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XXXX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877751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XXXX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XXXX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XXXX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XXXX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前言(一) 工程概况及勘察等级1、工程概况拟建“XXXXXX市政道路工程”为XXXXXX水库周边的路网工程,由道路一(路宽12m,道路长0.5879KM)、道路二(路宽15.5m,道路长1.63KM)、道路三(路宽12m,道路长0.32KM)、道路四(路宽40m,道路长0.325528KM)、道路五(路宽16m,道路长0.214KM)及洛平新街(路宽43.5m,道路长1.067KM)共6条道路组成,道路四及洛平新街设计为城市级主干道,其余为城市级次干道,路面设计荷载标准为BZZ-100,道路分为左右两幅,设计基准期为20年。受建设单位委托,本次勘察范围为道路四及道路五,道路四、五位于场区的

2、南侧,几乎平行,距离约150m左右。其中道路四全长0.325528KM,道路段起点中桩里程:K0+000(中桩坐标:X= 2922355.217,Y= 365668.869;中桩设计高程H=1125.00);终点中桩里程:K0+325.528(中桩坐标:X= 2922418.343,Y= 365988.218;中桩设计高程H=1115.30),道路五全长0.214258KM,道路段起点中桩里程:K0+000(中桩坐标:X= 2922175.618,Y= 365697.838;中桩设计高程H=1119.264);终点中桩里程:K0+214.258(中桩坐标:X= 2922209.736,Y= 3

3、65909.362;中桩设计高程H=1115.571),两段道路均无桥梁及隧道工程。本工程建设单位为XXXXXXXX公司,设计单位为XXXXXXXXXXXXX公司。2、勘察等级根据现场踏勘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条规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确定如下:、根据工程规模和拟建物特征,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拟建场地地质情况、地形地貌复杂,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场地基岩为白云岩(可溶性碳酸盐岩石),为特殊性岩土,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根据以上3条,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确定为乙级。 (二)勘察工作任务及执行规范1、勘察工作任务我公司受“XXXX

4、XXX公司”委托,承接XXXXXXXX道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根据设计提供的委托勘察内容及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规范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内容为:(1)、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2)、查明沿线地段的地质构造、岩土的类型、性质及其分布,基岩风化层厚度及风化破碎程度,并提供岩土参数;(3)、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下水类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和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论证地表水、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4)、查明沿线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其密实度;(5)、查明沿线地段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发生和诱发

5、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6)、判定场地类别和地基的地震效应。(7)、查明沿线各地段裂隙、软弱夹层的分布、产状、充填物质及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天然容重,饱和容重,固结排水剪的内摩擦角、凝聚力,滑动面的残余内摩擦角、凝聚力,孔隙水压力系数等),查明裂隙、软弱夹层和缓倾角结构面的不利组合情况,评价其抗滑稳定性,查明各段边坡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可能的滑移影响范围,提供各段边坡设计所需要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并提出相应的稳定性分析及工程措施和建议。(8)、道路路基、路堑边坡和路堤工程地质评价; (9)、判定环境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

6、性。2、勘察执行的规范依据本次工程勘察执行以下规范:(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GJ004-89);(4)、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D70-2004);(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8)、工程测量规范(50026-93);(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

7、1)、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3)、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 22/45-2004;(14)、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 DB 22/46-2004;(三)勘察方法及工作量完成情况 根据本次勘察内容及要求,本次道路勘察的重点是详细查明道路沿线岩土构成及岩土质量,以及影响地基稳定性的不良地质因素,为地基基础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及具体的设计参数。为此,采取了工程地质测绘、岩土钻探、岩土样常规试验等工作方法,具体如下:1、1/500工程地质测绘:对场区地层岩性、地貌及地质构造、岩溶及地下水和不良地质进行了详细调

8、查,为场区工程地质勘察提供了指导依据。范围为道路边线两侧各100m,面积0.11KM2;2、工程测量:本次勘察测量放线,系依据规划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GPS16(X= 2922421.6720,Y= 365979.043)及控制点A59(X= 2922424.736, Y= 365902.491),并根据设计提供道路总平面图及道路中桩坐标进行实际测量定位放线,高程引测点为控制点GPS16,其高程为1117.60m,具体位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3、岩土钻探:为揭露道路工程场区土层特征及厚度变化,以道路中心桩为依据,每40.00m处为一横断面,布置3个钻孔,道路四钻孔左右间距为20m,道路五钻孔左

