8.4评价小组
车间成立风险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
组 长:邱志军(车间主任)
成 员:王 君(安全、生产副主任) 吕志刚(支部书记)
胡瑞华 (工艺副主任) 原 雨(机电副主任)
安 平(维修段长) 郭敏敏(化验段长)
纪 芳(资料管理员)
8.5危险性分析
8.5.1物料危险性分析
8.5.1.1焦化废水
焦化废水中含有氨、酚、烷烃等有机物,以及少量的煤焦油和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与皮肤接触对人体产生危害;泄漏对土壤、水体产生危害,引发环境污染事故。
其中氨水具有腐蚀性,易挥发出气体氨,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接触氨的皮肤出现红斑等。
其中酚具有毒性、腐蚀性。其水溶液很易通过皮肤引起全身中毒;其蒸气由呼吸道吸入,对神经系统损害更大。酚对水产和不生微生物、农作物都有一定的毒害。
其中煤焦油为易燃液体,遇明火、高热会燃烧。长期接触皮肤会引起皮炎、中毒性黑皮病,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确认为致癌物。
8.5.1.2烧碱(氢氧化钠)
污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氢氧化钠,通常称为烧碱,或叫火碱、苛性钠,具有腐蚀性。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会腐蚀表皮,造成烧伤。
8.5.1.3污泥
煤气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处理污泥为含酚废物,具有毒性。与皮肤接触对人体产生危害;泄漏对土壤、水体产生危害,引发环境污染事故。
8.5.2生产作业过程危险性分析
根据污水处理生产作业过程,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进行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
8.5.2.1机械伤害
鼓风机、水泵等设备的机械转动部分对人体缠、压造成的伤害。
8.5.2.2起重伤害
从事电动葫芦起重药剂或设备作业时,由于脱钩、钢丝绳断裂或绞入钢丝绳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8.5.2.3触电
当人体接触带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造成的伤害。
8.5.2.4淹溺
在池上或池面进行水质取样或其他作业时落水,造成的人体伤害。
8.5.2.5灼烫
配置氢氧化钠溶液时,强碱溅撒到身体引起的灼烧。
8.5.2.6火灾
动火作业时引发的火灾或电器设备着火引发的火灾。
8.5.2.7高处坠落
高处作业时造成的人体伤害。
8.5.2.8容器爆炸
溶气罐操作不当引起的压力容器爆炸。
8.5.2.9中毒和窒息
对氨氮吹脱塔、陶瓷过滤器、焦炭过滤器、SOCD装置进行罐内作业时,造成的人体伤害。
8.6评价过程
8.6.1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对本车间的生产过程进行风险分析。(见附表一至附表十一)。
8.6.2用安全检查(SCL)分析对本车间的主要设备设施进行风险分析。(见附表十二至附表十五)。
8.6.3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对配电房、药剂仓库进行风险分析。(见附表十六、十七)。
8.7评价结果
风险评价结果值以每个评价目标的最大风险值来度量,则综合如下表:
序号
目标
风险等级
备注
1
生产过程
10
可接受
2
药剂仓库
8
可接受
3
配电房
8
可接受
通过风险分析评价,本车间重点部位的风险等级分别为可接受水平,不存在重大风险。
8.8附件
8.8.1作业清单
8.8.2设备设施清单
8.8.3风险控制清单
8.8.1作 业 活 动 清 单
序号
作业岗位
作业活动
1
预处理工段
1、负责系统开、停车操作以及日常巡检工作。
2、按要求配置絮凝剂、助凝剂、碱剂等溶液。
3、负责带式压滤机的出泥及加药的正常操作。
4、负责陶瓷过滤反冲洗工作。
5、按时做好操作记录和交接班工作记录。
2
生物滤塔工段
1、负责系统开、停车操作以及日常巡检工作。
2、负责生物滤塔反冲洗工作。
3、负责废水进水量及生活污水量的调节。
4、负责给生产车间补充回用水。
5、按时做好操作记录和交接班工作记录。
3
鼓风工段
1、负责系统开、停车操作以及日常巡检工作。
2、负责鼓风机的开停车操作以及日常巡检工作。
3、负责鼓风机风量的调节。
4、按时做好操作记录和交接班工作记录。
4
化验工段
1、负责车间废水处理过程水质取样、制样以及分析等工作。
2、负责化验仪器的保养管理。
3、按时做好操作记录和交接班工作记录。
5
维修工段
1、负责车间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2、负责车间照明和配电室的维护管理。
3、负责动火作业。
4、按时做好操作记录和交接班工作记录。
8.8.2设备设施清单
序号
设备设施名称
数量
所在工段
备注
8.8.3风险清单
序号
风险名称
单位
作业活动
可能导致事故
等级
控制措施
备注
附表一
污水处理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工作任务: 系统开车 工作岗位: 生产车间
分 析 员: 胡瑞华 日 期: 2012.8.10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潜在危害/事故
L
S
R
风险
等级
现有控制措施
备 注
1
检查管道、阀门、手孔
管道破裂、阀门损坏
废水泄露
污泥泄露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管道、阀门等设备。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5、制定了《车间废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制定了《车间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检查风机、泵等设备
出现设备故障
影响后续正常生产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风机、泵等设备。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3、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3
检查电器仪表等指示器
工作不正常
影响生产
2
4
8
可接受
1、选用有资质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产品、定期检测。
2、作业前认真检查仪表
3、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4、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4
检查各调节池液位
液位过低或过高
设备损坏
废水泄露
污泥泄露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管道、阀门等设备。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5、制定了《车间废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制定了《车间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
检查安全附件
测量不准确、损坏
影响生产
2
4
8
可接受
1、选用有资质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产品。
2、定期对安全附件进行检测。
发生事故
2
5
10
中等
1、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配备有应急救援器材。
5、选用有资质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产品。
6、定期对安全附件进行检测。
6
检查作业场所
作业场所杂乱
影响生产
2
3
6
可接受
1、作业前进行打扫。
2、专人负责。
7
按次序开启开关、阀门
顺序错误
影响生产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设备损坏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废水泄露
污泥泄露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3、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4、制定了《车间废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制定了《车间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附表二
