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自古多情伤离别
----诗词鉴赏之送别诗教学设计
云锦中学 宋廷兴
七年级
群文篇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赠汪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柳枝词》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往送别诗的阅读,总结归纳这一类型诗歌意象特点,把握送别诗的主要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记诵,增加古诗词的积累,培养古诗阅读语感; 归纳送别诗的解题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送别诗的优美的意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相聚时光。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积累送别诗的鉴赏基本知识
送别诗特征归纳,加深对思想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送别 长亭外》导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同学们,你们听了这首歌觉得怎么样?曲谱很美,歌词更美,给人以离别忧愁、伤感、惆怅、依依不舍之感。对!这首诗通过长亭, 古道, 芳草, 天空、晚风、柳树、笛声, 夕阳、远山、这些景物来表现了离别的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借助于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把作者用来传达自己情感的物象,我们称之为意象。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悟出诗歌的情感。(板书意象 情感)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古诗词的的送别诗,通过对送别诗的学习,来探索一下赏析古诗词的一些方法。(板书:送别诗鉴赏)
(二)群文阅读,理解意象和情感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过程:A(1)大家齐读(2)分组读(3)分组换读(4)自由读(5)个人表演读
B、自主学习填表C、小组交流,两个小组一首,确定发言人D班上交流,教师点评
诗中意象
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主旨句、抒情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子规、明月
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和担忧。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孤帆、碧空、长江
诗人对有人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满怀伤感和惆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别董大
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凄凉的画面(以哀景衬壮情)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劝慰与激励,感情乐观、豁达、豪迈,积极进取。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赠汪伦
舟、踏歌声、 桃花潭水
赞美了朋友之间真挚纯洁的深情厚意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总结送别诗知识点
常见意象(齐读)
⑴空间意象:长亭、古道、阳关、歧路、津渡、灞陵、、、、、等
⑵时间意象:春、秋、冬、黄昏、月夜、清晨等;
(3)动物意象:杜鹃、大雁、寒蝉
(4)景物意象: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西风、草、山、等
2、表达的情感(齐读)
(1)表达了分别时依依不舍离愁别恨和别后的孤独寂寞之情,情调大都依恋而伤感惆怅;如《长亭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
(2)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赠汪伦》
(3)表达诗人豁达乐观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劝勉和祝愿;《别董大》
(4)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多在诗人艰难困厄之际)
(5)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同情、担忧之情。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四、巩固、拓展练习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首联的意象有哪些?城阙,风烟、五津
“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遥远荒僻,上任路途的艰险。“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2、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二)、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首诗描写的情景是什么?
《送元二使安西》诗中描写的景物——雨、客舍、柳,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是——清新,道路才显得洁净、清爽,从而构成了一幅清新明朗的图景。
(2)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情感——与朋友依依不舍。这首诗既不刻画筵饮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担忧。
(三)、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这首诗歌通过哪些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1)参考答案:画舸、春潭、柳枝、烟波、风雨。这首诗抒发了离愁别恨。(1分)前两句通过“春潭”“系”住“画舸”、主客借酒浇愁表达依依惜别之情;(1分)后两句通过“风雨”、“烟波”表现了离恨之苦。(1分)
(2)“载将离恨过江南”一句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答案: (2)参考答案:诗歌不说画舸将怀着离恨的客人载过江南,却说“载将离恨过江南”,(1分)将离恨拟人化了,化虚为实,(1分)把无形的离恨写成有体积,有重量的可见可触的事物。离恨的沉重,形象可感富有创意(2分)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