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隐蔽检查与记录的要求.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78120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隐蔽检查与记录的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隐蔽检查与记录的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隐蔽检查与记录的要求     在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中,要求建设各方依据建筑法规、规范、标准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将质量检查数据记录在案,包括施工记录,最终形成加固工程竣工资料。施工记录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为确保建筑过程质量、安全的各种检查记录的统称,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是施工记录的重要内容。     隐蔽工程是指上道工序被下道工序所掩盖,经掩盖后,其自身的施工质量无法再进行检查的工程。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是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并通过规范规定的表格形式将隐检项目的检查内容、质量情况、检查意见、复查意见等予以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在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中,序列为“表C5-1”。建筑结构加固工程隐蔽检查与记录主要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报批稿)。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隐蔽工程质量是加固行业极其重要的检查内容,有所忽略或失实,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注意到《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报批稿)多次提示,在现实中,不法承包商无所不用其极——“盗用其它品牌标志”、“设计、施工单位错用术语”、“甚至48K的碳纤维冒充12K”等等,这类措辞的频度、力度、具体性、贬义性等是在建筑规范中所仅见。建筑结构加固工程隐蔽检查与记录所反映的工程客观内容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有效制约和控制。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尽职尽责做好的工作就是认真解读规范、理解规范,表格填写做到规范化,完整无缺、内容翔实、用词简洁,使填写的表格确实能真实地反映隐蔽工程的实际情况。     2.建筑结构加固工程隐蔽检查的程序     在完成隐蔽工程作业之后,由专业工长或质检员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加,共同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之后,由监理工程师签署检查意见与检查结论。若隐蔽工程验收存在问题,必须按照检查意见予以整改,整改后进行复查,并将复查意见及结论予以记录。隐检合格之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建筑结构加固工程隐蔽检查记录的内容     隐蔽工程检查虽曰“检查”,实质上是一项验收,是针对隐蔽工程做出的验收。     ①隐检项目     按实际检查项目的部位填写,具体写明子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施工工序主要隐检内容。     ②隐检部位     按实际检查项目的部位填写。     ③隐检依据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隐检依据包括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工程洽商;相关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程、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特殊的隐检项目如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应标注具体的执行标准文号或企业标准。     ④主要材料名称及规格/型号     描述清楚实际发生的材料、设备情况,如钢筋,应包括规格、型号、级别。     ⑤隐检内容     隐检内容是“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重要项目。隐检内容应描述清楚隐检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主要材料的复试报告单编号;主要连接件的复试报告单编号;主要施工方法等,必要时采用示意简图予以说明。     ⑥检查意见     检查意见明确,隐检内容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应予说明清楚。     ⑦检查结论     检查结论就是“同意隐蔽”或“不同意,修改后进行复查”两种,根据检查情况在表格的框中打勾。     ⑧复查结论     针对前次隐检问题进行复查,全面描述工程整改情况,根据复查情况给出复查结论。当复查结论仍是不合格时,工程按不合格品处置。     4.建筑结构加固工程隐蔽检查记录的填写范例 现以植筋工程为例,说明建筑结构加固工程隐蔽检查记录的内容。注:此表格仅供参考,施工时应根据设计及实际情况填写。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报批稿)19.1.6款“基材清孔及钢筋除锈、除油和除污的工序完成后,应按隐蔽工程的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本款规定了植筋工程隐检的节点条件是在完成基材清孔及钢筋处理后,并规定了植筋隐检的内容,包括有界面处理、植筋工程验收主控项目、一般项目的主要相关内容。    依据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工程洽商;验收规范;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对植筋工程隐蔽工程检查主要有以下内容,并在“表C5-1”即“隐蔽工程检查记录”中如实填写。    ⑴待植钢筋直径Φ12,试验编号为XX-XX。钢筋表面清洁无锈,无油,无污染物。    ⑵植筋钻孔孔径Φ16,钻孔深度H=200。植筋孔径、钻孔垂直度、孔位等允许偏差符合要求。    ⑶植筋胶采用自动搅拌、注射式,为“慧鱼”牌硬包装产品。试验编号为XX-XX。    ⑷钻孔后采用钢丝刷清孔,再用手动皮老虎清除孔内粉尘,如此反复3次。清孔后予以封堵孔口。    ⑸经照明观察,植筋孔壁完整、干燥,没有裂缝和其它局部损伤。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施工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及实际情况填写。    