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补肺健脾方 缩唇-腹式呼吸训练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73402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补肺健脾方 缩唇-腹式呼吸训练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补肺健脾方 缩唇-腹式呼吸训练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12经验交流补肺健脾方+缩唇腹式呼吸训练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张丽,申畅,曾龙欢(浙江省杭州市老年病医院浙江杭州310 0 0 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的可防治的以持续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 1-2 。其发病率、致死率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慢阻肺在急性发作时症状加重,肺功能下降,稳定期时症状稳定或轻微,虽然症状相对较轻,但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其病情随着每一次急性加重,会导致肺功能的逐步下降。因此在稳定期对疾病进行干预以减少急性加重,改善肺通气功能,延缓肺功能下降,提生活质量对慢阻肺患者尤为重要 3-4。中医药在慢阻肺稳定

2、期应用广泛,优势明显 5。另外,慢阻肺全球倡议中特别提出了稳定期者肺康复治疗的重要性6。本研究选用补肺健脾方药联合肺康复疗法(缩唇腹式呼吸)治疗稳定期慢阻肺患者38 例,并客观地评价了二者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 0 2 0 年9 月2 0 2 2 年9 月诊治的56 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 组。对照组38 例,男2 5例,女13例;平均年龄(6 1.45.6)岁;平均病程(6.2 4.5)年;吸烟史18 例,二手烟史5例,无烟史5例。观察组38 例,男2 6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6 0.7 5.8)岁;平均病程(6.

3、34.2)年;吸烟史19 例,二手烟史3例,无烟史6 例。2 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1.2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分期标准L7-8和中医肺脾气虚证辨证标准L;2)处于稳定期;3)年龄40 8 0 岁;4)适合进行康复锻炼者;5)意识清晰,依从性较好,可以完成研究所需的各项评估;6)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7)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3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者;2)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其他因素导致的慢性咳嗽、喘息者;4)合并影响呼吸功能的神经肌肉疾病者;5)合并气胸、肺栓塞、胸腔积液、肿瘤者;6)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

4、肾功能不全或其他重症疾病患者;7)精神疾病或不能耐受缩唇一腹式呼吸训练法的患者;8)免疫缺陷者;9)过敏体质或对所用药物过敏者;10)孕产期妇女或备孕者。2方法2.1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正大天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 0 19 ZQ039)中国中医药科技2 0 2 3年9 月第30 卷第5期Sep.2023Vol.30No.5晴药业集团,国药准字H20060454,规格:18 g10粒)吸入治疗,1粒/次,1次/天;缩唇一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取半卧位,用鼻吸气,放松腹肌,腹壁鼓起;然后呼气,嘴唇缩拢,腹肌收缩,腹壁下陷,将肺内气体缓慢呼出,每次呼吸持续46s,吸呼比

5、为1:2,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2 0 30 min;用药并训练3个月。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补肺健脾方。补肺健脾方组成:黄芪2 0 g、党参2 0 g、太子参15g、茯苓15g、白术15g、薏苡仁2 0 g、山药15g、浙贝母10 g、陈皮15g、桔梗10 g、防风10 g、白9 g、苦杏仁5g、炙甘草10g;每日1剂,由本院制剂室水煎,制备为150 mL2袋,早、晚各温服1袋,连服3个月;嘱患者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禁酒戒烟,保持心情畅快。2.2观察指标2 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观察以下指标变化。1)肺功能指标:肺功仪检测FEV1%Pre、FEV1/FVC%。2)

6、血气分析: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0,)、氧饱和度(SaO,)。3)应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101 评估呼吸困难程度,5分制,得分越高表明病情越重。4)运动能力:测试6 min内在长廊平地内步行的最长距离(6 MWD)。5)生活质量评估:采用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10评估,该量表包括8 个方面,涵盖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状况、心理及精神状态等内容,根据由轻到重程度分别计为0、1、2、3、4、5分,分值范围是0 40 分,评分越高示生活质量越差。6)半年内急性加重次数:记录比较2 组患者停药后6 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2.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

7、SS25.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3.1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见表1。表12 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Pre、FEV1/FVC比较(s,%)FEV1%Pre组别例数对照组3854.68 12.056观察组3855.16 12.12 66.18 7.46#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3.2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见表2。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Sa 0 2 变化比较(s)Pa,(mm Hg)SaO,(%)组别例数对照组38观察组38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

