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名词解释 1、综合法:笼统地统计动物达到一定生产水平对某种营养物质的总需要量,而不剖析构成此需要量的各个组分。2、析因法:剖析构成总需要量的各个组分,分别计算各个生理活动或生产活动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通过建立特定的数学模型来计算动物总需要量。3.浓缩饲料: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预混料和添加剂预混料按一定比例配制并混合均匀的配合饲料产品,它通过配合一定比例的能量饲料即可构成全价配合饲料。4.必需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5.瘤胃氮素循环:饲料CP随采食进入瘤胃后,在瘤胃微生物作用下降解产生的NH3部分经瘤胃壁吸收进入血液,在肝脏合成
2、尿素后,部分又随唾液分泌再次返回瘤胃内降解成氨,这种氨和尿素在瘤胃与体液间循环的过程称瘤胃氮素循环。6.消化能(DE) :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后余下的部分能量。即消化能(KJ/kg)7.净能(NE) :指代谢能减去动物因采食而引起的体增热后余下的部分能量。8.微量矿物元素:指在动物体内含量占体重万分之一以下的矿物元素。如Fe、Cu、Zn、Mn、I、Se等。9.常量矿物元素1:指在动物体内含量占体重万分之一以上的矿物元素。如Ca、P、K、Na、Mg、S、Cl等。10.非必需氨基酸:在动物体自行合成或可由其它氨基酸转化而来,并非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11.维持:维持是指畜禽体重不增不减,不进行生产,
3、不做劳役,保持身体健康,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处于动态平衡的营养状态。12.粗脂肪:指饲料干物质中能溶于乙醚的所有成分,也称为醚浸出物。包括真脂肪和类脂质。13.理想蛋白: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与非必需氨基酸之间具有最佳平衡的蛋白质。14.代谢能(ME) :饲料总能扣除粪能、尿能、可燃性气体能后余下的部分能量。即代谢能(KJ/kg)15. 净蛋白质利用率:指供试蛋白质在动物体内的净存留量占进食蛋白质的百分比。即 NPU(%)=16.粗蛋白质:指饲料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含氮物。17.蛋白质饲料:在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质含量等于、大于20的饲料。17.能量饲料:在干物
4、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的饲料。18.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消化吸收饲料蛋白质转化为体组织(或畜产品)蛋白质的效率,即存留氮量占吸收氮量之百分比。19.过瘤胃蛋白:饲料中蛋白质未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完整地进入真胃的这部分蛋白质称过瘤胃蛋白。20.无氮浸出物:主要由易被动物利用的淀粉,主要由葡萄糖,双糖,单糖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组成。即无氮浸出物% =100-(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21.孕期合成代谢:指母猪妊娠期体增重高于饲喂同等饲粮的空怀母猪的现象。在同等营养水平下,妊娠母猪比空怀母猪具有更强的沉积营养物质的能力。22.佝偻病:是幼年生长家畜因钙、磷、
5、维生素D缺乏或钙磷比例失调等原因导致的骨骼病变,主要表现出骨端粗大,关节肿大,骨质疏松,骨骼变形。23.白肌病:由于动物体内维生素E或Se的缺乏所引起的肌肉营养不良。24.体增热,HI:指绝食动物在采集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25.美拉德(Meillard)反应:指饲料在加热情况下,还原性糖的羰基酸与蛋白质或肽游离的氨基之间的综合反应,生成不能降解的氨基一糖复合物的现象。美拉德反应会降低氨基酸的吸收与利用,降低饲料营养价值。26配合饲料 指饲料生产厂家按照一定的饲料配方生产出的符合动物营养需要、混合均匀且加工成一定形态的饲料产品。27饲料添加剂 是指在常用饲料原料
