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职院校学生学习职业指导课程的方案与意义
张梦媛
论文摘要:职业指导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延伸和发展。为了提职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就业指导应向职业指导转变。职院应从理念、知识、技能三个层面来明确学生职业指导的内容,实施市场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提高学生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职院学生 职业指导 方案
职院职业指导主要是指教育者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进行职业观教育、职业选择分析、职业心理分析、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学生个人、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加强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一)加强职业指导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内在需求
职业指导就像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一个纽带,把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着力进行职业指导,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自身素质。通过职业指导,学校可以了解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按照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增强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针对性。
(二)加强职业指导是学生认识职业要求有效路径
“职业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社会,消除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困惑,协助学生科学进行生涯规划,及早了解职业所要求的素养。”
(三)加强职业指导是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的必然选择
“美学家卡希尔曾说: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索的最高层面。人最难认识和发现的就是自我。”
二、职院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职业指导的领域是包括学校在内的整个社会,职院职业指导主要是指教育者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进行职业观教育、职业选择分析、职业心理分析、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
(一)职业理念引导是前提
理念引导是进行职业指导的前提。职业观的培养应该是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职业观的形成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职业指导的首要内容就是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职业指导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职业观的指导。
(二)职业知识传授是基础
如果说职业是学生求学的灯塔,那么职业知识的传授和指导就是职业指导的基础。职业指导应指导学生了解我国总体的就业形势,了解职业的种类和分类,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使学生充分了解全国性的职业政策和主要就业途径;指导学生认识了解目标需求形势、岗位职业素养要求、供需信息发布及查询、目标职业的发展趋势等。
(三)职业技能辅导是重点
进行职业技能指导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应对目标职业的就业竞争意识和能力。一是个人形象设计技能的辅导;二是职业素养的训练;三是职业道德的养成,通过工作责任感、规范意识、质量意识以及服务意识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增强融合意识,增强沟通能力,增强职业适应性。
(四)职业生涯规划是核心
职业生涯专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人们一生中所从事的职业和所走过的职业生活的历程。因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成为学生职业指导的核心内容。
三、加强职院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方案
最大限度地通过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充分就业是职业指导工作的最终价值追求与核心任务,加快职业指导的专业化、个性化、市场化进程,突出实践性、互动性和主体性是地方高校职业指导的基本方案。
(一)加强专业化,突出实践性
职业指导专业化是指制定专业化标准、配备专业水准的职业指导人员和专业化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使用专业化的工具。应从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引导、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突出实践性,加强针对性。
(二)推进个性化,突出互动性
一对一的个别咨询不仅是广大学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学校增强学生就业力的重要手段。
(三)加快市场化,突出主体性
职院的职业指导工作要从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职业指导从市场出发,围绕市场的需求调整学校的职业指导的行为选择方向、目标和具体的工作安排,充分利用和挖掘社会资源,应走入人才市场加强与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应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再者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配合,突出学生、家长的主体性和市场变化的主体地位,广泛调动,全员行动,提高职业指导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雅珍.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8):45.
[2]郭宝亮等.职业指导发展与大学生充分就业[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2):244.
[3]韩同吉等.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推动[J].青少年生涯辅导,2009(8):413.
[4]刘芳.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17.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