污水处理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工作任务: 系统停车 工作岗位: 生产车间
分 析 员: 胡瑞华 日 期: 2012.8.10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潜在危害/事故
L
S
R
风险
等级
现有控制措施
备 注
1
检查管道、阀门、手孔
管道破裂、阀门损坏
废水泄露
污泥泄露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管道、阀门等设备。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5、制定了《车间废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制定了《车间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按次序关停开关、阀门
顺序错误
设备损坏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废水泄露
污泥泄露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3、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4、制定了《车间废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制定了《车间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发生事故
2
5
10
中等
1、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配备有应急救援器材。
5、选用有资质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产品。
6、定期对安全附件进行检测。
3
清洁整理现场
未整理、整理不完全
影响下次生产
2
3
6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3、制定奖惩管理制度。
附表三
污水处理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工作任务: 溶气罐开停车 工作岗位: 预处理工段
分 析 员: 胡瑞华 日 期: 2012.8.10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潜在危害/事故
L
S
R
风险
等级
现有控制措施
备 注
1
检查管道、阀门、手孔
管道破裂、阀门损坏
废水泄露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管道、阀门等设备。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5、制定了《车间废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检查安全附件
失灵、损坏
发生事故
2
5
10
中等
1、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配备有应急救援器材。
5、选用有资质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产品。
6、定期对安全附件进行检测。
3
按次序开启开关、阀门
顺序错误
影响生产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废水泄露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3、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4、制定了《车间废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
按次序关停开关、阀门
顺序错误
设备损坏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废水泄露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3、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4、制定了《车间废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发生事故
2
5
10
中等
1、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配备有应急救援器材。
5、选用有资质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产品。
6、定期对安全附件进行检测。
污水处理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附表四
工作任务: 臭氧装置开停车 工作岗位: 预处理工段
分 析 员: 胡瑞华 日 期: 2012.8.10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潜在危害/事故
L
S
R
风险
等级
现有控制措施
备 注
1
检查管道、阀门、手孔
管道破裂、阀门损坏
影响生产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管道、阀门等设备。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2
检查电器仪表等指示器
工作不正常
影响生产
2
4
8
可接受
1、选用有资质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产品、定期检测。
2、作业前认真检查仪表
3、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4、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3
检查循环冷却水箱液位
水位过低、水温过高
设备损坏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水箱水位高度及水温。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4
按次序开启开关、阀门
顺序错误
影响生产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设备损坏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水箱水位高度及水温。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5
按次序关停开关、阀门
顺序错误
设备损坏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污水处理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附表五
工作任务: 配置氢氧化钠溶液 工作岗位: 预处理工段
分 析 员: 胡瑞华 日 期: 2012.8.10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潜在危害/事故
L
S
R
风险
等级
现有控制措施
备 注
1
转运药剂
转运工具故障
周围环境复杂
人员砸伤、设备损坏
2
2
4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行车、手推车等设备。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选择周围环境合适时转运。
药剂泄漏、人员灼伤
2
4
8
可接受
1、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2、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3、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4、配备有应急救援器材。
5、制定了《车间废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检查药剂罐管道、阀门
管道破裂、阀门损坏
药剂泄露、人员灼伤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管道、阀门等设备。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5、制定了《车间废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
