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胶片的分类.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752492 上传时间:2025-03-0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胶片的分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胶片的分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胶片的分类 摘自《大众摄影》2001年4期 作者:冯建国 初学摄影,也许对胶片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在民用市场上,彩色负片使用率比较高,大概也是初学摄影者接触比较多的胶片。其实, 胶片的种类很多,光是135胶片也不下几十种。为了在学习摄影中能更好地根据表现目的来选择胶片,不妨了解一下不同的胶片种类、特性和特点。 摄影胶片从色调上来分类,可以分为黑白和彩色胶片两大类。最早发明的摄影术是黑白影像,黑白摄影从1839年的达盖尔银版法开始,到后来的玻璃干版、湿版、铁版发展到现在普遍使用以三醋酸纤维酯作为安全片基的软片,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彩色胶片从1935年柯达公司研究出柯达克罗姆反转片开始, 到后来推出的彩色负片, 也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现在的黑白和彩色胶片, 都是在安全片基上涂布一层或多层感光乳剂,感光乳剂是由悬浮在明胶中对光敏感的卤化银组成。卤化银是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颗粒, 估计在一个单层平均胶片乳剂中,每平方英寸的面积上可多达400亿卤化银晶体。卤化银晶体有一个特性是在曝光时改变其结构,并和其它晶体结成团块,在胶片上形成潜影, 通过显影后, 潜影便转变为可见的金属银影像。 初学摄影如果能拍摄黑白胶片, 并能学会自己冲洗和放大照片的话, 对理解和把握感光材料的使用特性, 训练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体会光和影的关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选择黑白胶片,可以从胶片主要的三个特性去考虑:1. 感色性,2. 感光度,3. 颗粒性。 黑白胶片的感色性主要分为全色片、正色片、红外片三种基本类型。全色片对所有可见光的敏感性与人眼对它们的敏感性大致相同,也是普通摄影最常使用的黑白胶片, 在商店里出售的基本上都是全色片,全色片一般简称为“PAN”片, 多数胶片包装上均有标示。正色片是对除了红色以外的颜色都敏感的一种胶片, 在全色片发明之前, 正色片曾被广泛应用, 但今天只用于特殊目的。红外片是一种对红外光谱敏感的特殊胶片,红外线人眼是看不见的, 当薄雾阻碍着可见光时, 它能穿过雾气将远景也拍摄清楚。除了在科学实验和军事目的的应用外, 红外片能产生与全色片截然不同的特殊影像效果。 黑白染料胶片是运用彩色胶片技术制造的黑白胶片,它采用银盐作感光剂, 在冲洗过程中把银去掉留下染料影像。它的独特之处是使用同彩色负片一样的C-41冲洗工艺,冲洗制作可以通过彩扩店来完成。这种胶片的特点是由染料组成的无银底片,颗粒细、 宽容度大, 它的标定感光度多是一个可变值, 可以根据不同使用目的来调整。 不论是选择黑白胶片还是彩色胶片,有必要考虑胶片的感光度和颗粒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胶片的感光度是指感光材料对光照的敏感程度, 也称胶片速度。对光反应比较灵敏的胶片,如感光度为400以上的胶片称快速片。相反,对光反应比较迟钝的胶片,如感光度为50以下的胶片称慢速片。一般比较常用的如感光度为100~200度左右的胶片称中速片。胶片的感光度是由胶片制造商提供的,以前各国没有统一的标示,1980年开始实行国际标准感光度, 它以美国使用的ASA制和德国的DIN制为基础,符号为ISO, 写法是ISO100/21°,前面100是ISO(ASA)值, 后面21是DIN值。一般高速胶片需要的曝光量少, 适合弱光下拍摄或拍摄高速运动物体, 如体育运动等。但高速胶片相对颗粒性比较粗糙,不如低速胶片细腻, 用它放大的照片显得颗粒较粗, 缺乏细节质感。如果要制作放大倍率高, 要求细节丰富,颗粒细腻的照片,便可以选用感光度50或以下的慢速片。