5.建筑结构加固工程其它子分部、分项工程隐检项目及要求详见下表所示。 序 分项工程 隐检项目 隐检要求 备注 1 混凝土构件 截面增大 工程 界面处理及涂刷结构界面胶(剂)质量 原构件混凝土界面打毛,修整后没有漏剔除的松动石子、浮砂,以及漏补的裂缝和漏清除的其它污垢,按设计要求涂刷界面胶   新增钢筋(包括植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位置 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新增钢筋或植筋与原构件的连接构造及焊接质量 焊接在注胶前完成;焊接部位距离注胶孔顶面不应小于15d,且不小于200mm 植筋质量 焊接在注胶前完成;焊接部位距离注胶孔顶面不应小于15d,且不小于200mm 预埋件规格、位置 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2 局部置换 构件混凝土 工程 界面处理及结构界面胶(剂)涂刷质量 原构件混凝土界面打毛,修整后没有漏剔除的松动石子、浮砂,以及漏补的裂缝和漏清除的其他污垢;按设计要求涂刷界面胶   补配筋和原钢筋连接方式及质量 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补配钢筋或箍筋品种、级别、规格、数量、位置等。 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3 混凝土构件 绕丝工程   界面处理质量 界面粗糙且无尖锐、凸出部位,棱角圆化,无松动骨料、浮灰、粉尘和未清除的污染物   绕丝间距 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退火钢丝、构造钢筋与原构件钢筋的焊接质量 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楔紧质量 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4 混凝土构件 外加预应力 工程 预应力拉杆或撑杆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预应力拉杆或撑杆的锚固件、撑棒、转向棒等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当采用千斤顶张拉时,应验收锚具、夹具等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锚固区局部加强构造及焊接或胶粘的质量 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5 外粘型钢 工程 界面处理 原构件混凝土界面打毛,修整后没有漏剔除的松动石子、浮砂,以及漏补的裂缝和漏清除的其它污垢   型钢骨架材料品种规格 设计要求 注胶 注胶饱满,空鼓率不大于5% 防护面层 设计要求 6 粘贴纤维复 合材料工程 界面处理 经清理后的混凝土表面洁净,干燥;修整后的骨料新面加固粘贴部位表面平滑,无棱角;粘预成型板时用工业丙酮酸擦拭粘贴面   胶液质量 胶液色泽均匀,无结块,无气泡,无污染物混入,初凝度符合规范要求 纤维织物剪裁 纤维织物按设计尺寸剪裁,无折痕 粘贴质量 胶液充分浸渍纤维织物且织物的铺层均匀压实,无气泡产生,无空鼓现象产生 7 外粘钢板 工程 界面处理 原结构表面打毛、糙化,含水率不大于4%,钻孔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型钢骨架的材料品种规格等 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注胶 材料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复试合格;有效粘接面积大于95% 防护面层 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8 钢丝绳网片 外加聚合物 砂浆面层 工程 界面处理 剔除原构件混凝土或砌体的风化层、腐蚀层;除去原钢筋锈蚀层和锈坑,必要时进行补筋;修整后清除松动的骨料和粉尘,并用清洁的压力水清洗洁净   网片规格、数量级粘贴位置、搭接长度等 网片的中心线位置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网片2组纬绳之间的净间距偏差不应大于10mm;网片的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若施工图未注明时,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且不应位于最大弯矩区 9 承重构件 外加钢筋网 -砂浆面层 工程 界面处理 逐个修补裂缝和损伤;修整后清除松动的骨料和粉尘,并用清洁的压力水清洗洁净   钢筋网制作 由下而上逐层进行;与原结构拉结采用穿墙S形钢筋时与钢筋网片电焊符合《钢筋焊接验收规程》;采用种植Г形剪切销钉、胶粘螺杆或尼龙锚栓时,其孔径、孔深及间距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网安装 钢筋网片的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网片间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钢筋网与原构件正偏差不大于1mm,且没有负偏差 10 砌体柱外加 预应力撑杆 加固工程 界面处理 修整后结构平整,截面的棱角打磨成圆角,其半径在15mm~25mm之间   撑杆的制作 在现场附近制作,在原结构表面划线定位;制作撑杆材料的品种、规格;组合肢的形状,上下段的抵承板尺寸,板厚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14mm;锚栓品种及固定方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1 混凝土及砌 体裂缝修补 工程 原结构界面处理 在裂缝两侧100mm范围内原构件表面打磨至露出坚实的骨料新面,检查无油污后用压缩空气清理干净;   修补方法及施工质量 ①见“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工程”内容; ②压力灌注法注胶或浆料修补 ⑴裂缝修补胶的品种、型号、及进场复验报告以及所配制胶液的初始粘度; ⑵注胶质量(压力控制;应从下到上顺序进行;在注胶压力下,上部注胶嘴有胶流出或在注胶液适用期内,吸胶率小于0.05L/min) 12 植筋工程 界面处理 孔洞清理干净,无粉尘,干燥;孔壁完整无裂纹;所用钢筋无未打磨干净的旧锈和新锈   植筋位置 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应放线确定 注胶质量 胶液色泽均匀,无结块,无气泡,无污染物混入,注胶时空气全部排除 植筋焊接质量 焊接在注胶前完成,焊接部位距离注胶孔顶面不应小于15d,且不小于200mm 13 锚栓 工程 锚栓质量 质量证明文件及复试报告   原构件清理、修整 设计要求 锚栓位置 设计要求 锚固质量 安装是否到位、注胶是否合格;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 14 灌浆料 施工 界面处理 混凝土界面 打毛深度应达到骨料新面,且均匀、平整;凿除原截面棱角   一般砌体构件 凿除勾缝砂浆、已风化的块料面层和抹灰面其它装饰层。 外观质地光滑且强度高的砌体构件 打毛表面至少2处,深度3~4mm;打毛后用界面剂涂刷 新增受力钢筋、箍筋及其他连接件、锚固件、预埋件与原构件连接(焊接)安装的质量 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加固修缮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