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QC12E001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757692 上传时间:2025-03-0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5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12E001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QC12E001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C-E-001-2012 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 CMCC TD-LTE Data Terminal Device Basic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版本号:1.0.0 2012-3-6实施 2012-3-6发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 目  录 前 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4.总则 2 5.基本要求 3 5.1概述 3 5.2 终端模式 4 5.3 无线工作频率 4 5.4 终端等级 5 5.5 终端的功率等级 6 6.业务功能要求 7 6.1业务要求 7 6.1.1 承载业务 7 6.2 QoS功能要求 7 7.终端功能要求 7 7.1 协议版本要求 7 7.2 物理层功能 8 7.2.1 带宽 8 7.2.2 OFDMA/SC-FDMA参数 8 7.2.3 物理信道 9 7.2.4 帧结构 9 7.2.5 特殊时隙应用 10 7.2.6 随机接入 10 7.2.7 调制、编码 11 7.2.8 跳频 11 7.2.9 HARQ及ACK/NACK反馈 11 7.2.10 功率控制、功率分配 12 7.2.11 多天线技术 12 7.2.12 Sounding 13 7.2.13 CQI反馈 13 7.2.14 PDSCH资源分配方式 13 7.2.15 导频发送 14 7.2.16 测量 14 7.3 层2/层3功能 15 7.3.1 传输信道、逻辑信道 15 7.3.2 随机接入 15 7.3.3 HARQ、ARQ 16 7.3.4 调度 16 7.3.5 PDCP层功能 16 7.3.6 系统消息接收 17 7.3.7 测量 17 7.3.8 非连续接收(DRX) 17 7.3.9 小区选择、重选与切换 18 7.3.10 寻呼 18 7.3.11 PLMN选择 18 7.3.12 位置注册 18 7.3.13 RRC状态 19 7.3.14 EPS承载 19 7.3.15 EMM状态、ECM状态 19 7.3.16 RLC传输模式 19 7.4 IPv4/IPv6要求 19 8.终端射频指标要求 20 8.1 信道划分 20 8.1.1 信道间隔 20 8.1.2 信道带宽 20 8.1.3 信道栅格 20 8.1.4 载波频率 21 8.2 发射机指标 21 8.2.1 一般要求 21 8.2.2 输出功率动态范围 22 8.2.3 发射信号质量 24 8.2.4 输出射频频域辐射 26 8.2.5 发射互调 27 8.3 接收机指标 27 8.3.1 一般要求 28 8.3.2 分集特性 28 8.3.3 参考灵敏度 28 8.3.4 最大输入电平 28 8.3.5 邻道选择性(ACS) 29 8.3.6 阻塞特性 29 8.3.7 杂散响应 29 8.3.8 互调特性 30 8.3.9 杂散辐射 30 8.4 性能要求 30 8.5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要求 31 8.5.1 AWGN信道条件下的CQI上报 31 8.5.2 衰落信道条件下的CQI上报 31 8.5.3 PMI上报 32 8.5.4 RI上报 32 9.功耗要求 32 10.接口要求 32 10.1 Uu接口要求 33 10.2 Cu(USIM-ME)接口要求 33 11.TD-LTE多模终端要求 34 11.1 GSM/GPRS/EDGE模式 34 11.2 TD-SCDMA(HSPA)模式 34 11.3 多模终端的开机选网要求 35 11.4 Inter RAT互操作要求 35 11.5 漫游功能要求 36 12.AT接口指令 37 13.电磁兼容要求 37 14.比吸收率(SAR)的要求 37 15.编制历史 38 附录A 自动连接重建要求附录 38 附录B 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38 前 言 本标准对TD-LTE终端在技术方面的技术要素、技术特性进行了要求,确保TD-LTE数据终端能够满足网络运营和业务开展的需求。