低速胶片有时也可以利用慢速快门来表现动感效果。相对于以往, 现在的胶片的颗粒性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ISO100~400之间的胶片均有很好的图像品质,几乎可以适用于各种场合和拍摄条件。 彩色胶片可以分成两大类型, 即反转片和负片。彩色反转片有时也称为幻灯片,是一种经过反转冲洗后直接得到彩色透明正像的胶片。彩色反转片可以用幻灯机直接将影像投射到屏幕上观摩, 也可以在观片灯箱上观赏,既可以直接印放照片,又可以作为原片用来分色制版印刷。彩色反转片色彩真实饱和, 影像的清晰度、明锐度比较高,不足之处是相对于彩色负片, 曝光宽容度比较狭窄,稍不足或是过度, 都会影响影像质量, 所以拍摄反转片要求曝光一定要十分准确。彩色负片主要是供印放彩色照片用的感光片, 在拍摄并经过冲洗之后,可获得明暗与被摄体相反, 色彩与被摄体互为补色的带有橙色色罩的彩色底片。彩色负片的优点是曝光宽容度大, 一般曝光不足一级或过度二级, 仍可能得到满意的影像。另外, 彩色负片对色温的变化有相当的通用性,在印放照片时可以通过放大机的滤色镜再次调整色彩平衡和反差。彩色负片的英文品牌的字尾是COLOR(彩色), 而反转片的字尾是CHROME(克罗姆), 在英文标示的胶片盒上可以根据以上两个字尾来区别负片和反转片。另外, 按色温平衡来分类, 彩色胶片还可以分为日光型和灯光型两大类。日光型彩色胶片适合在色温5500K左右的日光或电子闪光灯照明下拍摄。灯光型彩色胶片适合在色温3200K左右的碘钨灯等灯光源下拍摄。如果用日光型胶片在色温3200K左右的灯光下拍摄, 画面就会偏橙红色调,应在镜头前加蓝色色温转换滤色镜。相反, 如果使用灯光型胶片在色温5500K左右的日光下拍摄, 画面就会偏蓝色调,应在镜头前加琥珀色色温转换滤色镜,才能得到准确的色彩还原。 在选择彩色胶片时,还有一种专业胶片和非专业胶片的分类。非专业性胶片在制造时因考虑到主要是供应民用市场, 市场的周转和存放期限较长,因此,胶片在出厂时并未达到最佳的彩色平衡, 而是让它们在以后的一段时间中有一个熟化的过程。专业型胶片却是在出厂时将彩色平衡设为最佳状态,以保证得到最准确的色彩还原,因此,专业胶片在使用前需要在冰箱中贮存,以保证其品质。◆ 常见的黑白胶片135规格的,大体分为两种(负片),是按冲洗工艺分的. 一种是较传统的D76工艺,一种是C41工艺. 前者较为常见,价格较低,冲洗简单,用不同的配方,可以得到不同的反差与颗粒. 后者是机冲工艺,只有在较专业的店里,才能得到您最理想的底片. 胶片的分类 胶片的分类,有很多种,按画幅分——小画幅、中画幅和大画幅。 小画幅就是135胶片,中画幅是120胶片,大画幅通常是单片胶片。都在相机分类中有说介绍,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按色彩,可以分为黑白与彩色胶片,显而易见,也不多说了。 按底片成像,可以分为负片与正片。负片,我们常用的民用富士柯达胶卷都是负片,黑白胶片也是负片。负片拍摄的影像色彩,是以补色记录在底片上,是负像。而正片,即是反转片,影像色彩是以原色记录在底片上,是正像,通常也成为幻灯片。 按使用的光源温度,又可分为灯光型与日光型。不同颜色的光有不同的光波,人们把不同的色彩分为冷光与暖光,冷光为主色调就为冷调,暖光为主色调便为暖调。于是,就把不同的色彩,按色温分类,以0K为最冷,色温越高,则颜色越暖。一般我们认为,蓝紫色为冷,橙红色为暖。日光,一般在4500K~5000K,日光型胶片,将日光认为是白色,来作为调色标准的胶片。而灯光型胶片,则是针对白灼灯3200K~3500K色温的灯光看做是白色,作为调色标准的胶片。一般来说,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成像偏暖色,灯光型胶片在日光下偏冷色。通常我们买到的民用胶卷,均为日光型胶卷。在无法灯光或日光下使用相应的胶片时,可以通过外加滤镜的形式来解决。 在数码相机中,灯光型与日光型胶片,则表现为白平衡。而且由于设置便利,人们更将其细化,细分为阳光直射、阴影、阴、日光灯、荧光灯等等。其主要目的,便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得到最为准确的色彩还原。 系统标准答案: 能装入摄影师工具箱的黑白胶片的种类似乎无穷无尽。由于种类繁多,我们不太可能一一述及。以下仅介绍一些胶片性能和特性的基本概念,为使用者提供一些初步指导。 1.胶片类别 根据对光谱的反应性(如某种胶片对色彩和光的波长或光色对反应),胶片可以大致分成三个类别: 正色胶片(Orthochromatic,即过去所谓的“正片”--译注):这些胶片主要是用于图像艺术工业,我们不想对它的细节说得太多。