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万有引力(整理好的).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733655 上传时间:2025-0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有引力(整理好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万有引力(整理好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 1.(2010天津卷).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 A.轨道半径变小 B.向心加速度变小 C.线速度变小 D.角速度变小 a c b 地球 2.(08崇文一模)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C.b、c运行的周期相同,且小于a的运动周期 D.由于某种原因,a的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则a的线速度将变小 3.(08西城二模)“神舟六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距地面高度为343km,运行周期为90分钟; “嫦娥一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运行周期为127分钟。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月球半径为1750km。“嫦娥一号”与“神舟六号”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嫦娥一号”的线速度大 B.“嫦娥一号”的角速度小 C.“嫦娥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大 D.两者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平方的比值相等 A、0.13 B、0.3 C、3.33 D、7.5 4.(2011丰台二模)“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比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低很多,则“神舟七号”宇宙飞船与同步卫星相比 A.线速度小一些 B.周期小一些 C.向心加速度小一些 D.角速度小一些 5..(2011海淀零模)太阳系中的八个行星都受到太阳的引力而绕太阳公转,然而它们公转的周期却各不相同。若把水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迹都近似看作为圆周,根据观测得知,水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小于地球,则可以判定 ( ) A.水星的密度大于地球的密度 B.水星的质量大于地球的质量 C.水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D.水星到太阳的距离小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6.(2011西城期末)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嫦娥二号”卫星在距月球表面100km的圆形轨道上绕月运行,较“嫦娥一号”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要低,这有利于对重点地区做出精细测绘。比较两颗卫星在上述各自轨道上运行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嫦娥二号”运行的线速度比“嫦娥一号”小 B.“嫦娥二号”运行的加速度比“嫦娥一号”小 C.“嫦娥二号”运行的角速度比“嫦娥一号”小 D.“嫦娥二号”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小 7.(2010福建卷)火星探测项目我过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神州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则、之比为 A. B. C. D. 8. (2011昌平二模)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利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发射成功。经过两次太空“刹车”,“嫦娥二号”卫星在距月球表面100公里的极月圆轨道上绕月飞行。相比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嫦娥一号”(绕月运行高度为200公里,运行周期127分钟),更接近月球表面,成像更清晰。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的线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B.“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的角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嫦娥二号 嫦娥一号 C.“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更小 D.“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9太阳 地球 钱学森星 .(2011朝阳一模)1980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2001年12月21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以表彰这位“两弹一星”的功臣对我国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若将地球和“钱学森星”绕太阳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已知“钱学森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3.4年,设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则“钱学森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 A. B. C. D 10.(08丰台一模)某绕地运行的航天探测器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探测器的运动可近似看作是圆周运动。某次测量探测器的轨道半径为r1,后来变为r2,r2 < r1。以EK1、EK2表示探测器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T1、T2表示探测器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 ( ) A.EK2 < EK1,T2 < T1 B.EK2 < EK1,T2 > T1 C.EK2 > EK1,T2 < T1 D.EK2 > EK1,T2 > T1 11(08朝阳一模)在地球表面某高度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得水平射程为s,在另一星球表面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抛出该小球,需将高度降低一半才可以获得相同的水平射程。忽略一切阻力。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为 (  )  A. B. C. D.2 12.(08宣武二模)某一颗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9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若从地球表面高h处平抛一物体,水平射程为60m,如果在该星球上,从相同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那么其水平射程应为 ( ) A.10m B.15m C.90m D.360m 13.(09西城一模)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处。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星:R地 = 1 : 4,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设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则         ( ) A.g′: g = 5 : 1 B.g′: g = 5 : 2 C.M星 : M地 = 1 : 20 D.M星 : M地 = 1 : 80 14.(09海淀零模)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现代的观测正在改变我们对行星系统的认识。经过近30年对冥王星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2006年8月24日召开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大会上通过决议,冥王星将不再位于“行星”之列,而属于矮行星,并提出了行星的新定义。行星新定义中有一点是行星的质量必须足够大。假如冥王星的轨道是一个圆形,在以下给出的几个条件中能估测出其质量的是(万有引力常量G已知) ( ) A.冥王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周期和轨道半径 B.冥王星围绕太阳运转的线速度和冥王星的半径 C.冥王星的卫星查龙(charon)围绕冥王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和冥王星的半径 D.冥王星的卫星查龙(charon)围绕冥王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轨道半径 15.(09丰台一模)为了研究太阳演化的进程需知太阳的质量,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的质量为m,日地中心的距离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则太阳的质量为 学科( )网 A. B. C. D. 16. (2011丰台一模) 科学家在研究地月组成的系统时,从地球向月球发射激光,测得激光往返时间为t,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月球绕地球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光速为c,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远大于它们的半径。