9、右间距为8m,共布置钻孔45个(其中道路四布置钻孔27个,钻孔编号为D4-1D4-27;道路五布置钻孔18个,钻孔编号为D5-1D5-18,详见钻孔平面布置图),钻孔钻入路面以下控制持力层深度3-5m。在钻探过程中,如遇岩体破碎或影响持力层选择的岩溶洞隙时,再按照上述要求加深钻孔深度。通过钻探较详尽的查明场地岩土的类别、构成剖面及平面分布规律。4、搜集相邻场地在建或已建建筑物的勘察资料,进行工程地质类比;5、岩土室内试验:土样按不同路段、土类型采集12件(硬塑红粘土6件,可塑红粘土6件),作土常规试验,用以评价场区土层工程力学性能;岩样按不同地层及岩性采集,共6件作室内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用以

10、评价岩基承载力值; 勘察工作量一览表 表一 工作项目工作量工作项目工作量工作项目工作量地质测绘0.11KM2钻孔施放45个土样12件钻孔定位测量1组日岩土层进尺300.5m(土层进尺:93.5m)岩样6件简易水位观测孔40孔/二、道路工程地质条件(一)气象条件XXXXX市属亚热带气候区,其特点是:冷暖气流交替强烈,季风高原气候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气候多变,光、热、水同季、日照少,阴雨多。拟建道路地区气候四季温和,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属于亚热带温润温和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5.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极端最高气温39.5(1952年7月5日),极端最低气

11、温-9.5 (1970年1月6日)。历年冬季积雪日数平均3.2天,霜日数12.7天,无霜期长达260天以上,雹日数2.2天,局部地区有雹灾。湿度较大,相对湿度76.9%左右。全年日照时数1412.6,日照百分率32%。全年主导风向北偏东,夏季主导风向南偏西。此外,晴天多南风,雨天多北风。拟建道路地区雨量较丰沛,年降水量在1120-1220毫米,全年分布不均,经常出现春旱和夏早现象,且降水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历史最高年降水量1664.7毫米,最少年为718.6毫米。年陆面蒸发量为588-630毫米。(二)工程环境本次勘察范围位于XXXXXXXX水库旁,交通便利。道路四、道路五路线基本从村庄边缘通

12、过,对村庄影响较小,道路经过范围有少量建筑需要拆迁,人口、建筑密度不大,地下管网以自来水管为主;其余勘察线路以耕地为主,分布少量空地,拟建道路多处与高压输电线交叉。故本路段工程环境较简单。(三)地形地貌拟建场区位于溶蚀残丘斜坡地貌区,拟建道路主要展布于缓丘、溶蚀残丘斜坡、洼地等小尺度地貌单元中。道路四地形总体呈西高东低之势,KO+0K0+040段地形高差较大,其余路段较平缓,道路范围内标高在1115.02-1135.00m之间,高差19.98m。道路五地形总体呈西高东低之势,整体较平缓,道路范围内标高在1113.89-1119.95m之间,高差6.06m。场区溶丘形态浑圆低矮,斜坡坡度较缓。场

13、区除现状建筑外,基本属农业用地范围,植被较发育。(四)地质构造据XXXXXX域地质图及现场勘测,拟建场地附近没有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断层、褶曲,也无活动断层发育。场地基岩产状,倾向为162,倾角26。根据节理裂隙调查, 场地基岩发育有两组优势节理,以闭合隐节理为主,贯通性多较差,结构面结合较差一般,节理面间距0.3m1.5m,节理裂隙张开度13mm,表面粗糙,一般无充填或泥质胶结。其中第一组节理产状为31080,节理密度为13条m;第二组节理产状为5575,节理密度为24条m。根据区域地质图及现场勘测,场内无破坏性断裂构造通过,区域地质构造稳定。除了岩体中的节理裂隙外,尚有溶蚀裂隙、沟槽、溶洞、石