有些摄影师可能体验过这些胶片,它可以产生极高反差的特殊效果。正色胶片对光谱中的蓝光和紫外光部分敏感,它们不产生连续影调,图像是生硬的黑和白。 全色胶片(Panchromatic):全色胶片,或更常称为连续影调胶片,被设计为记录于胶片的密度直接对应于曝光的光线强度,而不是光线的色彩。到目前为止多数胶片都属这类,也是摄影师最常用的胶片。 特殊用途胶片:还有一定数量的特殊用途胶片,如红外胶片(Infrared)、远红光谱敏感胶片(Film responsed extended red spectrum,即对部分红外波长也敏感的胶片,如依尔福的SFX胶片,译注)、翻拍胶片、遮罩胶片和拷贝胶片等等,数量很少。 我认为全色胶片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类:老技术胶片(Old technology film)和新技术胶片(New technology film)。新技术胶片并不一定比老技术胶片更好。老技术胶片包括如柯达的Tri-X、Plus-X、依尔福的HP5和FP4等,这里只提到很少几种。由于摄影师对厂家生产更快更好的胶片的压力,柯达开发了基于T颗粒技术(T grain technology)或称TMAX系列的胶片,依尔福也紧接着发布了它们的Delta系列胶片。我个人的观点是新手应该从较老的传统胶片入手,彻底理解胶片对曝光和显影的反应。一旦有了传统胶片良好工作的知识,就能较轻松地理解新技术胶片的工作方式,从而利用并发挥它的潜能 胶卷的种类 2004-04-25 光影时空 [字体:大 中 小] [颜色:红 绿 蓝 黑] [打印][关闭] 作者:陈隽 您是第 758位访问者 一 按胶片画幅分              (1)110毫米胶片:这是由柯达公司于1972年首先推出的一种新型号胶卷,只供应彩色负片。它有两个特制的暗盒,中间用联板相连。胶片在逐张曝光时,由供片暗盒输入收片暗盒,最后不需要倒片,故适用于快速装片系统。这种胶卷的宽度相当于16毫米电影胶片,有齿孔,原装规格分两种,可分别拍摄1.3×1.7厘米画面12张或20张。              (2)120胶卷:这种胶卷是1914年由美国柯达公司正式定型生产,画幅尺寸为5.715×8.225厘米,可拍摄8幅画面,曾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现在通用的120胶卷的标准长度为81~82.5厘米,宽度为6.1~6.15厘米,片基厚度约0.120毫米,背面一般绿色或蓝紫色防光晕层,有背纸和轴心。这种胶卷有黑白,彩色两类,每卷可拍摄6×9厘米画面8幅,6×7画面10幅,4.5×6画面16幅。        (3)220胶卷:这是1966年在120胶卷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一种胶卷,卷轴与120胶卷相同,但无背纸,须在暗室或暗袋内装卸。胶卷长度比120胶卷增加一倍,标准长度为162~165厘米宽度为6.1~6.15厘米,可拍摄6×6厘米画面24张,或6×7厘米画面20张,或6×9厘米画面16张。                                                  (4)135胶卷:又称35毫米胶卷。原是1889年生产的 宽度为35毫米的电影胶片,1925年出现了用35毫米电影胶片拍照的莱卡照相机,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了与电影有所区别,就在“35”毫米胶片前面加上一个“1”字,将它称作为135胶卷。这种胶卷的标准长度为160~170厘米,宽度为3.5厘米,片基厚度为0.135毫米,通常将片基染成具有防光晕效能的灰色,背面还涂有抗静电的假漆层。胶片两边有齿孔,画面的实际宽度是2.4厘米。没有保护性背纸,直接装入暗盒内,拍摄时连同暗盒一起装入照相机。一般每卷可拍摄3.6×2.4厘米的画面36张。1.8×2.4厘米画面72张。              (5)散页胶片按单独的散页供应,使用时才装入片夹的胶片。 散页片适用于大型的照相馆座机。各种尺寸的散页片都是一张张的平片状,每张页片之间用黑纸隔着后放入包装袋中。在包装袋中一般每袋盛12张散页胶片。这种胶片拍完一盒后可在普通光线下更换,拍完后既可一起冲洗,也可单张冲洗。     二 按得到影象的正负来分       (1)反转片:经拍摄、冲洗后在胶片上产生原景物色彩的胶片。可直接用做观察,印制照片,制作幻灯片。由于正片没有介入印相步骤,故其色彩极为准确,在同等质量、相同片速的前提下,正片的颗粒更细腻,清晰度更高,层次更丰富,保存性也更好;当然,要求曝光的准确性更高。       (2)负片:运用被摄体的互补色或相反色来表现被摄体,在印相时,相反色彩后才正确显示出景物的原来面目的胶片。即:经拍摄、冲洗后在胶片上产生原景物补色影象的胶片。 三 按色彩分        (1)彩色胶片         a 彩色负片: 影象色彩是被摄体的互补色的胶片,(印相后,色彩还原)。必要时,色彩可在印相过程中用滤光镜加以校正。如果照片色彩不准确或存在一定程度的色差,你可以要求重新印制。 其中分为日光型胶片、灯光型胶片和日光灯光浑用型胶片。                                         日光型胶片:适于日光下或闪光灯下使用的彩色胶片。既可在日光下使用,也可在闪光灯下使用。如若在钨丝灯下使用。影象会带明显的橙色调。          灯光型胶片:适于钨丝灯下使用的彩色胶片。如若在日光下(或平衡于日光的闪光灯下)使用,影象会带明显的蓝色调。它既可在摄影棚用照明灯下使用,也可在钨丝灯下使用。        b 彩色反转片:经反转冲洗可直接获得与被摄景物颜色相同的透明正像片。彩色反转片色彩鲜艳,影象清晰,层次丰富,但曝光宽容度小,偏色不易纠正。多用于印刷制版或幻灯欣赏。        (2)黑白胶片——根据不同的感色性分为全色片、色盲片、分色片。        a 全色片:全色片能感受光谱中的全部色光,是黑白胶片中感色范围最广、感光能力最强、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胶片。全色片能很好地反映被摄体的质感、层次,适用于拍摄各种类型的题材。全色片虽对光谱范围内的色光均敏感,但对不同色光波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其中,对紫蓝光最为敏感,对黄橙光次之,对红绿光敏感程度最低。在以大面积的红绿色为主及室内白炽灯下摄影时,要注意全色片的这种特性,应适当增加曝光量。一般的全色片属于常温(20℃)型胶片。但染料型全色片,采用冲洗彩色胶片的高温药液冲洗,克服了一般全色片在高温下冲洗质量下降的缺点。        b 色盲片:主要记录黑白两色,而不是两者之间的各种灰色调。运用常规的黑白感光乳剂胶片拍摄,然后用高反差胶片显影液冲洗 ,并把它印在高反差相纸上,也能获得相似的效果。        c 分色片:一种能够感受紫蓝、蓝、 绿、黄色光的感光片.在它的感光乳剂中除银盐外,还有增感染料,所以扩展了感受可见光的范围,但不能感受红色光。用它拍摄黄、绿色的景物,如风光和人像,在照片上表现出的明暗层次与人眼所感受的相接近。但是除了翻 拍复制和印刷行业外,这种胶片在普通摄影中已极少使用。 四 按胶卷的感光度分       (1)快速胶片:具有较高的ISO(国际标准协会)数值(ISO400以上)的胶片。特点:曝光宽容度大,因此,当景物亮度范围较广时,也能有良好得色彩表现;当曝光有较大误差时,也能得到可用得影象。适用于以下情况:a.暗弱光线得现场光拍摄。 b.室内明亮得现场光下拍摄体育比赛和舞台文艺演出。 c.需要使用1/500秒以上得高速度去“凝固”动体。 d.需要使用尽可能小得光圈来加大景深。 e.使用250mm以上得远摄镜头手持相机拍摄。          (2)中速胶片:ISO数值在100~200之间的胶片。这种胶片适用于多种多样的被摄体和多种多样的光照条件。        (3)慢速胶片:ISO数值较低(ISO100以下)。片速底得胶片得色彩更饱和、颗粒更细腻、清晰度更高,适用于拍摄明亮的被摄体,或记录被摄体的动感和模糊痕迹时。它常用于以得到细节丰满,颗粒细腻的影象为目的摄影。 五 专业型与业余型胶片                                     (1)专业型胶片的包装盒上标有“Professional”字样。专业型胶片的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已成熟的感光乳剂,拍摄冲洗后胶片直接产生理想的色彩效果。它由专业照相材料商店经销,采用低温冷藏保存。专业型胶片的有效期比业余型胶片要短。从拍摄冲洗后的效果比较,专业型胶片的照相性能在反差、宽容度、色彩饱和度、颗粒度方面都要比业余型胶片好,当然其价格也比业余型高,主要使用对象是专业摄影工作者。对于色彩还原要求严格,照片制作质量要求高的摄影创作,如建筑摄影,广告摄影等,可选择专业型胶片。        (2)业余型胶片,又称普通胶片,它的使用对象是广大业余摄影爱奸者。生产厂家考虑到业余型胶片在商店和摄影者手中都会存放一段时间,从胶片出厂到拍摄后冲洗间隔较长,因此生产胶片时采用出厂以后过些时间才成熟的感光乳剂,以尽可能延长胶片的有效期。对于记录一般的家庭生活,旅途风光等可选择业余型胶片。 