6、之外,为某种特殊的目的而加入配合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可饲物质,包括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28饱潲症 青绿饲料因加热或堆放不当,其中所含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被动物误食后造成动物亚硝酸盐中毒。29. 粗纤维(CF):指饲料经一定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乙醇和乙醚相继处理后余下的不溶有机物,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30. 饲养标准:在大量动物饲养实验结果和生产实践的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对各种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科学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五、问答题1、简述日粮配合的原则答:(1)选择合适的饲养标准,以满足饲喂对象动物
7、全面营养需要 (2)考虑供给营养物质的数量和饲料的适口性。(3)饲用原料能满足饲喂对象的营养要求,并与其消化道容积相适应。(4)注意经济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原料。(5)还要考虑其加工特性要求。2试述维生素A功能作用及缺乏症。答:维生素A功能作用: (1)维护视觉正常 ;(2)维护上皮组织完整 (3)骨骼正常生长所必需 ;(4)提高机体抗病力,免疫系统机能增强 。缺乏症:免疫机能下降,易患夜盲症、干眼病以及上皮组织细胞角质化等缺乏症。还可造成种畜繁殖障碍,如精液质量下降、流产、胎儿畸型,甚至丧失繁殖能力,骨骼厚度增加,造成脑干、脑脊髓压力升高,眼球突出,步态不稳等症状。 3简述单
8、胃动物对CP的消化机理并简要分析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答: 单胃动物对CP的消化机理起始于胃,盐酸使之变性,蛋白质立体的三维结构被分解,肽键暴露,接着在胃蛋白酶,十二指肠胰酶和糜蛋白酶等内切酶的作用下,蛋白质分子降解为各种多肽 ;在小肠中,多肽经羧基肽酶和氨基肽酶等外切酶的作用,进一步降解为游离氨基酸和寡肽, 游离氨基酸可在小肠主动吸收,2-3个肽键的寡肽被肠粘膜直接吸收或经二肽酶等水解为氨基酸后被吸收 。影响因素:1,动物因素:a,动物种类,b,年龄.随着动物年龄的增加其消化道的功能不断完善,对食入蛋白的消化率也相应提高。2,饲粮因素:饲粮中的纤维水平,蛋白酶抑制剂等均影响蛋白质的消化.
9、纤维物质对饲粮蛋白质的消化有阻碍作用.蛋白酶抑制因子,能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3,热损害:对大豆等饲料进行适当的热处理.能消除其中的抗原 。4影响动物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答:主要是动物、饲料、饲料的加工调制、饲养水平,包括:1,动物种类,年龄及个体差异 .2,饲料种类,化学成分,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3,饲料的加工调制及饲养水平 .5何谓过瘤胃氨基酸?氨基酸过瘤的营养意义何在?过瘤胃保护有哪几种方法?过瘤胃氨基酸又称瘤胃旁路性氨基酸、过瘤胃保护性氨基酸,就是将氨基酸以某种方式修饰或保护起来,以免在瘤胃中被微生物降解。氨基酸过瘤的营养意义在于可以避免氨基酸在瘤胃中被微生物降解为NH3,提高氨
10、基酸利用率。氨基酸的过瘤胃保护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应用氨基酸类似物、衍生物和聚合物;第二,进行氨基酸包被;第三,调节瘤胃外流速度、利用食糜管沟反射、应用真胃灌注技术等也是对氨基酸进行过瘤胃保护的有效途径。6试述成年反刍家畜日粮中利用尿素的条件及注意事项。答:反刍家畜日粮中利用尿素的条件有二,其一要有健全的瘤胃微生物体系,因而幼龄时期反刍家畜不能添加;其二是要有一定量的可利用碳水化合物提供微生物利用的碳源和能源。注意事项:(1)日粮中有足够非纤维性能源,通常将玉米、高粱、麦类等富含淀粉的谷物饲料粉碎后与尿素混合。 (2)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在912范围。(3)日粮中添加一定量微量元素及磷、硫等元素
11、 。(4)尿素用量以尿素氮代替日粮总氮量的1/41/3。逐步加到日用量,约需24周的适应期。如喂抗菌药物、瘤胃臌胀等停喂尿素,待病恢复后再逐渐饲喂。7简述钙的主要生理功能并列举幼龄和成年动物缺钙的主要表现症状。答:生理功能:(1)作为动物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2)参与载体组成转运和贮存营养素 ;(3)参与体内物质代谢;(4)生理防卫功能。主要表现症状:幼龄动物缺钙为骨软化症行走步态僵硬甚至骨折骨骼畸形 。成年动物为骨骼变形和造成骨折等。8.影响饲料净能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因素:1,动物种类。反刍动物进食后热增耗比非反刍动物的更大和更持久.2,饲料组成.不同营养素热增耗不同;纤纤素水平及饲