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基本功能要求、异系统互操作、漫游、USIM卡接口、射频、电磁兼容性等技术要求。本标准是在参考了3GPP国际标准和其他组织有关规范,并结合中国移动的实际业务需求的情况下编写而成。 本标准是中国移动TD-LTE终端技术规范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1] QC-E-001-2012 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 [2] 中国移动TD-LTE CPE终端技术规范 [3] 中国移动TD-LTE便携式无线网关终端技术规范 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移技﹝2012﹞42号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卫江、王小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TD-LTE终端的总体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射频要求、接口要求、多模要求、异系统互操作要求等TD-LTE终端总体技术要求,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适用于所有TD-LTE终端设备。 本标准发布之后入网的所有相关TD-LTE终端设备必须遵照执行,规范发布前入网的终端设备视具体需求而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2-1 引用规范列表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发布单位 [1] 3GPP TS 36.101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3GPP [2] 3GPP TS 36.133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3GPP [3] 3GPP TS 36.201 LTE Physical Layer - General Description 3GPP [4] 3GPP TS 36.211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3GPP [5] 3GPP TS 36.212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3GPP [6] 3GPP TS 36.213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3GPP [7] 3GPP TS 36.214 Physical layer – Measurements 3GPP [8] 3GPP TS 36.304 User Equipment (UE) procedures in idle mode 3GPP [9] 3GPP TS 36.306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access capabilities 3GPP [10] 3GPP TS 36.314 Layer 2 - Measurements 3GPP [11] 3GPP TS 36.321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3GPP [12] 3GPP TS 36.323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specification 3GPP [13] 3GPP TS 36.331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3GPP [14] TS 51.021 Base Station System (BSS) equipment specification; Radio aspects 3GPP [15] TS 102.221 UICC-Terminal interface; Physical and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TSI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表3-1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列表 词语 解释 