8、53.32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和运动能力比较见表3。3.4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见表4。3.52组患者停药6 个月急性加重情况比较见表5。4讨论慢阻肺稳定期的管理目标在于减轻现有的呼吸系统症FEV1/FVC治疗前治疗后61.41 7.15*治疗前治疗后64.68 1.8567.71 2.35*990.94 0.9192.19 1.08*65.16 1.9073.18 2.56#91.09 0.9695.47 1.27#治疗前55.04 7.3358.29 4.38 56.29 7.6262.47 5.27#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中国中医药科技2 0 2 3年9 月第30 卷第5期S

9、ep.2023Vol30No.5表32 组患者治疗前后mMRC评分、6 MWD比较(士s)mMRC(分)组别例数治疗前对照组38观察组382.66 0.90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42 组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s,分)组别例数对照组38观察组38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52 组患者治疗停药6 个月急性加重次数比较(s,次)组别急性加重次数对照组38观察组38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状,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状况,降低急性加重风险。延缓肺功下降 1。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戒烟和避免职业性暴露聚而环境污染,西医治疗应用支

10、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虽然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明显;因此临床长选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使患者能最大的获益 12-13。中医将慢阻肺稳定期归为喘证”“肺胀”等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气虚常见,标实为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根据扶正祛邪治疗原则,稳定期应予补肺健脾、止咳化痰,以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所用中药补肺健脾方以党参、黄芪为君,为补气的常用药,皆人肺脾经,有益肺健脾之功。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共为臣药,助主药健脾益肺,并渗湿燥湿祛痰。陈皮、浙贝母、白、杏仁、桔梗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平喘,并通阳散结、行气导滞;防风助芪、术益卫固表,共为佐药。炙甘草为使

11、药,健脾益气、止咳化痰、调和诸药。慢阻肺稳定期应采用综合性肺康复方案,以增强运动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为要 14。目前,肺康复作为重要的疗法之一,实践证实大部分慢阻肺患者都能获益 15,包括运动训练、呼吸训练、自主排痰训练等。缩唇一腹式呼吸法是将缩唇呼吸与腹式呼吸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既能大大增加潮气量和有效通气量,又能减少功能残气量,从而改善呼吸困难症状,而且该训练方法具有方便,不受场所限制,临床效果明显等优势 16 ,适宜在社区及家庭中进行,对患者院外症状的控制及运动耐力的增加极为有利。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肺功能和血氧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

12、行距离长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以专业的缩唇腹式呼吸训练联合应用补肺健脾方能明显改善稳定期慢阻肺(肺脾气虚证)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减轻呼吸困难程度,增强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913参考文献6 MWD(m)1 Rabe KF,Watz H.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Lancet,2017,389(10082):1931-1940.治疗后治疗前2.68 0.8552.21 0.81*1.58 0.56#治疗前15.18 3.8916.36 3.1

13、3例数治疗后301.54 57.91349.19 51.08*298.29 58.96435.47 60.27#治疗后11.26 2.51*8.19 1.67#1.26 0.510.79 0.47#2 武翠梅,张美超,代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 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 0 16,37(4):2 9 4-2 9 7.3陈俊文,张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J.中国老年学杂志,2 0 11,31(17):342 9-3432.4 施新珠,周超平.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稳定性护理指导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 0 0 6,15(2 0):2 8 6 2-2 8

14、 6 2.5 刘成龙,耿立梅,马蕴蕾,等.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J.西部中医药,2 0 2 2,35(2):153-156.6 韩博学,张睢扬,韩永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研究进展 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 0 18,33(9):112 9-1133.7中华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2 0 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 0 2 3,36(4);2 2 5-2 6 4.8陈亚红.2 0 17 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全球策略解读 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 0 17,9(1):37-47.9 中华中医

15、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 0 11版)J.中医杂志,2 0 12,53(2):177 178.10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 0 2 1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 0 2 1,44(3):17 0-2 0 5.11蔡梦骞,崔妙玲,农荧,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报告结局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中华护理杂志,2 0 2 2,57(1):2 9-35.12邹小林,詹春,林芳芳.补肺健脾化痰丸联合舒利迭在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16、J.中国中医药科技,2 0 2 2,2 9(2):2 40 2 42.13凌永爱,王卫广.健脾补肺化痰顺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34例疗效观察 J.中国中医药科技,2 0 2 2,2 9(1):164-165.14陈旭,杨晓芸,刘淑敏.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肺康复锻炼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J.中国全科医学,2 0 18,2 1(2 6):32 40-32 45.15杨睿,张国俊,陈闪闪,等.肺康复干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 0 18,40(3):203 205.16曾祥富,曾祥毅,刘朝晖,等。探讨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J.中国实用医药,2 0 16,11(31):19 2-19 3.(修回日期:2 0 2 3-0 6-2 0)加味导痰汤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陈秋风,詹乐萍(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温州32 50 0 0)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增多,是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