则可求出地球的质量为 A. B. C. D. 17.(08东城一模)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测得摆长为L的单摆做小振幅振动的周期为T,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则月球的密度为 ( ) A.  B.  C.  D. 18(09海淀一模)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颗卫星分别贴近某星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围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星球和地球的密度相同,半径分别为R和r,则 ( ) A.甲、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之比等于R:r B.甲、乙两颗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之比等于1:1 C.甲、乙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之比等于1:1 D.甲、乙两颗卫星的周期之比等于R:r 19.(09朝阳一模)正在研制中的“嫦娥三号”,将要携带探测器在月球着陆,实现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科学探索的重大突破,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等探测活动。若“嫦娥三号”在月球着陆前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物理量可以求出 ( ) A.月球的质量 B.月球的密度 C.月球对“嫦娥三号”的引力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0.(2011西城二模)已知万有引力恒量G,根据下列哪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A.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和其运行的周期 B.月球自转的周期和月球的半径 C.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半径 D.地球公转的周期和日地之间的距离 21.(2011海淀一模反馈)设嫦娥号登月飞船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飞船绕月运行周期为T。飞船在月球上着陆后,自动机器人在月球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某物体由距月球表面高h处释放,经时间t后落到月球表面。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数据不能求出的物理量是 ( ) A.月球的半径 B.月球的质量 C.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22.(2011延庆一模)已知某星球的质量是M,一颗卫星绕该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的轨道半径是r,万有引力常量是G。根据所给的条件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A.卫星所受的向心力 B.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C.星球的密度 D.卫星的密度 23.(06北京)一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认为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要确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 ( ) A.飞船的轨道半径 B.飞船的运行速度 C.飞船的运行周期 D.行星的质量 24.(08北京)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 km,运用周期127分钟。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 ( )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 C.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 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 25.(08宣武一模)近年来,人类发射的多枚火星探测器已经相继在火星上着陆,正在进行着激动人心的科学探究,为我们将来登上火星、开发和利用火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做“近地”匀速圆周运动,并测得该运动的周期为T,则火星的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为(k为某个常数)            ( ) A.ρ=kT B.ρ=k/T C.ρ=kT2 D.ρ=k/T2 26.(.08西城一模)有三颗质量相同的人造地球卫星1、2、3,1是放置在赤道附近还未发射的卫星,2是靠近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卫星,3是在高空的一颗地球同步卫星。比较1、2、3三颗人造卫星的运动周期T、线速度v、角速度ω 和向心力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T1 < T2 < T3 B.ω1= ω3 < ω2     C.v1 = v3 < v2            D.F1 > F2 > F3 27(09崇文一模)17.已知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小为,向心力速度大小为,近地卫星线速度大小为,向心力速度大小为,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大小为,向心加速度大小为,设近地卫星距地面高度不计,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则一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   B    C    D 28.(2011东城一模)“静止”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把广阔视野内的气象数据发回地面,为天气预报提供准确、全面和及时的气象资料。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倍 B.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获得的速度的倍 C. 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倍 D.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倍 29..(2011朝阳二模)使物体脱离星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星球运行,从星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 A. B. C. D. 30.(2011海淀一模)我国研制并成功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周期为T。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则 A.卫星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 B.卫星运行时的线速度为 C.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为 D.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31.(2011石景山一模)2010年10月,“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若卫星绕月球运行时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 km/s,则探月卫星环绕月球运行的速率约为 A.0.4 km/s B.1.8 km/s C.3.6 km/s D.11 km/s 32.(2010重庆卷)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1:80,有研究者认为月球和地球可视为一个由两质点构成 的双星系统,它们都围绕月地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据此观点,可知月球与地球绕O点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 A 1:6400 B 1:80 C 80:1 D 6400:1 33.(2010北京卷)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A.    B.    C.   D. 34.(2011海淀二模)关于物体运动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或受力情况的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与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B.月球绕地球运动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物体在做曲线运动时一定要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仅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也可能做直线运动 35(2011石景山期末)万有引力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 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相同的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简化为圆轨道,还应用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下面的规律和结论没有被用到的是( ) A.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数 C.牛顿第二定律 D.牛顿第三定律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