胶卷的种类与性能[转] ○良 友   胶卷的种类:照相用的胶卷有黑白胶卷和彩色胶卷,按不同尺寸分为120胶卷、135胶卷两种。   120胶卷根据不同的120照相机可拍摄出大小不同的画面,其中有拍摄16张底片的(画幅为4.5×6厘米);拍摄12张底片的(6×6厘米);还有拍摄10张底片的(6×7厘米)与8张底片的(6×9厘米)。120胶卷的长度一般为81-82.5厘米,宽度为6.1-6.5厘米。120胶卷拍摄几张底片,取决于相机的型号而各不相同。   135胶卷适应于各种型号的135照相机。一卷135胶卷能拍摄36张画面为24×36毫米的底片。135胶卷的长度一般为160-170厘米,宽度为3.5厘米。这种胶卷两边有按规则排列的片孔。   黑白胶卷:按感色性能还分类成全色片、分色片、色盲片、红外线片、X光片等。我们常用的是全色胶片,它对自然界各种色彩,红、橙、黄、绿、青、蓝、紫色都能以不同深浅的黑色调子显示出来。也就是说它对所有可见光都感光。分色片除了感受可见光中的蓝、紫色外,还能感受黄、绿色,对于红色它不能感受。这种胶片常用于印刷制版,有时也用于风光摄影。色盲片,它对可见光中的蓝紫光比较敏感,对绿光和红光很不敏感。这种胶片适宜于黑的图案、图表和文字翻拍。红外线片,专门感受比红光波长的光线,一般为航空、军事摄影所用。   胶片的感光度:感光度是胶片对光的敏感程度,也是胶片所具有感光能力和标志。胶片在光线很弱的情况下就能感光,称高速感光度(快速)胶片;相反感光度低的胶片,则须在光线较强的场合下拍摄,如果在同一光线的条件下,使用不同感光度的胶卷拍摄,其照相机的光圈或快门速度就应该有所变化,也就是说,高光感光度的胶卷,光圈要小些快门速度要快些;低感光度的胶卷则相反,光圈要大些或快门速度要慢些。   根据感光度的高低可分为快片(GB24°以上),中速片(GB21°),慢片(GB18°)以下 。   感光度有多种名称,常见的有美国ASA制和德国的DIN制("定"制)。我国采用GB(即国家标准)制,与DIN制相当。   我国的GB国家标准制,每增加GB3°,其感光度就增加一倍。如GB24°胶卷就比GB21°胶卷的感光度快一倍。各种感光度标准,可以互相换算。ASA100相当于GB21°或21DIN。   黑白胶片的选择:如何选用低速、中速或高速胶卷,要根据拍摄对象、拍摄条件、以及最后照片放大倍率等不同要求去决定。   一般情况下,在室外拍摄,光线条件较好,景色亮度大,反差也大时选用21DIN中速胶卷为宜。如果景物反差平淡,可选用反差略大的低速胶卷。   在室内拍摄,若被摄物体有动感,无论是用自然光或灯光,则应选择感光度高的胶卷,可避免因曝光不足而影响影像的层次,或因曝光时间太长而使有动感的物体形成影像模糊不清。利用闪光灯拍摄时,一般选用21DIN或感光更高的胶卷,这样不仅感光指数可以大些,而且由于感光度高其宽容度也大,不致使底片反差过大。   体育拍摄,一般不宜使用闪光灯,体育拍摄动感强烈,要选用高速感光度(如24DIN、27DIN)的胶卷。   舞台摄影,一般也不宜使用闪光灯,它须选用感光度更高的胶卷。   拍摄人像、静物、风光照片,要求具有丰富的层次,银粒细腻、质感强、悦目和谐的影调,应尽量选用低速和中速胶卷。   彩色胶卷:摄影用的彩色胶卷有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   彩色负片,它经过冲洗后,负片(底片)上的颜色是原物体颜色的补色负像。彩色负片主要用于制作彩色照片;并能直接印、放黑白照片,但照片的层次、反差受到一定影响。彩色负片拍摄的感光宽容度比黑白胶片要小得多。在拍摄时受色温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造成底片偏色,但可以在照片制作中用不同滤色片子以校正。彩色负片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一种彩色胶卷。 彩色反转片,它经过反转冲洗工艺后,就能获得和被摄物一样的彩色正像。彩色反转片的彩色图像、色彩还原和影像的清晰度都优于彩色照片,用彩色反转片制版印刷要比彩色照片好。彩色反转片,其色彩真实、鲜艳、饱满。拍摄时要求严格,感光宽容度甚小,要求曝光准确,如果曝光相差1/2倍,各种色彩与密度、层次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黑白胶片的种类、结构、性能与选择 [ 录入:驴贝贝 | 时间:2006-06-13 22:37:18 |作者:|来源: |浏览:1850 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一、黑白胶片的种类   因黑白胶片的品种,型号和规格众多,所以无统一的分类方 法,黑白胶片有按尺寸规格分类的,如120、135、127,620等,有按感色性能分类的,如全色片、正色片(亦称分色片)、色盲片、红外线片、x线片等,有按感光度分类的,如高速片(快片)、中速片,低速片(慢片):有按形态分类的,如硬片(干版)与软片,散页片与卷装片等,有按用途分类的,如专业摄影用片和一般摄影用片,专业摄影用片又可分为新闻片,电影片、电视片、工业片、医用片、般空片、传真片、缩微片、复制片、印刷片等。