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n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X射线机操作规程
1 χ射线机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在198—242Kv。
2 所用电线安全可靠,不允许用裸露和不安全的插头、插座。
3 正确地使用仪器的接地保护。
4 实际透照前要进行预热准备。
5 开机后观察操作台和机头风扇是否运转,不运转时停机。
6 在χ射线不产生期间,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要关掉启动电源,使仪器风扇运转。
7 保护好电缆插头,泥沙脏物及时清除,以防仪器短路。
8 机器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应按1:1进行。
9 当射线发生器内气压低于0.34MPa时停止开机。
10 训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仪器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务必按操作台所加的训机曲线进行。
γ射线探伤仪操作规程
1. γ源存放规定
1. 1γ源的存放场所必须事先经公司安监部、公安保卫部批准。
1.2应存放在专用的贮藏室内,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质一起存放。
1.3存放γ源的贮藏室或容器不得设置在可能有落物的下方,人员密集、施工(交 通)道两旁。
1.4放置在再次屏蔽的特殊容器和金属箱内,以保证非工作人员接受的辐射当量不超过《放射防护规定》的要求。
1.5施工现场不得存放射源。如需短时间存放时,需经有关领导批准,并设置围栏及醒目的标志,而且安全放置在再次屏蔽的特殊容器内。
1.6射源应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测。射源容器必须加双锁。
1.7γ源存放区,必须由公安保卫部设岗守卫,并要求值勤人员明确职责。
1.8射源存放地点需经安监部、公安保卫部及当地防疫站检查认可,不得任意改动。
2 现场运输
2.1 从贮藏室中取出γ射线机前,必需用剂量仪监测γ射线机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然后才允许至少两名工作人员同时把γ源从储藏室中取出。
2.2可用毛竹杆抬,必要时可采用绳子或吊车带。γ射线必须绑架牢固,人机相距必须大于0.5m。夜间运输必须使用必要的照明工具,否则按违章处理。
2.3使用前应全面检查γ射线机质量,包括软管有无破损、软管内金属系统有无翘起、γ机是否处于完好使用状态。检查结果及时报告领导,确存在质量问题的应组织人员维修或通知厂家派人来修理。
2.4防护用品准备:检验员左胸前必须佩带一只个人剂量仪,若左胸前被铅围裙之类的防护设备所屏蔽,则应将剂量仪佩带在铅围裙之处或左领上。当身体某一部位可能受到较大的照射时,还应在该部位佩带个人剂量仪进行监测,工作时必须穿铅防护服。
2.5γ射线机使用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应由不少于两个人同时把设备运到工作场所。
2.6γ射线机使用前,检验员必须查看好现场,选择好最佳隐蔽场所,设置显眼的警告标志。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确保以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3 γ射线机的使用
3.1γ射线机运到现场后,选择平整的位置放好。γ射线机的整套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有防止大风动摇或意外撞击物体破坏的防范措施。