检查药剂罐
有杂物
影响生产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药剂罐,清除杂物。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设备损坏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药剂罐,清除杂物。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
投加药剂
接触化学品
人员灼伤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制定了《车间废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
依次开启搅拌、药剂出口阀及加药计量泵
顺序错误
设备损坏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污水处理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附表六
工作任务: 陶瓷过滤器反冲洗 工作岗位: 预处理工段
分 析 员: 胡瑞华 日 期: 2012.8.10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潜在危害/事故
L
S
R
风险
等级
现有控制措施
备 注
1
检查管道、阀门
管道破裂、阀门损坏
废水泄露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管道、阀门等设备。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5、制定了《车间废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检查需反冲洗陶瓷过滤器
与系统未隔绝
影响运行系统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连通阀门是否关闭严密。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3
检查2#调节池液位高度
液位高
废水溢池、泄露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察看2#调节池液位高度。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5、制定了《车间废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
按次序开启开关、阀门
顺序错误
影响冲洗效果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5
按次序关停开关、阀门
顺序错误
影响冲洗效果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附表七
工作任务: 污泥压滤 工作岗位: 预处理工段
分 析 员: 胡瑞华 日 期: 2012.8.10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潜在危害/事故
L
S
R
风险
等级
现有控制措施
备 注
1
检查脱水药剂罐
有杂物
影响生产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药剂罐,清除杂物。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设备损坏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药剂罐,清除杂物。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
检查药剂罐管道、阀门
管道破裂、阀门损坏
药剂泄露、影响生产、人员滑伤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管道、阀门等设备、清理作业现场卫生。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5、制定了《车间废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
配置脱水药剂
药剂量不够
搅拌时间短
影响生产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
检查主机、辅机、及各部润滑
出现设备故障
影响生产
2
4
8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主机、辅机等设备,保证润滑部位良好。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5
按次序开机
顺序错误
影响生产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滤布撕裂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6
运行检查
滤布跑偏
滤布撕裂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严格执行车间巡检制度。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进料污泥量不适
调理效果不适
主机转速不适
影响生产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严格执行车间巡检制度。
7
污泥干拉运
转运工具故障
周围环境复杂
人员砸伤、设备损坏
2
2
4
可接受
1、作业前认真检查行车、手推车等设备。
2、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选择周围环境合适时转运。
污泥泄漏
2
4
8
可接受
1、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2、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3、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4、配备有应急救援器材。
5、制定了《车间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
按次序停机
顺序错误
原料浪费
2
4
8
可接受
1、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污泥泄漏
2
4
8
可接受
1、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2、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3、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4、配备有应急救援器材。
5、制定了《车间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污水处理车间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附表八
工作任务: 进入机械化澄清槽、陶瓷过滤器、焦炭过滤器、SOCD装置内部作业 工作岗位: 维修工段 、预处理工段
分 析 员: 胡瑞华 日 期: 2012.8.10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潜在危害/事故
L
S
R
风险
等级
现有控制措施
备 注
1
检查机械化澄清槽、陶瓷过滤器、焦炭过滤器、SOCD装置与运行系统
未隔绝
人员中毒和窒息
2
5
10
中等
1、作业前认真检查连通阀门是否关闭严密,并在阀后加装盲板。
2、制定了正确的操作规程。
3、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
4、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5、配备有应急救援器材。
6、执行《煤气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确定罐内状况
氧气浓度不足
有刺激性、有毒气体
有残存废水
人员中毒和窒息
2
5
10
中等
1、制定进入限制性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清洗罐内表面,冲洗并排出废水,通风。
3、做空气分析试验、通风至氧气浓度大于18%
4、作业人员佩戴合适的呼吸装备—压缩空气呼吸器或长管呼吸器。
5、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穿戴个体防护服、携带吊带和救生索。
6、操作人员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