在按尺寸规格分类的胶片中,最常用的是120和135两种。120胶卷的长度一般为81~82.5厘米,宽度为6.1~6.5厘米。它可以拍摄6x 9厘米的底片画面8张,6x 6厘米的底片画面12张,4.5x 6厘米的底片画面16张。   135胶卷亦称35毫米胶卷(指胶片宽度而言),也有人称电影胶卷。它的长度一般为163~170厘米,宽度为3.5匣米。这种胶卷的两边有规则排列的片孔(亦称齿孔),一般可拍摄2.4x 3.6厘米的底片画面36张。   二,黑白胶片的结构   摄影用的黑白胶片,由保护层、感光乳剂层、结合层,片基和防光晕层构成。120~135胶卷在结构上基本上是一样的(图一)。   保护层:是涂在感光乳剂层上面的一层透明胶质,起着保护乳剂层的作用。   感光乳剂层:感光乳剂层的主要成份是用相明胶和卤化银。一般是将溴化银(AgBr)、氯化银(Agci)或碘化银(Agi)的晶体颗粒,调入照相明胶中,尔后均匀地涂布在片基上,形成感光乳剂层。它不仅起着感光的作用,而且乳剂层中卤化银颗粒的形状及其大 小、分布情况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照相性能。在乳剂层中,除了明胶和卤化银晶体之外,还往往含有一些微量的化学补加剂。这些化学药品在乳剂中虽然含量很少,但却能对胶片的照相 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   乳剂层的厚度随胶片品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在5—25微米范围内。 片基,是乳剂层的支持体,用以加强胶片的物理机械强度。目前广泛使用的是三醋酸纤维素片基,简称醋酸片基,它没有易燃的缺点,又被称为安全片基。     结合层:是涂在片基正面的一层明胶或树酯底层,它的作用是增强乳剂层对片基的附着力,防止后期加工冲洗时发生脱膜现象。   防光晕层:是在片基背面的一层能防止光晕现象(图二)和防止静电及防止卷曲的涂层。黑白片多采用绿色或蓝紫色涂层,这些颜色在后期加工冲洗中均会自行褪去。   有的135黑白胶卷的片基染成灰色,有一定的密度要求,能起到防止光晕的作用,显影后亦不会退色,俗称“灰片基”。它的背面涂有假漆层(见图一),起防止静电和卷曲的作用。   三、黑白胶片的主要照相性能   直接决定和影响照相影象质量的因素统称为胶片的照相性能,主要包括:感光度、密度,灰雾、反差、宽容度、感色性、解象力和保存性。   感光度,是指胶片对光线作用的敏感程度。感光度高的胶片,可以在光线比较暗的场合下拍摄,感光度低的胶片,在拍摄时则要求有较亮的照明条件。因此,感光度是衡量胶片照相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世界各国生产的感光材料,由于各自的计算方法不同,在感光度的标志上也不一样。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有德国的“定”制(D IN)和美国的ASA制,我国则采用’‘GB”制(与定制相当,如GB21’相当于21DI N)。国产胶片每差3度,曝光量约相差一倍。   密度:是指胶片曝光显影后画面上所显现的变黑程度。这种黑化程度,不仅取决于乳剂中卤化银颗粒本身的的特性,而且曝光量的多少及显影程度都对画面所形成的密度的大小有直接影响。密度以字母D表示,对某一种胶片来说,都有它自己的最大密度值(Dmax)。即在增加曝光量和显影时间的情况下,胶片的密度在上升到某一最大值后就再也不会升高了,这个最大值就是该胶片的最大密度。   灰雾:是指胶片上没有经过曝光的部分,在显影加工后也会有部分的金属银被还原出来,形成一定的密度(一般低于0.2),这种密度叫作灰雾密度(以D表示)。对于任何品种的胶片来说,它的灰雾密度都是越低越好。当胶片的灰雾密度超过一定限度 后,这种胶片就报废而不能使用了。   反差和反差系数:反差是指被摄体或影象画面中明暗差别的程度(亦称“对比度”,“软硬度”)。黑白分明的,即明暗度差别大的,我们称反差大或反差强,亦可称之为‘硬“反之,明暗度区别不大的,称为反差小或反差弱,亦可称之为“软”。反差系数亦用Y(格玛)值表示,是指影象反差与被摄物反差之比,即反差系数=影象反差/被摄物反差。