3.2取出机体输入端“护套”,将传输软轴端部的阳接头与屏蔽连杆的阴接头相连,并检查阴阳接头连接情况。同时将软轴导管接头插入机体输入端。
3.3用特制扳手将机体输出端“封端”卸下,同时将输出端接头旋入机体的输出端,再将输源导管接上,并检查是否牢靠。
3.4将输源导管辐射头安放到所需要探伤的部位并固定好,输源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小于300mm。
3.5用钥匙将机体上的安全锁打开,旋转机体上的板把至红色标志外,并推至红色标志上端。
3.6将手摇控制机构安放在软轴导管不能再延伸的位置,开始摇动控制机构手柄,直至摇不动为止,此时γ源传输到辐射头。
3.7用表计时,人应离开辐射强区并采取自我防护措施。
3.8当一次曝光完后,摇动控制机构手柄,使源回到机体内,这时将机体上的板把推到红色标志下端,再旋到绿色标志处,此时γ源被封闭在机体内,再一次曝光时,同样将板把旋推至打开,曝光结束时将板把推旋至关闭,每次曝光都要重复以上开关步骤。
3.9工作结束后,将γ源收回到机体内,并将板把旋至关的位置,安全锁压下锁好。
4 注意事项
4.1在安全区域周围设立或拉好专用安全标志及安全绳。
4.2放射工作进行时,采用警告灯提醒注意。
4.3做好防止源头掉落的安全措施。
4.4在γ射线机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事故苗子,如软管破坏、金属丝翘起、连接松动等,立即停止工作。
4.5操作人员必须充分利用时间、距离、屏蔽进行自我防护,把射线的危害应控制到最低程度。
超声波探伤仪操作规程
1 超声波探伤仪适用10.5—14.5V的直流电源,当使用充电器时,充电器的电源为220V,50HZ交流电流。
2 开启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时,电压指示器的指针稳定地指示在红区中段,表示电压正常,约一分钟后荧光屏会出现扫描基线。
3 充电应在15—35°C的环境下进行,环境温度过高或低,则充电效果略差,充电时间约6小时。
4 放电后的电池应及时充电,若搁置时间太长,会影响电池容量,甚至难于重新充电。
5 正确地选择探头的结构形式、晶片尺寸和工作频率,以保证探伤结果的准确性。仪器工作时尽量避开强磁场。
6 调节旋钮不宜用力过猛,尤其在旋钮的极端位置更应注意,否则易使旋钮错位或损坏。
7 仪器使用完毕,立即进行外表清洁,探头线及电源线切忌扭曲。
携带式磁粉探伤仪安全操作规程
1.仪器必须有专人保管,探伤人员必须熟悉了解仪器的性能和安全操作规程。
2.使用仪器前,应观察面板上电度表的读数否在220V±10%的范围内,如电压过低会影响仪器的探伤效果。
3.使用时应尽量避免空载工作,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温升。
4.使用时探头端面与被测面保持良好接触,如发现探头部分线包发热严重应立即停止使用,检查故障原因。
5.探伤工作完毕后,应切断面板上和配电板上的电源开关。
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1、 使用前,应检查贮油箱内油量是否满足,油管及接头是否松动或漏油。
2、 根据试样选择相应度盘和更换测力弹簧。
3、 转动手轮将承压板之间的距离调整至适当位置。
4、 关紧回油阀,开动油泵,校准度盘指针指零点。
5、 控制送油阀,按规定要求速度加荷直至试样破坏为止。
6、 记录数据,打开回油阀,缓缓回油,将被动针拨回零位。
7、 松动手轮,取下度样,将设备及时清扫和擦拭干净。
万能材料试验机操作规程
1、 根据试样选用相应度盘和砝码,并相应调整缓冲阀。
2、 按试样形状和尺寸更换夹具,启动油泵,打开送油阀上升试台10%,而后关闭送油阀。
3、 上升下钳口至适当高度,夹住试样下端,保持试样垂直。
4、 根据试验要求,缓慢打开送油阀,匀速加荷,防止冲击和跳动,影响示值准确度。
5、 试样断裂后,停止油泵,记录数据。
6、 打开回油阀,卸荷后将被动针拨回零位,取下试样。
7、 试验完毕,切断电源,将设备擦拭干净。