12、料形?影响,消化过程产热;饲料缺乏某些矿物质或Vit时,HI也增加.3饲养水平.9、简述我国现行饲料分类方法和编码规律 答:我国现行饲料分类将所有饲料分成8大类,运用7位编码其首位数18分别对应国际饲料分类的8大类饲料;第2,3位编码按饲料的来源形态生产加工方法等,即按我国惯用分类法确定的序号;最后4位数是指该饲料在同类中按汉语拼音顺序确定的序号。10何谓NPN饲料?它有何营养价值?如何合理利用?答:NPN饲料即非蛋白质饲料,指饲料用的氨盐,尿素双缩脲及其它合成的简单含氮化合物饲料;营养价值:作为瘤胃微生物营养氮源,起到间接补充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作用。合理利用:(1)日粮中有足够非纤维性能源
13、通常将玉米、高粱、麦类等富含淀粉的谷物饲料粉碎后与NPN混合。(2)掌握用量,逐步加量,约需24周的适应期 (3)日粮中添加一定量微量元素及磷、硫等元素。注意减缓NH在瘤胃内的释放速度 ; (4)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在912范围,注意瘤胃微生物利用NPN合成CP能力。(5)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不要将其溶水后饮用,不要在牛犊和羊羔日粮中使用。11.什么叫粗纤维?简述反刍动物粗纤维的消化机理.答: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消化机理:微生物消耗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不断产生纤维点解酶分解粗纤维的一个连续循环过程。微生物附着在植物细胞壁上,利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14、和其它物质作为营养物质。,使其自身生长系列产生低级脂肪酸,甲烷,氢,CO2,等代谢产物.也不断产生纤维分解纤维分解酶,在纤维分解酶作用下,粗饲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纤素大部分能被分解。部分果胶能用于合成微生物体内多糖。它是一种特殊结构物质,木质素不能被分解。12.请分析影响动物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因素?答:1,动物种类和年龄及个体差异.2,饲料种类,化学万分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3,饲料的加工调制及饲养水平.13何谓氨基酸互补作用?在养猪生产中如何平衡饲粮的氨基酸?答:氨基酸的互补是指在饲粮配合中,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氨基酸含量和比例的不同的饲料,合理配合,相互取长补短,弥补氨基酸的缺陷,使饲粮氨基酸组成达
15、到较理想状态,起到相互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 在养猪生产中:1,合理搭配饲料,充分发挥氨基酸的作用 .2,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降低饲粮粗蛋白质的水平,改善饲粮蛋白质品质,提高其利用率;3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按畜禽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平衡饲粮配方,是保证饲粮氨基酸平衡的有效的途径. 14简述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种类及其意义。答: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1,化学分析法;2消化试验,3平衡试验,4生长试验;5,比较屠宰测定. 意义:1,为动物营养物质需要量的确定和饲料营养价值基础数据,为机体营养缺乏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2,准确测定饲料或饲粮中可消化养分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用于估计动物对营
16、养物质的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3观察缺乏症状出现的程度,确定动物对养分的需求或饲粮的优劣;4,了解动物机体成分的变化和评定胴体品质. 15生大豆、生豆饼、粕为什么不能用做生长肥育猪和鸡的饲料?答:生豆粕中含有抗营养因子 :(1)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胰蛋白酶活性,使胰腺肿大, 影响胰蛋白酶分泌。(2)凝集素,与肠绒毛结合,影响养分消化吸收,还与红细胞结合,影响免疫功能 。(3)致甲状腺肿物,使甲状腺肿大 。(4)皂角素,破坏水表面张力,影响消化液作用,使红细胞溶解。 16试述微量元素硒主要作用机制及硒的缺乏症。答:硒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作为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的成分参与体内抗氧化作用。此酶可分解脂类代
