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级生态镇创建工作方案一、工作目的为了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符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国家级生态镇,促进城乡发展协调、人地和谐。二、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总要求,落实“山清水秀、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挖掘发展潜力,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产业支撑、区域联动、生态补偿、公共服务共同提升,切实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跨越式发展。三、工作核心任务1.成立生态镇领导小组,制定生态镇多规合一规划。2.加
2、强镇域内和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山清水秀乡村风貌。3.重点打造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产业,培育特色产业。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新城。5.构建高质量生态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6.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引导相关区域增加生态补偿。四、工作实施方案1.成立生态镇领导小组,实行“一长四副”领导体制。并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生态镇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生态镇的各项建设工作。2.制定生态镇多规合一规划,切实将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在满足区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打造美丽生态新镇。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
3、水源地保护、林地保护、湿地保护、土地保护、草地保护等方面工作。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确保饮水安全。大力开展山地植被恢复和重点动植物保护工作,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4.打造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产业,注重提升旅游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休闲农业、康养产业等。依托生态要素,推动特色工业发展,培育优势产业集群。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道路、供电、供水、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并打造智慧生态镇。注重从城市、乡村两个层面考虑,综合运用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产业,推动城乡基础设施融合发展。6.构建高质量生态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保障水平,加强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同时,建立公共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服务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7.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引导相邻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工作,增加生态补偿。五、建设目标经过努力,到2025年,初步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级生态镇,成为资源环境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到2035年,生态镇建设已完成全面建设任务,人居环境质量和健康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成为绿色产业、文化旅游的品牌之一,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