100kN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1、 接好电源,按“总开”按扭,指示灯亮。
2、 根据试样选用试验力测量范围,在摆杆上挂上(或取下)铊,并调整转换手柄。
3、 开动油泵,打开送油阀,使活塞上升5—10mm,然后关闭送油阀。若活塞已经在升起位置时,则不必先开动油泵送油。
4、 将抗压夹具及试样放于压盘上(如试样较重时,应调整平衡铊)。
5、 开动油泵调整指针对准度盘零点。
6、 根据施加试验力范围调整施加试验力速度指示器的速度(注意:必须停车变速)。
7、 按施加试验力速度指示器的速度调整送油阀的送油量进行施加试验力试验。
8、 试样破坏后,关闭送油阀,并停止油泵工作。如连续试验可不停泵,按上述说明进行操作。
9、 每次施加试验力前,应将从动针拨回零位。
电脑数显碳硫分析仪操作规程
1.仪器使用前应提前10分钟 打开电源开关。
2.分析试样前,应先做标准样品的碳硫分析,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分析铸铁试样时,含碳量不超过4%,可以称0.5g样品,再补加0.5g纯铁,以提商碳的测量精度。
4.分析过程中,氧气压力不能太大,以免量气管液面上升速度太快,上部浮子被撞碎。
5.试验结束后关闭氧气总阀,按下手动通氧键,把管路中余气放掉,然后关闭电源。
6.管式炉停止10分钟以上,必须进行一次空白试验。
7.仪器使用完毕,应加盖防尘罩。
VM-01视频金相显微仪安全操作规程
1.该仪器属精密贵重仪器,必须有专人保管,从事该仪器工作的人员必须熟悉该仪器的性能及有关专业知识,非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操作。
2.仪器在搬运、运输过程中,应小心包装,避免剧烈振动及撞击。
3.仪器开启前,应注意检查现场电源电压是否与仪器工作电压相符,如不符时则禁止使用。
4.禁止在易污染、危险和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
5.视频放大镜头,应经常保持整洁,镜头不能随意拆开,应避免打击或跌落在硬质物体上以防损坏。
6.试样要充分干燥,防止污染镜头。
7.视频光纤电缆不要扭曲或过度地弯曲,防止损坏内部元件。
8.防止尖锐物划破光纤电缆。
9.监示器顶部不允许放置任何物体。
10.连接仪器时,应将电缆连接器位置对准,不能过分用力。
11.仪器工作完毕,应及时做好清洁工作。
光电光谱仪安全操作规程
1.光电光谱仪是用于确定金属材料的类别及分析各种金属材料化学成分的贵重仪器,不得任意拆卸、撞击。
2.光谱分析人员应进行技术培训。
3.使用光谱仪应首先确认极距,仪器处于激发状态时,不得用手接触电极,不得直视电孤。
4.使用过程中应经常用铁丝刷清理探头,以确保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5.应定期用棉球清洗石英保护窗片。不得有污物
6.严禁雨天在室外使用光谱仪。
7.仪器使用完毕,应立即进行清理,电源线、探头线放回原处。
台式光谱仪操作规程
1.发生器接通之前,要检查电源是否符合要求。
2.光谱分析应有可靠的接地线,分析人员应穿绝缘鞋或在胶垫上工作,并应戴绝缘手套。
3.极片保持干净,以免杂质过多引起误判。
4.仪器应轻拿轻放,不应受到撞击。
5.发生器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变阻器、变压器发热,需延长时间工作,可使用风扇冷却等。
6.仪器处于激发状态时,切勿关闭电源开关,严禁转换“电弧”与“火花”开关。严禁雨天在室外进行光谱分析。
7.严禁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进行光谱分析。
8.光谱分析工作尽量做到一人监护、一人操作,谨防人身及设备事故发生。
便携式硬度计安全操作规程
1试验人员必须熟读硬度计的使用说明书,掌握设备的性能、技术条件及操作程序。
2.试验前应检查硬度计,必须做到各部件操作灵敏、运转正。