AMC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自适应编码和调制 BLER Block Error Rate,误块率 CP 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 DL DownLink,下行链路 eNodeB Evolved NodeB,演进型NodeB EPC 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型的分组核心网 GBR 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率 MCS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式 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进多出 NGBR non Guaranteed Bit Rate,非保证比特率 OMC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 PDSCH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USCH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SIMO 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单进多出 SM Space Multiplexing,空间复用 SNR 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UE 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 UL UpLink,上行链路 4.总则 在本标准中使用了“必选”、“推荐”、和“可选”等词汇来描述对移动终端产品要求的强调程度。“必选”是指设备产品所必须提供的功能或性能; “推荐”和“后续支持”是指对终端和未来运营很重要,暂时不用,但后续会使用的功能,产品提供的功能或性能;“可选”是指在标准中未作硬性要求,产品可提供也可不提供的功能或性能。 规范中需求除了明确指明为“必选”、 “推荐”、“可选”、“后续支持”外,均为必须要求。 5.基本要求 5.1概述 图 5-1 TD-LTE终端设备逻辑结构图 TD-LTE终端设备,亦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或UE),根据其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终端根据其连接设备的不同应提供相应的兼容性接口,如TD-LTE/GSM/TD-SCDMA终端与TD-LTE/GSM/TD-SCDMA网络设备的空中接口、USB接口、红外数据接口等。终端设备应包含能进行无线信号收发、基带处理和高层应用运行的ME设备(Mobile Equipment)和一个或多个可拆卸的、可以保存数据、程序和安全身份识别的智能卡USIM。ME和USIM之间通过标准的Cu接口相连。ME设备逻辑上可进一步分为更小的单元设备,它们分别是负责无线接收和发送及相关功能的MT设备(Mobile Termination)和负责运行端到端高层应用的TE设备(Terminal Equipment)。MT设备和TE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多种物理方式(有线或无线)实现连接。 图 5-2 UE在TD-LTE系统逻辑结构中所处的位置 在图5-2所示的TD-LTE逻辑结构图中,UE通过TD-LTE空中接口(Uu接口)与增强型无线基站(eNB)相连,并通过这个eNB与核心网(EPC)实现通信,进而完成整个端到端的业务接续。 5.2 终端模式 [需求编号]:TS-GEN-GENRQ-MODE-000001 [需求描述]: 多模终端分不支持语音业务的多模数据终端和支持语音业务的多模语音终端,为了满足用户国内和全球漫游的需求,多模终端需满足以下模式要求: 多模数据终端:应必选支持TD-LTE、LTE FDD、TD-SCDMA模式,推荐支持WCDMA、 GSM/GPRS/EDGE模式。 多模语音终端:应必选支持TD-LTE、LTE FDD、TD-SCDMA、GSM/GPRS/EDGE模式,推荐支持WCDMA模式。 [需求澄清]:无 5.3 无线工作频率 [需求编号]:TS-GEN-GENRQ-FREQY-000001 [需求描述]: TD-LTE终端采用时分双工。 