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9、海燕 第一课时(教案)
淮南二十二中 杨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反复朗读,领会文章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点。
2、 感悟、赏析作品中的海燕形象,学习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点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海燕面对暴风雨的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领会文章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点。
2、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1、 流畅而激情地朗读。
2、 海燕形象的归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朗读视频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板书课题,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 检查预习:
1、 了解作者及代表作品。
2、 了解作品的文体特点及其相关情况。
四、 朗读课文。
明确“朗读要点”:见“投影。”
1、 个别朗读课文各段,其余同学认真听读,并作以点评。
2、 教师范读个别段落,指导学生朗读。
3、 听读课文朗读,注意感悟、品味作品的形象特点。
五、 探究内容,赏析作品形象。
1、 文中的海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着用以下的句式来表达。
句式:“这是一只--------的海燕。可以从以下的----------句子(词语)中看出。”
教师板书归纳海燕形象的要点。(略写)
2、 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来刻画海燕的形象?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有无类似的写法?
教师板书归纳描写角度、描写方法。
六、 课堂小结:
围绕本节课的重点来回顾。
七、 作业:
1、 熟读课文,体悟其深刻内涵。
2、 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写一篇短文。内容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