3.试验前应将冲击头进行测试,所得数值应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
4.试验应严格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试验完毕后对设备应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
5.若设备发生故障,试验人员应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情况,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使用。
6.应定期对设备进行计量检定,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
超声波测厚仪安全操作规程
1.使用仪器前,必须熟读说明书。
2.探头电缆是一种特殊的高频电缆,使用时不能用力拉弯或扭转,插入或拨出应轻捷。
3.主机不得在粗糙的物体上磨擦。不能用苯或有渗透的油水剂。
4.仪器要注意防震、防潮。
5.使用完毕后及时把油、灰等杂质擦干净。
6.仪器保存时,要取出盒内电池。
7.被测物体表面必须打磨光滑,并清除各种杂质,以便得到较正确的测量数据,并要保护探头。
8.应定期对设备进行计量检定,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
透射式黑白密度计操作规程
1、 透射式黑白密度计属精密测量仪器,使用和保管时应注意防尘、防潮、防酸碱物质。仪器应远离磁场。
2、 为便于清除光源和光孔上的积灰,小孔光栏与光源座之间的衔接较松。清除积灰时,可用胶带纸将小孔光栏粘出,再用毛笔或吹气球进行清洁处理。
3、 仪器出厂时光栏已用胶带纸粘住,在使用和搬运时最好不要撕掉胶带纸,以免遗失光栏。
4、 仪器所附的标准密度片应注意保持清洁,当对仪器读数产生怀疑时,启用此密度片校对。
5、 仪器通电源后,应预热3—5分钟。
6、 仪器应定期校验,以保持读数的准确性。
X光自动洗片机操作规程
1 每天开机前准备工作
1.1 用湿布或海棉清洁送片盘及清除显影槽、定影槽表面的污物及清水沉淀物。
1.2 检查水源、电源是否适合开机。
1.3 检查药液槽及补充桶内药液是否足够。
1.4 开机
1.5 检查所用轴架及滚轴、轴承块、轴承带位置是否正确,滚轴及齿轮是否转动正常。
1.6 检查显影液温度是否正确。
1.7 等到预备灯亮了,显影液温度亦达到可洗片温度后才能工作。
1.8 先用2—3张冲洗过的废片试机,清洁及带走机内轴承上灰尘及污物和药水沉淀物。
1.9 一切正常,可以正式洗片。
2 每天关机后工作
2.1 关机后:检查冲洗胶片是否全部出来了,是否适合关机。
2.2 关机。
2.3 用湿布或海棉清理机面污物及沉淀物。
2.4 将洗片机盖打开,使空气流通。
3 定期检修及保养
洗片机必须定期检修,最重要的是清洗滚轴及滚轴架,第四星期必须彻底清洗一次,或每次更换药液时可同时清洗轴及滚轴架。
4 注意
4.1 开机后小心手指、头发、毛巾、领带等东西不要被转动的滚轴及齿轮卷入机内。
4.2 洗片机如有任何大小故障,不能乱动,应与厂家联系维修。
SV-7型个人射线剂量仪使用方法
1 操作步骤:
1.1按正确的电极方向装入电池,由于电池不能反向安装,所以不要用力硬安电池。
1.2 警报设置:用开关将警报设在所期望的警报点上。警报设置点对应着下面的剂量率。
警报点
0
1
3
5
7
9
关
剂量率
0mR
10mR
30mR
50mR
70mR
90mR
警报关
1.3 电源开关:当电源开关开着时,LCD将显示出几个数据,10分钟后它们会变得稳定下来。此时,即使显示的数据不为“0”,也是正常的。
1.4 重设:用螺丝刀或铅笔尖按动开关可以对仪器重设。重设开关的动作分为两步,当轻轻按动它时,LCD上数据会改变,几分钟变为零或接近零。
1.5 调零:重设完毕后,通过旋转调零旋钮将LCD上的数据调为“0”。这样仪器便可使用了。