TD-LTE使用频段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 为了满足用户国内和全球漫游的需求,各种无线接入技术所需支持的频段如下表5-1所示: 表5-1工作频段 频段 上行(终端发) 下行(终端收) 无线制式 Band 38 2570---2620MHz 2570---2620MHz 支持TD-LTE Band 39 1880--1920MHz 1880--1920MHz 支持TD-SCDMA、TD-LTE Band 40 2300---2400MHz 2300---2400MHz 支持TD-SCDMA、TD-LTE Band 34 2010---2025MHz 2010---2025MHz 支持TD-SCDMA Band 7 2500---2570MHz 2620---2690MHz 支持LTE FDD Band 3 1710---1785MHz 1805---1880MHz 支持GSM/GPRS/EDGE、LTE FDD Band 8 880---915MHz 925---960MHz 支持GSM/GPRS/EDGE Band 2 1850---1910MHz 1930---1990MHz 支持WCDMA、 GSM/GPRS/EDGE Band 5 824~849MHz 869~894MHz 支持WCDMA 、 GSM/GPRS/EDGE Band 41(可选) 2496---2690MHz 2496---2690MHz 支持TD-LTE 注:1. 对于数据终端推荐支持GSM模式频段Band 3、8、2、5; 2. 对于WCDMA模式频段作推荐要求; [需求澄清]:无 5.4 终端等级 [需求编号]:TS-GEN-GENRQ-CATRY-000001 [需求描述]: 终端必须支持Category 3(峰值速率: DL 100Mbps, UL 50Mbps)或以上能力,上下行峰值速率达到UL/DL:50 Mbps/100Mbps能力。 在网络采用UL:2/DL:2,特殊子帧采用10:2:2,MIMO(2×2)的配置时,终端应至少达到60Mpbs以上的下行实测峰值速率和17Mpbs以上的上行实测峰值速率。 在网络采用UL:1/DL:3,特殊子帧采用10:2:2,MIMO(2×2)的配置时,终端应至少达到80Mpbs以上的下行实测峰值速率和8Mpbs以上的上行实测峰值速率。 等级详细定义参见3GPP TS 36.306第4节。 [需求澄清]:无 5.5 终端的功率等级 [需求编号]:TS-GEN-GENRQ-POWRX-000001 [需求描述]: 终端的功率等级是按最大输出功率来定义的,如表5-2所示。 表 5-2 LTE UE的功率等级 功率等级 最大输出功率 容差 1 2 3 +23 dBm +2 dB / -2 dB 4 支持GSM和TD-SCDMA的LTE多模终端,其TD-SCDMA和GSM模式所要求的UE功率等级如表5-3、表5-4和表5-5所示。 表 5-3 TD-SCDMA UE的功率等级 功率等级 最大输出功率 容差 1 +33 dBm +1 dB / -3 dB 2 +24 dBm +1 dB / -3 dB 3 +21 dBm +2 dB / -2 dB 4 +27 dBm +1 dB / -3 dB 表 5-4 GSM900 UE功率等级Class 5 功率等级 功率控制级 最大输出功率 容差 5 5 +33 dBm +2.5 dB / -2.5dB 10 +23 dBm +4.0 dB / -4.0dB 15 +13 dBm +4.0 dB / -4.0dB 19 +5 dBm +6.0 dB / -6.0dB 表 5-5 DCS1800(PCS1900)UE功率等级Class 0 功率等级 功率控制级 最大输出功率 容差 0 0 +30 dBm +2.5 dB / -2.5dB 5 +20 dBm +4.0 dB / -4.0dB 10 +10 dBm +5.0 dB / -5.0dB 15 +0 dBm +6.0 dB / -6.0dB [需求澄清]:无 6.业务功能要求 6.1业务要求 6.1.1 承载业务 [需求编号]:TS-GEN-SERRQ-PS-000001 [需求描述]: 终端主要以高速分组域数据业务为主,体现TD-LTE技术高数据速率,低时延的技术优势。 终端支持自动连接宽带上网,即利用可用设备和可附着的可用网络,自动建立起相应的Internet连接。 终端能支持高清视频下载在线播放、高速上网、文件高速下载、实时交互等业务的顺利运行。 [需求澄清]:无 6.2 QoS功能要求 [需求编号]:TS-GEN-SERRQ-QOS-000001 [需求描述]: 终端必须支持在发起业务时默认填写参数为Subscribed,并接受网络配置的QoS参数,业务类型按网络要求统一配置。 终端需具备业务与底层间QoS参数传送机制,终端底层可以接收上层业务指派的具体QoS需求,并上传给网络。 终端QoS功能支持以下方案(可选): u USIM卡中存储“业务与Traffic Class的对应关系”、“Traffic Class与其他QoS参数的对应关系”; u 要求终端必须能够读取卡中QoS数据,并保存在终端上;在业务发起时,直接从终端中读取数据,实现QoS参数的填写。 [需求澄清]:无 7.