17、谢所产生的过氧化物,从而保护细胞膜。缺乏症有:(1)白肌病 ;(2)营养性肝炎或肝坏死(多见猪和大鼠);(3)鸡渗出性素质和胰腺纤维化;(4)精细胞受损,影响繁殖。17简述能量饲料的营养特点。答:(1)谷实类饲料的共同营养特点是无氮浸出物含量特别高,一般都在70%以上,而粗纤维含量则很低,一般在5%以内,谷实类的干物质消化率很高,所以有效能也高;(2)根、茎、瓜类饲料的共同营养特点:干物质量都很低,一般不足20%;粗纤维通常不超过10%,而粗蛋白质也只有5%10%;(3)液体能量饲料的特点:其动物脂肪含ME达35MJ/kg。 18写出猪饲料消化能转换成代谢能的公式,并说明影响消化能转为代谢能的
18、效率的主要因素?答:代谢能(KJ/Kg)消化能(KJ/Kg) 影响消化能转为代谢能的主要因素是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日粮中蛋白质水平每提高1 ,消化能转为代谢能时降低0.202。氨基酸不平衡,也增加尿能损失。19按国际饲料分类原则和条件将下列饲料分类:玉米、金霉素、麦秸、砻糠、马铃薯、豆粕、血粉、棉粕、磷酸氢钙、泛酸钙、碘酸钙 、骨粉、生物素、烟酸、盐霉素、氯苯胍。麸皮、统糠、答: 能量饲料:玉米、麸皮、马铃薯; 蛋白质饲料:豆粕、血粉、棉粕; 矿物质饲料:磷酸氢钙、碘酸钙、骨粉; 维生素饲料:泛酸钙、生物素、烟酸; 添加剂:金霉素、盐霉素、氯苯胍。 20什么叫体增热?体增热产生的原因
19、试分析如何提高饲料代谢能利用率?答:HI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热增耗以热的形式散失. HI产生的原因:1, 营养物质代谢做功产热 ;2, 消化过程产热 ;3,与营养物质代谢相关的器官肌肉活动所产生的热 ;4,肾脏排泄做功产热 ;5,饲料在胃肠道发酵产热 。措施:合理搭配饲粮与提高饲粮营养平衡性,补充矿物质,维生素;添加部分油脂代替碳水化合物. 21试述玉米、麸皮、豆粕、鱼粉、棉粕、菜粕等饲料主要特点及其应用。答:玉米:在所有谷物饲料中含有效能最高。粗纤维低,消化率高;蛋白质平均8.6,必需氨基酸含量低,尤其是赖氨酸、蛋氨酸以及色氨酸;亚油酸含
20、量是谷物饲料最高者。日粮中玉米占能量饲料的比例不受限制。 麸皮:粗纤维较高,能量较低;粗蛋白质平均15左右,氨基酸组成好于小麦;钙少植酸磷高。麦麸物理结构松散、体积大、具有轻泻作用。雏鸡、蛋鸡日粮中用量不宜过高,雏鸡58,生长鸡1020,蛋鸡35,肉仔鸡最好不用麸皮。小猪不超过10,大猪1525。 豆粕:在饼粕类蛋白质饲料中质量最好,蛋白质含量4050,赖氨酸含量在所有饼粕类饲料中最高。适口性好。在日粮中豆粕占蛋白质饲料比例不受限制。应注意的是生豆粕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影响家禽和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 鱼粉:是优质高蛋白饲料,氨基酸组成好,含硫氨基酸、赖氨酸含量高,钙与磷含量高且比例适宜,含有未知
21、因子。鱼粉价格高,一般只用在仔猪和家禽日粮,仔猪58,肉仔鸡 ,雏鸡、雏鸭、产蛋鸡、产蛋鸭日粮中25。应注意的是假鱼粉。 棉籽粕:因加工工艺不同蛋白质含量差异很大,棉仁粕蛋白质含量高达40以上,未脱壳棉籽饼仅含20左右。加工方法不同,游离棉酚含量不同,日粮中高游离棉酚含量会引起中毒 。一般中、大猪10左右,雏鸡、产蛋鸡不超过5。 菜籽粕:蛋白质含量3438,蛋氨酸含量在饼粕类饲料中名列第二。含有硫葡萄糖甙,分解产物对畜禽有害。菜籽粕在日粮中用量生长肥育猪8左右,生长鸡58,雏鸡和蛋鸡不超过5。 22尿素可否作为畜禽饲料,如能饲用则有何营养价值?为确保其利用效果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尿素可作成年
22、反刍家畜NPN饲料,其营养价值表现为尿素可提供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合成瘤胃微生物蛋白的氮源,从而起到间接补充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作用。反刍家畜日粮中利用尿素的条件有二,其一要有健全的瘤胃微生物体系,因而幼龄时期反刍家畜不能添加;其二是要有一定量的可利用碳水化合物提供微生物利用的碳源和能源。注意事项:(1)日粮中有足够非纤维性能源,通常将玉米、高粱、麦类等富含淀粉的谷物饲料粉碎后与尿素混合。 (2)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在912范围。(3)日粮中添加一定量微量元素及磷、硫等元素。(4)尿素用量以尿素氮代替日粮总氮量的1/41/3。逐步加到日用量,约需24周的适应期。如喂抗菌药物、瘤胃臌胀等停喂尿素,待病恢复后再逐渐饲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