14、芽等岩溶形态较发育,对岩体完整性及其工程性能有一定影响。(五)岩土构成及岩体质量单元划分据钻探资料表明,场地上覆土层依次为杂填土或耕土、红粘土等(各单体土层分布及厚度见表二);场地基岩为三叠系安顺组(T1a)白云岩。各岩土层自上而下特征如下:1、耕植土(Qpd):褐黄色灰黑色,多见植物根系及残茎,场地分布范围较广,局部缺失,结构较松散;2、杂填土(Qml):杂色,由碎石、粘土等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组成,结构松散,均匀性极差,回填时间为110年,主要分布在居民区及道路附近,场区分布面积小;3、红粘土(Qdl):场区主要土层类型,褐红、黄褐色,偶夹风化团块,按状态可分为硬塑、可塑、软塑。在剖面图上分

15、别用,表示。场区以硬塑、可塑为主,未见软塑。硬塑红粘土主要分布在道路四,可塑红粘土主要分布在道路五,道路四有少量分布。各单体土层分布及厚度统计表 表二建筑编号总土层厚度杂填土耕 土硬塑红粘土可塑红粘土范围值(m)平均值(m)范围值(m)平均值(m)范围值(m)平均值(m)范围值(m)平均值(m)范围值(m)平均值(m)道路四0.5-6.52.160-1.50.210-0.80.390-4.10.740-4.60.82道路五0.5-5.71.960-1.70.190-0.80.57000-4.11.24、基岩:场地基岩为三叠系安顺组(T1a)灰色、灰白色薄中厚层白云岩,局部含少量泥质,细晶结构,

16、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可见1cm方解石晶洞与溶孔发育,部分节理裂隙面充填方解石脉,部分节理裂隙面可见铁质浸染,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柱状。场地基岩以中风化为主,表层发育少量强风化及破碎中风化岩体。根据下伏基岩岩体的风化特征、裂隙特征、坚固性、完整性特征、岩溶发育特征及建筑性能,将场地下伏岩体划分为A、B两个岩体质量单元,各岩体单元质量指标见表三。岩体单元质量指标表 表三岩性单元代号岩 体 特 征岩 芯特 征岩石坚硬程度评 价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白云岩A岩质单元为强风化及破碎中风化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内局部发育浅层的溶蚀裂隙。砂砾状为主,局部碎块状及块状,RQD值一般为0。软岩破碎岩B

17、岩质单元以中风化白云岩为主,灰色、灰白色,薄中厚层,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见方解石脉充填短柱状为主,局部为柱状及砂状,RQD值一般为35-45%,局部为45%以上。较硬岩较破碎(六)、岩溶发育特征场区分布三叠系安顺组可溶性的薄-中厚层白云岩,岩溶问题对道路建设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现将场区岩溶发育情况分述如下:(1)、地表岩溶 根据我单位技术人员对道路沿线工程地质调查,地表未见溶蚀漏斗、裂隙、溶洞等岩溶现象。(2)、地下岩溶洞穴场区下伏基岩为可溶性碳酸岩,本次勘察实际钻探孔40个,遇岩溶洞悉1个,见洞率2.5,溶洞中有可塑红粘土充填,场地属岩溶微发育区,场地基岩岩溶形态除溶洞裂隙外,偶见溶孔发育,

18、溶孔内见方解石晶体,多发育在基岩浅部,溶洞裂隙发育特征详见表四:岩溶现象统计表 表四序号钻孔号岩溶形态洞隙高度(m)发育标高(m)顶板厚度(m)充填物性 状底板岩体单元评 价顶底1D4-11裂隙0.91121.731120.831.0可塑红粘土B有红粘土充填,无需处理(3)场区岩溶特征根据地面地质调查及钻探情况,场地岩溶情况不发育,但可能与钻孔布置间距较大,数量较少有关,根据岩溶地区相关经验及参考相邻场地工程地质经验,拟建场地岩溶具备以下特征:、岩体中的岩溶形态以表层溶蚀槽隙及溶蚀裂隙为主,另可见部分星散状小溶隙。溶槽和溶隙的形态,或呈单独出现,或呈串珠状垂直分布。、岩溶主要沿岩体垂直节理发育