终端功能要求 7.1 协议版本要求 [需求编号]:TS-GEN- FERQ -SPVRQ-000001 [需求描述]: 终端TD-LTE芯片无线承载技术应符合最新3GPP相关版本技术要求,同时考虑到终端实现难度和进度,并结合TD-LTE规模技术试验需求,终端TD-LTE芯片可分步支持相应的协议版本,具体要求如下: 表7-1 协议版本要求 参考规范及协议版本 要求 36.201;36.211;36.212;36.213;36.214;36.302;36.314;36.321;36.322;36.331;36.323(1006R9版本) 必选 23.401;24.301;29.103;29.118;23.203;23.221;29.272(1006R9版本) 必选 [需求澄清]:无 7.2 物理层功能 7.2.1 带宽 [需求编号]:TS-GEN- FERQ -PHY-000001 [需求描述]: 终端应能够应用于各种不同带宽的TD-LTE系统,建议终端支持3GPP要求所有系统带宽,并能够灵活配置。 表7-2 带宽要求 系统带宽 要求 注释 20MHz 必选 支持100个PRB 15MHz 必选 支持75个PRB 10MHz 必选 支持50个PRB 5MHz 必选 支持25个PRB 3MHz 必选 支持15个PRB 1.4MHz 必选 支持6个PRB [需求描述]:无 7.2.2 OFDMA/SC-FDMA参数 [需求编号]:TS-GEN-FERQ-PHY-000002 [需求描述]: 终端支持下行OFDMA和上行SC-FDMA传输。OFDMA/SC-FDMA操作支持如下参数配置: 表7-3 OFDMA/SC-FDMA要求 参数配置 要求 注释 子载波间隔 15kHz 必选 除eMBMS业务外,TD-LTE系统子载波间隔设置为15kHZ。 CP长度 Normal CP (4.687us) 必选 循环前缀主要用于对抗多径干扰,适用于密集城区信道模型, Extended CP 推荐 当信道模型的最大时延超过了Normal CP长度时,系统需要启用Extended CP。Extended CP适用于郊区、多径时延过大地区和承载eMBMS业务时。 同一子帧同时具备Normal CP和Extended CP 可选 网络同时承载数据业务和eMBMS时,终端需要支持同一子帧里同时具有normal CP和extended CP。 注:具体要求参见36.211第6.12节。 [需求澄清]:无 7.2.3 物理信道 [需求编号]:TS-GEN- FERQ -PHY-000003 [需求描述]: 除eMBMS相关的PMCH信道外,终端需支持所有物理信道,如下: 表7-4 物理信道要求 物理信道 要求 注释 PUSCH、PUCCH、PRACH 必选 PDSCH、PHICH、PCFICH、 PDCCH 必选 终端能够在常规子帧中或DwPTS中接收这些信道 PBCH 、P-SCH、S-SCH 必选 PMCH 可选 [需求澄清]:无 7.2.4 帧结构 [需求编号]:TS-GEN- FERQ -PHY-000004 [需求描述]: 表7-5 帧结构要求 上下行时隙配比 要求 注释 配置0 必选 子帧配置:DSUUUDSUUU 配置1 必选 子帧配置:DSUUDDSUUD 配置2 必选 子帧配置:DSUDDDSUDD 配置3 必选 子帧配置:DSUUUDDDDD 配置4 必选 子帧配置:DSUUDDDDDD 配置5 必选 子帧配置:DSUDDDDDDD 配置6 必选 子帧配置:DSUUUDSUUD 表7-6 特殊时隙要求 特殊时隙配置 要求 注释 配置0(常规CP) 必选 DwPTS:GP:UpPTS=3:10:1 配置1(常规CP) 必选 DwPTS:GP:UpPTS=9:4:1 配置2(常规CP) 必选 DwPTS:GP:UpPTS=10:3:1 配置3(常规CP) 必选 DwPTS:GP:UpPTS=11:2:1 配置4(常规CP) 必选 DwPTS:GP:UpPTS=12:1:1 配置5(常规CP) 必选 DwPTS:GP:UpPTS=3:9:2 配置6(常规CP) 必选 DwPTS:GP:UpPTS=9:3:2 配置7(常规CP) 必选 DwPTS:GP:UpPTS=10:2:2 配置8(常规CP) 必选 DwPTS:GP:UpPTS=11:1:2 扩展CP下的各种配置 推荐 [需求澄清]:无 7.2.5 特殊时隙应用 [需求编号]:TS-GEN- FERQ -PHY-000005 [需求描述]: 表7-7 特殊时隙应用要求 特殊时隙 要求 DwPTS 需支持接收特殊时隙DwPTS上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 必选 UpPTS 需支持接收特殊时隙UpPTS上发送sounding和短RACH(PRACH preamble format 4) 必选 [需求澄清]:无 7.2.6 随机接入 [需求编号]:TS-GEN- FERQ -PHY-000006 [需求描述]: 终端能够根据eNodeB配置的PRACH时频资源、PRACH配置、随机前导格式和本小区使用的PRACH序列组等参数,进行随机接入。终端需支持如下所有随机接入preamble码格式,以及相应的Preamble码发送位置。 