如果胶片上影象的反差与被摄物反差一致,说明该胶片的反差系数等于1,如果影象反差比被摄物反差小,则说明该胶片反差系数小于1,反之,则大于1。我们平常使用的全色胶片,反差系数一般都小于1,约在0.6-0.85之间。这样的胶片有较大的宽容度,能较逼真地表现出原景物的层次。掌握好胶片的反差系数,对正确控制影象质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宽容度:,是指胶片所能正确容纳的景物亮度反差的范围,能将亮度反差很大的景物正确记录下来的胶片,我们称其宽容度大,反之,则宽容度小。 一般来说,胶片的宽容度与它的感光度、反差系数有关。感光度高,反差系数小,则宽容度就大,反 之,宽容度小。从使用角度来要求,当然宽容度越大越好。但每种胶片都有一定的宽容度,一旦超越其限度,必将导致拍摄失败,在使用时必须注意这一点。   感色性,是指胶片对不同颜色的光波的敏感程度。单纯的卤化银只对蓝紫光较敏感,而对绿光和红光是很不敏感的,使用这种胶片摄得的影象,其明暗层次和人眼感受的明暗层次很不一致。为了使卤化银对绿光和红光都敏感,必须在乳剂中加入一种称之为光学增感染料的有机化合物。根据所加入的光学增感染料的结构,性能的不同,可使卤化银的感色范围分别扩展到绿光区、红光区、红外光区(图三)。 :   解象力和清晰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都是指其 对景物细节清楚表达的能力,或者说是辨别本领。但 严格说来,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解象力也称分辨本领,是指通过特定的光学仪器 测定胶片对景物细节的辨别能力,以胶片上每毫米所 能分辨的线条数目的多少来表示,即每毫米范围内分 辨的线条越多,说明其解象力越高,对景物细节的表 达能力也就越好。   清晰度则是指胶片上画面的清晰程度而言,它除了要求分辨出线条间的区别之外,还要求衡量这些线条间的边缘轮廓是否清晰,也就是说每条线都必须清楚、实在,光洁。清晰度除了可以通过主观感觉给予判断外,也可以通过专门的光学仪器给予客观鉴定。简言之,解象力的侧重点在于分辨线条的多少,而清晰度的侧重点在于每条线的清楚程度如何。   保存性:是指胶片的各种性能在一定保存时间内的稳定程度。如果胶片成品在规定保存条件下,经过长期保存(有效期内),其照相性能和出厂时的指标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么说明该胶片的保存性是好的。每种胶片在出厂时都标明了有效期,我们使用时应注意尽量购买有效期较长的,或在有效期内尽快用完,不要造成过期失效。   四、黑白胶片的选择一般来说,室外拍摄光线条件都比较好,晴天时景物亮度大,反差也大,这种情况选用宽容度大的中速胶片为宜,它可以正确地记录景物的明暗层次,获得细腻悦目的影象。阴天时不仅光线弱了,而且景物反差平淡,这时可选用反差略大的低速胶片为好,它能够弥补由于景物平淡而造成底片反差偏低的不足。   室内拍摄,无论是利用自然光或灯光,若被摄体是运动的景物或人,则应选用感光度高的胶片,可避免因曝光不足而影响影象的层次和清晰度,若拍摄静物,可视室内光线条件选用高速或中速胶片。利用万次闪光灯或闪光泡拍摄时,一般都选用GB21或感光度更高的胶片,这样不仅闪光指数可以些,而且由于高感光度胶片其宽容度也大,不致使影象反差太大。体育、舞台摄影,一般不宜使用闪光灯,可以选用高感光度(如GB24’,GB27‘等)的胶片。拍摄静物、人像(尤其是特写)作品,要求具有丰富的层次,细腻逼真的质感,悦目和谐的调子,应选用解象力高的微粒胶片。   翻拍复制,可粗略分为两类:一是文字、表格类的稿件,可选用低速高反差胶片(如黑白电影正片),这样容易获得线条清晰光洁,黑白分明的效果,二是照片、绘画、印刷品等图片类稿件,翻拍时应根据其颜色,反差等具体情况选用胶片。一般来说,彩色图片应选用全色胶片,黑白图片可选用正色胶片。无论哪种情况,都应注意选用的胶片的反差系数最好是等于或大于1,这样翻拍的底片有利于印放照片。   五、黑白胶片的保存   1.要避光:虽然胶片都有较安全的包装,但长期存放也应注意避免光线直射,最好放在黑暗处为妥。   2,要防潮,因为胶片除了片基外,各涂层都含有大量照相明胶,虽然制作时已加入防腐剂,但受潮后仍然会发霉变质,影响照相性能和发生粘连等弊病。胶片最好保存在相对湿度为60%左右的条件下。   3.要隔热:温度过高会使卤化银起化学反应,引起胶片照相性能衰退,增加灰雾,降低感光度和反差等。最好保存在20度左右的条件下。长期不用的胶片可存放在冰箱中(以5度左右为宜)。使用前先取出放在室温下4小时以上再用,避免冷热温差大造成胶片上有潮气、水珠等。   4.