1.6 测量:保持电源开关为开。即使测量过程中电源关掉了,测量到的剂量率仍会保存在仪器中,直到按动重设开关为止,这个过程应在无放射性环境中进行。
2 正确持握仪器
将仪器放在前胸的口袋中,并将仪器的带子挂在脖子上。当使用放射性保护衣时,应将仪器放在保护衣内并在保护衣内进行测量。当测量低能量的X射线时,如果穿着厚衣裳,则会降低灵敏度。
3 在不存在任何放射性的环境中,该仪器可能会出现零点移位——泄漏现象。大量泄漏会使测量发生误差。应该每个月在无放射环境中检查一次仪器的泄漏量:按“操作步骤”对仪器进行操作。将仪器在无任何放射性的环境中放置10个小时。10小时后,若显示数据在3mR以内,则为正常。
水准仪的操作规程
1 安置仪器
先打开三角架,然后从箱内取出仪器,用中心螺旋把水准仪连接在三角架上,再移动脚架,使架头大致水平,高度适合观测者的身高,初次使用水准仪,要注意仪器在箱内的安放位置,以便用完后按原样放回。
2 粗略整平
粗略整平是旋转仪器下部的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基本处于铅垂位置,视线大致水平。
如果圆水准器的气泡不居中,为使其居中,先用两手握住两个脚螺旋,按相对的运动方向,同时转动脚螺旋,使气泡移动。转动第三个螺旋,使气泡移动到圆水准器上小圆圈中心即可,注意气泡的移动方向与右手食指移动的方向一致。
3 照准
照准的目的是使望远镜对准水准尺,以便从望远镜中看清水准尺。
4 精平
精平是指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的气泡严格居中,视线处于水平位置,观测员在完成照准工作后,读数前一定要转动微倾螺旋,使观测孔中气泡两半像吻合,旋转微倾螺栓时,气泡左半像的移动方向与右手拇指的移动方向一致。
5 读数
读数是指视线水平时,将十字横丝在水准尺上所对准的刻划值读出来,一般水准测量要读出四位数,根据尺子的刻划和注记直接读出米、分米和厘米,最后估读毫米读数。
自动安平的水准仪的使用很方便,安置好仪器,只要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即可用望远镜瞄准水准尺进行读数。
6 注意事项:
6.1 仪器从箱内取出须小心,应轻拿轻放,一手握扶照准部,一手握住三脚基座,切勿用手握扶望远镜。
6.2 仪器在三脚架上安装时,要一手握扶照准部,一手旋动三脚架的中心螺旋,防止仪器滑落,卸下时也应如此。
6.3 观测时,旋转仪器应手扶照准部,不要用望远镜旋转仪器。
6.4 观测时,应避免阳光直晒在仪器上,以免影响观测精度。
6.5 在严寒冬季观测时,室内外温差较大,仪器在搬到室外或搬入室内时,应隔一段时间后才能开箱。
6.6 外露的光学零件表面如有灰尘时,可用软毛刷轻轻刷去,如有水气或油污,可用脱脂棉或镜头纸轻轻地擦净,切不可用手帕、衣服擦拭光学零件表面。
6.7 仪器内部装有防霉药片,药的有效期为8年,药片到期应更换。
6.8 仪器在不使用时应保存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储存室内,室内的温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温度应控制有45℃以下。
6.9 仪器使用完毕后,要用布或毛刷清除仪器表面的灰尘,然后再把仪器装入箱内。
6.10 长途运输仪器时,最好进行外包装,并一定要使仪器捆得结实,切勿相互移动碰击。
在外业施测搬离测站时,如果距离较近,仪器可连同三脚架一起搬动,但必须小心,最好把三脚架挟在肋下,仪器放在前面,以手保护。一般最好不要扛在肩上行走。如果距离较运,要取下仪器放进仪器箱内搬走。
6.11 仪器应做定期的检验与维修,并认真地填写仪器档案。
经纬仪操作规程
经纬仪的基本操作主要有对中、整平、照准和读数四大步。
1 对中
使经纬仪的竖轴中心与所测角的顶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这项工作称为对中。
1. 1垂球对中:将仪器架三脚张开,使三角架头的中心大致在测站点的正上方,然后将垂球挂在连接螺旋的挂钩上,移动仪器使垂球尖对准测站点即可。