表7-8 随机接入要求 Preamble码格式 要求 注释 Preamble format 0 必选 支持覆盖半径15km Preamble format 1 必选 支持覆盖半径77km Preamble format 2 必选 支持覆盖半径30km Preamble format 3 必选 支持覆盖半径接近100km Preamble format 4 必选 只在UpPTS上发送,支持覆盖半径1km [需求澄清]:无 7.2.7 调制、编码 [需求编号]:TS-GEN- FERQ -PHY-000007 [需求描述]: 表7-9 调制、编码要求 条目 要求 注释 调制方式 下行 BPSK, QPSK, 16QAM, 64QAM 必选 具体要求参见36.211第7节 上行 BPSK, QPSK, 16QAM 必选 64QAM 推荐 信道编码 支持卷积码和Turbo等信道编码 必选 具体要求参见36.212第5节 [需求澄清]:无 7.2.8 跳频 [需求编号]:TS-GEN- FERQ -PHY-000008 [需求描述]: 表7-10 跳频要求 跳频 要求 注释 PUCCH跳频 必选 支持PUCCH在上下两个边带间跳频,以获得频选增益,增加PUCCH的覆盖能力。 PUSCH跳频 必选 支持PUSCH的跳频,以及所有的跳频格式,以获得频选增益,增加PUSCH的覆盖能力。 Sounding跳频 必选 支持sounding的跳频,以及所有的跳频格式,以获得频选增益,增加sounding的覆盖能力。 [需求澄清]:无 7.2.9 HARQ及ACK/NACK反馈 [需求编号]:TS-GEN- FERQ -PHY-000009 [需求描述]: 表7-11 HARQ及ACK/NACK反馈要求 条目 要求 注释 ACK/NACK ACK/NACK反馈模式 ACK/NACK bundling 必选 支持在PUCCH和PUSCH上反馈,具体要求参见36.213第8.3节 ACK/NACK multiplexing 必选 ACK/NACK解调时间 解调时间不超过3ms 必选 HARQ 上行最大进程数为7 必选 HARQ具体参数需与7.3.4节帧结构要求对应 下行最大进程数为15 必选 [需求澄清]:无 7.2.10 功率控制、功率分配 [需求编号]:TS-GEN- FERQ -PHY-000010 [需求描述]: 表7-12 功率控制、功率分配要求 要求 注释 开环功控 必选 具体要求参见32.213第5节。 闭环功控 必选 具体要求参见32.213第5节。 Power headroom反馈 必选 需支持事件触发性和周期性反馈,具体要求参见32.213第5节。 下行功率分配 必选 支持RS和PDSCH的下行功率分配,具体要求参见32.213第5节。 [需求澄清]:无 7.2.11 多天线技术 [需求编号]:TS-GEN- FERQ -PHY-000011 [需求描述]: 表7-13 下行MIMO传输模式要求 下行MIMO传输模式 要求 注释 接收分集 必选 支持2天线接收,采用MRC合并 单天线发送(mode1) 必选 支持下行单天线发送的数据接收。 下行2天线发射分集(mode 2) 必选 支持下行2天线发射分集SFBC的接收。 下行4天线发射分集(mode 2) 可选(注1) 支持下行4天线发射分集SBFC+FSTD接收。 下行2天线开环空间复用(mode 3) 必选 支持下行2天线开环空间复用的接收。 下行4天线开环空间复用(mode 3) 可选(注1) 支持下行4天线开环空间复用的接收。 下行2天线闭环空间复用(mode 4) 必选 支持下行2天线闭环空间复用。 下行4天线闭环空间复用(mode 4) 可选(注1) 支持下行4天线闭环空间复用。 下行单流波束赋形(mode 7) 必选 支持下行单流波束赋形,并支持DRS解调。 下行双流波束赋形(mode 8) 必选 支持下行双流波束赋形。 注:1. 对于国际漫游终端需必选支持下行4天线(mode 2、mode 3、mode 4)模式; 2. 具体要求参见36.213第7节。 表7-14 上行传输模式要求 上行传输模式 要求 注释 单天线发送 必选 开环发送天线选择分集 可选 UE能够进行开环发送天线选择分集传输 闭环发送天线选择分集 可选 UE能够根据DCI 0中的天线选择配置进行闭环发送天线选择分集传输,并发送相应的信道探测信号,支持eNodeB做出天线决定 [需求澄清]:无 7.2.12 Sounding [需求编号]:TS-GEN- FERQ -PHY-000012 [需求描述]: 表7-15 Sounding要求 要求 注释 Sounding 必选 支持在普通子帧以及UpPTS上发送sounding。具体要求参见36.211第5.5节。 必选 支持2根天线选择性发送sounding,具体要求参见36.211第5.5节。 Sounding配置 必选 支持根据基站指示,周期性发送sounding,包括宽带sounding和窄带sounding,以及所有的sounding发射位置。具体要求参见36.211第5.5节。 [需求澄清]:无 7.2.13 CQI反馈 [需求编号]:TS-GEN- FERQ -PHY-000013 [需求描述]: 表7-16 CQI反馈要求 CQI 要求 注释 CQI反馈 必选 支持根据基站指示,反馈CQI,包括在PUCCH和PUSCH上反馈CQI,以及所有的反馈模式。具体要求参见36.213第7.2节。 [需求澄清]:无 7.2.14 PDSCH资源分配方式 7.2.14.1 下行资源分配 [需求编号]:TS-GEN- FERQ -PHY-000014 [需求描述]: UE支持如下下行物理信道资源分配方式: 表7-17 下行物理信道资源分配要求 下行物理信道资源分配 要求 注释 PDSCH 集中(localized)分配方式 必选 支持TS 36.211第6.2.3.1节和6.3.5节的PDSCH分配映射 分散(distributed)分配方式 必选 支持TS 36.211第6.2.3.2节和6.3.5节的PDSCH分配映射 PMCH资源分配 可选 PBCH资源分配 必选 支持TS 36.211第6.6.4节的PBCH资源分配 SIB资源分配 必选 UE能够支持如下PDSCH资源指示方式: 表7-18 PDSCH资源指示类型要求 PDSCH资源指示类型 要求 注释 类型0 必选 UE支持36.213第7.1.6.1节的PDSCH资源指示方式 类型1 必选 UE支持36.213第7.1.6.2节的PDSCH资源指示方式 类型2 必选 UE支持36.213第7.1.6.3节的PDSCH资源指示方式 [需求澄清]:无 7.2.14.2 上行资源分配 [需求编号]:TS-GEN- FERQ -PHY-000015 [需求描述]: UE能够采用如下跳频方式进行PUSCH传输: 表7-19 PUSCH跳频要求 PUSCH跳频 要求 注释 PUSCH跳频方式1 必选 UE能够按照36.213第8.4.1节进行PUSCH跳频传输。 PUSCH跳频方式2 必选 UE能够按照36.213第8.4.2节进行PUSCH跳频传输。 UE支持PUSCH的上行子帧捆绑(subframe bundling),一捆子帧包含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可选) [需求澄清]:无 7.2.15 导频发送 [需求编号]:TS-GEN- FERQ -PHY-000016 [需求描述]: 支持DMRS的发送,用于PUSCH和PUCCH的解调。具体要求参见36.211第5.5节。要求:必选。 支持SRS发送,用于上行信道估计; 支持CRS和DRS发送,用于下行信道估计和解调; [需求澄清]:无 7.2.16 测量 [需求编号]:TS-GEN- FERQ -PHY-000017 [需求描述]: 表7-20 测量要求 测量 要求 注释 RSRP的测量 必选 支持RSRP的同频和异频测量。具体要求参见36.214第5节。 RSRQ的测量 必选 支持RSRQ的同频和异频测量。具体要求参见36.214第5节。 BSR(Buffer Status Report) 必选 支持Buffer Status的测量和上报,包括长BSR和短BSR。具体要求参见36.300第11节。 ANR(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 必选 根据基站指示,测量邻区信息并上报,具体要求参见36.300第22.3节。 测量GAP长 必选 支持测量GAP长为6ms,包括同频和异频测量,具体要求参见36.133第8节。 测量GAP周期 必选 支持测量GAP周期为40ms和80ms,并能根据基站配置设置,具体要求参见36.133表格8.1.2.1-1。 [需求澄清]:无 7.3 层2/层3功能 7.3.1 传输信道、逻辑信道 [需求编号]:TS-GEN- FERQ -RLMAC-000001 [需求描述]: 表7-21 传输信道、逻辑信道要求 条目 要求 注释 传输信道 除eMBMS相关的MCCH信道外,支持所有传输信道 必选 具体要求参见36.321第4.5节 逻辑信道 除了eMBMS相关的MCH信道外,支持系统所有的逻辑信道 必选 [需求澄清]:无 7.3.2 随机接入 [需求编号]:TS-GEN- FERQ -RLMAC-000002 [需求描述]: 表7-22 随机接入要求 类型 要求 注释 竞争随机接入 必选 选择基站配置的随机接入码进行随机接入。 非竞争随机接入 必选 支持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码个数由基站配置。 注:具体要求参见36.321第5.1节。 [需求澄清]:无 7.3.3 HARQ、ARQ [需求编号]:TS-GEN- FERQ -RLMAC-000003 [需求描述]: 表7-23 HARQ、ARQ要求 要求 注释 HARQ HARQ算法 必选 支持IR和CC算法,并至少支持4个冗余版本。 上行HARQ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