19、,以垂直形态为主,其发育宽度一般不大,但深度可能较大。在平面上的发展与展布方向也受节理方向所控制。当两组溶蚀裂隙相互交错时,彼此渗透连通在岩体中形成网格通道,形成较大深度的溶蚀洞隙。、岩体中的岩溶洞隙,一般均有硬-软塑粘土充填,其特点是深度越大、标高越底,内部的充填物状态越软。(七)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拟建道路四北侧最近距离250m左右出为洛平水库,钻探期间为11月份,为枯水期,实测水位为1111.3m左右,水库设有泄洪闸,坝顶标高为1114.4m左右,拟建道路四设计道路标高最低点为1115.3m,且考虑到道路与水库距离较远,中间最大地形高度约1120m,可不考虑水库对道路的影响。 2、地下

20、水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内地下水主要可分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土层中,属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附近居民生活用水补给,埋深浅,主要赋存于地形低洼地带。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中,拟建场地下伏基岩为区域性含水岩组,节理裂隙较发育,为降雨入渗及径流水的良好通道,降雨易通过基岩中节理入渗及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以溶洞裂隙型为主,富水性中等。 据全部钻探结束48小时后钻探点孔内观测资料分析,钻孔水位分布在04.1.0m之间,地势较高位置钻孔以干孔为主,无统一水面及分布规律,主要为残余钻探用水及土体中的上层滞水。场地为碳酸盐地区,据XXXXX水文地质志记载及相邻场地抽水试验及水样分析资

21、料,结合邻近无工业废水、废渣等腐蚀性物质排放等因素,分析认为场地地下水属HCO3Ca.Mg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场地环境类型为湿润半湿润类场地。(八)填料选择及料场通过勘察,场内下伏基岩薄-中厚层白云岩可作筑路填料,储量丰富,质量较好,储量、质量都能满足工程要求,开采方便,可就近开采。其填料最小强度及最大粒径应满足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相关要求。场地红粘土为高液限土,不能直接作为路堤填料使用,若必须采用时,应进行处置。三、道路工程地质评价(一)道路工程场区稳定性评价通过道路四、道路五工程地质调查,场地内及附近无活动性断层、滑坡、高边坡、

22、土洞、岩溶塌陷等不利于工程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因此,场地稳定性良好,适宜建设。土层厚度不均对道路路基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根据开挖实际情况作结构或换填处理。区内岩土成分较复杂,不同岩质单元的强度不同,耕植土、杂填土为工程弃土,不可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其余岩土体均可满足拟建道路工程对地基强度的要求。(二)岩土力学指标1、土层(1)红粘土:取硬塑红粘土试验6件、可塑红粘土试验6件,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获取红粘土物理力学指标详见表五:红粘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表五 项目类别比重Gs含水量(%)重力密度KN/m3饱和度Sr(%)天 然孔隙比e液限WL(%)塑限WP(%)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

23、含水比w内聚力C(KPa)压缩模量ES1-2(Mpa)内摩擦角(度)样数n硬塑状范围值2.78-2.8247.5-67.315.9-17.595-991.375-1.96174-96.336.7-48.637.3-47.70.29-0.40.64-0.742.2-68.58.9-11.47.9-11.5平均值2.858.216.696.71.6886.143.242.90.350.67559.839.426标准差0.017.460.061.370.218.134.433.750.050.029.251.331.26变异系数0.010.130.040.010.1270.090.10.090.13

24、0.040.170.140.13修正系数0.860.889标准值47.38.4可塑状范围值2.70-2.8334-62.716.3-18.996-1001.0-1.69546-8427.3-4719.1-370.35-0.580.73-0.8339-574.4-8.05.4-8.0平均值2.7947.617.6981.3560.8536.524.40.460.7844.76.226.926标准差0.059.460.091.360.2312.977.046.50.080.046.751.240.96变异系数0.020.20.050.010.170.210.190.260.170.050.150.