要防止化学污染:存放胶片应当注意远离化学药品,如氨,硫化氢、二氧化氮等有刺激性气味的药品,因为它们能使卤化银起化学反应,破坏胶片的照相性能。   5.要防止放射线的侵害:因为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能穿透胶 片的包装材料而使卤化银感光,破坏其照相性能,所以存放胶 片的地方应远离x光室和有放射性物质的地方。 [摄影基础]胶片的种类详解(正片、负片、反转片) “负片”(Negative Film): 是经曝光和显影加工后得到的影像,其明暗与被摄体相反,其色彩则为被摄体的补色,它需经印放在照片上才还原为正像。简单的来讲我们所拍摄的胶片冲洗出来后,所看到的影像是反色的影像,再通过扩印或放大成照片就变成了与所拍摄景物相同色彩的影像。拿黑白的片子来说,在负片的胶片上人的头发是白的,实际上白色的衣服在胶片上是黑色的;彩色的胶片,胶片上的颜色与实际的景物颜色正好是互补的,如:实际是红色的衣服在胶片上是绿色的。负片不论是黑白或彩色均是摄影最常用的胶片。我们平时用普通相机拍照冲洗出的底片就是负片。 “正片”(Positive Film): 电影摄影机拍的负片冲洗剪接后,先复制若干拷贝带(原片很珍贵的),再用Positive Film翻正,就可以在电影院放出来了。正片是用来印制照片、幻灯片和电影拷贝的感光胶片的总称。它能把底片上的负像印制为正像,使影像的明暗或色彩与被摄体相同。黑白正片的感色性仅限于紫蓝色光、彩色正片的感色能力比彩色反片弱,因而,正片在摄影中很少使用。彩色正片用于印制彩色放映拷贝(电影、幻灯)。特点是:反差大、灰雾度低、清晰度高、感光度低(而且幻灯片和实际的影响是左右镜像的)。 “反转片”(Reversal Film): 有彩色和黑白之分,现在说的反转其实是Color Reversal Film,常用于静态摄影。称其为反转片是有道理的:显影第一阶段成的是负像,然后才是彩色染料形成的正像。反转片是在拍摄后经反转冲洗可直接获得正像的一种感光胶片。黑白反转片可直接获得影像阴暗与被摄体一致的透明片;彩色反转片可直接获得色彩与被摄体相同的透明片,其色彩真实鲜艳,但宽容度较小。反转片由于有高质量的正像效果,被大量用于印刷制版或作幻灯片,专业摄影师在拍摄广告照片大多都使用彩色反转片。 黑自胶片与彩色胶片无论是负片正片或反转片,都有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之分。彩色反转片用于景物拍摄。经过反转冲洗过程可以直接获得与景物明暗、色彩一致的正像,可直接用于放映和印刷制版。特点是:反差比负片大,比正片小;宽容度比负片小,比正片大;最低密度小,片基为无色透明。 他们的比较如下: 反转片,胶片上的颜色与实际所摄景物是颜色是一致的,可通过幻灯机放映出所拍摄的效果。 正片与反转片的最大分别是: 正片是用于其它底片“转印——冲洗”后得到的正像; 反转片是通过“拍摄——冲洗”自身直接得到正像。 可以说正片就是一种特殊的负片,负负得正嘛,说得更通俗一点,正片类似相纸,相纸的基体材料是不透明的纸基,正片的基体是透明的聚脂纤维、醋酸纤维。 实际拍摄过程中,使用反转片要比使用负片的要求来得少,因为使用反转片所用的曝光数据一定要正确,否则是无法弥补的;而使用负片,只要其曝光的数据不超过胶片的宽容度,是可以通过扩印或放大时进行色彩校正的。所以一般常称反转片为专业胶卷,当然也有专业的负片。反转片是属于专业胶片,所以肯定要比负片来得贵。 胶卷知识! 拍摄作品除了解照相机照相机外,同时要选择好胶卷。正确的选用好胶卷,对获得满意的作品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就要了解并掌握好胶卷的含义、性能与用途。 ① 彩色胶卷 现代摄影的特征之一,被认为是已进入了“彩色时代”。这是因为从摄影的总体看,拍摄彩色片已占80%以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彩色片的质量不断提高,品种日益增多。对彩色胶卷的选择,首先值得你考虑以下问题。 ② 胶卷的分类 现代彩色胶卷已有多种片速可供选择: 常用日光型彩色负片有 ISO100 、160、200、400、1000、1600; 灯光型彩色负片有ISO40、64、80、100。 日光型彩色反转片有ISO25、50、64、100、125、200、400、1000、1600; 灯光型彩色反转片有ISO40、50、64、160、640。 ●彩色负片与彩色反转片   彩色负片与彩色反转片(也叫正片)是彩色胶卷的两种基本类型,都是供拍摄用的。 彩色负片经拍摄、部洗后,在胶片上产生原景物的补色影像,如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