1.2光学对点器对中:调节对点器目镜,看清分划板上的黑圆圈,再通过拉、推对点器目镜筒看清地面标志点,旋转脚螺旋,使对点器中心与地面标志中心重合,然后整平即可。
2 整平
整平的目的是使经纬仪的竖轴处于铅垂状态,从而使水平刻度盘和横轴处于水平状态。
2.1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任意两个脚螺旋连线,两手同时向内(向外)转动螺旋使气泡居中,气泡移动方向与右手食指转动方向一致。
2.2 将照准部旋转90°,旋转另一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2.3将照准部转动到任意位置,水准管气泡居中说明仪器竖轴铅垂,水平度盘水平、对中、整平要反复进行,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3 照准
用望远镜中十字丝照准目标中心,步骤如下:a、目镜对光。b、粗瞄目标。c、物镜对光。d、检查视差。
4 读数
先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使度盘及分微尺的像清晰,根据读数方法进行读数。
5 注意事项:
5.1 仪器从箱内取出须小心,应轻拿轻放,一手握扶照准部,一手握住三脚基座,切勿用手握扶望远镜。
5.2 仪器在三脚架上安装时,要一手握扶照准部,一手旋动三脚架的中心螺旋,防止仪器滑落,卸下时也应如此。
5.3 观测时,旋转仪器应手扶照准部,不要用望远镜旋转仪器。
5.4 观测时,应避免阳光直晒在仪器上,以免影响观测精度。
5.5 在严寒冬季观测时,室内外温差较大,仪器在搬到室外或搬入室内时,应隔一段时间后才能开箱。
5.6 外露的光学零件表面如有灰尘时,可用软毛刷轻轻刷去,如有水气或油污,可用脱脂棉或镜头纸轻轻地擦净,切不可用手帕、衣服擦拭光学零件表面。
5.7 仪器内部装有防霉药片,药的有效期为8年,药片到期应更换。
5.8 仪器在不使用时应保存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储存室内,室内的温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温度应控制有45℃以下。
5.9 仪器使用完毕后,要用布或毛刷清除仪器表面的灰尘,然后再把仪器装入箱内。
5.10 长途运输仪器时,最好进行外包装,并一定要使仪器捆得结实,切勿相互移动碰击。
在外业施测搬离测站时,如果距离较近,仪器可连同三脚架一起搬动,但必须小心,最好把三脚架挟在肋下,仪器放在前面,以手保护。一般最好不要扛在肩上行走。如果距离较运,要取下仪器放进仪器箱内搬走。
5.11 仪器应做定期的检验与维修,并认真地填写仪器档案。
防腐层电火花检测仪操作规程
1.操作步骤:
1.1 电压检查:
交流:将②拨至AC,①拨至R,接上220V外接电源,按总开关⑦,电压表应指示10V左右正常。
直流:将②拨至DC,①拨至R,按总开关⑦电压表应指示10V左右正常。
1.2 交流检测方法:
A. 将①拨至T,②拨至AC,接线柱③与被测件漏铁部位分别接地或连接后接地。
B. 高压枪⑨接上探头杆和毛刷探头,多芯插头插入主机输出外插座④,主机⑿插入220V外接电源。
C. 按电源总开关⑦灯亮。
D. 轻触开关⑧可选择所需高压档,按高压枪轻触开关⑤,电压表指示出高压值,再通过微调旋钮⑥刘可得到所需高压。当毛刷探头贴近金属表面作防腐层、绝缘层和复合层移动检测时,如某处发出报警声,则该处金属表面层有质量原因。
1.3 直流检测方法:
将①拨至T,②拨至DC,不接220V外接电源,其它检测方法,同交流检测一样。
2 充电方法:
2.1使用直流检测时,如果电压不足9V时应即充电操作如下,将①拨至R,将②拨至DC,插入220V外接电源⑿,按总电源开关⑦、充电指示灯⑾亮,开始充电,电压表指示充电电压,注意充电时电压最高不能高于12.5V。
2.2 新启用或长期放置的镉镍电池要经过反复充放电处理,才能达到应有容量,新电池充电用10小时率充满充电12—14小时,终止电压不大于12.5V,然后用5小时率放电至电压不小于8V,然后再充电,经过数次循环充放,容量才能合格。本电池5小时率即以600mA放电,一般充足情况下可连续工作8小时。