25、20.14修正系数0.8750.885标准值39.16.1红粘土物理力学指标根据表五试验统计结果查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表A.0.3确定(见表六),同时参照贵阳地区经验及现场实际情况综合确定(见表七); 查表红粘土承载力特征值 表六土质单元含水比w红粘土承载力特征值fak(kPa)硬塑红粘土0.67222可塑红粘土0.78178土 质 单 元 力 学 指 标 表 表七 土质单元地基承载力基本允许值fa0(kpa)重度 (KN/m3)内摩擦角(度)粘聚力(kpa)压缩模量(Mpa)基底摩擦系数硬塑红粘土19016.68.047.39.80.30可塑红粘土15017.66

26、.039.16.20.25杂填土80(经验值)18.0(经验值)10(经验值)10.0(经验值)2.5(经验值)耕 土30(经验值)14.0(经验值)5(经验值)5.0(经验值)1.5(经验值)2、基岩(1)、岩石室内试验成果统计场地下伏基岩为白云岩,本次勘察道路钻孔取白云岩岩样6件,根据岩样室内饱和单轴抗压试验资料,其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表八:道路白云岩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表八岩性统计项目频数范围值平均值frm标准差r变异系数修正系数标准值frk中风化白云岩单轴抗压强度(Mpa)620.1-23.622.11.410.060.9521.0容重(KNm3)626.6-27.327.00.030.

27、01备 注:1、标准值公式:frkfrm; 2、=;3、1:1试样按0.89折算; 4、参加统计样品6件; (2)、岩石力学指标确定根据现场鉴别、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表3.3.3-1规定及相临场地工程经验,综合考虑岩溶、岩石自身泥质含量不均匀、继续风化等因素,岩石力学指标建议如下:A岩质单元:fa0400KPa =0.4 B岩质单元:fa02000KPa =0.65 r=27 (KN/m3)(三)道路路基持力层勘察结果表明:场区硬塑红粘土、可塑红粘土、 强风化、中风化白云岩均为良好的路基持力层。 (四)道路边坡评价1、边坡特征本次勘察的道路五以填方为主,最

28、大填方高度3.0m,分布在K0+080K0+160段,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建议按设计坡率分层碾压回填;道路四在K0+040左侧(顺向坡)及K0+160右侧(逆向坡)存在2-3m的岩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周围具备放坡条件,建议按1:1放坡开挖。2、边坡稳定性评价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如下:杂 填 土:=18.0KN/m3 Ck=8KPa k=8(经验值);硬塑红粘土:=16.6KN/m3 Ck=37.8Kpa(0.8系数折减) k=8.0;可塑红粘土:=17.6KN/m3 Ck=31.2KPa (0.8系数折减) k=6.0; 强风化(白云岩):=25KN/m3 Ck=80KPa k=25 e

29、=35(经验值);中风化(白云岩):=27KN/m3 Ck=300KPa k=29 frb=550 KPa e=55;结构面: Ck=60KPa k=18参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表4.5.1。3、边坡支护治理建议(1)道路五填方边坡可根据设计坡率分层碾压至道路设计标高;(2)道路四挖方边坡高度不大,可按1:1坡率放坡后,采用钢筋砼面板封闭处理;(3)坡顶、坡脚设置截排水沟,根据不同支护治理措施在坡面设置相应的泄水孔;(4)边坡支护工程严格按照逆作法、分层分段施工,遵循动态化施工设计原则; (五)路基工程评价道路四总长为325.528m,拟建道路起点与终点设计路面最

30、大高差9.7m,实际地面最大高差19.98m;道路五总长为214.258m,拟建道路起点与终点设计路面最大高差3.69m,实际地面最大高差6.06m。由于道路跨过不同岩土单元及岩溶发育地段,道路路基持力层变化大,路堑开挖将出现形式多样的边坡结构,因此,路基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拟建道路路基类型为一般路基,路基类型包括半挖半填路基、路堤和路堑,现按道路中心桩里程逐段评价:1、道路四:道路长325.528m,溶丘斜坡地貌部位,地面高程1115.02-1135.00m之间,高差19.98m,本段道路以挖方为主,局部有少量填方,最大填方高度约2.8m,路段分布杂填土、耕植土、红粘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安顺

31、组(T1a)薄中厚层白云岩。土层厚度0.56.5m,路段最大挖方高度3.0m,为岩质边坡,具备放坡条件,可按1:1放坡,坡脚设置护脚墙,采用喷射钢筋砼面板或喷播绿化或种植花草。硬塑、可塑红粘土,基岩均可作路基持力层。对于挖、填交接地带可适当加强路基刚度。2、道路五:道路长214.258m,溶丘斜坡地貌部位,地面高程1113.89-1119.95m之间,高差6.06m,道路为填方段,路段分布耕植土、杂填土及红粘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三叠系安顺组(T1a)薄中厚层白云岩。土层厚度0.55.7m,路段最大回填深度3m左右。填方时,应先清除表面耕土及杂填土,建议采用土石分层填筑的方法进行路基回填,最下层

32、为石,依次填筑土石,一层土一层石,水平分层,填土应采用易干、透水性好的土壤,同时对填方路堤进行压实(具体厚度、粒径、土石比根据设计要求),回填路段一般可按1:1.50坡率回填后护坡处理,设计时应根据具体高度、地形及回填材料等选作护肩、护脚、砌石、挡土墙路基。在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的斜坡上(包括纵断面方向)修筑路堤时,路堤地基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1.0m,台阶底应有2%4%向内倾斜的坡度。硬塑、可塑红粘土,基岩均可作路基、路堤挡墙持力层。对于挖、填交接地带可适当加强路基刚度。(六)地震效应评价据历史地震资料,XXXXX未发生6度以上的地震,各断裂构造也未发生过复活现象,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

33、范(50011-2010)条文4.1.1条和附录A.0.21条,道路四、道路五建设场地为抗震一般地段,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特征周期0.35s,第一组。场地现有土层杂填土、耕土为软弱土、红粘土为中软土,考虑各土层分布情况,综合评定为中软土,道路四平均土层厚度小于3m,且施工时场地表层土体被挖除,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强制性条文4.1.6条,综合确定道路四建筑场地类别为1类;道路五平均土层厚度小于2m,但考虑到此路段为回填区域,回填工作完成后,土层平均厚度大于3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强制性条文4.1.6条,综合确

34、定道路四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四、结论与建议 1、场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便利,无重要工业企业及水利设施,在居民区部分建筑拆除及分布于场区的高压输电线路移除后,有利于工程施工建设; 2、场区无不良地形地貌,无区域性活动断层通过,以缓丘斜坡地貌为主,未发现滑坡、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存在,自然斜坡稳定,路基稳定性好;3、道路施工回填时,应先清除表面耕植土、杂填土,采用土石分层填筑的方法进行路基回填,最下层为石,依次填筑土石,一层土一层石,水平分层,填土应采用易干、透水性好的土壤,同时对填方路堤进行压实(具体厚度、粒径、土石比根据设计要求)。红粘土、基岩作路基、路堤挡墙持力层。在地面自然横、纵断

35、面坡度陡于1:5的斜坡上修筑路堤时,路基基底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00m,且底部应有2%-4%的向内倾斜的坡度。对于挖、填交接地带可适当加强路基刚度;4、填方路基的压实度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表3.3.2.1的规定;5、本区属度地震区,应按规定进行设防;6、岩、土力学指标如下; 土 质 单 元 力 学 指 标 表 表七 土质单元地基承载力基本允许值fa0(kpa)重度 (KN/m3)内摩擦角(度)粘聚力(kpa)压缩模量(Mpa)基底摩擦系数硬塑红粘土19016.68.047.39.80.30可塑红粘土15017.66.039.16.20.25杂填土80(经验值)1

36、8.0(经验值)10(经验值)10.0(经验值)2.5(经验值)耕 土30(经验值)14.0(经验值)5(经验值)5.0(经验值)1.5(经验值)A岩质单元:fa0400KPa =0.4 B岩质单元:fa02000KPa =0.65 r=27 (KN/m3)7、拟建场区地下水埋藏较深,道路施工可不考虑地下水影响;但雨季施工时需作好截排水措施;8、根据钻探资料成果,各拟建道路土石比如下表:道路土石比表道路名称段号土方量(m3)岩石方量(m3)土石比备注道路四K0+00K0+2008081.7112457.523.93:6.07K0+00K0+352.5828083.690.010:0道路五K0+000K0+2003568.240.010:09、路基及路堤挡墙持力层应置于红粘土及基岩上。红粘土作路基,路堤持力层时,由于红粘土遇水膨胀,日晒收缩,所以应及时开挖,及时封闭处理;10、道路挖方边坡,高度小,但考虑为永久性边坡,且局部高度较大,建议对其进行专项边坡设计及支护;11、岩质边坡开挖爆破时,邻近开挖面必须采用控制爆破,避免破坏坡面岩体完整性。 12、若施工中发现特殊地质情况,请及时通过相关单位,共商处理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岩土地勘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