2.3 电池电压最好经常保持在12.5V/节,请注意镉镍电池长期放置不用,会产生自放电,在20℃时,每月约耗30%。所以要注意经常性充电。
3 注意事项:
3.1 操作人员必须按操作步骤操作,并戴上高压手套。
3.2 微调钮⑥,在检测完后应将其旋至原位。
3.3 防止仪器受潮及激烈震动。
3.4 接地处保证良好接地。
3.5 操作六档轻触开关时,切勿一指同时触动数键,切防多键以上接通工作。
3.6 使用直流时注意充电。
3.7 试机时应对接地线放电,切勿对人,或其它物品放电。
观片灯操作规程
1、评片室应充分遮光,保持一定的暗度。
2、观片灯亮度必须可调,以便在观察低黑度区域时将光强调小,而在观察高黑度区域时将光强调大。
3、观片灯应有足够的照明区,一般不小于300mm×80mm。
4、使用观片灯前要检查电源是否连接可靠,安全使用。
5、观片灯屏幕应清洁,不应有影响缺陷评定的污物或划痕。
6、评片完毕后应及时关闭。
精密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操作规程
1. 计量用精密温度自动控制装置为DWK-702型,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在操作前应做下列检查:
1.1 各连接部件应完好无损;
1.2 检查油位,不足时及时加油。
1.3按装置上的接线端子标志将电源线与炉体连接线、热电偶引线连接好。
1.4 检查电气回路接线应正确无误,绝缘良好。
2.具体操作如下:
2.1 合上刀闸,打开交流稳压电源并确定电源送上。
2.2将温控器上钥匙开关由竖向扭至横向,温控器带电,红色开关按钮亮。
2.3 按下温控器绿色加热按钮。
2.4 将DRRT-702控制仪的开关打开,准备开始升温。
2.4.1手动升温:将加热电流加至几个安培(不超过10安培),二、三分钟后加至10-15安培,最后在加至最大电流,整个过程控制在5-10分钟完成。
2.4.2 自动升稳:先把给定值调节至所需温度,将“手动-自动”切换开关切向“自动”位置,偏差选择置于±50°C,即可自动升温。
2.4.3 恒温后将偏差选择置于±10°C,以便于观察在恒温过程中温度微小波动的情况。
2.5 降温:将设定值改变至所需温度即可。
2.6 停机:先把“手动-自动”切换开关切向“手动”位置,反时针旋转“手动调节”到底,把偏差选择切向±50°C,自然切断电源,复原,为下一次再开机做好准备。
电动试压泵操作规程
1 电动试压泵在操作前应做下列检查:
1.1 各连动部件应完好无损;
1.2检查润滑油位,各润滑部位应及时加油,安全阀应畅通有效,进出水管应严密不漏;
1.3电气回路接线应正确无误,电机绝缘良好;
1.4水箱内在加清水前必须冲洗干净,不允许在箱内积储污物或其它杂物;
1.5所有阀门及接头应检查有无垫子,并重新紧固。
2根据试压阀门形式,可选择打压筒和锥形打压口进行打压试验,打压筒和锥形打压口之间通过一阀门进行切换。
3.打压筒可同时对多个阀门进行打压试验,如果试压阀门为卡套式阀门,将试压阀门出口紧固在打压筒上,用已打压合格的阀门紧固在打压筒上其他打压口上。
4.如果试压阀门为焊接式阀门,将试压阀门出口对准打压口,将试压阀门入口对准锥形顶针,上紧顶针,使试压阀门紧固无泄露。
5.启动试压泵,观察压力表,并注意观察所有阀门和接头,如发现任一阀门或接头漏水,应立即停止试压泵。打开泄水阀泻压后,对漏水阀门和接头进行紧固处理。
6.当试压泵压力升高到阀门试验压力时,停止试压泵,保持压力直至规定时间,检查阀门是否泄露,如无泄露,该阀门即为合格。打开泻压阀,泻压后,拆下阀门,准备进行下一次打压试验。阀门试压完毕后,切断试压泵电源.
7.严禁在打压过程中,对漏水阀门和接头进行紧固,已免造成事故。
8.在泵较长时期停止工作时,应把水排净,并拆开柱塞导体,水缸及安全阀等,在零件的加工表面上涂以防锈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